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伴随牛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疾病不断的增加,特别在架子牛在育肥[育肥,指使禽畜(一般为肉用禽畜)变得肥胖或丰满的养殖过程。]过程中,常常发生腹泻[腹泻(diarrhea)是一种常见症状,俗称“拉肚子”,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黏液。]现象,严重影响牛产业的发展。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架子牛腹泻病的发生。
一般用发霉变质的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喂牛或饲料配合不合理,饲喂精饲料[精饲料又称精料,是相对于粗饲料而言的,是单位体积或单位重量内含营养成分丰富,粗纤维含量低,可消化养分含量多的一类饲料。]量过大、天气突然变化等等因素引起架子牛腹泻。一般架子牛出现腹泻会表现腹泻,采食量显着下降,精神状态[人的思想意识的临时定位。]不好,低头、闭眼、尾巴不停地摇摆等。
为了防治该病发生,养牛户需要以下防治措施:
预防措施[GB/T 19000—2008/ISO 9000:2005预防措施 preventive action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注1:一个潜在不合格可以有若干个原因。]:①严禁用发霉变质的饲料喂牛。②变更饲料配方时应逐步完成,至少应有3至5天的过渡期[指事物由一个阶段或一种状态逐渐发展变化而转入另一个阶段或另一种状态的过程。]。③在育肥期中,精饲料量的比例超过60%(干物质为基础)时,配合饲料中添加瘤胃素。
治疗措施:①由于细菌引起的腹泻,采用相应的治疗药物。②由于育肥后期饲喂精饲料量过大引起的腹泻,可在配合饲料中添加瘤胃素。每天每头的喂量为:0至5天,60毫克;6天后,200至300毫克。大量不能超过360毫克,直到育肥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