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质[矿物质(mineral),是地壳中自然存在的化合物或天然元素。]是动物体内的微量元素,缺少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很多专家都在研究对骨中矿物质测定的方法。笔者就在以为专家那里了解到了测定奶牛骨中矿物质的方法,以下就给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以供大家参考。
测定奶牛骨中矿物质方法的介绍(图)
本试验的目的是评价利用化学分析[利用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称为化学分析。]方法和成像评估技术(放射显影光度测定法[此词条暂无内容,欢迎您参与编辑,享受分享贡献知识的乐趣。]和双能X--射线吸收法)所测定的奶牛骨中矿物质含量[含量 [hánliàng] 特定物质中所包含的某种成分的量 如:含金量,含铅量,含锌量等。]之间的相关性[相关性,是指两个变量的关联程度。],并评价不同胎次、泌*阶段及测定位置(第3、4趾骨[【词语】:趾骨【注音】:zhǐ gǔ【释义】:1. 脚趾上各块骨的统称,拇趾两块,其他各趾均三块。]以及第14、15尾椎骨[尾椎骨位于骶骨下方,即脊椎最尾端的部位,脊椎骨的最后一块,沿着脊柱一直摸下去,最后一块就是。])对骨中矿物质含量的影响。
试验1,将33头母牛屠宰,切除其尾椎骨。尾椎骨样本用放射显影光度测定法进行分析,同时用化学方法测定骨中的矿物质含量。
试验2,屠宰107头淘汰的荷斯坦奶牛,并切除其尾椎骨和右侧前趾骨(样本成对)。
根据奶牛的胎次(1,2,3,≥4胎)和泌*阶段(第1阶段:<90d,第2阶段:91-150d,第3阶段:151-250d,第4阶段:>250d)对样本行分组,可以获得43组样本对。用放射显影光度测定法和双能X--射线吸收法对样品进行分析,同时用化学方法分析矿物质含量。
在这两个试验中,利用成像分析法和化学分析法所测得的矿物质含量间的相关性都很差,这可能是因为所选的奶牛相对成熟,其骨中矿物质含量本身就变化不大。趾骨中灰分含量和镁的浓度(以占骨灰分比例表示)要比尾椎骨中高。泌*阶段对尾椎骨中的矿物质含量没有影响,但在趾骨中,磷含量(以磷占总矿物质比例表示)在第2阶段高。
胎次对尾椎骨或趾骨中总矿物质含量没有影响,但是趾骨中钙、磷的含量随着胎次的增加而增加。非干扰成像技术用于检测成年奶牛骨中矿物质含量和组成变化不十分敏感,在不同胎次和泌*阶段的牛中,仅观测到骨中矿物质含量的微小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