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奶牛血吸虫病[由扁形动物门吸虫纲 (Trematoda)所属单殖亚纲﹑盾腹亚纲和复殖亚纲的内﹑外寄生虫引起的疾病总称。]普遍出现在奶牛场内,严重影响奶牛的健康,血吸虫病主要是由日本分体吸虫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血液吸虫病。那么,奶牛血吸虫病有哪些症状以及如何防治?下面本文详细介绍奶牛血吸虫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如下:

  症状:急**牛,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到40℃以上,呈不规则的间歇热[间歇热(intermittent fever)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发热类型,体温骤升可达39℃以上,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或正常以下,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可因严重的贫血致全身衰竭而死。常见的多为慢**例,病牛仅见消化**[消化**(dyspepsia)是一种临床症候群,是由胃动力障碍所引起的疾病,也包括胃蠕动不好的胃轻瘫和食道反流病。],发育迟缓,腹泻及便血,逐渐消瘦;若饲养管理条件较好,则症状不明显,常成为带虫者[英文翻译:Parasite carrier 。]

  防治:搞好血吸虫病的预防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①搞好粪便管理,牛粪是感染本病的根源。因此,要结合积肥,把粪便集中起来,进行无害化处理,如堆沤、发酵等,以**虫卵。②改变饲养管理方式,在有血吸虫病流行的地区,牛饮用之水必须选择无螺水源以避免有尾蚴侵袭而感染。治疗:用吡喹酮,按每千克体重30~40毫克一次口服,或按每千克体重30毫克肌肉注射[肌肉注射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注射治疗方法,指将药液通过注射器注入肌肉组织内,达到治病的目的。]

浅谈奶牛血吸虫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介绍(图)

  以上内容就是详细介绍奶牛血吸虫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仅供参考。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