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辽阳地区种植什么药材最好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家有30亩空闲山地种植什么效益好(家有30亩空闲山地种植什么效益好一点)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家有30亩空闲山地种植什么效益好
30亩空闲山地种植药材效益好:
首先作好这些土地的小流域环境的调查,包括地理环境、气候环境,年最高最低温度、年降雨(雪)量、土质地力、受光和遮*状况等。作到因地制宜。因为药材需要的是药效成份而不是营养成份。药材的药效成分的形成,是在特定的气候环境中积累的。如旱半夏、天南星、穿山龙、天麻等只有*蔽、凉爽、多湿的环境才能生长良好,药效成份才能形成。而枸杞、丹参、北龙胆、白芍、甘草等都喜光照……等等。 2、坚持林药间作、果药间作、粮药间作、药药间作的原则。 应在重点发展粮油蔬菜生产的同时发展林、果、药材生产。林果一般3—5年内因树未长成,没有经济效益,为了解决农民的短期经济效益和当年经济效益问题,充分利用土地,建议山地、林地、荒滩地发展药材种植应实行林药间作,果药间作,粮药间作,药药间作的种植模式。如核桃、山楂、板栗、桃树、黄柏、木瓜、枣树、辛夷花树、杨树、松树、柏树等林下间作旱半夏、天南星、穿山龙、何首乌等;又如在麦田间作栝楼、牛膝、天南星、黄芩、荆芥等。实行这种间作模式,既可以弥补前3—5年内林木未形成,林间大量土地闲置的问题,提高土地经济效益,增加农民当年经济收入,又可收到林、果、粮多种经营,化解种植风险的效果。多地的种植实践证明间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是显著的。
其次,山地、林地、荒滩地开发种植药材品种的建议 根据药材市场供求变化及山地、林地特殊的自然环境: 1、一般适合荒山地单独种植的药材树种有:薄壳核桃、山楂、酸枣、黄柏、厚朴、辛夷花等。 2、适合荒山地单独开发种植的药材品种有:天麻、黄芩、知母、射干、白芍、牡丹、柴胡、远志、薏米、草乌(附子)、丹参等。 3、适合山地林下、果林、退耕还林土地林下间作种植的药材品种有:旱半夏、天南星、穿山龙、何首乌、栝楼。 4、适合粮药间作种植的药材品种有:小麦套种栝楼、天南星;收完小麦接茬种植紫苏、牛膝、鸡冠花、黄芩、荆芥等。 5、适合河流滩涂开发种植的药材品种有:枣树、山楂、甘草、***、白毛根。
东北辽宁适合种植的药材
我家在东北辽宁朝阳地区 有大概19多亩的退耕还林地 中间栽植的是槐树,现在想利用林间土地种植中草药增加收入,林地南北向,中间采光不错,希望大家能给个好的建议.生长期不要太长,2年-3年为宜,当然 一年生最好 毕竟能周转快些.还有就是收购情况.不能种出来压倒手里.而且便于粗加工的. (*满意答案追加高分*)
明年辽宁种植什么药材最赚钱
可以搜索“亳州136农业”去看看 种植服务部有药材种子种苗供应。提供回收服务
中草药:东北辽宁朝阳地区适合种植什么中草药
主要推荐种植种类:
1.沙苑子:这个品种适宜辽宁这种干旱少雨的地区,其主根深长,不论荒山、荒地、沙漠、沙滩、草原及贫脊地都能生长,而水源条件好,肥沃的土地却生长不佳。它的优越性在于生长快,一年三季只要不上冻都能种植。干旱地区在雨季种上,几天就发芽生长,有顽强的抗逆性,一次种植连续生长5年,这5年内平均每年亩产药材120公斤,沙苑子全草含有丰富的粗蛋白和维生素,如果做为饲草放牧,不用喂料可使**膘肥体壮,并且不得病,这对畜牧业的发展也会有促进作用。如果在平原种植亩用种1.5公斤,如果在山区撒播可用2公斤,如果做牧草可用3公斤,要因地制宜,达到高产高效。其价格在上升,现在为9~10元/公斤左右。
2.大叶蒲公英:抗逆性能强,在临床上,对治疗急性*腺炎、淋巴腺炎、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烧、胃炎、肝炎等有一定的独到之处。在全国中药材市场上销量很大,是不可缺少的常用中药材。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蒲公英做为保健品不断销往海外诸国。它不仅是常用中药材,鲜嫩时又是可口的蔬菜。如果在保护地种植,一年可割6~7茬,每亩出鲜菜7200~8000公斤,并能持续3~4年,这是一个好项目,如果市场发展起来,可以积极供应特色蔬菜,让人们饱尝口福,并在吃菜中清热解毒身体健康,没有病虫害,完全的绿色食品。有10平方米到15平方米的菜畦,就多2~3个人长期吃菜了,因为这个品种生长速度是很快的。如果按药材出售,亩产干品580~650公斤,价格是5~6元/公斤,亩效益为2900~3900元。蒲公英连续生长两年后秋末,挖出根晒干,亩产200~250公斤,价格是12~13元/公斤,亩效益为2400~3250元,也就是说第二年的亩收益是5100~7150元。
3.射干:适应性很强,全国各地都能生长。它不仅是一味名贵的中药,也是一种美丽的花卉叫蝴蝶花,花期长,粉红色,是搞绿化的好品种。种植射干不占好地,荒山、荒坡、荒地、草原、沙滩都能生长,抗旱抗寒能力很强,只要苗出来了,就会很顽强的生存下去,并且越长越旺,据有极强的生命力。射干上冻前种植当年不出苗,待第二年春出苗,如果春夏播在3月20日至6月20日都可,其种植时间是很长的。它生长2~3年采收,亩产干货200~250公斤,亩用种子5~6公斤,现市场销售价是16~21元/公斤,并呈上涨之势。据多方调查,射干在地面积不是很多,库存量也并非丰厚,发展种植已经成熟。可以用机械播种,省工省事,效率高。
4.旱半夏:喜荫蔽环境,在10~12月,2~5月份种植,当年收获,椐实验表明,一般亩产量为150~200公斤,亩效益为6000元以上,若是土质肥沃,管理得当,亩产量可达250公斤以上,效益更加可观。旱半夏田间能套做玉米、高粱等高秸作物,它也可套种于果树林下,立体种植,效益更佳。其种苗价格上涨价高,旱半夏亩用种量较大,约35~50公斤,种植成本高让药农可望不可及,一般都不感大面积发展,只是小规模种植,自己培养种苗后再扩大,这种状况也抑制了大面积发展的可能。这样家种面积数量增长慢,总产量不高,不能及时充足供应市场。
5.甘草:耐旱,耐寒,喜光。不仅在中药上用途广泛,还在保健品、调料、食品、化工原料上广泛使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甘草的出口量不断增加。近年来野生甘草禁止采挖,致使在全国中药材市场很难搞到野生甘草,这个重大缺口,必须要人工种植来补充。国家鼓励人工发展甘草种植,因为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甘草生长2~3年采收,亩产600~800公斤,亩用种子3~4公斤,目前市场价格为9~15元/公斤,在全国中药材市场上十分畅销,所以发展甘草前景充满希望。
6.黄芩:适应性很强,不怕严寒和干旱,荒山荒坡、树林、野地都能生长。有的地方将种子撒播于沙滩上,也有的地方撒播于山坡上都得到了成功,见到了效益,黄芩多年生长亩产300-350公斤,按一般价格10元/公斤计算,亩产值是3000~3500元。其价格后市依然看涨。
7.远志:常规大宗药材,在全国中药材市场上,多年来畅销并缺货。近年来由于野生资源越挖越少,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家种远志面积不大,致使各地市场纷纷涨价,敞开收购。它不怕严寒、干旱,山区、平原、草原都可以种植,具有极强的生命力。远志生长2~3年采收,在实地操作中,密植比稀植产量高,人们常说“稀的强不如密的长多”,这句话用在这里十分明显。其亩用种子2~2.5公斤,亩产150~250公斤。亩效益是十分理想的。
8.板兰根:在全国范围内都可种植,并易种易出易管理。在盐碱地种植生长良好,并有改善盐碱的功能。亩用种子3公斤,亩产300~350公斤。叶叫大青叶亩产150~200公斤,市场价格板兰根6~8元/公斤,大青叶2.5~3元/公斤,亩收益1600~3000元。
9.桔梗:多年来,野生桔梗一直货紧价扬,在全国中药材市场上货源稀疏。家种桔梗近年来种植面积不断减少,新货上市量为数不多,而使用量却有增无减,价格稳定在10~14元/公斤,后市依然潜在上升势头,非常看好。在东北地区人们对桔梗菜情有独钟,都很喜欢吃,因为吃过后有感觉良好,有消炎排毒的作用。
10.瓜娄:在全国各地都能生长,山坡、丘陵、草原、坡地、房前房后和空闲地,适应性很强,并越长越多。近年来瓜娄价格一直高昂并紧缺,瓜娄仁价格也不断上浮,究其原因是过去瓜娄仁一直作药用,食用者很少,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瓜娄仁作为保健品用量大增,还有南方各省经加工后做瓜子食用。秋末果发黄后采收亩产150~200公斤。在市场上,全瓜娄是14~15元/公斤,瓜娄仁28~30元/公斤,瓜娄皮是12~13元/公斤,经济效益是很不错的。
11.黄芪:喜欢沙质或半沙质土壤,粘土地次之。苗小时需要水分多些,长大后需水分较少,为半旱田作物。它属于喜光植物,如果在*暗潮湿的环境下生长**。在全国中药材市场上为常用大宗品种,并大量出口韩国、日本和东南亚地区。黄芪不仅是治病救人的中药材,也是新兴的保健品之一,经常食用一些会使身体健康,更能显示出阳刚之美。在东北及内蒙地区生长2年采收,其它地区1年或2年都可,亩产300~400公斤,市场价格根据不同规格是8~13元/公斤。如果绿化荒山亩用种子2公斤,可以长期发展下去。
12.知母:在全国各地不论荒山、荒坡、荒原、草原、沙滩、林间、丘陵、坡地都能生长,适应多种环境,并郁郁葱葱,是封山绿化和改造水土流失的一个好品种。知母根系发达,固沙固土能力很强,而且抗旱抗涝抗严寒。知母茎叶发达,是牲畜的好饲料,今年吃完了,明年又长出,属于不断再生植物并长期生长下去越长越多,使地表形成一块千丝万缕既松软又牢固的地板,风吹难动,水冲难跨。家种知母2~3年采收一次,亩产400~700公斤,价格10~15元/公斤,并呈上升之势。知母分春夏秋播种,以春季为主,亩用种子3~4公斤,山区或林间撒播用4~5公斤。所以知母要长期不懈的发展下去,会带来丰厚的报答,同时也绿化了家园,保持了水土,这是两全其美的好事。
13.红花:目前在全国各地都可栽培,它喜欢凉爽干燥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地都可生长。红花很容易种植,与种玉米、大豆、高粱的方式一样,成功率百分之百,出苗快,没有病虫害,管理简单,采摘方便,生长时间短,适宜地区广泛。在全国中药材市场上为常用大宗品种,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更是大批量的出口创汇。受供求关系影响,目前全国各地中药材市场上,红花价格已从原来的35~-40元/公斤上涨到目前的60~70元/公斤,好货价格在70元/公斤以上,涨幅达100%,走动十分紧俏,根据分析近几年来种植面积不断减少,而需求量有增无减,其价格还有上涨的空间可能,发展生产势在必行——红花市场一片红!
14.徐长卿:在全国各地都有栽培,但面积很小。它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壤都能生长。即使在北国的茫茫林海雪原,它年复一年的生长不会冻死。亩用种子2.5~3公斤。亩产根和全草300~350公斤,市场价格茎叶11~12元/公斤,根14~16元/公斤,亩收益是很不错的。如果是沟坡可以撒播,长期生长,每年只割茎叶,留着根部固坡,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15.决明子:这个品种不占好地,耐旱耐涝,适应性很强,没有病虫害,在人少地多的地方是一个好项目 ,亩用种子3~4公斤,投资不大。亩产250~300公斤。在药材市场上稳定在4~5元/公斤畅销于市。
16.薏米:在全国各地都能种植,它喜欢湿润温暖向阳的条件,一般土壤都能生长。在全国中药材市场上为常用品种。在粮食市场上也占有一席之地,它不仅药食两用,目前还制成保健品投放各地市场,效果很是理想。在春天种植,亩用种子5公斤,以中早熟品种为好,晚熟品种产量不高,已不被采纳使用。种植方法与种花生一样,如果大面积种植,可以用机械播种,与种大田玉米一样。它易种易出易管理,几乎没有病虫害。秋末成熟后,打下种子晒干即为成品。亩产350~400公斤,经加工后是6~7元/公斤。
17.防风:在全国中药材市场上为常用大宗药材,是任何其他品种不可代替的,多年来价格始终居高不下,在**时期曾一度缺货造成价格暴涨达120元/公斤。在临床上由于其疗效显著,用量不断增加并且还出口韩国、日本及东南亚各国等。防风在东北三省及内蒙地区所产的货,品质优良,药效充足,在全国各地药材市场首屈一指,独领风*,占据着老大之位。亩用种2.5~3公斤,生长2~3年采收,亩产250~350公斤,现市场价格是30~35元/公斤。
18.北沙参:在全国中药材市场上为常用药材,用量以万吨计。多年来这个品种都大批出口,换取大量外汇。它不仅是药材,还是保健品,每年南韩等国在市场上购走大量鲜货,要求是从地里挖出来,粗细均匀条顺整齐就行。北沙参喜欢沙质或半沙质土壤,肥沃的土地使它的产量能明显提高,而贫瘠的条件产量却明显下降,所以这个品种需要多肥,而下半季要水分少些好。它亩产350~450公斤,价格12~16元/公斤。
19.紫草:多年来价格稳定,并畅销全国中药材市场。其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但以东北及内蒙地区产的紫草在市场上倍受青睐,应该着手发展种植。适应性很强,一般土壤都能生长,并没有病虫害,生长一年或二年都可采收,挖出根部晒干即为成品。紫草亩用种2~2.5公斤,撒播2.5~3公斤,亩产200~250公斤,市场价格是13~16元/公斤。
20.生地:原野生于全国各地的山区、丘岭、平原上,对气候要求不严,在东北西 北华北地区生长良好,适宜沙质或半沙质土壤,为半旱田作物。最近试验发现,不论在哪个地区,只要马岭薯生长的好,块大产量高,那么生地也是如此,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各地可根据不同情况发展起来,它的产值要比土豆的效益高得多,一般亩产干货500~600公斤左右,多年来畅销不衰。生地在全国中药材市场上用量很大,为常用中药材和保健品。
21.王不留:在全国各地都能种植,由于催生下*功能显著,腾飞发展的奶牛养殖业把王不留做为常规饲料使用,所以使得其身价倍增,再加上药用和保健食用,价格从3元/公斤上浮到5.5~6元/公斤,在全国中药材市场上,货源紧缺,发展种植迫在眉睫。亩用种2公斤,几乎不用锄草,没有病虫害,早春返青,100天成熟,亩产160~200公斤,高产者250公斤,亩效益1200至1500元,成本40~50元,适宜大面积发展,市场常年收购,数量不限。在一年种植两季的地区王不留收获后,还可以种植其他当年收的药材,如牛夕、板兰根、巨麦、薏米、荆芥、紫苏、鸡冠花等仍为时不晚,亩效益又是一个1000多元,也可以种夏播花生、豆荚及蔬菜等。发展王不留简单省事,前景十分乐观。
22.蛇床子:适应性很强,全国各地都能种植,在中药材市场上,用量很大。蛇床子易种易出易管理,并不用锄草,因为它生长快,杂草来不及生长就被它盖住了。蛇床子不占好地,蛇床子亩用种子2~2.5公斤,山区撒播2.5~3公斤,一般亩产一季120~160公斤,平均市场价格是9~12元/公斤。
23. *参:喜欢凉爽潮湿的环境,更喜欢疏松的土壤条件,在昼夜温差大的地区生长良好,而在炎热的地区生长**,*参生长2年采收,一般亩产280~300公斤,亩用种子1.5公斤,市场价格8~10元/公斤。根据预测,*参近年来有上涨的可能,因为新货上市量很少,在过去高价时,*参连续几年都在17~20元/公斤。
24.牛蒡子:也叫大力子,适应性很强,荒山、荒坡、沟旁、路边都能生长。大力子抗旱抗寒抗酷暑能力很强,生长旺盛,没有病虫害。在干旱地区可以在雨季种植或育苗。一般亩产种子150~250公斤,市场平均价格为9~11元/公斤,大力子根1000公斤,市场价格2元/公斤。
25.锦灯笼:抗严寒和干旱,尽管大雪纷纷寒气逼人,第二年春又返青生长,每年都结很多果实,红红的、甜甜的、酸酸的,嫩时是可口的水果。在花卉上,此品种为多年生宿根植物,在公园或旅游区、公路两旁种植,常年郁郁葱葱,春夏开花,秋结果实,是美化环境、卫护地表固土的好品种。它适应性很强,山坡、荒原、草原、丘陵都可种植,并多年生存下去,如果在平原种植产量就高些。它一般亩产70~120公斤,市场价格为16~20元/公斤,并年年采摘,岁岁丰收。如果按水果出售,其效益更高。在平原种植亩用种子1.5公斤,在山区撒播亩用种子2公斤。
26.益母草:在全国各地都能生长,但分布零星,野生采集很困难,家种又很少。家种益母草产量很高,每年可割两茬,晒干后亩产1500~1600公斤,市场价格为2~3元/公斤。益母草适应性很强,一般土壤都能生长。生长迅速,没有病虫害。种植益母草,省力省工产量高效益好。
27.半枝莲:适应性很强,一般土质都能生长,沙滩、土岭、渠沟等都生长旺盛,并割完后生长快,没有杂草繁殖的机会。半枝莲一次种植可可割2~3次,在北方各省亩产300~350公斤,目前市场成交价是3.5~4元/公斤。
28.藿香:目前在社会上流通的藿香正气丸、正气水,很久以来就成了人们广泛使用的必备药。在全国中药材市场上,藿香在清凉药材中占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为常规大品种药材,一年四季不能缺,尤为夏天使用量更大。在全国各地都能生长,适应环境力很强,一般土壤都行,春夏秋冬均可播种,藿香还有一个特点是:其子粒脱落后,可以年年生长,岁岁收割,不用再种。在沙滩、沙漠、荒山、野沟搞绿化时用此品种,可起到水土保持,药材和绿化并举的作用。藿香亩用种子1~1.5公斤,绿化撒播1.5~2公斤,亩产370~450公斤,价格4~8元/公斤。
29.急性子:别名凤仙花、指甲花,适应性很强,并且凡能生长草的地都能生长,技术要求简单,亩用种2公斤,荒地用2.5~3公斤,这个品种生长快,管理简单,在秋天果实成熟后全株割下晒干打下种子即为药材,一般亩产种子150~200公斤,急性子近年保持在10~12元/公斤。
30.五味子:在全国中药材市场上用量很大,目前几乎都是靠野生采集供应市场,随着用量不断的拓宽,野生资源逐年减少,家种五味子势在必行。喜欢*凉湿润环境,山坡、荒地、山沟、河流边、沙滩、山岭、平原、树林中间都能种植,适应能力很强,它不仅是高效药材品种,也是封山育林,绿化环境的好项目,一次种植,永久的绿色银行。到盛果期稳定在250公斤左右,近来价格在55~75元/公斤,一二级65~80元/公斤。
31.柴胡:喜温暖、潮湿气候,适应性强,全国各地均可种植、耐寒、耐旱、忌高温、积水、以向阳、排水良好的疏松的沙质土壤,壤土或腐殖土为佳。二年生柴胡每亩可产药用根100~150千克,三年生可产药用根150~200千克。折干率为1∶2.5~1∶3。价格15~18元/公斤。
其他:牛膝、白术、白芷、山药、大黄、荆芥、香草、牵牛子、穿山龙、苦参、白芥子、望江南、南沙参
(以上品种仅供参考,还要确定药品的市场出路,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再逐渐增加或删去一些品种。)
适应辽西地区种植的两到三年生药材有那些
黄芪
东北适合种植什么中药材
黑龙江 人参、龙胆、防风、苍术、赤芍、黄檗、牛蒡、刺五加、槲寄生、黄芪、知母、五味子等。
辽宁 人参、细辛、五味子、藁本、黄檗、*参、升麻、柴胡、苍术、薏苡、远志、酸枣等。
吉林 人参、五味子、桔梗、*参、黄芩、地榆、紫花地丁、知母、黄精、玉竹、白薇、穿山龙等
广东适合种植什么药材
广东的主产药材品种非常多,德庆首乌、连州玉竹、广州排草、化州、揭阳山柰等品种,种植历史悠久,质量好,产量高,也享有一定声誉,砂仁、广藿香、佛手等效益都不错
2015年昆理工地理信息科学就业率
1开发工程师 毕业后要找工作的童鞋,首先得思索下有哪些工作方向和本人喜欢什么工作。由于目前地理信息系统失业市场的情势是供大于求、僧多粥少,因而更多的还是思索市场需求比较好。
在众多GIS单位中,其主营业务大多是工程开发或软件研发和销售。从事数据处置的单位比例也达18%,单位对人才需求最多的是资深开发人员,其次是程序员和项目经理。由此也可看出,假如想从事GIS行业,较强的编程才能才是***。这里找了很典型的一则招聘启事:
职位:GIS开发工程师
要求:纯熟掌握C#/C++运用;纯熟掌握ArcGIS Engine 9.0以上版本的运用;有C#/C++结合Engine项目经历者优先。
这则启事简单明了,一共三点要求:言语、组件、经历。客观地说,对应聘者的要求还是很低的,我想一个普通的高中毕业生仔细地自学一年应该可以胜任。但是,墨守成规的“优秀”本科毕业生却未必能满足这些要求。
因而,想从事开发工作的童鞋们,必需在校园里展开自助学习。认仔细真地参与一次ESRI或超图办的开发组竞赛,就可以到达普通公司的要求了。
再看一则要求比上面高的:
职位要求:
1、计算机或GIS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
2、熟练掌握C/C++语言、Java、JSP、C#等语言,熟悉VC++、JBuilder编程环境;
3、熟悉设计模式、UML,能用Rose等建模工具构建系统模型;
4、熟练掌握Supermap、Arcgis等主流GIS平台及二次开发技术,有GIS软件平台底层开发背景,熟悉GIS常用算法, 对Web Gis系统的技术架构、性能、安全等有较深刻的理解;
5、熟悉SQLServer、Oracle数据库开发;
6、有良好的团队精神,有良好的交流与沟通能力,具有跨平台软件开发或嵌入式软件开发经验者优先。
很多人认为职位要求过高,但其实认真自学四年,满足这些要求绰绰有余。用一年自学计算机基础、语言(除了VB或C,C#、C++、Java、VB.NET四者应当有一)、网络开发,用一学期学习商业GIS桌面软件和组件开发(建议参加比赛),用一学期学大型数据库和分布式系统,用一学期学软件工程、系统分析与架构,用一年学习开源GIS软件并练习底层开发(比二次开发技术含量高,钻研能力强的人可以走这条路。需学习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很多学校开了这些课,但一是跟GIS结合不紧,二是实践不够以至于理论不能掌握。),用一学期了解跨平台、嵌入式、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
肯定有人会指责,这样的规划一是过于偏重IT而轻视地学和数学,二是太理想化没人能学出来,三是要学校还有什么用。正常来说,应该有少数人会冷嘲热讽或破口大骂的。下面我“未雨绸缪”,提前一一作答。
第一,上文只是对想从事开发工作的人说的,对开发人员来说,计算机技术是最重要的。对这部分GISer,只要能把G的基本知识和发散思维引入IS,就非常好了,术业有专攻嘛。至于其它的路,下文还有探讨。
第二,世上无难事,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对于毅力匮乏、眼高手低、光说不练的人而言,这的确太理想化了。另外,上文所列的内容只是指引方向,并不是要求全部掌握,而且学校毕竟不是工作,不用每样都学很深。
第三,从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来看,大多数学校似乎都是想培养科研人才的——当然培养方式还有待改进。不只是GIS专业,很多学科都存在理论脱离实践、教学脱离实际、校园脱离社会的问题,何必盲从呢?
这条路是通向开发工程师的,发展得好可以成为项目经理吧。需要补充的是,开发并不仅仅是指编程,需求分析和软件架构也是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工作不做好,编程的时候就会比较乱,而且系统的健壮性也不容易好。不愿意编程的人,比如说女生,可以考虑往这方向走,不过最好对GIS编程也有一定接触。
2三维工程师
其实也应该属于开发,只是觉得很多初学者对三维比较感兴趣,因此单列出来。还是先看一则招聘启事吧:
职位描述:在高级开发工程师/系统工程师指导下进行地学三维相关模块的设计与开发工作;
职位要求:
1.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数学或者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2.掌握VC开发技巧,熟悉c/c++编程,对OpenGL或者D3D技术有一定了解;
3.英文水平良好,阅读英文技术资料没有障碍;
4.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 学习能力, 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5.有三维仿真、游戏引擎开发经验者优先。
这应该出乎很多初学者的意料:搞三维也得会编程的!没错,三维开发可以简单地分为两块:建模和编程。用GIS软件建立的地面模型和用3DMAX等软件建立的地物模型是静止的,要对他们进行动态控制需要编程。
举个小例子,桥梁每时每刻都因受到风和汽车的力而发生形变,要想了解形变的情况,可以在桥梁上装上若干GPS即时的获取位置信息,同时用软件建立桥梁模型,通过编程使得GPS数据和桥梁模型关联起来并加以夸张,这样每当GPS数据发生改变,模型上的桥梁就发生相应的可观察的形变。
从事这种工作,在计算机方面要自学3DMAX或MAYA,在编程上要深入学习用C++进行OpenGL技术开发,在GIS上要注重学习DEM和虚拟现实的内容。这些课堂上基本都是很少涉及的,必须自学。
3数据工程师
数据是GIS的血液,一个项目很大一部分资金都是注入到数据的采集、生产和维护中的,因此这也是一个比较大的方向。还是先看一则招聘启事:
职位要求:
1.相关专业本科毕业,应届也可;
2.有良好的专业知识,熟悉ARCGIS软件操作;
3.有地图数字化方面工作经验,有数据库相关操作经验;
4.对GIS工作抱有热情,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岗位描述:GIS数据的生产和维护
这是一个很辛苦的GIS工作。数据处理的地方就像一个工厂车间,很宽敞,一排排的电脑,大家就带着立体镜根据测量图纸在ArcGIS中的遥感影像立体像对上矢量化,录入到空间数据库中。矢量化是我们的拿手好戏,这里就不赘述了。这里请注意与数据分析师区别开来,不过现在大数据这么火,GIS行业也逐渐涉及这方面,整体而言还是更加偏向地理空间数据与数据可视化。
再有就是遥感和航测数据处理,学过遥感和摄影测量课程,会用ERDAS或ENVI或ER MAPPER,以及VirtuoZO就行。当然,随着GPS导航的兴起,导航数据和电子地图成为了一个热点。
4销售/市场/企划
如果你对地理信息系统了解还可以的话,做GIS软硬件销售还是不错的,因为外行一般很难理解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另外,从事销售可以接触领域内的不少人,你以后往技术方向发展机会也会更多。
5软件测试/技术支持
在GIS行业里,软件测试是至关重要的。软件测试的目的,第一是确认软件的质量,一方面是确认软件做了你所期望做的事情,另一方面是确认软件以正确的方式来做了这个事情。第二是提供信息,比如提供给开发人员或程序经理的回馈信息,为风险评估所准备的信息。第三软件测试不仅是在测试软件软件产品本身,而且还包括软件开发的过程。如果一个软件产品开发完成之后发现了很多问题,这说明此软件开发过程很可能是有**的。因此,软件测试的第三个目的是保证整个软件开发过程是高质量的。
6项目管理/文档编写
撰写项目报告,文字功底扎实,专业知识全面,洞悉行业变化。
7提供解决方案或辅助决策服务
不开发系统,只是用桌面软件进行空间分析,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或辅助决策的服务。比如说,某超市要选址,需要特地做个系统么?没必要,在ArcMap中用VBA写程序,得出最优解,写份报告就行了。
8转到应用行业
在高校中走方向7的人,有很大一部分就转到了相关应用领域工作,把GIS作为处理该领域的一种工具,而不再做一个纯的 GISer。比如说搞土地应用的进了国土局,搞林业应用的进了林业局,搞水利应用的进了水利局……毕竟,如果把GIS作为一种技术,那她只有在广阔的应用 领域中才能充分展现自己的魅力,需要有学GIS的人专注于把这门技术深入地应用到某一个领域中。
曾有人说过:当GIS被融入IT主流时,是幸运也是不幸。对那些无法在IT 的浪潮中辗转腾挪、上下翻飞、搏激弄潮的朋友们而言,不关注技术本身,转而投身到应用中,或许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9升学
读研,第一年上课,第二年“自由活动”,第三年(或最后半年)做毕业论文。除了毕业论文,在读研期间还需要在期刊上发表一些论文,各个学校对论文数量和质量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剩下的时间主要是做导师的项目和自己充电。
项目通常分为“纵向项目”和“横向项目”两种。纵向项目,俗称“国家给钱的”,是由**长期设立的各类研究基金支持的项目,主攻前沿课题;而横向项目,俗称“社会给钱的”,是企业或者其他单位就某些课题委托的项目。因此这里实际上又有两条路可选:想走科研道路的,选择以纵向项目为主的导师;不想走科研道路的,选择以横向项目为主的导师。
那么GIS科研主要做什么呢?可以分成四条路:基础理论、实现技术、深度应用和新应用。
基础理论是整个学科的核心与灵魂,比如:空间数据库的准确性研究;空间关系语言研究;空间数据的多种表达方式研究;地理信息的使用和价值研究;海量空间数据库的结构体系研究;地图制图的规范化研究;地理信息数据共享的研究;GIS中时空关系的研究;GIS和空间分析研究;法律、信息政策和空间数据库关系研究;地理信息系统的互操作研究;地理世界的规范化模式研究。
实现技术的科研方向,比如: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空间信息的可视化研究;遥感和 GIS的集成研究;GIS的用户接口研究;通过协作形成空间决策系统的研究。
深度应用的科研方向,比如:GIS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研究;在社会背景中, 如何在 GIS中表达人、空间与环境的研究。至于新应用,则是让GIS技术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的。
将来成为拓展GIS应用领域的人,需要对各种技术有所认识,但不用深入钻研,更重要的是会用GIS的思想来思考问题,用活跃的思维和火热的热情来引导学习,正如闾国年教授所言:“做学者,不做学生”。
10彻底转行
彻底转行的就五花八门太多了。现在GIS这么火,转行有点可惜。不过要是对GIS彻底无感,那就另当别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