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副结核病[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又称副结核性肠炎,奶牛较多见,属慢性间隙性腹泻,但持续时间较长,有些呈现顽固性腹泻,时间一长,动物出现消瘦。下面为大家介绍牛副结核病的病因有哪些?牛副结核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牛副结核病的病因有哪些?
明显的特点是呈现长期、慢性、间歇性腹泻,泌*量减少,颌下及肉垂水肿,但体温不高。剖检可见病牛[《病牛》是宋朝诗人李纲的诗作。]空肠、回肠肠黏膜增厚数倍,形成脑回状皱褶,虽坏死但无干酪样物质为其特征。
1.病因。
本病病原为副结核分枝杆菌,形态为短杆菌,存在于病畜(包括没有明显症状的患畜)肠道黏膜和肠系膜淋巴结,通过粪便
[粪便,又俗称大便,是人或动物的食物残渣排遗物。]排出。
2.特点。
本菌主感染牛(尤其是奶牛),幼龄牛易感,其次是羊、猪。病畜是主要传染源,从粪便中持续或间歇向外排出菌体,病菌在外界能存活较长时间,通过污染的体表、场地、草料和水源经消化道
[消化道是一条起自口腔延续为咽、食管、胃、小肠、大肠、终于*门的很长的肌性管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等部。]感染。一部分病畜,病原菌可侵入血液,随*汁和尿排出体外。在性腺也发现过副结核杆菌。当母牛有副结核症状时,子宫感染率在50%以上。幼龄牛感染后,由于潜伏期长(可达6~12个月或更长),往往要到2~5岁时才表现出临床症状。本病呈散发或地方流行。
牛副结核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防治。
本病缺乏有效的免疫和治疗方法。
(1)预防:预防本病重在加强饲养[新生狗 宝宝 接纳新成员,主人要知道如何照顾新来的宝宝,才能使它安全地度过过渡期。]管理,尤其幼牛,给以足够营养,增强抗病能力。不从疫区引进牛只,尤不进口牛,必须做好检疫和隔离[《隔离》是一首言承旭演唱的歌曲,该首歌曲发行于2010年01月25日,出自于其专辑《我的秘密** 言承旭 新歌加精选》。]观察,确认健康方可混群。曾检出过病牛的假定健康牛群,除随时检查外,每年进行4次(间隔3日)**反应[**反应也叫超敏反应。]检疫,连续3次*性则视为健康牛群。
(2)扑灭措施:发现有明显症状和细菌学检查为阳性的牛,及时扑杀。**反应阳性牛,进行集中隔离,分批淘汰。**反应疑似病牛,隔离饲养,分期定时检查。病牛所产的犊牛[犊牛是一种杂交牛种。],立即与母牛隔开,人工哺*,培育健康犊牛群。病牛污染的牛舍、运动场、用具等,用生石灰、漂**或烧碱等药液进行经常性消毒[消毒 是指**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细菌芽孢的方法。],及时清除粪便,经生物热处理后作肥料。
对该病进行预防接种的**,可以逐渐消灭净化该病。但**接种后的牛存在结核菌苗素对该病无疗法,因此该病应以预防为主。牛副结核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因此定期消毒牛舍,避免采食污染的饲料和饮水是防控该病的关键。由于该病对*牛和犊牛易感性强,因此要对*牛和犊牛加强饲养管理。
对尚无发病的牛场重点防控该病的传入。坚持自繁自养,引种时不从疫区引进牛只,对引进牛应进行临床检查及**反应检查,如有该病要隔离饲养或淘汰,防止粪便等排泄物污染环境及用具,待全部检测为*性后方可混群饲养。同时要加强饲养管理,定期对圈舍及粪尿,污染的饲草和垫料进行卫生消毒。
对已发生该病的牛场,要做到反复检疫,以**反应检测方法为主,净化牛群,直到检测到全部为健康牛为止。对检测到的阳性牛要及时隔离饲养,在封闭条件下尽早对症治疗,减轻腹泻,增强体质。但由于该菌的耐受性强,对青霉素不敏感,抗生素药物治疗效果不好,因此具有明显症状且经济价值不大的牛就应该尽早淘汰。从**反应阳性的母牛群中通过隔离、检测等手段选择健康犊牛。经常定期消毒牛舍,避免经厩舍、用具等传染给其他牛,对病牛的粪便及病死牛尸体要采取深埋或焚烧等无害化处理措施,患病牛产的牛奶要经过消毒后才能饮用或出售。
以上就是关于“牛副结核病的病因有哪些?牛副结核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的相关内容了,养牛户们请注意对阳性牛的栏舍、用具和粪便污染地、物必须进行严格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