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东北地区经历了哪些朝代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中国古代在东北有哪些管辖机构(中国古代在东北有哪些管辖机构组成)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中国古代在东北有哪些管辖机构
清,初设盛京将军、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管辖东北;光绪时,奉天、吉林、黑龙江相继设省。希望对你有帮助 补充: 东北地区一、古代史1、西周时,辽东半岛的少数民族称为"肃慎"。
2、秦朝时,在辽东半岛设辽东郡。
3、唐朝:①靺鞨分布于松花江、黑龙江流域,以渔牧为生。②粟末靺鞨受中原封建文化影响较大(考虑地理位置)。7世纪末,***建政权,713年玄宗封他为渤海郡王,统辖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后以渤海为号,渤海正式划入唐版图。③8世纪前期,唐在黑水靺鞨地区设都督府,正式划入唐朝版图。
4、金:①北宋中后期,黑水靺鞨发展而来的女真族的一部,完颜部强盛,统一各部。
②1114年,完颜阿骨打反辽,1115年建金朝,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创猛安谋克制,1125年灭辽,1127年灭北宋,1141年南宋与金议和。此后(1153年)**。
5、元朝:在东北设辽阳行省。
6、明朝:设*儿干都司,管辖今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等地和库页岛。
7、清朝:①明后期,努尔哈赤以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为据点,统一女真部,创八旗制度,1616年称汗,1625年迁沈阳。
②皇太极两政: ③顺治入关:1644
④在东北设三个将军辖区:盛京(辽宁)、吉林、黑龙江。
⑤1685年、1686年,康熙时两次反击沙俄侵略军,1689年**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东北大学的历史沿革
东北的历史是什么?
东北,古称营州、辽东、关东、关外、满洲,是中国东北方向国土的统称。包括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自治区东部(即“东五盟市”:赤峰市、兴安盟、通辽市、锡林郭勒盟、呼伦贝尔市)。东北是华夏民族的传统聚居地,在中国的周代(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21年) ,周天子分封诸侯以屏藩王畿,赐周召公姬奭以东北之地,是为燕国的始祖。周召公姬奭(前十一世纪 又作“邵公”、“召康公”、“太保召公”。姓姬名奭(音「是」shì),周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
燕国是西周至战国时期的一个重要封国。关于它的始封,《史记》卷34《燕召公世家》有明确的记载,称:“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史记》卷4《周本纪》也说武王伐纣之后,“封召公奭于燕”。召公名奭,姬姓,是与周室同姓的贵族,因食邑于召,称为召公。他和周公旦、太公望,都是西周开国奠业的重臣,也是周文王、武王最为信任、倚重的人。燕昭襄王(?—前279年)在位的时候,向东袭破东胡修筑长城,向南讨伐齐国,燕国达到极盛。
燕王喜三十三年(公元前222年), 秦灭韩、魏、楚后,再遣王贲攻燕辽东,燕军战败,燕王喜被俘,燕国灭亡。秦军回师攻代,代王嘉被俘。燕辽东故地和代地被秦分别设为辽东郡和代郡。
明代以来,东北地区有“关东”之称,清代始有“东三省”之称。虽然1907年奉天、吉林、黑龙江设省之前,虽然是将军辖地,但“东三省”就已经是清朝对这一片区域的通称。比如《清高宗实录》中记载:“定简放东三省副都统城守尉例。论盛京、吉林、黑龙江等处,向因风俗淳朴,地方宁谧,是以三省旗员皆放本处之人,即副都统、城守尉大员亦有简放本处者……”
例嘉庆《大清会典》中明确指出:“留都曰盛京,其北曰吉林,又北曰黑龙江,是为东三省。”[2]嘉庆时西清所撰《黑龙江外纪》一书中也称:“黑龙江今为东三省之一。”可见在清朝前期,即使还未设省,就已称呼东北方向的将军辖地为“东三省”了。
到清末,“东三省”这一用语更加普遍,比如1885年曹廷杰所著《东三省舆地图说》、1902年**《交收东三省条约》、1905年《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等。1907年,东北改制,清廷正式将原属将军辖地的奉天(盛京)、吉林、黑龙江设为行省,各省任命巡抚,并置东三省总督一员。至此东三省成为正式名称,同时也称之为东省地区。
历史上有哪些朝代征服过东北地区?(也就是将东北地区纳入版图)
战国:燕国,控制辽东。秦朝:只控制辽东。汉朝:控制辽东和朝鲜半岛北部。西晋:前期大体和汉朝相同,控制辽东和朝鲜半岛北部。 唐朝:控制整个辽宁以及东北部分土地,其他地区属渤海国,作为属国形式存在。辽国:整个东北都在。金朝:整个东北都在。元朝:整个东北都在。明朝:前期控制整个东北,设立*儿干都司,实际范围要比今天的东北大。后期撤掉*儿干都司,只控制辽东。其他地区名义上归附。清朝:外兴安岭以南全部是领土
东北的历史?
自有文字时起,东北作为一个地区就已载入典籍。《尚书·禹贡》最早把东北载入典籍,把远古中国划分“九州”,其中“冀州”,已涵盖今辽宁省西部地区;
其中分冀州东北是幽州,即辽宁北镇以西地区简称辽西;分青州东北为营州,即今北镇以东地区称辽东。
东胡为东北重要的古民族,自商代初年到西汉,东胡存在了大约1300年。最早见于《山海经》东胡在大泽(呼伦湖)东,夷人在东胡东;
东胡以戎族为主体发展起来,发展为山戎、东胡、鲜卑、乌洛侯、室韦、契丹、蒙古各族。
元末元顺帝(元惠宗)回到东北祖先之地:东北的岭北行省东部和辽阳行省是元朝大本营;
他的后代达延汗1470年又重新在东北察哈尔建立北元中心,元朝设立辽阳行省和岭北行省东部,统辖东北全境。
晚清边疆危机日甚,清朝**开放边禁,采取“移民实边”的政策。1861年至1880年代陆续开放了吉林围场、阿勒楚喀围场、大凌河牧场等官地和旗地。
1882年(光绪八年)首先在吉林招垦,设立珲春招垦总局,此后又开放了黑龙江地区的土地开垦。并且在1907年,清廷裁撤盛京、吉林、黑龙江三将军,改置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设巡抚,并设东三省总督。
扩展资料:
东北古代为女真族,近代为清朝,对于汉人来说东三省历史相对较短。但在近代也出现很多名人,左右着中国历史。尤其清朝的康熙盛世时期,中国四方一片繁荣。
代表人物: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多尔衮,康熙,乾隆,雍正,刘墉,和绅,张作霖,张学良, 曹雪芹,高鄂,冯仲云,赵尚志,吴克仁等等。
纳兰明珠
纳兰明珠(1635年—1708年),字端范,满洲正黄旗人,康熙朝重臣,历任内务府总管、刑部尚书、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傅等要职。纳兰明珠对康熙议撤三藩、统一**以及抗御外敌等重大事件中起到积极作用。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因朋*之罪被罢黜,后虽官复原职但不再受到重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病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东北
东北三省是哪年被解放的
哈尔滨是1946年以后就解放了,长春和沈阳在1948年解放。1948年10月辽沈战役正式胜利,***正式进入沈阳,标志着***全面控制中国东北。
从10月29日起,东北**军乘胜东进,先后解放新民、抚顺、辽阳、鞍山、海城等沈阳外围据点。1948年11月2日,东北最大的重工业城市沈阳宣告解放,守军13万余人全部被歼。
同日,解放营口。辽沈战役胜利结束。9日,锦西、葫芦岛地区之敌从海上撤至关内。至此,东北全境解放。
扩展资料:东北是全国唯一一个人民***军力超过国民***的地区,是中国重工业最发达的地区和最大的产粮区,也是侵华日军侵占的地区,因此中国*****军委把决战的第一个战场选在东北。
辽沈战役的胜利,使东北**军成为一支强大的战略机动力量,东北解放区成为巩固的战略后方。连同这一时期全国其他战场上的胜利,使中**事形势出现新的转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辽沈战役
对东北的管辖(唐元明清)、对西藏的管辖(元明清)、对**的管辖(明清)。急求啊!!!5分钟之内啊!!
对西北的管辖 秦朝设立陇西郡
西汉设立河西四郡和西域都护府
唐朝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元朝设立陕西行省和甘肃行省
清朝先后设立伊犁将军府和新疆省
对东北的管辖 唐朝设立黑水都督府
元朝设立辽阳行省
明朝设立*儿干都司
清朝设立奉天、吉林和黑龙江三将军辖区
对西藏的管辖 元朝设立宣政院
明朝设立乌思藏都司
清朝设立驻藏大臣,用**掣签来决定西藏政教首领人选
对**的管辖 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
清朝先后设立**府和**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