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重炮的标准是什么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重炮口径问题(重炮 射程)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重*口径问题
现在榴弹*普遍都是重*了。西方是155mm 俄罗斯等国是152mm。中国同时拥有这两种口径的榴弹*,除此以外还有口径稍小的122mm榴弹*。顺便说下,现在榴弹*其实是加榴*。是早期榴弹*和加农*的结合体,同时拥有这两种*的特性。
二战时期,火*种类很多,口径也繁多,在此不在赘述。以前美军和中国远征军的支援火*普遍是105榴弹*,这口径在现在看来不大,不过对当时日军普遍装备的山*、步兵*来说,压制能力不是一般的强。也装备了155榴弹*。而苏联还有种120重型迫击*。这种*全国解放后出现在朝鲜战场的中**人手中。好像德国还是意大利装备了150榴弹*。苏军装备了152榴弹*。此外,苏军还有122榴弹*、130加农*等等。二战后、各国已经不再发展太大口径的火*,如203mm*。二战末期,日本还造过一门410口径的超级重*,安装在中苏边境上。
侵华日军装备口径在100MM以上火*有哪些?
山*
1.明治四十一年式75mm山*
41式75mm山*装备精锐****的步兵大队或一般**师团的步兵联队,每个精锐步兵大队追加2门,是步兵大队的压制火*力量,至于一般步兵联队装备4-6门,战争后期随着**规模的急剧扩大,新式火*由于成本高,难以达到装备需求数量,所以日本陆军基本停止了生产新锐重型火*,大力生产低成本的老式火*,其中41式山*是日军主产火*之一,很多后期组建的**师团所属的师团*兵联队也开始装备这种原本属于步兵大队与步兵联队用的山*。
41式75mm山*的特点是重量很轻,2个士兵就能推着到处跑,机动性很好,在各种地形使用都很方便,41式75mm山*除了用于压制*击外,日军在巷战时也经常把这种*推到街上当平射*使用,轰击对方机*火力点。
明治41年式75mm山*资料
服役年代:1908—1945
口径:75 mm
*管长:1300.0 mm
重量:540 kg
配用**:**弹,**榴弹,***纵火弹,化学弹
弹丸重量:**弹5.71 kg
弹丸初速:360 m/sec
最大射程:6300 m
2.九四式75mm山*
94式75mm山*重量很轻,便于分解驮运,而且射程不低,设计的非常成功,主要装备**旅团,**师团的山*兵**与**山*兵联队,用于山地或其他复杂地形作战
94式75mm山*资料
服役年代:1935—1945
口径:75 mm
*管长:1560.0 mm
重量:536 kg
配用**:**弹,**榴弹,***纵火弹,化学弹
弹丸重量:6.34 kg
弹丸初速:392 m/sec
最大射程:8300 m
3.九九式105mm山*
99式105mm山*射程较远,威力大,轻便,容易分解组合,主要装备**师团的山*兵联队与**山*兵联队,用于山地复杂地形作战
99式105mm山*资料
服役年代:1939—1945
口径:105mm
*管长:1303.0 mm
重量:800 kg
配用**:**弹,**榴弹,***纵火弹,化学弹
弹丸重量:12.34 kg
弹丸初速:334 m/sec
最大射程:7500 m
野*
1.明治三十八年式75mm野*
压制射击用途,装备面十分广,日军精锐步兵联队,**旅团与**师团所属*兵**都可以装备,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为了最低成本武装新设**,***75mm野*成为日本陆军的野*生产重点,是日军装备量最大的**压制火*之一,这种老式火*射击精度很高,射程在同口径火*中也不算近,而生产成本很低,性能还是不错的
明治38年式75mm野*资料
服役年代:1905—1945
口径:75mm
*管长:2325.0 mm (L 31)
重量:947 kg
配用**:榴弹,纵火弹,化学弹
火*俯仰角:-8 to +16.5 度
弹丸重量:6.41 kg
弹丸初速:510 m/sec
最大射程:8350 m
2.明治三十八年式改75mm野*
压制射击用途,是改良*架的***75mm野*,可以使火*达到43度的最大仰角,最大射程因此提高到了11500m,相当有威力,不过这种*的生产成本比***75mm野*高,在日本陆军大力扩充**后就很少生产了
明治38年式改75mm野*资料
服役年代:1926—1945
口径:75mm
*管长:2325.0 mm (L 31)
重量:1135 kg
配用**:榴弹,纵火弹,化学弹
火*俯仰角:-8 to +43.0 度
弹丸重量:6.41 kg
弹丸初速:510 m/sec
最大射程:11500 m
3.明治四十一年式75mm骑兵野*
压制射击用途,主要装备乘马骑兵联队,机甲骑兵**与机动步兵联队,精度与射程性能与***75mm野*差不多,但重量更轻,不过此*的成本比***75mm野*高,产量远不及***75mm野*
明治41年式75mm骑兵*资料
服役年代:1908—1945
口径:75mm
*管长:2195.0 mm (L 29.27)
重量:903 kg
配用**:榴弹,纵火弹,化学弹
火*俯仰角:-8 to +16.5 度
弹丸重量:6.41 kg
弹丸初速:510 m/sec
最大射程:8350 m
4.明治三十八年式105mm野*
压制射击用途,战争爆发时性能已经过时,不过依然有一些这种火*编在**野*兵**里
明治38年式105mm野*资料
服役年代:1931—1945
口径:105mm
*管长:3325.0 mm (L 30)
重量:2594 kg
配用**:榴弹,纵火弹,化学弹
火*俯仰角:-2 to +15.0 度
弹丸重量:18.0 kg
弹丸初速:540 m/sec
最大射程:10800 m
5.明治三十八年式120mm**榴弹*
压制射击用途,开战时性能已经过时,早已停产淘汰,属于储备品,只有很少一些编在***兵**或步兵联队里凑数,很少在战场上出现
明治38年式120mm野*主要**是做为野*射程太近,而且弹丸威力不大,做为山*又重了些,复杂地形不那么好机动,所以山*兵野*兵都不愿要
明治38年式120mm**榴弹*资料
服役年代:1911—1945
口径:120mm
*管长:1440.0 mm (L 12)
重量:1257 kg
配用**:榴弹,纵火弹,化学弹
火*俯仰角:-5 to +43.0 度
弹丸重量:—
弹丸初速:276 m/sec
最大射程:5650 m
6.明治三十八年式150mm**榴弹*
压制射击用途,装备师团野*兵**与**野*兵联队,这种*的性能也很过时,不过150mm火*的威力很大,而且生产新式150mm*费用较高,所以***150mm**榴弹*虽然早已停产,但日军没舍得淘汰这种老式大*,这种*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因陆军**急剧扩充,而国内拨给陆军的材料却遭紧缺,陆军**停止了所有新式150mm*的生产,反恢复了这种古董大*的生产,用来为新**提供一定的大口径火*,因此产量很大,这种大*一直使用到了战争结束,有一部分还被装在战车底盘上改成了自走*
明治38年式150mm**榴弹*资料
服役年代:1911—1945
口径:149.1mm
*管长:1880.0 mm (L 12.6)
重量:2090 kg
配用**:榴弹,纵火弹,化学弹
火*俯仰角:0 to +43.0 度
弹丸重量:36 Kg
弹丸初速:275 m/sec
最大射程:5890 m
7.大正四年式150mm**榴弹*
压制射击用途,为步兵师团野*兵**与****重*兵旅团的**榴弹*,性能比***150mm野*好,开战时已接近停产,但一直用到了战争结束,这种火*重量很轻,精度较高,在战场上威力还是很大的
大正4年式150mm**榴弹*资料
服役年代:1915—1945
口径:149.1mm
*管长:2190.0 mm (L 14.7)
重量:2800 kg
配用**:榴弹,纵火弹,化学弹
火*俯仰角:-5 to +65.0 度
弹丸重量:36 Kg
弹丸初速:389 m/sec
最大射程:8800 m
8.九零式75mm野*
压制射击用途,射程很远,但不太受日军步兵欢迎,主要是日军嫌这种*比其他的75mm野*重,所以后期90式75mm野*主要做为战车*生产,装备1式75mm自走野*,3式75mm*战车,3式中战车。太平战争后期90式野*经常被日军当作对战车*使用,用来攻击美军的M4中型坦克,对美军的坦克**造成了很大威胁,在冲绳战役期间日军1门控制道路的90式75mm野*由于*位隐蔽,难以发现,击毁了美军多辆M4坦克,使美军坦克**长达2个月时间无法通过
90式75mm野*资料
服役年代:1932—1945
口径:75mm
*管长:2883.0 mm (L 38.4)
重量:1600 kg
配用**:榴弹,纵火弹,化学弹
火*俯仰角:-8 to +43.0 度
弹丸重量:6.56 kg
弹丸初速:683 m/sec
最大射程:13890 m
9.九一式105mm野*
压制射击用途,射程较远,重量轻,很受日军步兵**欢迎,该*为日军旅团以上级别精锐作战**所辖*兵**的压制火*,此种火*还有自走型称做1式105mm自走野*,战争后期也充当反坦克火*使用,用于射击美军M4中型坦克
91式105mm野*资料
服役年代:1931—1945
口径:105mm
*管长:2090.0 mm (L 20)
重量:1750 kg
配用**:榴弹,纵火弹,化学弹
火*俯仰角:-5 to +43.0 度
弹丸重量:15.76 kg
弹丸初速:454 m/sec
最大射程:10800 m
10.九五式75mm野*
压制射击用途,射程较远,重量轻,身管寿命长,很受日军步兵**欢迎,主要装备日军步兵旅团以上单位的****的*兵**,原本日军准备将此*做为3式中战车主*,也因遭到步兵**的强烈**而改用了90式野*,原因是步兵**害怕会因此影响到95式75mm野*在步兵**的装备数量,不过因90式75mm野*的反坦克能力更强,所以结局反是皆大欢喜
95式75mm野*资料
服役年代:1936—1945
口径:75mm
*管长:2325.0 mm (L 31)
重量:1108 kg
配用**:榴弹,纵火弹,化学弹
火*俯仰角:-8 to +43.0 度
弹丸重量:6.56 kg
弹丸初速:520 m/sec
最大射程:10700 m
11.九六式150mm**榴弹*
压制射击用途,日军精锐师团或旅团所属*兵**与精锐**重*兵旅团的**榴弹*,也是战争期间日本陆军产量最大的新型150mm口径榴弹*,这种火*精度极高,射程又远,被日军称做最完美的150mm口径榴弹*,不过此*因成本问题在1943年**基本停产,大多数96式150mm**榴弹*是在1936-1941年完成
96式150mm野*资料
服役年代:1937—1945
口径:149.1mm
*管长:3523.0 mm (L 23.6)
重量:4140 kg
配用**:榴弹,纵火弹,化学弹
火*俯仰角:-5 to +65.0 度
弹丸重量:31.3 Kg
弹丸初速:540 m/sec
最大射程:11900 m
**重*
大正十四年式105mm**加农*
压制射击用途,日军**重*兵旅团,精锐旅团与**师团以及**重*兵旅团所属*兵**的远射程**加农*
大正14年式105mm加农*资料
服役年代:1925—1945
口径:105mm
*管长:3590.0 mm (L 34.1)
重量:3115 kg
配用**:榴弹,纵火弹,化学弹
火*俯仰角:-5 to +43.0 度
弹丸重量:15.76 Kg
弹丸初速:640 m/sec
最大射程:15300 m
八九式150mm**加农*
压制射击用途,装备日军精锐步兵师团所属*兵**,**重*兵旅团,重*兵联队,**重*兵**的远程**加农*,这种*射程远,而且弹丸威力比日军的150mm**榴弹*的弹丸更大,这种火*在918事变后开始广泛用于中国战场,发挥了巨大毁伤作用,不过在太平洋战场,由于美军采取了避实就虚的蛙跳战术,很少有机会遭遇到这种火*的威胁,1945年冲绳战役,日军8门89式150mm**加农*参加了战斗,并取得了巨大**效果,美军巴纳克中将也是被这种火*击中身亡
89式150mm**加农*资料
服役年代:1929—1945
口径:149.1mm
*管长:5963.0 mm (L 40)
重量:10422 kg
配用**:榴弹,纵火弹,化学弹
火*俯仰角:-5 to +43.0 度
弹丸重量:40.2 Kg
弹丸初速:734 m/sec
最大射程:18100 m
九二式105mm**加农*
压制射击用途,**重*兵旅团,精锐旅团与精锐师团所属*兵**的远射程**加农*,精度高,射程远,非常有威力,是当时世界上射程最远的陆军4英寸大*,在不使用次口径*弹,火箭*弹等远程弹的情况下就有超过18公里的射程,当时仅次于日本海军的100mm加农*,***105mm加农*的射程就算是按现在火*性能来看也是非常远的
***105mm**加农*资料
服役年代:1935—1945
口径:105mm
*管长:4725.0 mm (L 45)
重量:3730 kg
配用**:榴弹,纵火弹,化学弹
火*俯仰角:-5 to +45.0 度
弹丸重量:15.76 Kg
弹丸初速:765 m/sec
最大射程:18200 m
重*
明治四十五年式150mm重加农*
海岸防御与压制射击用途,装备日军要塞重*兵联队,这种150mm重*也非常有威力,不过与96式150mm重加农*不同,移动式大*的移动底盘与发射底盘是分开安装,移动到*击地点后必需卸掉移动底盘,然后再把大*安装在发射底盘上,野外移动型火*最大发射仰角只有30度,*台固定式为35度,所以野外式发射没有*台式射程远,这种大*装备陆军第7师团函馆重*兵联队,步兵第1师团横须贺重*兵联队,步兵第20师团马山重*兵联队等要塞*兵联队,这几个师团有80门这种大*,这种大*还有改良式分别是大正7年式150mm重加农*,90式150mm重加农*,机动性比45式150mm好,**发射底盘可以随*机动。这种火*战争中只在中国战场上使用过。
14式十二厘加农*:日本海军陆战队装备的主力重*,射程23000M。(在冲绳战役期间,曾被日**来对付M4谢尔曼!!!)照片上的影迹,为日本新闻署的杰作!
明治45年式150mm重加农*资料
服役年代:1912—1945
口径:149.1mm
*管长:71515.0 mm (L 50)
重量:*台固定带护盾22800 kg 野外移动带护盾26136 kg (同时带射击底盘与移动底盘,护盾重量8吨)
配用**:穿甲**弹,榴弹,纵火弹,化学弹
火*俯仰角:*台固定 -8 to +35.0 度 野外发射 -8 to +30.0 度
弹丸重量:40.2 Kg
弹丸初速:875 m/sec
最大射程:*台固定22600 m 野外发射20200 m
明治四十五年式240mm重榴弹*
摧毁敌对要塞防御工事用途的攻城重*,装备常设步兵师团**重*兵旅团的攻城重*兵中队,明治45年式240mm榴弹*也是918事变时日军打出第1发*弹的大*,此*在中国战场广泛使用,在太平洋战争初期也曾参与过巴丹要塞总攻,发挥了巨大毁伤威力,不过美军的蛙跳**中,并没有遭遇到这种火*的威胁,在太平洋战场上,日军这种火*部署在拥有强大兵力的大前线重要要塞,而美军则跳开了这些日军苦心经营的坚固要塞,从而避免了与日军主力**硬碰硬决战,自然也不会遭遇到日军重***的打击。
明治45年式240mm重榴弹*资料
服役年代:1912—1945
口径:240mm
*管长:3892.0 mm (L 16.2)
重量:带护盾33058 kg
配用**:**弹,化学弹
火*俯仰角:-2 to +65.0 度
弹丸重量:200 Kg
弹丸初速:387 m/sec
最大射程:10350 m
大正七年式150mm重加农*
大正十四年式270mm重迫击*
攻城大*,主要装备攻城重*兵联队,用来破坏建筑物与工事
大正14年式270mm重迫击*资料
服役年代:1925—1945
口径:274mm
*管长:1360 mm (L 4.9)
重量:4000 kg
配用**:穿甲**弹,榴弹,化学弹
火*俯仰角:+45 to +75 度
弹丸重量:134 Kg
弹丸初速:166 m/sec
最大射程:2400 m
*兵观测车
百式*兵目标观测车
日军地面火*类型定义:
山*:口径75-105mm的驮载榴弹*
野*:口径75-150mm,射程低于15公里,重量小于8吨的轻榴弹*
**重*:口径105-150mm,射程超过15公里但小于20公里的加农*,或重量超过8吨的105-150mm榴弹*
重*:口径100mm以上,射程超过20公里的加农* /榴弹*,或口径超过200mm的其他类型火*
日本陆军的精华战斗力实际就是步*结合战力,当日军能获得一定*火支持时,战斗力是非常强的,如果失去*兵支持,那多数日军普通**的战斗力也没多强,太平洋战场经验表明,多数岛屿战的战斗时间与成败,实际取决于日军的*弹何时消耗完毕
日本陆军另有305mm,320mm,356mm,410mm,510mm要塞重*与海岸巨*,射程在20-60公里,一些是榴弹*,一些是战舰主*改装的远程加农*,510mm海岸*为被取消的超大和级战列舰主*仅1门,部署吴港要塞,至于305mm,320mm,410mm重榴弹*射程均为20公里,356mm与410mm海岸加农*则为战舰主*,射程均在30公里以上.
日军缺乏橡胶,有限的橡胶优先用于制造汽车与飞机轮胎,至于火*轮胎大多采用的是硬轮挂胶的方式,这种轮胎结实,橡胶消耗少,但弹性差,如果轮子太小那就不能用牵引车以较高速度牵引移动,所以必须采用大轮,尤其是野*。至于重*反正不需要高速牵引小轮的倒还多,而采用大轮的野*由于*座支架过高,进行大仰角射击时容易损害*座架,所以通常仰角不大,这就影响了火*的最大射程,而有远距离射击需要,又需要具备高速机动能力的野*那就只好浪费点橡胶,采用充气橡胶轮胎了,日军称其为机动*兵.
加式120mm重加农*
压制射击用途,装备日军重*兵联队与要塞高射*兵联队,该*为海军换下的大正10年式与大正14年式120mm舰*与高射*改装,穿甲**弹对海有效射程16公里,在这个距离上可以有效击毁驱逐舰,用于地面压制时发射榴弹射程23公里,也可以用于防空,日军**旅团也拥有这种重*,并投入了武汉会战
加式120mm重加农*资料
服役年代:1932—1945
口径:120mm
*管长:—
重量:—
配用**:穿甲**弹,榴弹,纵火弹,化学弹
火*俯仰角:—
弹丸重量:—
弹丸初速:—
最大射程:23000 m
九零式240mm重加农*
海岸防御大*,装备要塞重*兵联队,机动比较烦琐,一般不进行地面机动作战,这种大*使用普通*弹的射程超过50公里,极其夸张
九〇式240mm重加农*
服役年代:1930—1945
口径:240mm
*管长:12823 mm (L 53.4)
重量:55382 kg
配用**:穿甲**弹,榴弹,化学弹
火*俯仰角:0 to +45.0 度
弹丸重量:164.95 Kg
弹丸初速:1050 m/sec
最大射程:榴弹52100 m 穿甲**弹50120 m
九零式240mm列车加农*
攻城大*,主*为90式240mm加农*,总共开工4辆,*架,机车均由法国设计,首辆列车*由法国制造,1940年完成交付,1941年服役,另3辆在日本制造,但在完工前被取消拆毁,实际仅服役1门
九〇式240mm列车*
服役年代:1941—1945
口径:240mm
*管长:12823 mm (L 53.4)
重量:136000 kg
配用**:穿甲**弹,榴弹,化学弹
火*俯仰角:0 to +50.0 度
弹丸重量:164.95 Kg
弹丸初速:1050 m/sec
最大射程:榴弹52100 m 穿甲**弹50120 m
九六式150mm重加农*
海岸防御与压制射击用途,是89式150mm**加农*的改进型。只装备常设师团的重*兵联队,日军的重*机动力一般不强,通常只在遇到坚固防线时才会调动重*兵**前往*击,96式重加分机动式与要塞式两种,但都能整*牵引机动。
96式重加农*是当时世界上最有威力的6英寸陆军大*,发射普通弹丸射程比意大利150mm加农*与美军的155mm加农*都远,此外弹丸最重,比现在的155mm底排弹丸还重,只有日本海军的98式155mm加农*才性能超过96式150mm重加农*,海军的155mm加农*射程更远,威力更大,但都是舰*或海岸*,战争期间应该从未进行过地面机动*击。
96式150mm重加农*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实战纪录只有一次,那是在巴丹要塞总攻中有2门96式150mm重加农*参与了*击,至于其他*击纪录都发生在中国战场。不过该型火*最大规模运用是1948年,当时毛子把从关东军**库收缴上来的要塞式96重加24门借给了***,这是**根本无法抗衡的毁灭性*击力量,东北战场**很快土崩瓦解。
96式150mm重加农*资料
服役年代:1936—1945
口径:149.1mm
*管长:7860.0 mm (L 52.7)
重量:24314 kg
配用**:穿甲**弹,榴弹,纵火弹,化学弹
火*俯仰角:-7 to +35.0 度
弹丸重量:50.2 Kg
弹丸初速:860 m/sec
最大射程:26200 m
九六式240mm重榴弹*
摧毁敌对要塞防御工事用途的攻城重*,装备常设步兵师团**重*兵旅团的攻城重*兵中队,在太平洋战场也只在总攻巴丹要塞之战动用过,至于中国战场运用的较多
96式240mm重榴弹*资料
服役年代:1936—1945
口径:240mm
*管长:5782.0 mm (L 24)
重量:带护盾37562 kg
配用**:**弹,化学弹
火*俯仰角:0 to +65.0 度
弹丸重量:185 Kg
弹丸初速:530 m/sec
最大射程:16000 m
九八式320mm臼*
攻城大*,主要装备臼*兵联队与**臼*兵联队,用于近迫攻击坚固要塞或摧毁障碍物,在各个战场上都有使用
98式320mm臼*资料
服役年代:1925—1945
口径:320mm
*管:有底盘棒式稳定器
重量:含弹1215 kg
配用**:**弹,榴弹
火*俯仰角:固定+45 度
弹丸重量:300 Kg
弹丸初速:110 m/sec
最大射程:1100 m
五式100mm重加农*
5式100mm重加农*是陆军根据海军100mm驱逐舰主*制造的远程加农*,主要目的是想获得一种***的反坦克*,所以这种*主要用途不是压制地面,而是反坦克,这种*也是战争末期日军几种重型*战车的主*,在3000米距离上能击毁当时盟军任意型号的重型坦克,压制地面时最大射程与美军155mm远程加农*相当,威力十分强大,为本土决战用兵器
5式100mm重加农*资料
服役年代:1945
口径:100.2mm
*管长:L65
重量:—
配用**:穿甲**弹,榴弹,纵火弹,化学弹
火*俯仰角:—
弹丸重量:—
弹丸初速:1100 m/sec
最大射程:22100 m
以单兵作战为主题的现代军事类网络游戏
反恐行动.能开坦克.不能开飞机
一般说降雨量是几百毫米是什么意思
降雨量是指单位时间里从天上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流失蒸发和渗漏时在地面上的高度,以毫米为单位 。在专业上是直接用雨量杯量取。如24小时的降雨量是58毫米,是指24小时里从天上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流失蒸发和渗漏时在地面上的高度是58毫米。从时间上有12、24小时之分,当然更细的有1、3、6小时之分。是据据需要来测定的。通常说小、中、大、暴、大暴雨、特大暴雨是降雨量的级别,是按降雨量的多少来划分的,小雨是指24小时里降雨量0.0--9.9毫米,中雨是指24小时里降雨量为10.0--24.9毫米,大雨是指24小时里降雨量为25.0--49.9毫米,暴雨是指24小时里降雨量为50.0--99.9毫米,大雨到暴雨概念是指24小时里降雨量为33.0--74.9毫米。
加农*,榴弹*,重*,野*,山*,滑膛*分别有什么区别
滑膛*一般是平射*,射程相对较近高膛压主要用于坦克*。
山*一般是榴弹*的一种主要用于山地作战,重量较轻。
野*多为口径75毫米左右的加农*。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主*。
加农*是指*管较长,发射仰角较小,弹道低平,可直瞄射击,*弹膛口速度高的火*,常用于前敌**的攻坚战或者反坦克。
以上主要是指的陆***,在海军舰*上没有这种划分,海军一般划分为主*、副*、高射*或速射*。
象棋中有哪些经典的必胜的局势?比如双*将军类的.
1)您说的必胜局势在象棋里通常指例胜残局。如:单车胜双士、*兵必胜双士。
2)您说的双*将军指象棋基本杀法。
如:对面笑、夹车*等。是象棋的基础知识。
注意:两者的概念切不可混淆。网上也有相关知识可搜搜。
曾经的中国女排重*手王一梅如今身在何处?
王一梅
火*的口径大概有哪些
20(机*)、25(机*)、30(机*)、35(机*)、37(高*)、40(高速射*)、45(战防*)、47(战防*)、50(掷弹筒,注:掷弹筒属于迫击*)、57(反坦克*)、60(迫击*)、75(反坦克*、无后坐力*、榴弹*)、76(反坦克*、高速射*)、81(迫击*)、82(迫击*)、85(T34坦克后期的主*,前期是76毫米)、88(虎式坦克主*)、90(巴顿坦克主*)、100(突击*)、105(坦克*)、115(T62坦克的主*)、120(M1A1/A2坦克的主*)、125(T-90坦克的主*)、130(加农*)、140(加农*)、152(榴弹*)、155(榴弹*)、160(重迫击*)、180(二战时的舰*)、183(英国工兵的***)、203(舰*、榴弹*)、240(迫击*)、280(榴弹*)、300(火箭*、舰*)、350(舰*)、380(舰*)、406(舰*)、460(舰*)、800(德国古斯塔夫*)。(来自破碎甲虫弹的回答)
二战德军的常规**性能和威力与美军比起来有哪些优劣势啊?
一、坦克战斗力的话德国虎豹坦克都要比美国的谢尔曼坦克优秀太多,谢尔曼坦克有十分突出的缺点:火力不足以对抗德军新式坦克。车体高大,增加了中弹的面积。虽然后期改版后火力有所提高,但是防护仍然不行。
战争影响
美军具有强大的空中力量,随时准备像狂风一样横扫摧毁地面上的一切,令德军吃尽苦头。制空权可以极大的抵消德军坦克在质量上的优势并给对方带来巨大的伤亡。再加上谢尔曼坦克拥有出色机动性经常绕到敌军侧后实施攻击,基本可以胜任工作,对替换谢尔曼坦克的需求也就不那么迫切了。
只是由于换装程序与先后的问题,许多**只能使用中期型甚至初期型谢尔曼直到战争结束,巨大的损失自然不可避免。但后期型的谢尔曼和苏军坦克一样可以给敌人带来巨大的麻烦,并不比其他中型坦克要差。而且在二战后的朝鲜战争和中东战争中,谢尔曼面对其他中型坦克战斗从不居于下风,甚至略有优势。
二、性价比的话苏联的T-34以超强的性价比位列冠军,这个坦克九十年代还在一些小国服役,造价便宜,使用简单。
三、稳定性的话还是美国的谢尔曼坦克,性能可靠,故障极少,使美军坦克的出勤率比德军坦克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