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纯水系统相关资质标准有哪些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纯化水设备的技术要求(纯化水设备的技术要求包括)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纯化水设备的技术要求
系统采用全自动控制(亦可采用手动控制),运行时可设定自动反洗、再生程序;一级反渗透和二级反渗透设有回流管道,反渗透设备设化学清洗装置和消毒装置;在一级反渗透和二级反渗透间设有PH调节装置,保证设备产水电导率符合药典要求;二级反渗透膜采用带正电荷的抗污染反渗透膜,以保证反渗透设备能长期稳定运行;一级反渗透管路采用 304不锈钢材料,二级反渗透采用 316L 不锈钢材料;在第一级反渗透和第二级反渗透设备中均装有在线电导检测仪表,产水电导率可随时观看;一级反渗透前设有低压保护开关,二级反渗透前设有低压保护和高压保护开关;一级、二级反渗透水回收率可调整,一级反渗透回收率 60%-65%,二级反渗透回收率70%;前处理装置均采用原装进口件;前处理设备间管路采用 UPVC管材。纯化水储水罐带呼吸过滤器,输送管道装有紫外线杀菌器和微孔过滤器,保证纯水符合卫生要求。
自来水公司招标水处理设备需要哪些资质
水处理设备的企业需要办理的认证资质证书
申报的好处以及服务:
1、证书和牌匾一套,有效期二年(时间长)
2、争强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3、提高公司的知名度
4、吸引经销商代理商的加盟
5、把牌匾复制给代理商挂在店面展示墙上吸引消费者取得他们的信赖
6、巩固代理商对公司的信心
7、增强品牌效应
8、增加投资者信心
9、激励公司员工
10,在公司参与竞标和招标活动中会得额外加分
11、参展企业必备,吸引客户,可印在画册上面
纯化水设备生产的纯化水质标准是多少?
纯化水产水指标
化学指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制药纯化水要求
纯化水设备(3张)
卫生学检查:微生物 10CFU/100ml
内毒素 0.25EU/ml
电导率 ≤2μS/cm ( 电阻率 ≥ 0.5 M Ω *CM)
这个数据来自权威的科瑞水处理
***的国家标准是什么 ?
***的标准 如下:
(1)目前已有的***有关的国家标准有:
GB/T19249—2003 反渗透水处理设备
GB/T19837—2005 城市给排水紫外线消毒设备
(2)目前正在制订或报批的***国家标准有:
GB/T*****—**** 家用和类似用途饮用水处理装置 通用要求
GB/T*****—**** 家用和类似用途饮用水处理内芯 通用要求
GB/T*****—**** 反渗透净水机
GB/T*****—**** 超滤膜***
(3)目前已有的***行业标准有:
CJ3023—1993 活性炭***(城镇建设行业标准)
CJ3026—1994 饮用水一体化***(城镇建设行业标准)
CJ/T3066—1997 内磁水处理器(城镇建设行业标准)
CJ/T119—2000 反渗透水处理设备
CJ/T204—2000 生活饮用水紫外线消毒器(城镇建设行业标准)
CJ/T168—2002 纯水机(城镇建设行业标准)
CJ/T170—2002 超滤水处理设备(城镇建设行业标准)
CJ/T169—2002 微滤水处理设备(城镇建设行业标准)
ZBY99007—1989 矿化水器(原轻工业部标准)
QB1979—1994 人工矿泉水器(原轻工业部标准)
YY/T0280—1995 电热蒸馏水器(医药行业标准)
HG/T3313—1998 电子式水处理器(化工行业标准)
HY/T060—2002 中空纤维超滤装置(海洋行业标准)
HY/T068-2002 饮用纯净水制备系统SRO系统反渗透设备(海洋行业标准) HJ/T270-2006 反渗透水处理装置
CAS124—2007 电解制水机(中国保健协会标准)
(4)卫生部卫生规范
卫生部卫法监发[2001]第161号文附件4A 生活饮用水水质处理器卫生安全与功能评价规范——一般水质处理器
卫生部卫法监发[2001]第161号文附件4B 生活饮用水水质处理器卫生安全与功能评价规范——矿化水器
卫生部卫法监发[2001]第161号文附件4C 生活饮用水水质处理器卫生安全与功能评价规范——反渗透处理装置
卫生部卫法监发[2005]第336号文附件 生活饮用水消毒剂和消毒设备卫生安全评价规范 (5)地方标准:
目前上海市正在制订***的上海市地方标准
(6)美国NSF***标准
ANSI/NSF42—1998 饮水处理装置——感官作用
ANSI/NSF44—1998 住宅阳离子交换软化器
ANSI/NSF53—1998 饮水处理装置——健康作用
ANSI/NSF55—1991 紫外线微生物水处理设备
ANSI/NSF58—1997 反渗透饮水处理设备
ANSI/NSF62—1997 饮水蒸馏设备
纯净水国家标准
纯净水饮用标准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1998年4月发布了GB173223-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和GB17324-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在这两个标准中,共设有感观指标4项、理化指标4项、卫生指标11项。
1、感观指标
感观指标包括色度、浊度、臭味、肉眼可见物。这几个指标是纯净水质量控制中最基本的指标,其制定的标准值参照了饮用水(即自来水)的标准,而大多厂家生产纯净水的水源是自来水,又经过粗滤、精滤和去离子净化的流程,因此,一般纯净水都能达到国家标准所要求的数值。
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中较重要的是电导率和高锰酸钾消耗量。电导率是纯净水的特征性指标,反映的是纯净水的纯净程度以及生产工艺的控制好坏。由于生活饮用水不经过去离子纯化的过程,因此是不考察此项指标的。而对于纯净水来说“纯净”是其最基本的要求,金属元素和微生物过高,都会导致电导率偏高。所以,电导率越小的水越纯净。
还原性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被高锰酸钾**时所消耗的氧毫克数,它考察的主要是水中有机物尤其是氯化物的含量。GB17323-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中规定,饮用纯净水中高锰酸钾消耗量(以O2计)不得超过1.0mg/L。如果高锰酸钾消耗量偏高,有可能水中有微生物超标,也可能是一些厂家为防止微生物超标而增加消毒剂ClO2的量,从而产生一些新的有机卤代物,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游离氯也会超标。
国标卫生指标中还有一项重要指标为**酸盐含量。**酸盐主要来源于水源附近土壤中的硝酸盐,盐碱地、大量施用硝酸盐肥料以及缺钼的土壤中硝酸盐含量更高。在国标中规定**酸盐不得超过0.002mg/L。
3、微生物指标
微生物指标在国标中规定了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和霉菌、酵母菌4项。从近几年对纯净水检测的情况看,微生物指标是比较容易超标的指标之一。这是由于微生物污染体现在纯净水在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过程等各个环节上。
在生产加工中,工人不注意个人卫生,回收瓶的清洗、消毒不严格,甚至一些厂家为降低成本,回收瓶盖再次使用,由于回收瓶盖的变形,造成瓶口不密封都有可能引起微生物污染。微生物的超标反映出水的污染程度。其中大肠杆菌达到一定指标,会引起人体腹泻。
致病菌包括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葡萄球菌和乙型链球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污染的水会引起急性肠道传染病,出现腹泻发热等症状;金**葡萄球菌产生的肠毒素会引起人体中毒,出现急性胃肠道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乙型链球菌则是造**体化脓性炎症的主要病原菌;霉菌和酵母菌普遍分布于自然界,在食物中生长的霉菌在繁殖过程中吸取了食品的营养成分使食品的营养价值降低,并且散发异味,影响食品的感官,尤其是霉菌生长的过程中产生的毒素会引起人体慢性中毒,严重者会导致癌症。
4、金属指标
金属元素指标在标准中规定了铅、砷、铜的含量,铅、砷要求不得超过0.1mg/L,其主要来源于受人类活动所影响的环境,包括土壤、河流的污染等等。铅、砷为有毒有害元素,铅可由呼吸道或消化道进入人体并蓄积在人体内,
当血液中含铅量为0.6~0.8mg/L时就会损害内脏,而砷的化合物会引起中毒,因此,它们的含量应该越小越好,而铜在标准中规定不得超过1.0mg/L,虽然铜不是有害元素,但也不是多多益善的物质,对于纯净水来说,更是衡量其纯净程度的标志之一。
5、有机物指标
有机物指标在国标中主要体现为三氯甲烷(氯仿)和四氯化碳含量的规定。由于桶装纯净水的质量问题主要集中在微生物检测超标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不少
厂家不是从生产工艺、质量管理入手,而是仅仅通的量来试图解决纯净水的微生物污染问题,常用的消毒剂多为含氯消毒剂如二**氯等。桶装纯净水由于加氯消毒可产生一些新的有机卤代物,主要成分是三氯甲烷(氯仿)和四氯化碳及少量的一氯甲烷、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以及溴仿等,统称为卤代烷。
经检测,经过加氯消毒的饮用水、自来水中卤代烷含量一般高于水源水。其中以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含量较高,对人体存在一定危害,如果长期饮用氯仿和四氯化碳超标的纯净水,严重时会导致肝中毒甚至癌变。为了保护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在国标GB17324-1998中明确规定:饮用纯净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含量分别不得超过0.02mg/L、0.001mg/L。
拓展自料纯净水与纯水的主要区别是:
从学术角度讲,纯水又名高纯水,是指化学纯度极高的水,其主要应用在生物、 化学化工、冶金、宇航、电力等领域,但其对水质纯度要求相当高,所以一般应用最普遍的还是电子工业。例如电力系统所用的纯水,要求各杂质含量低达到“微克/升”级。
在纯水的制作中,水质标准所规定的各项指标应该根据电子(微电子)元器件(或材料)的生产工艺而定(如普遍认为造成电路性能破坏的颗粒物质的尺寸为其线宽的1/5-1/10),但由于微电子技术的复杂性和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繁多,至今尚无一份由工艺试验得到的适用于某种电路生产的完整的水质标准。电子级水标准也在不断地修订,而且高纯水分析领域的许多突破和发展,新的仪器和新分析方法的不断应用都为制水工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在高纯水的国家标准为:GB1146.1-89至GB1146.11-89[168],目前我国高纯水的标准将电子级水分为五个级别: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和Ⅴ级,该标准是参照ASTM电子级标准而制定的。
高纯水的水质标准中所规定的各项指标的主要依据有:1.微电子工艺对水质的要求;2.制水工艺的水平;3.检测技术的现状。
高纯水的生产过程中,水中的*、阳离子可用电渗析法、反渗透法及离子交换树脂技术等去除
水中的颗粒一般可用超过滤、膜过滤等技术去除
水中的细菌,目前国内多采用加药或紫外灯照射或臭氧杀菌的方法去除
水中的TOC则一般用活性炭、反渗透处理。
在高纯水应用的领域中,水的纯度直接关系到器件的性能、可靠性、阈值电压,导致低击穿,产生**,还影响材料的少子寿命,因此高纯水要求具有相当高的纯度和精度。
高纯水不能作为饮用水的原因主要是,天然水中溶解的气体主要有O2、CO2、SO2和少量的CH4、氡气、氯气等,在高纯水的生产过程中,还必需去除这类的气体。为了有效的去除杂质,在生产高纯水的过程中,加入了一些化学杀菌剂,如甲醛、双氧水、次氯酸钠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纯净水 饮用标准 鉴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