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拜弥勒菩萨有什么用途吗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供养弥勒菩萨有什么好处(供养弥勒菩萨有什么好处和功德)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供养弥勒菩萨有什么好处
供养弥勒菩萨就是供养三宝,众所周知,供养三宝的功德无量无边。古人云:三宝好福田,一切田中胜,舍一得万报,世世悉安乐!
功德
1.作种种罪过,轻者立即消灭,重者也得减轻。
2.常得吉神拥护,一切瘟疫水火寇盗刀兵牢狱之灾,悉皆不受。
3.夙生怨对,咸蒙法益,而得解脱从前所,永免寻仇报复之苦。
4.夜叉恶鬼,不能侵犯。毒蛇饿虎,不能为害。
5.必得安慰,日无险事,夜无恶梦。颜色光泽,气力充沛,所作吉利。
6.至心奉法,虽无希求,自然衣食丰足,家庭和睦,福寿绵长。
7.所言所行,人天欢喜。任到何方,常为多众倾城爱戴,恭敬礼拜。
8.愚者转智,病者转健,困者转亨。为妇女者,报谢之日,捷转男身。
9.永离恶道,受生善道。相貌端正,天资超越,福禄殊胜。学业有成。
10.能为一切众生,种植善根。以众生心,做大福田,获天量胜果。
11.消除疾病、延长寿命。
12.善业善缘增长,恶业恶缘缩短。
13.增长福德智慧资粮。对工作、事业具有增上缘,使工作事业更加顺利、兴旺发达。聚合财富。
14.能够超拔故去的人,使其永脱恶道,转生善道。
15.使无子嗣者如愿以偿得生子嗣。
16. 与生者播下敬信的种子,于今生和一切转生中,受到如是无上导师以现身或化身摄受护佑,从而使他们对佛教清净正道如理修学。
弥勒佛是保佑什么的啊?
药师经回向就行
每天念诵普门品、心经
愿以此功德回向给(名字)愿佛慈悲加持,恢复健康身体,愿孩子安乐易养。永远无病无忧脑。
弥勒佛是保佑什么的?
弥勒佛是中国民间普遍信奉、广为流行的一尊佛。“弥勒”是梵文Maitreya的音译简称,意思是“慈氏”。据说此佛常怀慈悲之心。窥基在《阿弥陀经疏》中解释说:“或言弥勒,此言慈氏。由彼多修慈心,多入慈定,故言慈氏,修慈最胜,名**胜。”他的名字叫阿逸多,即“**胜”。据佛经记载,弥勒出生于古印度波罗奈国的一个婆罗门家庭,与释迦是同时代人。后来随释迦出家,成为佛弟子,他在释迦入灭之前先行去世。据说释迦曾预言,他离开此世间后,将上生兜率天宫,在那儿与诸天演说佛法,直到释迦佛灭度后五十六亿六千万年时,才从兜率天宫下生,来到人间。据《弥勒下生成佛经》所说,到那时,娑婆世界(即我们所生活的有情世间)阎浮提有翅头末城,其王名儴佉的,弥勒届时将托生于此城中一个名叫修梵摩的大臣家中,降生、出家、成道、说法,其经历一如释迦牟尼佛。弥勒继释迦成佛后,将在华林园龙华树下三次说法,广度众生。
在我国弥勒信仰的流行也很早。西秦时就已出现了绘制的弥勒像,如甘肃炳灵寺石窟中即有。五代、宋以前的弥勒像,主要有菩萨形和如来形两大类,分别根据《弥勒上生经》和《弥勒下生经》创作。菩萨形的弥勒像主要表现了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宫为诸天说法时的形象。这时的弥勒像是菩萨装束,两**叉而坐,或是以左脚下垂,右手扶脸颊的半迦思维形,表示弥勒在兜率天宫等待下生的情形,而如来形的弥勒像则是下生成佛后的形象,与释迦佛的造像没有多大区别。大致从北魏开始,中国逐渐流行对弥勒下生的信仰,同时也开始出现穿上佛装的弥勒佛像。
由于弥勒作为未来佛在信徒心目中地位非常崇高,因此还有一些弥勒的巨像产生。最大的弥勒木雕像在北京雍和宫万福阁(又称大佛楼)。佛像高十八米,埋入**部分八米,总长二十六米,由一根完整的白檀香木雕成。最大的石雕弥勒佛像则为四川凌云大佛,此佛立于四川乐山市岷江东岸凌云山上,大佛依断崖造成,坐像世称“乐山大佛”。通高七十一米,肩宽二十八米,雕像相好庄严,比例匀称,气魄雄伟,临江端坐,也是世界第一石刻坐佛像。藏密也非常崇拜弥勒,最大的铜制弥勒佛就是西藏札什伦布寺中的强巴佛。
大约在五代以后,江浙一带的寺院中开始出现笑口弥勒佛的塑像。其实这是按照一个名叫契此和尚的形象塑造的。据《宋高僧传》等记载,契此是五代时明州(今浙江宁波)人,又号长汀子。他经常手持锡杖,杖上挂一布袋,出入于市镇乡村,在江浙一带行乞游化。他身材矮胖,大腹便便,且言语无常,四处坐卧。能预知晴雨,“天将雨,即着湿布鞋;亢旱,即曳木屐。居民以此为验”。与人言吉凶颇为“应验”。因其总负一布袋,故被称为“布袋和尚”。他还常把布袋中化缘来的什物一古脑儿倾倒于地,对围观的人们叫道:“看!看!”曾作歌曰:“只个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纵横妙用可怜生,一切不如心真实……,万法何殊心何异,何劳更用寻经义。”(《宋高僧传》卷二十一)后梁贞明二年(916),契此坐化于明州岳林寺庑下的一块磐石上,示寂前曾留下一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于是后人认为他是弥勒转世,为他建塔供养。宋崇宁三年(1104),岳林寺住持昙振为他建阁塑像。此后,江浙一带就逐步流行一种按“布袋和尚”形象塑成的袒腹大肚、喜笑颜开的笑口弥勒像,并将他安置在天王殿中,令人一进山门就有皆大欢喜的感觉,深受世人喜爱,以后“大肚弥勒”的这一布置就成了寺庙的定制。
杭州灵隐寺前飞来峰上五代、宋元时所刻的各种佛教造像中,就有这样一尊弥勒像,所雕的弥勒佛像倚坐于山崖上,光头现比丘相,双耳垂肩,脸上满面笑容,笑口大张。身穿袈裟,袒胸露腹,一个按着一个大口袋,一手持着一串佛珠,乐呵呵地看着前来游玩进香的人们,人们见此像,往往受他那坦荡的笑容感染而忘却自身的烦恼。很多寺院的弥勒殿还有这样一幅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弥勒佛有什么寓意
弥勒佛寓意慈悲宽容、乐观豁达。弥勒佛笑口常开,“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这句话便是对弥勒佛最好的诠释,告诉世人,应该乐观豁达,淡泊名利,与世无争,所以中国人对于弥勒佛的喜爱会具象的表现在中国的玉雕文化中。
弥勒佛是中国佛教的形象大使,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宽容和智慧、幽默、快乐的精神。在生活当中,弥勒佛的这种精神也正是每个人都想要去学习的。
扩展资料:
在部分寺院都有这样的对联与弥勒佛相伴:“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间可笑之人。” 寓教于乐,启迪人们的心灵。为佛法庄严的寺庙带来愉悦的气息。
大肚弥勒佛笑佛联中警示的联句令人回味悠长,它蕴含着深奥的人生哲理,启迪思想,点拨人生。世间万物芸芸众生,人间情仇悲欢离合,荣华富贵贫穷贵贱,地位官阶灯红洒绿……都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常人难容之事,忍得住心中烦恼,耐住岁月寂寞,不争一时之气,方免百日之忧。忍为高,和为贵,纵然世事如棋变幻无常,悠悠万事都不过如此而已。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弥勒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