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幼牛下痢有技巧

幼牛出现下痢后很难治,养牛的人一定要提前做好预防,防止这种疾病的出现。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伴有腹泻症状 的胃肠炎、全身中毒和机体脱水,以下是详细介绍。
【病因】
研究表明,轮状**[轮状**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其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从而造成细胞损伤,引起腹泻。]和冠状**[冠状**在系统分类上属冠状**科(Coronaviridae)冠状**属(Coronavirus)。]在生后初期的犊牛腹泻发生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可能是初的致病因子。虽然它并不能直接引起犊牛死亡,但这两种**的存在,能使犊牛肠道功能减退,极易继发细菌感染,尤其是致病性[致病性是较为固定的性状,如有的病原物引起叶斑,有的病原物则引起组织腐烂。]大肠杆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在1885年发现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被当作正常肠道菌群的组成部分,认为是非致病菌。],引起严重的腹泻。另外,母*过浓、气温突变、饲养管理失误,卫生条件差等对本病的发生,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犊牛下痢尤其多发于集约化饲养的犊牛群中。
【症状】
本病多发于生后第二至第五天的犊牛病程约2-3天,呈急性经过。病犊牛突然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废绝,体温高达39.5--40.5℃,病后不久,即排灰白、黄白色水样或粥样稀便,粪中混有未消化的凝*块。后期粪便中含有粘液、血液、伪膜等,粪色由瓿色变为褐色或血样,具有酸臭或恶臭气味。尾根和*门周围被稀粪污染,尿量减少。约1天后,病犊背腰拱起*门外翻,常见里急后重,张口筛;哞叫,病程后期牛常因脱水衰竭而死。本病可分为败血型、肠毒血型和肠型。败血型:主要见于7日龄内未吃过初*的犊牛。为致病菌由肠道进入血液而致发的,常见突然死亡。肠毒血型:主要见于生后7日龄吃过初*的犊牛,致病性大肠杆菌在肠道内大量增殖并产生肠毒素[引起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致病物质。],肠毒素吸收入血所致。肠型(白痢):为常发,见于7-10日龄吃过初*的犊牛。
【防治】
预防:对于刚出生的犊牛,可以尽早投服预防剂量的抗生素药物。如氯霉素[氯霉素(chloramphenicol)是白色或无色的针状或片状结晶,熔点149.7~ 150.79C,易溶于甲醇、乙醇、丙醇及乙酸乙酯,微溶于**及氯仿,不溶于石油醚及苯。]、痢茁净等,对于防止本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效果。另外,可以给怀孕期的母牛注射用当地流行的致病性大肠杆菌株所制成的菌苗。在本病发生严重的地区,应考虑给妊娠母牛注射轮状**和冠状****。给孕母牛接种叫后,能有效地控制犊牛下痢症的发生。
治疗:治疗本病时,好通过药敏试验,选出敏感药物后,再行给药,临床上常选用下列药物治疗本病:
1.氟哌酸:犊牛每头每次内服10片,即2.5克,每日2--3次。
2.氯霉素:每千克体重0.01一O.03克,每天注射3次。也可用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等。抗菌治疗的同时,还应配合补液,以强心和纠正酸中毒。
①口服ORS液(氯化钠3.5克,氯化钾1.5克,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化学式NaHCO₃,俗称小苏打。]2.5克,葡萄糖[葡萄糖(Glucose)(化学式C6H12O6)是自然界分布最广且最为重要的一种单糖,它是一种多羟基醛。]20克,加常水至1000毫升):供犊牛自由饮用,或按每千克体重100毫升,每天分3-4次给犊牛灌服,即可迅速补充体液,同时能起到清理肠道的作用。
②6%低分子右旋糖酐、生理盐水、5%葡萄糖、5%碳酸氢钠各250毫升,氢化考的松100毫克,维生素C10毫升,混溶后。给犊牛一次静脉注射[静脉注射(Intravenousinjection)是一种医疗方法,即把血液、药液、营养液等液体物质直接注射到静脉中。]。轻症每天补液一次,重危症每天孙液两次。补液速度以30~40毫升/9为宜。危重厢牢也可输全血,可任选供血牛,伹以该病犊的母牛血液好。输血方法:2.5%枸橼酸钠50毫升与全血450毫升混合后一次静脉注射。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