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肺[羊肺为羊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肺,动物形态详羊肉条。]丝虫[丝虫(filarial worm),线虫动物门,尾感器纲,旋尾目动物。]病是由丝状肺虫寄生于支气管[支气管(bronchi),是指由气管分出的各级分枝,由气管分出的一级支气管,即左、右主支气管。]内引起,此病多发生于夏秋季,绵羊和山羊都可发生。病羊主要表现为支气管肺炎症状,病初干咳,以后逐渐变为湿咳,鼻流黏性鼻液,体温一般正常,严重时可上升到40℃以上,食欲减退,逐渐消瘦,此种寄生虫对羊的危害很大,需加强防治。羊肺丝虫病如何防治?具体内容如下:
羊肺丝虫病如何防治
1、羊肺丝虫病病原
此病的病原体是肺丝虫,肺丝虫又分为大型肺丝虫(丝状网胃线虫)和小型肺丝虫(原圆科线虫)两类。大型肺丝虫成虫寄生在羊气管和支气管内,含有幼虫[幼虫,是动物个体发育中颇具形态和生理特点并有胚胎性质的发育阶段;一般具有暂时性专有**或构造以适应其独自生活方式的需要,但在直接发育形式下的幼体则无此情形。]的虫卵或已孵出的幼虫,随咯痰咯出,或咽下后经粪便排出。幼虫能在水、粪中自由生活,在6-7天达侵袭性幼虫,由消化道[消化道是一条起自口腔延续为咽、食管、胃、小肠、大肠、终于*门的很长的肌性管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等部。]进入血液,再由血液循环[血液循环由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构成的双循环。]到达肺部。
本病在低湿牧场和多雨季节易感染。小型肺丝虫的雌虫在肺内产卵,幼虫由卵孵出后由气管上行至口腔,随痰咯出或吞咽后进入消化道,再随粪便排出,幼虫钻入旱地螺蛳或淡水螺蛳内,经过一段时间的发育后,再由螺蛳体内钻出来,随羊吃草或饮水进入羊消化道,再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肺部。
2、羊肺丝虫病症状
病羊开始表现短而干的咳嗽。初个别羊咳嗽,以后波及多数,咳嗽次数亦逐渐增多,有时咳出黏稠含有虫卵及幼虫的痰液。在运动后和夜间休息时咳嗽更为明显。在羊圈附近可以听到患羊呼吸困难,呼吸如拉风箱。
常见患羊鼻孔流出黏性液体。听诊肺部有湿性啰音,常并发肺炎。患病久的羊,表现食欲减少,身体瘦弱,被毛干燥而粗乱。喜卧地上,不愿行走。随着病势的发展,逐渐发生腹泻及贫血,眼睑、下颌、胸下和四肢出现水肿,后由于严重消瘦而死亡。当虫体与黏液缠绕成团而堵塞喉头时,亦可因窒息而死亡。
3、羊肺丝虫病预防
在加强饲养管理的条件下,发现病羊及早确诊,隔离治疗。对病羊粪便应及时清除并堆积发酵,以免幼虫污染环境。放牧期间应尽量避免在潮湿和中间宿主多的地方放牧。
放牧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虽然国家已禁牧,但仍有很多地方没有严格舍饲,舍饲后本病发生率将明显降低;青草要先晾晒后再饲喂,不饮污水;对粪便进行发酵处理,以**幼虫;每月驱虫,阿维菌素皮下注射0.2毫克/公斤或0.6毫克/公斤混饲。
4、羊肺丝虫病治疗
(1)用碘片1克,碘化钾1.5克,蒸馏水[蒸馏水是指经过蒸馏、冷凝操作的水,蒸二次的叫重蒸水,三次的叫三蒸水。]1500毫升[毫升是一个容积单位,跟立方厘米对应,容积单位的主单位是升(L)。],配制成碘溶液,进行气管注射。成年羊每次注量12~15毫升,1~2岁羊为10毫升,1岁以下羊为5~8毫升。
(2)用水杨酸钠5克加蒸馏水100毫升,配制成溶液气管注射。成羊每次注量20毫升,1~2岁羊为15~20毫升,一岁以下羊为10~15毫升。
(3)按每公斤体重内服硝氯酚4毫克和左咪唑8毫克,复合使用。
(4)用左旋咪唑注射液(市售)按每干克体重4.5毫克1次皮下注射,1周后再重复注射1次。
(5)用吡喹酮按每千克体重60毫克内服,每天I次,连服3天。
该病呈地方性流行,发病率较高,常引起羊只死亡,应引起广大养殖户高度重视,及时防治,减少损失。以上就是羊肺丝虫病如何防治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