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羊的过程中,羊出现一种沙门氏杆菌病,该病严重影响着羊只的健康,那么,羊沙门氏杆菌病有哪些症状?如何防治呢?下面本文详细介绍羊沙门氏杆菌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如下:
症状:
羊沙门氏杆菌病的临床症状表现可分为下痢型和流产[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妊娠者称流产。]型两类。
1、下痢型:多见羔羊,体温升高达40~41℃。食欲减少,腹泻,排黏性带血稀粪,有恶臭。精神沉郁,虚弱,低头弓背,继而卧地。病程1~5天死亡;有的经2周后可恢复。发病率一般为30%,病死率[病死率(case fatality rate)的定义:表示一定时期内,因患某种疾病死亡的人或动物数量占患病人或动物总数的比例。]25%左右。
2、流产型:绵羊多在怀孕的后2个月发生流产或死产病羊体温升高,不食、精神沉郁,部分羊有腹泻症状。病羊产出的活羔多极度衰弱,并常有腹泻,一般1~7天死亡。发病母羊也可在流产后或无流产的情况下死亡。羊群暴发1次,一般可持续10~15天,流产率和病死率均很高。
防治措施:
1、预防
对流产母羊及时确离治疗,流产的胎儿、胎衣及污染物进行销毁,流产场地全面彻底进行消毒处理。对可能受传染威胁的羊群,注射相应**预防。
2、治疗
对患病羊应隔离治疗,病的初期应用抗血清[抗血清(antiserum)是一种含有多**抗体的血清。]有效,也可选用抗生素或呋喃类药物治疗。药物为甲砜霉素或氟甲砜霉素;次选药物为硫酸新毒索、土霉素[土霉素为淡**片或糖衣片,属于四环素类,可用于治疗立克次体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落基山热、***和Q热,支原体属感染和衣原体属感染等疾病。]等。甲砜霉素或氟甲砜霉素,羔羊按每日每千克体重20mg剂量,肌肉注射;成羊按每日每千克体重30mg剂量,肌肉或静脉注射,每日2次。也可用硫酸新霉素[一种抗生素,与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同属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口服,用量见药物的使用说明。同时可对症治疗,使用退烧药物等。能饮水的养殖应自由饮用口服补液盐水,对脱水严重的应灌服口服补液盐水。
以上内容就是详细总结了羊沙门氏杆菌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