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殖奶牛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奶牛不食症,奶牛不食症是消化机能和内分泌机能紊乱所致的多种疾病的总和。虽然死亡率低,但对奶牛的*汁质量、泌*量及哺*犊牛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给养殖业带来经济损失。那么,到什么原因造成奶牛不食症,如何防治奶牛不食症?下面本文详细介绍奶牛不食症的病因及防治措施如下:

  一、病因

  多发于产后和泌*高峰期[高峰期可描述为“投资需求夹杂着消费需求增加的时期”。],引起该病发生的原因是奶牛的新陈代谢紊乱、饲料中含糖的粗料不够、蛋白质或脂肪性饲料比例过大,出现奶牛的代谢能量负平衡;干*期管理不善,过量采食,给胃肠造成严重负担,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奶牛采食过多精料,粗饲料[是指在饲料中天然水分含量在60%以下,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等于或高于18%,并以风干物形式饲喂的饲料。]不足,引起瘤胃轻度酸中毒,胃酸过多[胃酸过多(hyperchlorhydria)又称作胃酸过高,是胃肠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其他疾病如前胃弛缓、感冒、子宫炎、*房炎等。

浅谈奶牛不食症的病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图)

  二、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

  因为此病多发于产后和泌*高峰期,首先要加强奶牛产前和产后的饲养管理,在奶牛产犊前一周开始减料,产前3天要减至一半,产犊当天只供给充足的热麸皮、盐水或温盐水,不可喂大量精料。产后一周内可视奶牛食欲与膘情增加精料的喂量,一周以后可转入正常饲养。对于个别体质瘦弱的奶牛,应及早引导犊牛开食。视奶牛体况适当增加矿物质、维生素[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蛋白质饲料。

  加强牛舍环境卫生。在奶牛分娩前后,圈舍温度要适宜,光照充足,空气流通,地面要保持清洁干净,经常消毒;垫草要柔软洁净,并作好防寒工作。

  药物预防。在产前1小时~2小时及时注射青霉素[青霉素(Penicillin,或音译盘尼西林)又被称为青霉素G、peillin G、 盘尼西林、配尼西林、青霉素钠、苄青霉素钠、青霉素钾、苄青霉素钾。]、链霉素,可有效预防产后不食症的发生。

  2、治疗

  治疗以兴奋胃肠、抗菌消炎、补充能量、调整代谢、健胃助消化为原则,可用:①肌注10%的安钠咖3毫升~8毫升,清热解毒液20毫升~40毫升,或维生素B10毫升~30毫升,甲基硫酸新的明2毫升~5毫升,一次肌注,每日两次。②青霉素、链霉索、氨基比林或安乃近[安乃近(Metamizole Sodium Tablets),为氨基比林和亚硫酸钠相结合的化合物,易溶于水,解热、镇痛作用较氨基比林快而强。],肌肉注射,每日3次。

  以上内容就是详细总结奶牛不食症的病因及防治措施,仅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