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

[对虾(Penacus orientalis),学名东方对虾,又称中国对虾、斑节虾。]

养殖的管理,一直是各位朋友及农户关心也是很令人头疼的问题,怎样才能管理好?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但真正的做好却不那么容易,本人几年来一直在基层从事技术指导工作,其实也在不断的学习和总结,今天本人就自己总结的一些管理方法跟大家交流,希望对大家会有所帮助。 

  一、以定期消毒作为管理的主干线贯穿整个养殖过程。如果你可以接受这条主线,请你继续往下看。在很多人的观念中都认为消毒剂

[消毒剂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要求,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于人体之外,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的。]

南美白对虾养殖管理之我见

是一个很令人生畏的名词,本人在工作中也碰到不少,有一大部份农户一听到消毒这个词就会有一种恐惧感,但在对虾养殖日愈密集的今天,病菌威慑着养殖业,而消灭这些病菌最有效的就是适时合理的使用消毒剂。本人建议大家在全程每10至15天使用一次。首次使用视虾苗的情况而定,如果虾苗质量一般或较差的,应及早使用,13至18天左右,而且应使用较温和的消毒剂。相反则可适当推迟,但不应超过28天。在本人的**记录中,养殖的成功率

[成功率,读音chéng gōng lǜ,汉语词语,指获得成功的概率、比例。]

和这个有很大的关系。 

  二、以内服药作另一条辅助线。内服药的使用是有讲究的,在这个养殖过程中怎样用好内服药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很多农户不分什么东西只要没毒的就喂,这个是很不好的,本人建议:在使用消毒剂进行水体消毒后配合内服一些抗菌药(如氟苯尼考等)并混合一些抗菌中草药(如黄连等)拌料投喂。

三、水质管理方式:前期注重营养,中后期注重溶氧。道理很简单,前期营养充足有利于对虾的生长和体质增强,后期因为底部有机物积累而耗氧量大,容易造成底层缺氧而影响对虾摄食和蜕壳,而且会利于氨氮等有毒物质的生成。本人建议:前期尽量使用氨基酸类产品,中后期多用增氧类的产品(如底质改良剂

[改良剂是指能够改良产品品质及性能的物质,食品改良剂是由食品级的原料在食品配料中通过添加少量即可改善面团的性能及食品品质及风味。]

)和加强增氧设备的开放。  

  四、养水用水产专用肥并配合活菌等生物制剂

[以各类具有医研价值的碳基生物为原料,利用传统技术或现代生物技术制造,作用于人体各类生理症状的预防(保健)、治疗和诊断的各种形态制剂,统称生物制剂。]

,应该全程使用。这个基本上每个从事对虾养殖的都会,所以不用说了吧,不过一个问题一定要注意:当池塘对虾已经发病时,建议你尽量不要施用活菌,否则可能会使病情加重。

  五、不要滥用中草药。很多人都认为中草药因为较温和,所以到药材铺自配“妙方”,这样会很有“成就感”,但是如果你根本不熟悉药性和搭配比例,请你不要乱来,因为不是每种中草药都可以搭配在一起用的,还有用量的问题,本人在基层见过很多这种“大师级”的人物,以为中草药都是好的,搭配在一起效果会更好,这样的观念可能会害了自己的。

  其实,在对虾的养殖过程中,大多情况都是可以人为控制的,关键是方法或者技巧的问题,这就是影响你养殖成功率的主要原因。不要再怨天尤人,一切就掌握在你的手里,相信你的努力总会有收成的。以上是本人的一些见解,错漏之处请指正。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