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煤炭采样用什么标准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煤炭化验有几种方法(煤炭化验的方法及步骤)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煤炭化验有几种方法

1、全水:称取6毫米以下煤样10~12克精确至0.001克,放入事先升温至105~110度的鼓风干燥箱内,无烟煤烘干3小时,烟煤烘干2小时后取出。

2、分析水:称取0.2毫米以下煤样1克精确至0.0001克,放入事先升温至105~110度的鼓风干燥箱内,无烟煤烘干1.5小时,烟煤烘干1小时后取出。

3、灰分:打开高温炉电源,用灰皿称取0.2毫米以下煤样1克精确至0.0001克,打开炉门将试样放在炉门口,缓慢将试样推入炉膛**的高温带。

煤炭化验有几种方法

4、挥发分:用挥发份坩埚称取0.2毫米以下煤样1克精确至0.0001克,打开炉门将试样放在炉门口,迅速将试样放入炉膛**的高温带。取出后在空气中**约5分钟后放入干燥器15分钟后称量。

扩展资料

精煤化验的指标:

1、胶质层最大厚度:烟煤在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所形成的胶质层最大厚度是烟煤胶质层指数测定中利用探针测出的胶质体上、F 层面差的最大值。它是煤炭分类的重要标准之一。动力煤胶质层厚度大,容易结焦;冶炼精煤对胶质层厚度有明确要求。

2、粘结指数:在规定条件下以烟煤在加热后粘结专用无烟煤的能力,它是煤炭分类的重要标准之一,是冶炼精煤的重要指标。枯结指数越高,结焦性越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煤炭化验

煤炭化验有几种方法

1、全水:称取6毫米以下煤样10~12克精确至0.001克,放入事先升温至105~110度的鼓风干燥箱内,无烟煤烘干3小时,烟煤烘干2小时后取出。

2、分析水:称取0.2毫米以下煤样1克精确至0.0001克,放入事先升温至105~110度的鼓风干燥箱内,无烟煤烘干1.5小时,烟煤烘干1小时后取出。

3、灰分:打开高温炉电源,用灰皿称取0.2毫米以下煤样1克精确至0.0001克,打开炉门将试样放在炉门口,缓慢将试样推入炉膛**的高温带。

4、挥发分:用挥发份坩埚称取0.2毫米以下煤样1克精确至0.0001克,打开炉门将试样放在炉门口,迅速将试样放入炉膛**的高温带。取出后在空气中**约5分钟后放入干燥器15分钟后称量。

扩展资料

精煤化验的指标:

1、胶质层最大厚度:烟煤在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所形成的胶质层最大厚度是烟煤胶质层指数测定中利用探针测出的胶质体上、F 层面差的最大值。它是煤炭分类的重要标准之一。动力煤胶质层厚度大,容易结焦;冶炼精煤对胶质层厚度有明确要求。

2、粘结指数:在规定条件下以烟煤在加热后粘结专用无烟煤的能力,它是煤炭分类的重要标准之一,是冶炼精煤的重要指标。枯结指数越高,结焦性越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煤炭化验

煤炭采制样中制样的要求是什么

地方发电厂锅炉设备形式多样,所用煤炭种类繁杂.因此,必须对入厂煤炭进行技术性的控制,并做到科学、合理、正确地反映出入厂煤炭的质量品质,以确保机组安全、经济运行。笔者根据实际工作中碰到的问题,拿出来与大家探讨,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煤炭的采样、制样中存在的问题。
地方发电厂煤炭取样大都是人工采样。煤样的采集是制样和化验的前提,采样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最具代表性的煤样,并通过化验来反映出煤炭根本的属性,从而为入厂煤炭的验收和结算提供依据。
在我国电力系统,长期以来,重化验,轻采样。在小型热电厂中尤为突出,特别是不能被领导所认识,使采样、制样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其实,采样制样是电力用煤技术中最为重要,也是技术难度最大的工种。根据相关资料,如果用样本方差来表示误差的话,采样误差占80%,制样误差占16%,化验误差仅占4%。在实践中,我们也做过这方面的实验,这种现象确实存在。因为煤的颗粒度及化学成分很不均匀,这是煤的基本特点,也是采样的难点所在。所以,轻视采样制样是人们认识上的误区,必须要加以纠正。如何科学、规范地采样,是我们每个煤炭工作者必须掌握的。
入厂的每一批煤炭,取一总样,总样由若干子样组成。在实践 中,我们总结出:批样小于100吨,取子样20个;小于200吨取30个子样;小于1000吨取60个子样。大于1000吨,可按公式:
1/2N=n(m/1000)
N:实际采样个数 个
m:实际被采样煤量 吨
n=60子样的采取个数,各单位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调配,但一般应按照上述来取。
热电厂入厂煤炭运输工具一般是汽车、船。
汽车运煤,是一些电厂的主要进煤方式。在对车运煤取样,应严格按照标准来取。具体方式是按汽车车厢的对角线方向,3点法采集子样。首尾两点距离车角0.5米,另一点为中心,下挖0.4米,取3个子样。另外,如果煤质稳定均匀,可以按3点循环法来取样,即每辆车取一个样。但笔者认为,3点法取样可操作性强,煤样更具有代表性,优于3点循环法取一个样。
船运煤,比汽车运煤经济。较多电厂建在内河边,所以运煤船不会很大,一般单船在200吨至700吨之间。在船舶上取样,强烈建议采用截面法取样。所谓截面法取样,就是挖煤机吊煤过程中,在船上形成了一个开挖的截面,我们可以人为地把一船煤做成若干个取样截面,每个截面取两个子样。每个子样截面为300mm×500mm,厚度 为30mm。好多单位采用打洞法取样,即挖下400mm来取样,如此取出的样,由于可能有大块煤,(后面要具体谈的)代表性差。无论以何种方式取样,对于每一批煤炭,特别是每一单元的煤(一车或一船),取样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总样化验的结果。由于一批煤中,每一辆汽车、每一条船,可能存在个体差异。比如:有8条船组成一个船队,4条船每条装载300吨低位发热量6000大卡的煤,另4条每条装载500吨低位发热量5000大卡的煤,如果我们每条船取子样一样多,(很多电厂是这样做的,煤炭供货商很狡猾的.)即总样化验低位热值为5500大卡。但实际总样的热值仅有(1200×6000+2000×5000)/3200 =5375大卡,前后相差125大卡。对于以每大卡多少钱来结帐的单位,吃大亏了!
所以在取样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将各单位子样的重量与批煤总重量的比例相近。为此,在卸煤时,根据车、船的大小,取一只平均吨位作标准值,其它车船根据比例来确定增加或减少子样的比例。
在采制样过程中,还要说明以下问题。
1、关于对静止煤堆、船舶面层取煤样问题。
静止煤堆、船舶面层所取的煤样,只能作为参考,仅作指导作用,而不能作为结算的依据。因为该取样方式不具有代表性,特别是在煤炭卖方市场,质量良莠不齐。这尤其要引起有关人员的重视!
2、关于对大块煤(大于150mm的煤或矸石)的取样问题。
原煤中颗粒度大于150mm的大块,若含量超过5%,则采样不再采入,而按大于150mm的块的百分比,以筛分试验时块的发热量进行加权平均。但即将推行的ISO/FDIS 18283中规定,采样时大块必须采入子样中,与其它颗粒分别进行制样和化验,然后取加权平均,作为总样的品质参数。
3、每个采样子样重量 2Kg 。
4、制样应当用密闭式***。
特别是在夏天,如果不用密闭式***,则高气温会将外露的煤样水分蒸发,结果使低位热值升高。
5、制样室水泥地面上应铺不小于制样室面积40%--50%的6毫米以上钢板。
由此可见,应当改变过去认为采样是低水平的体力活,只要识点字就能采样的观点,采样实际上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对煤炭化验结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欧美国家,是有高技术人员来主持的。随着国标的提高,采样技术人员的素质也要相应提高。
二、煤质化验中存在的问题。
电力用煤单位煤质分析一般采用的是工业分析法,即分析煤的水分、挥发分、灰分、固定碳等四项指标,以及煤的发热量、含硫、灰融点、结焦特征等。我们结合实际化验中存在的问题,拿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1、煤的全水分
装有煤样的称量瓶从鼓风干燥箱中取出,应立即加盖,在空气中 **时间尽量缩短,实验证明,在空气中**3分钟后放入干燥箱中,与从干燥箱中取出加盖直接放入干燥器中相比,结果偏低。因为热的干燥煤样吸湿性强,当温度急剧下降时,称量瓶内产生负压,吸入潮湿空气,使煤样增重。化验低位热值偏高。为此称量瓶从鼓风干燥箱中取出应立即加盖,并在空气中**1~2分钟,再放入干燥器**到室温后称量。还应当做一次检查性干燥,前后称重煤样减少不超过1% 。在这一点上,电厂化验人员往往怕麻烦,很少怎么去做,最后会使低位热值偏离正常值。
由于各电厂所用煤源不同,每在测量水分时,干燥时间也不尽相同,在实践中不宜作统一规定,常见煤种干燥时间:蒙煤>山西煤>山东、徐州煤。煤质越硬,烘干时间越长。
还应当说明的是,由于水分的可变性,全水分的测定,只控制精密度,而无法检验正确度。有的单位在经济结算时,用水分来作一部分结算方式,是不科学的。建议最好还是用大卡来结算。
2、煤的灰分
电厂灰分的化验采用的是缓慢灰化法,该法测定时间长,但正确度高,也是仲裁时采用的方法。煤的灰分含量的高低,是表征煤质特性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所以被列为电厂入厂、入炉煤必测项目。
用来测定灰分的马弗炉必须有足够的恒温区,控制在815土10℃之间。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很难达到这个要求,因为在升、降温时,有一定的热惯性。在升温时,热惯性越大,做出的热值就会偏高,反之。因此,我们到市场上应挑选热惯性小的马弗炉,这样,才能确保灰分的正确度。煤中的灰分,特别是矸石,值得一提,矸石对设备的运行安全存在一定的威胁,这已成为共设。我们仅从经济性方面来谈。在煤中混入1%~5%的矸石,对煤的发热量影响不大。比如,在1000吨6000大卡的煤中,混入50吨3500大卡的矸石,则理论总大卡降低125卡,根据煤炭市场价,供煤商要亏10000多元;但是,如果在1000吨5500大卡的煤中,混入50吨3500大卡的矸石,在理论上,供煤商要赚10000多元。因此,矸石的含量多少,在经济性方面,对于电厂来说,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3、挥发分、固定炭。
挥发分是影响锅炉稳定燃烧的首要因素。在热电厂繁**类的锅炉中,不同的炉型选择不同挥发分的煤种。而在煤的工业分析中,挥发分的技术测定是难度最大的一个项目。首先,要选择标准的挥发分坩埚,要求:盖要严、口要圆、底要平,特别是厚度要均匀。其次加热温度和时间要严格控制好。加热温度900土10℃,加热时间7分钟(精确到秒)。我们发现,有的化验人员在测定挥发分时,先计时再打开炉门,将坩埚放入高温炉恒温区,这样,就会使煤样的实际加热时间超过7分钟,得出的挥发分结果偏高。最后还要提的是准确理解挥发分、焦渣特征、固定碳三者之间的关系。当挥发分测出后,其值相对应有8个序号的焦渣特征。焦渣特征用作煤炭分类的一项参考指标,它与固定碳的含量决定二次风量,故对燃烧工况有一定影响。焦渣的不同特征,反映了它的粘结性、膨胀性及熔融性。好多人认为煤的焦渣特征越高,煤越容易结焦。这是错误的理解,煤的焦渣特征与结焦没有本质的联系,焦渣特征1号的煤也可能结焦,焦渣特征8号的煤却不一定结焦。笔者认为,煤的结焦仅与灰融点有关,当灰融点(ST软化温度)>1350℃时,结焦的可能性很小。(ST)<1200℃结焦的可能性较大,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得出,当DT—FT(DT:变形温度 FT:流动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100度,(ST)<1100℃肯定会结焦。有的人认为,煤的结焦还与煤中的含铁量、含硫量有关,这是片面的,因为煤中的含铁量、含硫量的高低有可能会影响的灰融点,但不是绝对的。我们经常碰到高含硫量的煤炭,可也没见到结焦。
4、煤的发热量
影响煤的发热量因素有很多,我们仅从操作技术上来谈谈。
煤的发热量测定,是煤质分析中最重要的项目,它不仅是评价煤炭品质的好坏,对大多数热电厂来而言,而且还是结算的依据。所以,正确测定煤炭的发热量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测定发热量用的量热仪越来越先进,似乎操作的重要性也越来越不易体现。但不然,我们只要细心地观察,有好多方面还需要操作人员去把握。如果关键操作不当,同样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①、新的燃烧皿直接用来测定,会出现发热偏低的现象。所以在使用前,应当将燃烧皿放入800℃的高温炉中烧至恒重再测定。
②、不同厂家的燃烧皿,因厚薄深浅不同,质量也不尽相同。在大量的实践中,我们发现,轻而薄的燃烧皿测得的热值要比重而厚的燃烧皿高。所以,在精密测量热值的时候,要尽量用大小、重量相对一致的燃烧皿。
③、氧弹充氧时间要一致,有一定的余量,避免出现充氧不足而出现燃烧不充分的现象,造成热值结果偏低。
④、禁止使用漏气的氧弹,每次进行测定时,都要检查氧弹,确保密封良好。否则,测出的热值也会偏低。
⑤、为了减少化验误差,在每次正式测定煤样热值前,先要进行标准试样的测量,若在范围内,再正式测定。
关于煤炭的分析,影响因素很多。我们认为,取样、制样是关键。如何正确、科学、合理地取样、制样,是摆在每个企业面前的一个问题,尤其是要得到领导的重视。在化验中,操作人员在技术上要精益求精,找出最适合自己的一套化验方法。煤炭化验任重道远,在热电行业煤炭不断涨价,效益普遍降低的情况下,煤炭化验的正确性直接影响到企业经济效益。

煤炭各个煤种的国家标准?

1989年10月 ,国家标准局发布《 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 》(GB5751-86),依据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粘结指数G、胶质层最大厚度Y、奥亚膨胀度 b、煤样透光性 P、煤的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Qgr,maf等6项分类指标,将煤分为14类。即褐煤、长焰煤、不粘煤、弱粘煤、1/2中粘煤、气煤、气肥煤、1/3焦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瘦煤、贫煤和无烟煤。

我有的资料里,很杂,没有专门的细化他们的标准,我也没专门的整理,你要的话留下邮箱,我U给你吧。

煤的质量标准

煤炭质量的基本指标,总共有12个。煤的水分分为两种,一是内在水分(Minh ) ,是由植物变成煤时所含的水分;

二是外水(Mf ) ,是在开采、运输等过程中附在煤表面和裂隙中的水分.全水分是煤的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总和。一般来讲,煤的变质程度越大,内在水分越低。褐煤、长焰煤内在水分普遍较高,贫煤、无烟煤内在水分较低。

扩展资料:

指标介绍

一、水分(M )

水分的存在对煤的利用极其不利,它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运输资源,而且当煤作为燃料时,煤中水分会成为蒸汽,在蒸发时消耗热量;另外,精煤的水分对炼焦也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水分每增加2 % ,发热量降低100kcal/kg(大卡/千克);冶炼精煤中水分每增加1 % ,结焦时间延长5 一10min .

二、灰分(A )

煤在彻底燃烧后所剩下的残渣称为灰分,灰分分外在灰分和内在灰分。外在灰分是来自顶板和夹研中的**碎块,它与采煤方法的合理与否有很大关系。

外在灰分通过分选大部分能去掉。内在灰分是成煤的原始植物本身所含的无机物,内在灰分越高,煤的可选性越差。

灰是有害物质.动力煤中灰分增加,发热量降低、排渣量增加,煤容易结渣;一般灰分每增加2% ,发热量降低100kcal / kg 左右。

冶炼精煤中灰分增加,高炉利用系数降低,焦炭强度下降,石灰石用量增加;灰分每增加1 % ,焦炭强度下降2 % ,高炉生产能就下降3 % ,石灰石用量增加4 % .

三、挥发分(V )

煤在高温和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时,所排出的气体和液体状态的产物称为挥发分。挥发分的主要成分为甲烷、氢及其他碳氢化合物等。它是鉴别煤炭类别和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来讲,随着煤炭变质程度的增加,煤炭挥发分降低。褐煤、气煤挥发分较高,瘦煤、无烟煤挥发分较低。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煤炭质量的基本指标

煤的质量标准

煤炭质量的基本指标,总共有12个。煤的水分分为两种,一是内在水分(Minh ) ,是由植物变成煤时所含的水分;

二是外水(Mf ) ,是在开采、运输等过程中附在煤表面和裂隙中的水分.全水分是煤的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总和。一般来讲,煤的变质程度越大,内在水分越低。褐煤、长焰煤内在水分普遍较高,贫煤、无烟煤内在水分较低。

扩展资料:

指标介绍

一、水分(M )

水分的存在对煤的利用极其不利,它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运输资源,而且当煤作为燃料时,煤中水分会成为蒸汽,在蒸发时消耗热量;另外,精煤的水分对炼焦也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水分每增加2 % ,发热量降低100kcal/kg(大卡/千克);冶炼精煤中水分每增加1 % ,结焦时间延长5 一10min .

二、灰分(A )

煤在彻底燃烧后所剩下的残渣称为灰分,灰分分外在灰分和内在灰分。外在灰分是来自顶板和夹研中的**碎块,它与采煤方法的合理与否有很大关系。

外在灰分通过分选大部分能去掉。内在灰分是成煤的原始植物本身所含的无机物,内在灰分越高,煤的可选性越差。

灰是有害物质.动力煤中灰分增加,发热量降低、排渣量增加,煤容易结渣;一般灰分每增加2% ,发热量降低100kcal / kg 左右。

冶炼精煤中灰分增加,高炉利用系数降低,焦炭强度下降,石灰石用量增加;灰分每增加1 % ,焦炭强度下降2 % ,高炉生产能就下降3 % ,石灰石用量增加4 % .

三、挥发分(V )

煤在高温和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时,所排出的气体和液体状态的产物称为挥发分。挥发分的主要成分为甲烷、氢及其他碳氢化合物等。它是鉴别煤炭类别和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来讲,随着煤炭变质程度的增加,煤炭挥发分降低。褐煤、气煤挥发分较高,瘦煤、无烟煤挥发分较低。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煤炭质量的基本指标

煤的取样方法

原料煤取样[1] (coal
sampling)是指焦化厂原料煤接受工序的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运到焦化厂的煤,质量并不均一,因此应在一种来煤的不同部位分别取样。
中文名
原料煤取样
外文名
coal
sampling
领 域
工程技术
学 科
冶金工程
原料煤取样(coalsampling)是指焦化厂原料煤接受工序的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1] 。运到焦化厂的煤,质量并不均一,因此应在一种来煤的不同部位分别取样。所采的原始子样经过混匀、破碎和缩分后,供分析检验用。取样点越多,试样越有代表性,即所采样品的质量与该批原料煤的质量越接近。

普通烧结砖规定以多少为一个批次送检

每15万块/批不足15万块亦作为一批,检验强度等级的砖每一组取样10块。《烧结普通砖》规定,凡以黏土、页岩、煤矸石和粉煤灰等为主要原料,经成型、焙烧而成的实心或孔洞率不大于15%的砖,称为烧结普通砖。

烧结普通砖的外形为直角六面体,公称尺寸为:240mm×115mm×53mm。按技术指标分为优等品(A)、一等品(B)及合格品(C)三个质量等级。烧结普通砖按抗压强度分为五个等级。

扩展资料

查验批次应以在施工现场堆积的同产地,同规范分批查验,以400立方米或600吨为 一查验批,缺乏上述数量者以一批计。关于一次出场数量较少,且随进随用者,当质量比较 稳守时,能够一个月为一周期以400立方米或600吨为一查验批,缺乏者亦为一个批次进行抽检。每次从16个不一样部位,取样60kg。

每3.5万-15万块同一强度等级,同一出产工艺烧结一般砖为一查验批,不足3.5万块亦按一批计。进入现场同一出产工艺,同一强度等级,同规范烧结一般砖,不超过15万为一批次进行查验。在施工现场选用随机抽样,抽烧结一般砖样50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材料检测

参考资料来源:知网—建设部关于印发《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行见证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