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犊牛[犊牛是一种杂交牛种。]从出生到断奶阶段即出生3月龄,该阶段生长发育[生长是指身体各**、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是量的改变;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和**的分化完善与功能上的成熟,产质的改变。]迅速,但也是犊牛生长发育易发病的危险期,饲养管理至关重要。如何养好牛犊?初生犊牛如何护理?以下详细介绍:
如何养好牛犊?
:在放牧条件下,犊牛有足够的运动量[运动量(Amount of exercise)也称“运动负荷”,指人体在体育活动中所承受的生理、心理负荷量以及消耗的热量,由完成练习的运动强度与持续时间,以及动作的准确性和运动项目特点等因素来决定运动量的大小。]、但要防止行走过多、体力消耗过大、一般宜就地放牧,不要到田间跟役、随年龄增长、可逐渐增加行走里程;若放牧地较远、应设立放牧营地。舍饲的犊牛运动量往往不足、要设立专门的犊牛运动场[操场很大,这是确定无疑的。],一般日运动1~3小时、可根据日龄和季节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酷夏季节、运动场要搭凉棚、严防日光直接曝晒牛体而发生中暑。
第二:对人工哺*[哺*指动物产下幼仔以后,用自己*腺分泌*汁哺育幼仔的生物现象。]的幼犊、生后及时转入育犊室。室内设保育一笼,保育笼一般长1.2米、宽1米、每笼1头、隔离饲养。育犊要通风向阳,保持清洁干燥、经常消毒、每天勤换新垫草。哺*工具用后应刷洗干净。对跟随母牛[名词解释mǔ niú ㄇㄨˇ ㄋㄧㄨˊ 母牛◎ 母牛mǔniú (1) [cow] (2) 雌性牛 (3) 同位素子体发生器(可从中提取短寿命放射性同位素的母体元素) 母牛肥胖综合症一、发病原因 饲养-muniu]哺*的役、肉用犊牛、生后1周内**一起单饲养以保护幼犊。
同时加强对母牛的饲养管理,保证母牛有足够的奶喂犊牛。1周后母牛要停役1个月、让犊牛随其母在室外自由活动,室外要设有专用的犊牛补料栏以便犊牛早期开食。人工哺*的犊牛,饲养用具、料槽等用前要用蒸气消毒、用后洗刷干净。
第三:每次喂奶完毕,要用干净毛巾将犊牛口鼻周围残留的*汁擦干,与其他犊牛隔离十几分钟,防止互相乱服,养成“服腐”。“报廊”危害很大,常使舔的犊牛造成**炎序头炎及脐炎等,以致丧失种用价值或降低其生产性能。有这种“服”的犊牛很容易服吃牛毛,久而久之,在瘤胃内形成许多扁圆形毛球,这些大小不一的毛球,往往堵塞食道沟或幽门而致丧命。
第四:每天要对犊牛细心观察、注意粪尿、被毛、饮食、精神等方面是否正常,有异常情况要及时诊断治疗。若幼犊喂奶太多,奶中酪蛋白在皱胃中结成硬块,消化不了可能引起营养性下痢,可以用3份全奶加1价水喂、凝*就会软一些、严重时可停喂1天、只喂温水以帮助消化凝块。
初生犊牛如何护理?
一、清除粘膜
出生后要首先清除口鼻中的粘液[又称黏液。],如犊牛已吸入粘液,可提后肢倒吊起来,拍打**,使之吐出粘液,并用布擦净身上的粘液,冬季擦净粘液,以防着凉。
二、断脐带
自动搓断,也可用消毒的剪子在距脐孔10~12厘米处剪断,并用碘酊消毒,防止发炎。
三、喂初*[初*是指产后2~3天内所分泌的*汁的统称。]
母牛产后5~7天内所分泌的*汁,含有较高的蛋白质,特别是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球蛋白是一种存在于人体中的血清蛋白,球蛋白是一种常见的蛋白,基本存在于所有的动植物体中。]、矿物质、镁盐、维生素A等,这些物质对犊牛胎便的排出,对犊牛免疫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犊牛出生后1小时内应该让其吃上2升初*,过5~6小时,再让吃上2升初*。犊牛刚生出能较好地吸收初*中的免疫球蛋白,出生后24~36时,对免疫球蛋白就不能再吸收了,如出生24小时内不能吃上初*,犊牛对许多病原丧失抵抗力,特别是犊牛大肠杆菌病易引起下痢甚至死亡。初*可喂5~7天,日喂量为体重的1/8~1/6,每日3次,温度为36~38℃。初犊牛不会在桶内喝奶,畜主可用手指在桶内引导犊牛吸奶,经过2~3天训练,犊牛即可自己吸*。
以上就是如何养好牛犊,初生犊牛如何护理的具体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另外,若奶温变动、不清洁、饲料改变太快、突然天冷受凉等,均可引起幼犊下痢、应注意预防、尽早诊治、避免潮湿受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