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小麦主要长在哪些地区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小麦分布在哪些地区?(小麦分布在哪个地区)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小麦分布在哪些地区?
小麦是世界第一大粮食作物,因其适应性强而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从北极圈附近到赤道周围,从盆地到高原,均有小麦种植。但因其喜冷凉和湿润气候,主要在北纬67°到南纬45°之间,尤其在北半球的欧亚**和北美洲最多,其种植面积占世界小麦总面积的90%左右。年降水量小于230毫米的地区和炎热并过于湿润的赤道附近种植较少。在世界小麦总面积中,冬小麦占75%左右,其余为春小麦。春小麦主要集中在俄罗斯、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占世界春小麦总面积的90%左右。
小麦在我国已有5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目前是仅次于水稻、玉米的第三大粮食作物,其面积和总产分别占我国粮食面积的27%和总产的22%左右。小麦在我国分布广泛,北从黑龙江,南到广东,西起天山脚下,东至沿海各地及**省,都有小麦种植。目前除海南省外,全国各省(自治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小麦生产,种植面积最大的依次为河南、山东、河北、安徽、江苏、四川、陕西、甘肃、山西、湖北等10个省,约占全国小麦总面积的82%。单产较高的有西藏、北京、新疆、河南、天津、山东、河北、江苏、安徽、青海、四川、山西、陕西等省(直辖市、自治区),每666.7米2均在200千克以上。我国幅员辽阔,既能种植冬小麦又能种植春小麦。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小麦的播种期和成熟期不尽相同。在东北、***和西北的大部分严寒地带,适宜种植春小麦,一般在4月份播种。北方麦区的秋播小麦,一般在9月中、下旬以至10月上、中旬播种。南方麦区从10月至12月都可以播种。而从收获期来看,广东、云南等地小麦成熟最早,1月底2月初就有收割的,随之由南向北陆续收获到7、8月份。而西藏高原地区的秋播小麦从种到收有近一年时间,因此,一年之中每个季节都有小麦在不同地区播种或收获。我国以冬小麦(秋、冬播)为主,常年种植面积占小麦总面积的80%以上,产量占小麦总产的85%以上。我国小麦主产区,主要种植冬小麦。
中国种小麦区域
小麦主产区为:河北、山西、河南、山东、安徽、湖北、江苏、四川、陕西等,其中河南为我国小麦产量第一大省,约占全国小麦产量四分之一。
中国小麦栽培遍及全国,主要区域划分有:
一、按地区分有:西南麦区、长江中下游麦区、黄淮海麦区和西北麦区等。黄淮海麦区的河南、山东、河北、苏北、皖北、陕西等地;长江中下游麦区包括四川、湖北、河南南部和安徽、江苏的沿江地区。西南麦区的云、贵、川、渝四省。
二、按种植季节可划分为三个区域:
1.春小麦区
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北、岷山、大雪山以西地区。这些地区大部分处在高寒或干冷地带,冬季严寒,冬小麦不能安全越冬,故种植春小麦;因无霜期短促,常在200天以下,栽培制度绝大部分是一年一熟。中国北方地区培育了一批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丰产性高的春麦良种,已在各地推广,获得显著增产,对改变春小麦低产的作用很大。
2.北方冬小麦区
主要在长城以南,六盘山以东,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是中国最大的小麦集中产区和消费区,小麦播种面积和产量约占中国2/3左右。一般实行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耕作制度,仅北部长城沿线两侧地带为冬、春麦混合的过渡地带。由于冬小麦是越冬作物,种植冬麦与其他粮食作物矛盾较少,可以减少冬闲地面积,扩大夏种面积,增加粮食总产量。因此,1949年以来冬小麦的播种面积不断扩大。
3.南方冬小麦区
在秦岭淮河以南、折多山以东,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约占中国30%左右。由于本区人民多以稻米为主要口粮,因此,小麦的商品率较高,是中国商品小麦重要产区。
世界小麦生长主要分布地区
主要分布于亚洲西部和欧洲南部
全世界小麦产量最多的是中国(约占全世界产量的29%),其次是欧盟、美国、俄罗斯、加拿大、东欧和澳大利亚等国
小麦原产地在哪?
小麦原产地在西亚的新月沃地。
小麦是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对其野生祖先进行驯化的产物,栽培历史已有1万年以上。中亚的广大地区,曾在史前原始社会居民点上发掘出许多残留的实物,其中包括野生和栽培的小麦小穗、籽粒,炭化麦粒、麦穗和麦粒在硬泥上的印痕。
早在公元前7000-前6000年,在土耳其、伊朗、巴勒斯坦、伊拉克、叙利亚、以色列就已广泛栽培小麦;公元前6000年在巴基斯坦,公元前6000-前5000年在欧洲的希腊和西班牙,公元前5000-前4000年在苏联的外高加索和土库曼,公元前4000年在非洲的埃及,公元前3000±159年在中国(详情见下),公元前3000年在印度,都已先后种植小麦。
扩展资料
小麦属于禾本科的小麦属,是世界上最早栽培的农作物之一,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分布最广、面积最大、总产最高、贸易额最多、营养价值最高的粮食作物之一。
全世界有43个国家,有35%-40%的人口以小麦为主要粮食。小麦子粒含有丰富的淀粉、较多的蛋白质、少量的脂肪,还有多种矿物质元素和维生素B,小麦是一种营养丰富、经济价值较高的商品粮。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04年统计,全世界小麦收获面积32.36亿亩(1亩约为667平米),单产193.8千克/亩,总产6.27亿吨,单产较高的国家主要集中在西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麦
中国种小麦区域
小麦主产区为:河北、山西、河南、山东、安徽、湖北、江苏、四川、陕西等,其中河南为我国小麦产量第一大省,约占全国小麦产量四分之一。
中国小麦栽培遍及全国,主要区域划分有:
一、按地区分有:西南麦区、长江中下游麦区、黄淮海麦区和西北麦区等。黄淮海麦区的河南、山东、河北、苏北、皖北、陕西等地;长江中下游麦区包括四川、湖北、河南南部和安徽、江苏的沿江地区。西南麦区的云、贵、川、渝四省。
二、按种植季节可划分为三个区域:
1.春小麦区
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北、岷山、大雪山以西地区。这些地区大部分处在高寒或干冷地带,冬季严寒,冬小麦不能安全越冬,故种植春小麦;因无霜期短促,常在200天以下,栽培制度绝大部分是一年一熟。中国北方地区培育了一批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丰产性高的春麦良种,已在各地推广,获得显著增产,对改变春小麦低产的作用很大。
2.北方冬小麦区
主要在长城以南,六盘山以东,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是中国最大的小麦集中产区和消费区,小麦播种面积和产量约占中国2/3左右。一般实行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耕作制度,仅北部长城沿线两侧地带为冬、春麦混合的过渡地带。由于冬小麦是越冬作物,种植冬麦与其他粮食作物矛盾较少,可以减少冬闲地面积,扩大夏种面积,增加粮食总产量。因此,1949年以来冬小麦的播种面积不断扩大。
3.南方冬小麦区
在秦岭淮河以南、折多山以东,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约占中国30%左右。由于本区人民多以稻米为主要口粮,因此,小麦的商品率较高,是中国商品小麦重要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