现在奶牛[奶牛是*用品种的牛,经过高度选育繁殖的优良品种,产奶量很高。]规模化养殖业发展迅速,从而极大的满足了人们对牛奶及奶制品[奶制品,奶类制品的简称,亦称*制品、奶类食品或奶食品,以奶类为基本原料加工而成的食品。]的需求。但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前常见的疾病有复发趋势,比如说奶牛常见传染病布鲁氏杆菌病,严重威胁着奶牛和奶制品的发展。那么奶牛布氏杆菌病临床症状是什么,如何防治?一起来看一下吧:

  

1、奶牛布氏杆菌病的症状

  布氏杆菌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4~21天。当奶牛感染[《感染》 是一部由落合正幸执导的恐怖电影。]此病后,主要症状以病原菌侵害生殖系统为特征,具体可引发子宫、腹膜、关节、**、淋巴结等炎症,显着的症状则是怀孕母牛[名词解释mǔ niú ㄇㄨˇ ㄋㄧㄨˊ 母牛◎ 母牛mǔniú (1) [cow] (2) 雌性牛 (3) 同位素子体发生器(可从中提取短寿命放射性同位素的母体元素) 母牛肥胖综合症一、发病原因 饲养-muniu]发生流产或不孕症,有些奶牛还会从*道流出恶臭的分泌物。

奶牛布氏杆菌病临床症状,如何防治?

  

2、奶牛布氏杆菌病的诊断

  布氏杆菌病实验室通常采用血清学检验进行确诊。初筛试验一般采用动物布病虎红平板凝集[凝集,指凝结;**。]试验。正式试验用动物布病试管凝集试验(SAT)。

  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主要是利用被检奶牛的血清与虎红平板抗原混和,反应后根据凝集程度判定结果。若出现凝集现象,就可以判断是布病阳性。如果是阳性,就要通过试管凝集试验(SAT)进一步确认。

  

3、病原

  (1)布鲁氏杆菌是布氏杆菌病的病原,属革兰氏*性细菌,外形呈现短小的球状、球形或者杆状。

  (2)布鲁氏杆菌不具备鞭毛和芽孢,通常寄生在牛的细胞内。

  (3)布氏杆菌具有比较强的稳定性,但抵抗湿热的能力不强,对于消毒剂非常敏感。奶牛布氏杆菌病流行情况、临床症状、防控技术

  

4、流行情况

  (1)布氏杆菌病波及范围相对比较广泛,其中羊、牛、猪及人类表现出的易感性是强的。

  (2)布氏杆菌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消化道,同时奶牛接触了带菌动物的皮肤黏膜、排泄物、分泌物或者流产物后,也会感染布氏杆菌病。

  (3)奶牛接触病菌污染的饲料、饮水或器具,会间接感染布氏杆菌病。

  (4)人类感染布氏杆菌病且发病率[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较高的地区是在比较集中的**放牧区。

  

5、临床症状

  (1)母牛感染布氏杆菌病后,妊娠期发生流产。

  (2)患病母牛的*房肿大,*汁大多呈现初*的状态,通常会产出死胎、弱胎及木乃伊胎,而且还会引发慢性子宫内膜炎。

  (3)公牛感染布氏杆菌病的主要病症是**炎及附睾炎,膝关节和腕关节等部位会出现程度不同的关节炎、滑液囊炎,表现出跛行状态比较严重,行走不便。奶牛布氏杆菌病流行情况、临床症状、防控技术

  

6、防控要点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加强对布氏杆菌病的宣传;兽医、饲养员、挤奶工等人员要注意自我防范,如果发现饲养者感染布氏杆菌病,则要及时隔离治疗;加强推广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防治思想,确保在实际生产中将有效的防疫措施落实到位。

  (2)科学养殖管理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禁止从疫区或是发病牛群中引种;引种后要先将奶牛隔离养殖一段时间,确定没有感染疾病后在合群养殖;定期对饲养牛群进行布氏杆菌病的相关检疫;对于没有饲养价值的牛,要进行淘汰处理;科学搭配奶牛采食饲料,保证奶牛摄入的营养均衡。

  (3)加强免疫通过免疫接种的方式预防布氏杆病的发生,比如说采用弱毒活**预防布氏杆菌病,具体免疫接种情况如下:流产布氏杆菌19号弱毒菌苗:用于**犊牛,在犊牛6-8月龄时免疫一次,颈部皮下注射5mL,免疫期7a;公牛、成年母牛和孕牛均不宜使用。布氏杆菌羊型5号陈干弱毒菌苗:用于3-8月龄的犊牛,皮下注射免疫期1a;公牛、成年母牛和孕牛均不宜使用。

  布氏杆菌猪型2号冻干弱毒菌苗:皮下注射、气雾吸入和口服接种,免疫期2a以上;公、母牛均可用,孕牛不可用。

  通过以上的防控方法,可以降低奶牛的发病率,有效的杀灭布病,减少疾病传播。那么奶牛布氏杆菌病临床症状和防治方法,你学会了吗?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