绦虫[绦虫,拼音(tāochóng)是一种巨大的肠道寄生虫,普通成虫的体长可以达到72英尺(21.9456米)。]病常见的为莫尼茨[莫尼茨教练,汉堡**俱乐部成员,出生于荷兰哈勒姆,场上位置为后卫...]绦虫。虫体[《虫体》是连载于起点中文网的一本异术异能类小说,作者是妖楠。]长1~5米,白色,细长。主要寄生在羊的小肠,严重者虫体堵塞肠管。感染[《感染》 是一部由落合正幸执导的恐怖电影。]绦虫病的山羊很快消瘦,皮毛粗乱无光,食欲减退而饮欲增加,并出现腹泻、贫血和水肿,少数还会出现神经症状[疾病过程中机体内的一系列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所引起的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或某些客观病态改变称为症状(symptom)。]。那么羊绦虫病的症状有哪些?羊绦虫病有什么防治措施?

  羊绦虫病的症状

  患羊症状表现的轻重通常与感染虫体的强度及其体质、年龄等因素密切相关。一般可表现为食欲减退或饮欲增加,消瘦,精神不振,贫血与水肿。羔羊腹泻时,粪中混有虫体节片,有时还可见虫体的一段吊在*门处。被毛粗乱无光,喜躺卧,起立困难,体重迅速减轻。若虫体阻塞肠管时,则出现肠臌胀和腹痛表现,甚至因肠破裂而死亡。有时病羊也可出现转圈、肌肉痉挛或头向后仰等神经症状。后期患羊仰头倒地,经常做咀嚼动作,口周围有泡沫,对外界反应几乎丧失,直至全身衰竭而死。

  剖检病死羊可见尸体消瘦、肌肉色淡,胸腹腔渗出液增多。有时可见肠阻塞或扭转,肠黏膜受损出血,小肠内有绦虫。

羊绦虫病的症状有哪些?羊绦虫病有什么防治措施?

 

 羊绦虫病的防治措施

 

 (1)

有条件的,易采取圈养的饲养方式以免羊吞食地螨而感染。

  

(2)

尽量避免在湿地放牧

[放牧,家畜饲养方式之一。]

,尽可能避免在清晨和雨天放牧,以减少感染。

  

(3)

定期驱虫

[驱虫 ,治法之一。]

,舍饲改放牧前对羊群驱虫,放牧一个月

[《一个月》是一部连载于起点中文网的现实小说,作者是唐墨云。]

内应驱虫1~2次,一个月后再次驱虫。常选用以下药物拌料喂服:a.丙硫咪唑10mg/kg体重;b.氯硝柳胺

[氯硝柳胺是一种化学物质,化学式为C13H8Cl2N2O4,分子量为327.119。]

(驱绦灵)100mg/kg体重;c.硫双二氯酚75~150mg/kg体重。

 

 (4)

驱虫后的羊粪便要及时集中堆积发酵处理,至少2~3个月才能杀灭虫卵。

  

(5)

经过驱虫的羊群不要到原来的草地放牧、应转移到清净无病原污染的牧场,可有效减少羊群再次感染绦虫病。

  以上就是“羊绦虫病的症状有哪些?羊绦虫病有什么防治措施?”的具体内容,羊绦虫病是羊的主要寄生虫病。是寄生于羊小肠内的莫尼茨绦虫、曲子官绦虫和无卵黄腺绦虫等数种绦虫引起的,尤其对羔羊危害严重,甚至造成成批死亡。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