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羊养殖的过程中管理比较粗犷经常不注意一些细节的管理,特别对怀孕时期的动物没有特别的管理措施,经常导致发生一些不必要的损失。以下针对这个问题火爆兽药饲料招商网就总结了,如何饲养[新生狗 宝宝 接纳新成员,主人要知道如何照顾新来的宝宝,才能使它安全地度过过渡期。]母羊[如何做好母羊的分娩产羔工作做好母羊的分娩产羔工作,对于维护母羊健康,提高幼羔的成活率,促进羔羊的健康生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母羊的饲养供大家参考。
如何饲养母羊
母羊的饲养在一年中依据其生理特点和生产期的不同而分为配种[配种,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pèi zhǒng ,指的是使雌雄两性动物的生殖细胞结合以繁殖后代,以达到扩大种群的目的。]准备期、妊娠前期、妊娠后期、哺*[哺*指动物产下幼仔以后,用自己*腺分泌*汁哺育幼仔的生物现象。]前期和哺*后期五个阶段。
(1)配种准备期的饲养管理 母羊的配种准备期,应加强抓膘,采用饲喂优质牧草、适时喂盐、满足饮水等措施。配种前2~3周,除青干草外,每日喂混合精料[精料是词语,拼音jīngliào,释义为精细的饲料。]0.2~0.4千克[千克(符号kg)为国际单位制中度量质量的基本单位,千克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基本单位之一。],具有明显的**效果,使母羊**整齐,按时完成配种任务。
(2)妊娠前期的饲养管理 开始妊娠的前3个月,管理上要避免吃霜草和霉烂饲料,不饮冰水,不使受惊猛跑,以免发生流产。
(3)妊娠后期的饲养管理 妊娠后期的2个月中,对冬、春季产羔的母羊,在放牧[放牧,家畜饲养方式之一。]的基础上,每天要供给混合精料0.3~0.5千克、胡萝卜0.5千克、食盐10克,骨粉5~10克及适量的优质干草,使母羊体重每日增加170~190克。对产秋羔的母羊,除加强放牧外,应根据体况适当补饲少量混合精料和食盐、骨粉等。
母羊妊娠后期,管理上也要格外留心,把保膘保胎作为管理重点,紧紧抓住一个稳字,出入圈要"稳",防止相互拥挤造成流产;饲喂要"稳",不要挤撞,饮水要"稳",不急饮,不饮冰渣水,不吃霜草。冬季圈舍要注意保暖防风,温度不低于5℃。由于妊娠后期羊腹围增大、行动不便,故圈舍要宽敞、不拥挤、通风良好。
(4)母羊哺*前期的饲养管理,在哺*前期的2个月中,每日喂混合精料0.5~0.7千克、胡萝卜0.5千克、食盐12克、骨粉8~10克及优质青干草。对双羔母羊还应适当增加补饲量,但在产后3天内,应少喂混合精料,以防引起消化**和*房炎。1周后逐渐过渡到正常标准,恢复体况和奶羔两不误,同时保证饮水。在管理上要勤垫圈、勤清扫,保持羊舍干燥清洁。
(5)母羊哺*后期的饲养管理,在哺*后期的2个月中,母*仅能满足羔羊本身营养的5%~10%,要开始将饲喂重点转移到羔羊上,对母羊逐渐正常饲喂。
母羊的饲养
(一)空怀期
空怀期母羊,正处在青草季节,只要抓紧时间放牧,即可满足母羊的营养需要。但对个别体况欠佳,营养**的羊只,应在配种前加强饲养管理,给予短期优饲。短期优饲就是在配种前1-1.5个月对母羊加强营养,提高饲养水平,使短期内增加母羊配种前体重及体质,促进母羊**整齐和多排卵,这是提高繁殖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短期优饲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延长放牧时间,多放优良牧地和茬子地,少走路多吃草,同时啖盐和饮水,促进母羊增膘;二是除放牧外,适当补饲精料,增加母羊的营养水平,以达到满膘配种。
(二)妊娠期
妊娠前期(前3个月)因胎儿发育较慢,需要的营养物质并不比空怀期多,所以一般的放牧即可满足。特别在青草季节,不用补饲。只有在枯草季节,放牧不饱时,再补些粗饲料。妊娠后期(后3个月),胎儿生长迅速,其中80%-90%的初生体重是此时生长的,因此这一阶段需要营养水平较高。在妊娠后期,一般母羊要增加千克,其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比空怀羊的母羊高30-40%.为了满足妊娠后期母羊的生理需要,仅靠放牧是不够的,必须给予补饲。根据放牧采食情况,以下标准可酌情加减。每只羊日补混合精料0.45千克,青干草1-1.5千克,青贮1千克,胡萝卜0.5千克,骨粉5克。
在母羊妊娠期间,一切管理措施都应围绕保胎来考虑。不要让羊吃霜草或霉烂饲料,不饮冰茬水,不使羊群受惊。在羊群出牧、归牧、饮水、补饲时都要慢而稳,防止拥挤、滑跌,严防跳崖、跳沟,好在较平坦的牧场上放牧,羊舍要保持温暖、干燥、通风良好。
(三)哺*期[哺*期是指产后产妇用自己的*汁喂养婴儿的时期,就是开始哺*到停止哺*的这段时间,一般长约10个月至1年左右。]
哺*期可分为哺*前期和哺*后期。哺*前期即羔羊生后两个月,羔羊的营养主要依靠母*。如果母羊营养好,奶水就充足,羔羊发育好、抗病力强、成活率高。如果母羊营养差,泌*量必然减少,不仅影响到羔羊的生长发育,自身也会因消耗太大,体质很快消瘦下来。
对于大多数地区,哺*前期正在枯草期或青草刚刚萌发,单靠放牧满足不了母羊的营养需要。应视母羊的体况,及所带单、双羔给予不同标准的补饲。产单羔的母羊日补混合精料0.3-0.5千克,青干草、苜蓿干草各0.5千克,多汁饲料1.5千克。产双羔的母羊日补混合精料0.4-0.6千克,苜蓿干草1千克,多汁饲料1.5千克。
到哺*后期,即羔羊2月龄后,羔羊的胃肠功能已趋于完善,可以大量利用青草及粉碎精料,不再主要依靠母*而生存,而此时母羊的泌*能力也渐趋下降,即使增加补饲量也难以达到泌*前期的泌*量。对哺*后期的母羊,应以放牧吃青为主,逐渐取消补饲,对于枯草期的母羊,可适当补喂些青干草。
对哺*期的母羊和羔羊,一般产后1周内应舍饲或在较近的优质草场上放牧,1周后放牧时也要注意放牧时间应由短到长,距离由近到远,并注意天气变化,遇有大风和雨雪应提前赶羊回圈。
膘情较好的母羊,在产羔1-3天内,不喂精料和多汁饲料,只喂些青干草,以防消化**或发生*房炎。
在羔羊断奶的前一周,也要减少母羊的多汁饲料、青贮料和精料喂量,以防断奶时发生*房炎。
怀孕母羊饲养
1、母羊配种期及怀孕前期的管理
母羊配种1星期至怀孕4个月可照旧外出放牧,但不宜过度。怀孕1-2个月,较易引起流产,应避免母羊跑跳、急走;怀孕3-4个月的母羊应逐渐减轻放牧强度,随时畅通好母羊进出栏舍的通道,母羊放牧和进出栏舍要避免互相拥挤,放牧时切忌走陡坡和转急弯,以防折伤腹部引起动胎流产。同时切忌打冷鞭和使孕羊突然受惊吓,气象过冷或过热时不可出牧,每天保证孕羊有14-16小时的休息和反刍时间。
2、母羊怀孕后1个月的管理
母羊怀孕后1个月应尽量避免远牧,放牧时切忌把羊赶到过高过陡的山坡或坎坷不平的山岗处放牧,以防母羊滑跌,并切忌孕羊受寒风暴雨侵袭。初产母羊和*房发育**的母羊,产前20天左右,可每天早晚用40-50℃的温水热敷*房,可加强人畜的接触,有利于产子后人工协助羔羊哺*。
孕羊圈舍要常常维持通风干燥,光线充足,并勤除粪便、勤换垫草。孕羊产前7-10天转入产羔房饲养,产羔房事先要彻底清扫清洁,地面挖换新土,然后用2%-3%烧碱水喷洒消毒,墙壁用20%石灰*粉刷消毒,羊床上垫以软短垫草。
3、怀孕母羊疾病的管理
如孕羊产期未到意外地发生胎儿*乱,腹痛不安,时起时卧,拱腰努责,小便频繁,**内流出黏液或血水等产羔征兆时,即为动胎表现,须急切医治。
医治方法是:
①内服烧酒50-100毫升,给予轻度**,克服孕羊努责和阵缩;
②轻症动胎者,肌肉注射***2-5毫升;
③如因损伤性动胎不安者,配合内服止痛清热安胎散,即没药、川芎各2克,酒知母、酒黄柏、*香、生地炭、砂仁、甘草各3克,地榆、当归、桑寄生、茯苓、台乌、血竭花各5克,川断、酒黄芩、鹿角霜、熟地各6克,共研细末,开水冲调童便20克为引,给孕羊内服;
④如因血热宫燥,孕羊**内流出血水,配合内服苎麻根[苎麻根,别名苎根、苎麻头,为荨麻科植物苎麻的根。]安胎汤,即鲜苎麻根20克、仙鹤草30克、艾叶10克,煎水给孕羊内服;
⑤呈习惯性流产的孕羊,为达到预防和医治的目标,可在断定母羊怀孕后,每隔半个月给母羊内服一副保胎安全散,即全当归、菟丝子、黄芩、续断各6克,川芎、炒白芍、川贝母、黑杜仲、故纸各3克,荆芥、厚朴、艾叶、羌活、甘草各2克,共研细末,生姜5克为引,同调内服。
为发挥繁殖母羊的生产力,应创造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以提高母羊的受胎率、多胎多羔率和产羔成活率。以上是对如何饲养母羊,母羊的饲养的介绍,希望通过以上的介绍,广大养殖户对母羊的饲养管理更加了解,从而获得更好的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