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养羊场来说,预防性常规消毒措施和发生疫病时的防疫措施是两项非常重要的综合性防疫工作。下面为养殖户们详细介绍一下,常规消毒和防疫的具体方法措施,希望能够对养殖户们有所帮助。
养殖户如何做好羊场的综合性防疫工作
一、羊场预防性常规消毒措施
1、做好羊场环境、圈舍的卫生消毒工作,坚持经常性的杀虫、灭鼠.工作。做好粪便、垃圾等无害化处理。
2、加强饲养管理,增强羊的抗病能力。注意饲料飞饮水的品质和卫生。加强防寒保暖、注意防暑降温[防暑降温,是在夏日高温天气采取的一种用食物,饮料解热的方式。]。
3、坚持自繁自养,实行全进全出式的饲养制度。
4、坚持预防接种和补种工作。
5、严格执行经常性卫生防疫[卫生防疫主要是食品卫生及预防疾病的机构而设立的一个名称。]制度,由卫生防疫人员和场主管领导订立具体的养殖场卫生消毒防疫规则,并要求全场职工认真遵守执行“规则”。
6、养羊场卫生消毒防疫规则:
(1)进人生产区的职工都要在消毒室内洗澡消毒后,更换消毒过的工作服和鞋帽后,方能进人场区。
(2)外来车辆必须经过消毒池消毒,车体部分要经过高压喷雾消毒机彻底喷雾或淋浴消毒后方准进入生产区。
(3)种畜场谢绝参观,非生产人员不得进入生产区。
(4)场门消毒池消毒液要求5天更换1次,一般不能超过1周。
(5)保持羊舍的清洁卫生,饲槽、饮水器定期洗刷消毒口地面要保持清洁、干燥,并定期进行常规消毒;羊舍要保持空气新鲜、日照充足、通风良好,并保持适当温度。
(6)进羊前、出售后或转群时,圈舍及用具应彻底进行消毒,并在消毒后空闲一定时间(3一5天)再进羊。
(7)清理场内卫生死角[3月30日,我市召开2011年五四爱国运动暨城乡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工作会议。]、消灭蚊、蝇,清除蚊、蝇孳生地。
(8)饲养人员必须坚守岗位,自觉遵守防疫制度,严禁串舍。各舍内设备、器具固定使用,不准互相串用。
二、发生疫病时的羊场的防疫措施
1、及时发现,快速诊断,立即上报疫情。
2、确诊病羊,迅速隔离。如发现一类和二类传染病[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暴发或流行(如口蹄疫、痒病、蓝舌病、羊痘、炭疽等)应立即采取**等综合防疫措施。
3、对易感羊群进行紧急免疫接种,及时注射相关**和抗血清,并加强药物治疗、饲养管理及消毒管理口提高易感羊群抗病能力。
4、又寸已发病的羊只,在严格隔离的条件下,及时采取合理的治疗,争取早日康复,减少经济损失。
5、对污染的圈、舍、运动场及病羊接触的物品和用具都要进行彻底的消毒和焚烧处理。
6、对传染病的病死羊和淘汰羊要严格按照传染病羊尸体的卫生消毒方法,进行焚烧后深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