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育肥[育肥,指使禽畜(一般为肉用禽畜)变得肥胖或丰满的养殖过程。]牛是由普通牛和瘤牛或野牛杂交育成的牛品种[品种指一个种内具有共同来源和特有一致性状的一群家养动物或栽培植物,其遗传性稳定,且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指具有相同品质的东西,如植物品种。],简称**,属普通牛种,也包括由普通牛和瘤牛或野牛杂交育成的牛品种。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育肥牛品种有哪些吧!

  育肥牛品种有哪些

  一、利木赞[利木赞毛色为红色或**,口、鼻、眼田周围、四肢内侧及尾帚毛色较浅,角为白色,蹄为红褐色。]

育肥牛品种有哪些

  1、原产地及分布

  利木赞牛原产于法国中部的利木赞高原,并因此得名。在法国,其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南部的广大地区,数量仅次于夏洛来牛,育成后于20世纪70年代初,输入欧美各国,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该牛分布,属于专门化的大型**品种。

  2、外貌特征

  利木赞牛毛色为红色或**,口、鼻、眼田周围、四肢[四肢,一般指的是人的双手和双脚的统称。]内侧及尾帚毛色较浅,角为白色,蹄为红褐色。头较短小,额宽,**宽深,体躯较长,后躯肌肉丰满,四肢粗短。平均成年体重:公牛[芝加哥公牛队绝对是在全球拥有最高知名度的NBA球队。]1100千克[千克(符号kg)为国际单位制中度量质量的基本单位,千克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基本单位之一。]、母牛[名词解释mǔ niú ㄇㄨˇ ㄋㄧㄨˊ 母牛◎ 母牛mǔniú (1) [cow] (2) 雌性牛 (3) 同位素子体发生器(可从中提取短寿命放射性同位素的母体元素) 母牛肥胖综合症一、发病原因 饲养-muniu]600千克;在法国较好饲养条件下,公牛活重可达1200——1500千克,母牛达600——800千克。

  3、生产性能

  利木赞牛产肉性能高,屙体质量好,眼肌面积大,前后肢肌肉丰满,出肉率高,在**市场上很有竞争力。集约饲养条件下,犊牛断奶后生长很快,10月龄体重即达408千克,周岁时体重可达480千克左右,哺*期平均日增重为0.86——1.0千克;因该牛在幼龄期,8月龄小牛就可生产出具有大理石纹的牛肉。因此,是法国等一些欧洲国家生产牛肉的主要品种。

  4、与我国黄牛杂交效果

  1974年和1993年,我国数次从法国引入利木赞牛,在河南、山东、***等地改良当地黄牛。利杂牛体型改善,肉用特征明显,生长强度增大,**优势明显。目前,山东、黑龙江、安徽为主要供种区,全国供种不足,现有改良牛45万头。

  二、鲁西黄牛

  鲁西黄牛是我国名贵牛种之一,其体躯高大,结构匀称,健壮威武,肉用价值高,闻名海内外。体型特征:被毛从浅黄到棕红,以**居多,鼻与皮肤均为肉红色,部分有黑色斑点。多数牛具有完全不完全的三粉特征,即眼圈、口轮、腹下为粉白色;公牛角型多为“倒八字角”或“扁担角”,母牛角型以“龙门角”较多。公牛头短而宽,前躯发达,颈部短粗壮,肉垂明显,肩峰高大,胸深而宽,四肢粗壮;母牛颈部较长,背腰平直,四肢强僵蹄多为琥珀色,尾细长呈纺锤形。

  繁育性能:鲁西黄牛繁殖力较强,母牛一般8-10月龄即可配种怀胎,母牛如初配年龄1.5-2岁,终生可产犊7-10头,产仔率较高,公牛性成成熟略晚,一般两岁开始配种,可利用5-7年。

  品种特征:在体型外貌上,鲁西黄牛体躯结构匀称,细致紧凑,为役肉兼用。公牛多为平角龙门角,母牛以龙门角为主。垂皮发达。公牛肩峰高而宽厚。胸深而宽,体躯明显地呈前高后低的前胜体型。母牛鬐甲低平,后躯发育较好,背腰短而平直,尻部稍倾斜。关节干燥,筋腱明显。前肢呈正肢势,后肢弯曲度小,飞节间距离些蹄质致密但硬度较差。尾细而长,尾毛常扭成纺钎状。被毛从浅黄到棕红色,以**为多,一般前躯毛色较后躯深,公牛毛色较母牛的深。多数牛的眼圈、口轮、腹下和四肢内侧毛色浅淡。俗称“三粉特征”。鼻镜多为淡肉色,部分牛鼻镜有黑斑或黑点。角色蜡黄或琥珀色。体型结构分为三类:高辕牛、抓地虎与中间型。

  三、西门塔尔牛

  1、原产地及分布

  西门塔尔牛原产于瑞士西部的阿尔卑斯山区,主要产地为西门塔尔平原和萨能平原。在法、德、奥等国边邻地区也有分布。西门塔尔牛占瑞士全国牛只的50%、奥地利占63%、前西德占39%,现已分布到很多国家,成为世界上分布广,数量多的*、肉、役兼用品种之一。

  2、外貌特征

  该牛毛色为黄白花或淡红白花,头、胸、腹下、四肢及尾帚多为白色,皮肢为粉红色,头较长,面宽;角较细而向外上方弯曲,稍向上。颈长中等;体躯长,呈圆筒状,肌肉丰满;前躯较后躯发育好,胸深,尻宽平,四肢结实,大腿肌肉发达;*房发育好,成年公牛体重乎均为800--1200千克,母牛650——800千克。

  3、生产性能

  西门塔尔牛*、肉用性能均较好,平均产奶量为4070千克,*脂率3.9%。在欧洲良种登记牛中,年产奶4540千克者约占20%。该牛生长速度较快,均日增重可达1.0千克以上,生长速度与其他大型肉用品种相近。胴体肉多,脂肪少而分布均匀,公牛育肥后屠宰率可达65%左右。成年母牛难产率低,适应性[适应性(adaptation),即通过生物的遗传组成赋予某种生物的生存潜力,生态学术语。]强,耐粗放管理。总之,该牛是兼具奶牛和**特点的典型品种。

  4、与我国黄牛杂交的效果

  我国自20世纪初就开始引入西门塔尔牛,到1981年我国已有纯种该牛3000余头,杂交种50余万头。西门塔尔牛改良各地的黄牛,都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四、海福特牛

  海福特牛原产于英格兰西部的海福特郡。是世界上古老的中小型早熟**品种,现分布于世界上许多国家。

  外貌特征:具有典型的肉用牛体型,分为有角和无角两种。颈粗短,休躯肌肉丰满,呈圆筒状,背腰宽平,臀部宽厚,肌肉发达,四肢短粗,侧望体躯呈矩形。全身被毛除头、颈垂、腹下、四肢下部以及尾尖为白色外,其余均为红色,皮肤为橙**,角为蜡**或白色。

  生产性能:海福特牛成年母牛平均520—620千克,公牛900—1100千克;犊牛初生重28—34千克。该牛7一18月龄的平均日增重为0.8—1.3千克;良好饲养条件下,7—12月龄平均日增重可达1.4千克以上。据载,加拿大—头公牛,育肥期日增重高达2.77千克。屠宰率一般为60%—65%,18月龄公牛活重可达500千克以上。

  该品种牛适应性好,在干旱高原牧场冬季严寒(-48℃—-50℃)的条件下,或夏季酷暑(38℃--40℃)条件下,都可以放牧饲养和正常生活繁殖,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和生产性能。

  与我国黄牛杂交效果我国在1913年、1965年曾陆续从美国引进该牛,现已分布于我国东北、西北广大地区,总数有400余头。各地用其与本地黄牛杂交,海杂丰一般表现体格加大,体型改善,宽度提高明显;犊牛生长快,抗病耐寒,适应性好,体躯被毛为红色,但头、腹下和四肢部位多有白毛。

  通过以上内容的介绍,我想大家对育肥牛品种有哪些已经非常清楚了吧,养殖户们可以挑选适合自己的育肥牛来饲养哦!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