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蹄叶炎是养牛户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给养殖户们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养殖户们需要做好该病的预防治疗工作。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该病的诊断、预防及治疗方法:

牛蹄叶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方法

  一、诊断

  急性型应根据长期过量饲喂[饲喂 拼音: 解释: 1.]精料[精料是词语,拼音jīngliào,释义为精细的饲料。],以及典型症状如突发跛行、异常姿势、弓背、步态强拘及全身僵硬,可以做出确诊。类别鉴别诊断时应与多发性关节炎,蹄骨骨折、软骨症、蹄糜烂、腱鞘炎、腐蹄病、产*热、缺镁症、破伤风等区分。

牛蹄叶炎的诊断、预防及方法

  慢性型蹄叶炎往往误认为蹄变形,而这只能通过X线脸查确定。其依据是系部和球节的下沉;指(趾)静脉的持久性扩张,生角质物质的消失及蹄小叶广泛性纤维化。

  二、预防

  合理的饲养管理是预防蹄叶炎的基础。就营养而言,日粮[日粮(ration).,满足一头动物一昼夜(一天)所需各种营养物质而采食的各种饲料总量。]中供应的营养成分与机体营养需要平衡,为其预防本病所必须遵循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正常的消化功能,才能使消化率高而有毒物质产生的少。奶牛也才能有键壮的体质。

  1、加强围产前后奶牛的饲养,制定困产期精料供应计划。是干奶期,控制精料饲喂量,防止母牛过肥。日粮中精饲料[精饲料又称精料,是相对于粗饲料而言的,是单位体积或单位重量内含营养成分丰富,粗纤维含量低,可消化养分含量多的一类饲料。]每日给3~4克,青贮15千克,优质干草自由采食,不限其量;二是产特后,精料量应逐渐增加,产后2周内精料给量不能达到高数量,只有在3周后再给高水平精料,但也要保证粗纤维的供应。据国内外的试验和生产实践经验表明,日粮中干物质以15%~20%为宜,低不能少于13%。饲料要稳定,避免日粮的突然改变。特别是在日粮中增加含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饲料时,要逐渐引进,使瘤胃[瘤胃是反刍动物的第一胃。]内环境有一个适应阶段,减少消化道疾病的发生。加强饲料保管,严禁饲喂发霉,变质饲料。

  2、保持瘤胃内环境相对稳定,运动场内i让置食盐槽,令牛自由舔食食盐或碘化盐,促进唾液分泌,改善瘤胃pH值。在精料喂量大的情况下,防止瘤胃pH值的明显下降,可投服碳酸氢钠(以精料的1%为宜),0.8%**镁(按干物质计)等缓冲物质。定期用4%硫酸铜溶液喷洒浴蹄,定期进行全群奶牛修蹄。

  三、治疗

  在治疗时,应分清是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多因饲喂精饲料过高所致,故应改变日粮结构,减少精料。增加优质干草喂量。如因*房炎、子宫炎、酮病等引起,应加强对这些疾病的冶疗。患牛置于清洁、干燥软地上饲喂,以促使蹄内血液循环。为缓解疼痛,可用1%普鲁卡因液20~30毫升[毫升是一个容积单位,跟立方厘米对应,容积单位的主单位是升(L)。]行指(趾)神经封闭,也可用乙酰普吗嗪肌肉注射。蹄部温浴,以促使渗出物吸收。

  静脉放血1000~2000毫升,静脉注射5%~7%碳酸氢钠液500~1000毫升,5%~10%葡萄糖溶液500~1000毫升,也可静脉注射10%水杨酸钠液100毫升,20%葡萄糖酸钙500毫升。还可应用抗组织胺制剂,可的松类药物。慢**例主要是保护蹄底角质,修整蹄形,将蹄壁角质和蹄尖角质多削。

  中药对本病有较好的疗效,因过劳引起者,股茵陈散:茵陈40克,当归50克,川芎25克,桔梗35克,柴胡、红花、紫苑、青皮、陈皮各30克,*香、没药[没药,中药名。]各20克,杏仁(去皮)25克,白芍、白药子[白药子为防己科千金藤属植物,以块根入药。]、黄药子[黄药子缠绕草质藤本。]各25克,甘草15克,共为细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每日1剂,连用3~5剂;没药散:没药10克,*香10克,白药子、黄药子各25克,当归50克,红花40克,柴胡40克、生草25克,共为细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每日1剂,连用4~5剂。

  因饲料引起者服红花散:红花、没药、焦山楂、莱菔子各40克,神曲、炒麦芽各50克,桔梗、当归、炒枳壳、川厚朴、陈皮各30克,白药子、黄药子各25克,甘草15克,共为细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为加速蹄部渗出物的吸收,可用温热疗法。如渗出液多,症状不改善时,在患处的白线部造沟,直达真皮,以利渗出液的排除。

  急性期如延误治疗,变成慢性则疗效不显著。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