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设备工作有哪些需要标准的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设备管理的四大标准和三大规程是什么内容(设备管理的四大基准)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设备管理的四大标准和三大规程是什么内容

操作规程,安全规程,维护检修规程
点检标准,检修标准,给油脂标准,技术标准

完好设备的要求是什么?

那要看是什么设备呀,如果是容器类的化就要求强度达标,不渗漏,搅拌装置运行平稳,整体平稳就行了。
如果是机械一类的,比如说真空机组,呀就需要整体性能良好,效率高,能耗小,总之要求很多,一下子也说不清楚

设备技术状态的完好标准
一、设备的技术状态
设备技术状态是指设备所具有的工作能力,包括性能、精度、效率、运动参数、安全、环境保护、能源消耗等所处的状态及其变化情况。企业的设备是为满足某种生产对象的工艺要求或为完成工程项目的预定功能而配备的,其技术状态如何、直接影响到企业产品的质量、数量、成本和交货期等经济指标能否顺利完成。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受到生产性质、加工对象、工作条件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设备原设计制造时所确定的功能和技术状态将不断发生变化而有所降低或劣化。为延缓劣化过程,预防和减少故障发生,除操作工人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正确合理使用设备外,必须定期进行设备状态检查,加强对设备使用维护的管理。
二、设备的完好标准和确定原则
保持设备完好,是企业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按操作和使用规程正确合理地使用设备,是保持设备完好的基本条件。因此,应制定设备的完好标准,为衡量设备技术状态是否良好规定一个合适尺度。
设备的完好标准是分类制定的,以金属切削设备为例,其完好标准包括:
(1) 精度、性能能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2) 各传动系统运转正常,变速齐全;
(3) 各操纵系统动作灵敏可靠;
(4) 润滑系统装置齐全,管道完整,油路畅通,油标醒目;
(5) 电气系统装置齐全,管线完整,性能灵敏,运行可靠;
(6) 滑动部位运行正常,无严重拉、研、碰伤;
(7) 机床内外清洁;
(8) 基本无漏油、漏水、漏气现象;
(9) 零部件完整;
(10)安全防护装置齐全。
以上标准中(1)~(6)项为主要项目,其中有一项不合格即为不完好设备。
对于非金属切削设备(如:锻压设备、起重设备、工业炉窑、动力管道、工业泵等)也都有其相应的完好标准。
不论哪类设备的完好标准,在制定时都应遵循以下原则:
(1) 设备性能良好,机械设备能稳定地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动力设备的功能达到原设计或规定标准,运转无超温超压等现象;
(2) 设备运转正常,零部件齐全,安全防护装置良好,磨损、腐蚀程度不超过规定的标准,控制系统、计量仪器、仪表和润滑系统工作正常;
(3) 原材料、燃料、润滑油、动能等消耗正常,无漏油、漏水、漏气(汽)、漏电现象,外表清洁整齐。
完好设备的具体标准应由各行业主管部门统一制订。国家和各工业主管部门通过对主要设备完好率(流程行业的企业可为泄漏率)的考核来了解和考查企业设备的完好状况。
三、完好设备的考核和完好率的计算
1.完好设备的考核
(1) 完好标准中的主要项目,有一项不合格,该设备即为不完好设备。
(2) 完好标准中的次要项目,有二项不合格,该设备即为不完好设备。
(3) 在检查人员离开现场前,能够整改合格的项目,仍算合格,但要作为问题记录。
2.设备检查及完好率计算
(1) 车间内部自检应逐台检查,确定完好台数;
(2) 设备动力科抽查完好设备台数的百分之十到十五,确定完好设备合格率;
(3)完好率的计算
① 设备完好率 ② 完好设备抽查合格率


③ 抽查完好率折算
抽查后完好率=设备完好率×抽查合格率
四、单项设备完好标准
1.锻压设备完好标准
锻压设备类(1~6项为主要项目):
(1) 能力能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2) 2~10项参照金属切削机床标准执行。
2.起重设备完好标准
起重设备类(1-7项为主要项目):
(1) 起重和牵引能力能达到设计要求;
(2) 各传动系统运转正常,钢丝绳、吊钩符合安全技术规程……
(3) 制动装置安全可靠,主要零部件无严重磨损;
(4) 操作系统灵敏可靠,调速正常;
(5) 主、副梁的下挠上拱、旁弯等变形均不得超过有关技术规定;
(6) 电气装置齐全有效,安全装置灵敏可靠;
(7) 车轮无严重啃轨现象,与轨道有良好接触;
(8) 润滑装置齐全,效果良好,基本无漏油;
(9) 吊车内外整洁,标牌醒目,零部件齐全。
3.铸造设备完好标准
铸造设备类(1-3项为主要项目):
(1) 性能良好,能力能满足工艺要求;
(2) 设备运转正常,操作控制系统完整可靠;
(3) 电气、安全、防护、防尘装置齐全有效……;
(4)设备内外清洁整齐,零部件及各滑动面无严重磨损;
(5) 基本无漏水、漏油、漏气、漏砂现象;
(6) 润滑装置齐全,效果良好。
4.工业锅炉设备完好标准
(1) 出力基本达到原设计要求和领导部门批准的标准……
(2) 炉壳、炉筒、炉胆、炉管等部位,无严重腐蚀:
(3) 电气、安全装置齐全完好,管路畅通,水位计、压力表、安全阀灵敏可靠;
(4) 主要附机、附件、计量仪器仪表齐全完整,运转良好,指示准确;
(5) 各控制阀门装置齐全,动作灵敏可靠;
(6) 传动和供水系统操作灵敏可靠;
(7) 主、附机外观整洁、润滑良好;
(8) 基本无漏水、漏油、漏气现象。
5.动能设备完好标准
动能设备类(1)~(5)项为主要项目:
(1) 出力基本达到原设计要求;
(2) 各传动系统运转正常,各滑动面无严重锈蚀、磨损;
(3)电器和控制系统、安全阀、压力表、水位计等装置齐全,灵敏可靠;
(4) 无超温、超压现象,基本无漏水、漏油、漏气现象;
(5) 润滑装置齐全,管道完整,油路畅通,油标醒目,油质符合要求;
(6) 附机和零件部件齐全,内外整洁。
6.电气设备完好标准
电气设备类(1)~(3)项为主要项目:
(1) 各主要技术性能达到原出厂标准,或能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2) 操作和控制系统装置齐全,灵敏可靠;
(3) 设备运行良好,绝缘强度及安全防护装置应符合电气安全规程;
(4) 设备的通信、散热和**系统齐全完整,效能良好;
(5) 设备内外整洁,润滑良好;
(6) 无漏油、漏电、漏水现象。
7.工业炉窑设备完好标准
工业炉窑类(1)~(4)项为主要项目:
(1) 能力基本达到原设计要求,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2) 操作、燃烧和控制系统装置齐全,灵敏可靠;
(3) 电气及安全装置齐全完整,效能良好;
(4) 箱体、炉壳、砌砖体等部件无严重烧蚀和裂缝;
(5) 传动系统运转正常,润滑良好;
(6) 设备内外整洁,无漏油、漏水、漏气。

设备管理的四大标准是什么?

  设备点检管理四大标准由维修技术标准、点检标准、给油脂标准和维修作业标准等四项标准组成。简称“四大标准”。四大标准的建立和完善,是点检定修的制度保证体系,是点检定修活动的科学依据,它将点检工作沿着科学的轨道向前推进。
  一.维修技术标准
  维修技术标准是根据设备设计制造的原始数据制订的维修基准,它是四大标准的基础,也是编制另外三个标准的技术依据。维修技术标准包括通用标准和专用标准两类。
  1.维修技术标准的编制依据
  ⑴设备使用说明书及有关技术资料、图纸;
  ⑵同类设备或使用性质类似设备的维修
  技术管理值;
  ⑶实际经验。
  2.维修技术标准的内容
  ⑴对象设备或装置的简明示意图;
  ⑵作为管理对象的零部件的技术性能、构造、材质等;
  ⑶作为管理对象的零部件的维修特性;
  ⑷设定主要更换件的维修技术管理值,包括零部件的图面尺寸、装配间隙、允许减损量的范围或劣化极限容许值,以及使用的标准等;
  ⑸其他对该零部件所限制的项目内容,最关键的是维修技术管理值的确定。
  二、点检标准
  在点检标准中,详细规定了点检作业的基本事项,使所有的检查点都做到了“五定”。点检标准包括通用标准和专用标准两类。
  1.点检标准的作用
  点检标准是对设备进行预防性检查的依据,是编制点检计划的基础。
  2.点检标准的编制依据
  ⑴维修技术标准;
  ⑵设备使用说明书和有关技术资料、图纸;
  ⑶同类设备的实绩资料;
  ⑷实际经验。
  3.点检标准的主要内容
  点检标准以表格的形式对点检对象设备进行了“五定”。其主要内容包括:定点点检部位、点检项目、点检内容;定法点检方法、设备点检状态;点检结果的判断基准;定标点检周期;定期点检分工。
  三、给油脂标准
  给油脂标准中规定了润滑作业的基本事项,包括了“润滑五定”(定点、定质、定量、定时、定人)的全部内容。给油脂标准是设备润滑工作的依据
  1.给油脂标准的编制依据
  ⑴维修技术标准;
  ⑵设备使用说明书和有关技术资料、图纸
  ⑶同类设备的实绩资料
  ⑷实际经验
  2.给油脂标准的主要内容
  ⑴给油脂部位
  ⑵给油脂方式;
  ⑶油脂品种牌号
  ⑷给油脂点数
  ⑸给油脂量与周期
  ⑹油脂更换量及周期;
  ⑺给油脂作业的分工
  四、维修作业标准
  1.维修作业标准是检修责任单位进行检修作业的基准,也是确定修理工时及修理费用的依据
  ⑴提高检修作业质量和缩短检修作业时间
  ⑵避免或减少检修作业事故的发生
  ⑶提高检修作业管理水平
  2.编制维修作业标准的条件
  ⑴明确检修作业目的
  ⑵掌握检修项目内容和作业工序
  ⑶熟悉设备结构和作业环境
  ⑷具有施工实践经验
  3.维修作业标准的主要内容
  修理项目的作业区域、设备名称、作业名称、作业标准、作业条件、作业工时、作业人员、使用工器具、保护用具、备件材料的要求、作业网络图、作业顺序说明、作业要素(项目)、作业内容、技术要点、安全要点、维修程序图等。
  4.编制维修作业标准的难点和关键是“作业网络图的绘制”。编制时首先抓住施工中工期最长的工序项目,围绕主工序找出副工序,尽量采用平行作业,以扩大施工面,缩短工期

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基本安全要求有哪些?

设备管理的四大标准和三大规程是什么内容

要保证机械设备不发生工伤事故,不仅机械设备本身要符合安全耍求,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求操作者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当然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因其种类不同而内容各异,但其基本安全要求为:
(1)必须正确穿蛾好个人防护用品.该穿龙的必须穿煎。不该穿戴的就一定不要穿截.例如机械加工时要求女工段护帕,如果不戴就可能将头发绞进去.同时要求不得或手套,如果峨了.
机械的旋转部分就可能将手套纹进去,将手绞伤.
(2)操作前要对机械设备进行安全*查.而且要空车运转一下,确认正常后,方可投人运行.
(3)机械设备在运行中也要按规定进行安全检查。特别是对紧固的物件看看是否由千振动而松动,以便重新紧固.
(4)机械设备严禁带故障运行,千万不能凑合使用,以防出事故.
(5)机械设备的安全装皿必须按规定正确使用,不准将其拆掉不使用。
(6)机械设备使用的**、工夹具以及加工的军件等一定要装卡牢固,不得松动.
(7)机械设备在运转时.严萦用手调整;也不得用手侧量零件,或进行润淆、清扫杂物等。互旧必烦进行时,则应首先关停机械设备。
(8)机械设备运转时,操作者不得离开工作岗位,以防发生问题时,无人处置。
(9)工作结束后.应关闭开关,把**和工件从工作位里退出,并清理好工作场地,将零件、工央具等摆放整齐,打扫好机械设备的卫生。

中国特种设备行业都有哪些标准?

特种设备作业(管理)人员证至少有54个作业项目以上: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
特种设备质量管理负责人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安全管理
电梯安全管理
起重机械安全管理
客运索道安全管理
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管理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管理
一级锅炉司炉
二级锅炉司炉
**锅炉司炉
一级锅炉水质处理
二级锅炉水质处理
锅炉能效作业
固定式压力容器操作
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
氧舱维护保养
永久气体气瓶充装
液化气体气瓶充装
溶解乙炔气瓶充装
液化石油气瓶充装
车用气瓶充装
压力管道巡检维护
带压封堵
带压密封
电梯机械安装维修
电梯电气安装维修
电梯司机
起重机械机械安装维修
起重机械电气安装维修
起重机械指挥
桥门式起重机司机
塔式起重机司机
门座式起重机司机
缆索式起重机司机
流动式起重机司机
升降机司机
机械式停车设备司机
客运索道安装
客运索道维修
客运索道司机
客运索道编索
大型游乐设施安装
大型游乐设施维修
大型游乐设施操作
水上游乐设施操作与维修
车辆维修
叉车司机
搬运车牵引车推顶车司机
内燃观光车司机
蓄电池观光车司机
安全阀校验
安全阀维修
焊接操作

谢谢。半导体设备技术员主要对哪些机器设备维修保养。机电厂设备技术员对那些机器设备维修保养,,过程

半导体工厂所谓的设备技术员,与常规机械类工厂中的设备(数控车床之类)完全不同。半导体工厂洁净室内的设备基本都是国外进口的设备,涉及到各个工艺程序,而且基本都是自动化的操作,设备人员只是定期的维护

做好设备管理几个要点

做好设备管理工作对企业而言,是重之又重的环节,所以做好以下设备工作是不可缺少的:
1、设备总要求:
部件全、声音正、动力足、仪表灵、资料全。
2、设备使用保养的“十字功课”:
清洁、润滑、调整、紧固、防腐。
3、操纵职员应具备的“四懂三会”:
四懂:懂原理、懂结构、懂机能、懂用途。
三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排除故障。
4、设备使用的“四定”:定人、定机、定岗位、定机制。
5、设备维护保养的四项要求:
整洁、清洁、、润滑、安全。
6、设备管理的“三好”:管好、用好、修好设备。
7、设备管理过程中的“两不见天;三不落地”:
两不见天:油料加注不见天;清洗过的精密机件不见天。
三不落地:指油料、机件、工具不落地。
8、设备检验的“三检制”:自检、互检、专职检。
9、流动设备使用的“三检制”:
出车前当真检查、路途中必要的泊车检查、回场后的全面检查。
10、设备事故:
设备因非正常损坏,造成精度、机能、出力降低或停产,以及表面未损伤而内伤严峻者。
11、备事故处理的“三不放过”:
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及群众未受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
12、设备用油的“五定”:定人、定点、按期、定制、定量。
13、润滑油的“三过滤”:
放出油罐前进行第一次过滤;盛油桶、油壶进口要装第二道过滤装置;机器加注油口上要设第三道过滤装置。
14、润滑油(脂)的“四密闭”:
密闭过滤、密闭输送、密闭加注、密闭存放。
15、记实填写要求:及时、正确、齐全、清洁、工整。

电气设备 标准有哪些

常见的电气设备标准:

GB 19517-2009《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标准》,

GB 14048-2006《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部分:总则》

GB 14048.2-2001《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低压断路器》

GB 14048.3-2002《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3部分:开关、隔离器、隔离开关及熔断器组合电器》

GB 14048.4-2003《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机电式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

GB/T 18216.1-2000 《交流1000V和直流1500V以下低压配电系统电气安全防护检测的试验、测量或监控设备 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 1208-2006《电流互感器》

GB 7251.1-2005《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部分:型式试验和部分型式试验成套设备》

GB 1207-2006《电压互感器》

JB/T 9661-1999《低压抽出式成套开关设备》

GB 13539-2002《低压熔断器第1部分:基本要求》

GB 4208-93《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 2900.16-1996《电工术语 电力电容器》

GB 191-200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13384-1992《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拓展资料:

1、电气设备(Electrical Equipment)是在电力系统中对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线路、断路器等设备的统称。

2、基础要素:

(1)电气绝缘。保持配电线路和电气设备的绝缘良好,是保证人身安全和电气设备正常运行的最基本要素。电气绝缘的性能是否良好,可通过测量其绝缘电阻、耐压强度、泄漏电流和介质损耗等参数来衡量。

(2)安全距离。电气安全距离,是指人体、物体等接近带电体而不发生危险的安全可靠距离。如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人体之间、带电体与其他设施和设备之间,均应保持一定距离。通常,在配电线路和变、配电装置附近工作时,应考虑线路安全距离,变、配电装置安全距离,检修安全距离和操作安全距离等。

(3)安全载流量。导体的安全载流量,是指允许持续通过导体内部的电流量。持续通过导体的电流如果超过安全载流量,导体的发热将超过允许值,导致绝缘损坏,甚至引起漏电和发生火灾。因此,根据导体的安全载流量确定导体截面和选择设备是十分重要的。

(4)标志。明显、准确、统一的标志是保证用电安全的重要因素。标志一般有颜色标志、标示牌标志和型号标志等。颜色标示表示不同性质、不同用途的导线;标示牌标志一般作为危险场所的标志;型号标志作为设备特殊结构的标志。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气设备}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