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亳州北关有什么好玩的吗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亳州便宜好玩的地方?(亳州便宜好玩的地方推荐)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亳州便宜好玩的地方?
1、花戏楼
花戏楼,原名大关帝庙,亦称山陕会馆,位于安徽省亳州城北关隅咸宁街。由于戏楼的砖雕、木雕、彩绘多以地方戏曲折子戏为主要内容,所以俗称花戏楼。景区是集歌舞娱乐、宗教祭祀和商贾聚会等活动场所为一体的大庙戏楼,也是安徽省内极具艺术价值且保存较完好的古代建筑群之一。花戏楼建筑群以大关帝庙为主,由戏台和张飞庙、岳飞庙、朱公书院、火神庙等景点组成。地址: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
2、白鹭洲风景区
白鹭洲水利风景区位于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阚疃镇,在利辛县城东南18公里,居西淝河之阳,茨淮新河南畔,是一利辛县处集自然生态、休闲度假、水利文化展示和康体运动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景区总占地面积1800亩,其中陆地面积1200亩,水面600亩。白鹭洲水利风景区指以茨淮新河阚疃枢纽工程为中心范围,包括节制闸、船闸、抽水站、灌溉引水闸、抽水站排涝闸、利阚新河排涝闸以及阜凤公路、阚新河公路桥、永幸河公路桥等区域。地址: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阚疃镇枢纽三角洲
3、亳州市博物馆
亳州博物馆位于亳州市芍花路,以收藏、整理地方文物史料为主,兼集地方自然标本,是建立最早的安徽省地方博物馆,是中国地志性博物馆。2010年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博物馆为仿汉城堡式建筑,为综合性博物馆,馆名于1963年由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郭沫若题写。占地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室内基本陈列面积2800平方米,文物库房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馆藏文物2071件套。地址: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芍花大道 209号
4、南京巷**
南京巷**位于安徽省亳州市北关南京巷19号,始建于清道光五年(1825年),是以货币为经营对象的民间金融机构旧址,占地1300平方米。南京巷**是国内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1998年5月,安徽省人民**公布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2月,亳州市南京巷**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南京巷**,为面阔3间的三进四合院,存有门厅、正厅、后厅、柜房、账房、掌柜房、灶房等建筑30余间,建筑风格中西合璧,布局严谨,保存完整。地址: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南京巷19号
5、安徽古井酒文化博览园
古井酒文化博览园坐落在曹操与华佗故里、药材之乡的安徽省亳州市,属于安徽古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被誉为“华夏第一白酒博物馆”。2008年10月,古井酒文化博览园被评为AAAA级国家旅游景区,同时也成为酒文化研究与参观的遗址景观园区。园区具体景观达四十余处,包括有着“华夏白酒第一馆”之称的中国白酒博物馆、“天下名井”北魏古井、1000年前的**宋井、源自明代正德十年的“公兴槽坊”窖池群、每年祭祀曹操的酒神广场、景区圣地“古井园”、古井贡“名人馆”等等。地址: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古井镇
6、蒙城万佛塔景区
万佛塔又名插花塔、兴化寺塔、慈氏寺塔(因为此处宋代有兴化寺,元代有慈氏寺),俗称“蒙城砖塔”。万佛塔位于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城内东南隅,始建于宋崇宁元年。整座塔为八角十三层楼阁式砖塔,高42.2米,塔底周长24米,直径8米,因塔体内外镶嵌佛像八千余尊而得名。塔东侧有寺,名兴化寺,故最早塔名叫兴化塔。万佛塔体型不很大,但造型秀丽,结构富于变化,保存亦较完整,是中国南北方造塔技术融合的作品。地址: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阜蚌路
7、亳州古地道
亳州古地道又称曹操运兵道,位于安徽省西北部亳州市老城区。古地道原为三国曹操连通城内外的**运兵道。现存大部分为宋代重修,砖结构,券顶为拱形砖券,有齐口和咬口两种砌筑方法。地道壁为单砖跑砌或丁砌。砖墁大部分为平砖交错横铺,也有少量立砖十字纹铺。已发现的古地道长4000余米,以大隅首为中心,分别向东南西北四城门延伸,并通达城外。地道有单行、平行、上下两层、立体交叉四种形式。还有猫耳洞,可容1-6人。道内转弯处为T字形,道内并设障碍券、障碍墙、陷阱、绊腿板(棍)。地址: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
8、涡阳县老子博物馆
老子博物馆位于安徽省涡阳县闸北镇郑店村天静宫东侧,是展示涡阳老子故里地域文明之精华的系列专题陈列,分三大部分:道之源、德之初、文明之光,基本陈列以时间的先后顺序,集老子文化专题,运用丰硕的老子文化研究成果和大量的馆藏文物,通过200余张历史文献资料、文保遗存图片,主要介绍老子出生地、老子生平事迹、老子思想、老子故事和道家人物等。重要展品有:新石器时期的陶网坠、鬲足、鬶足、石锛、石斧;东汉的陶 罐、陶鸡、陶狗、陶灶、陶磨;宋代天静宫遗址出土的“宫”字碗、水注、建筑构件、带文字记载的石刻等。地址:安徽省毫州市涡阳县闸北镇郑店村天静宫东侧
9、亳州市曹操**运兵道景区
曹操运兵道,又称曹操藏兵道,位于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人民路。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中国现存古老、保存较完整的**大型军事设施。运兵道包括谯望楼和古地道两个部分;整个地道经纬交织,纵横交错;布局奥妙,变化多样;立体分布,结构复杂;规模宏伟,工程浩大,已发现八千余米,被誉为“**长城”。地址: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人民路548号
10、涡阳天静宫
天静宫,俗称老子庙,又名中太清宫,国家AAAA级风景区,位于亳州市涡阳县闸北镇郑店村,是中国先秦伟大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道教鼻祖老子的诞生地和道教的祖庭。景区占地面积3000亩,分为中、东、西三路,中路为正殿所在,东路有东岳庙、圣母殿、流星园及九龙井;西路有讲经堂及藏经阁,其中老君殿内供奉有国内较大的老子铜像。地址: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闸北镇郑店村
亳州好玩的景点推荐,亳州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十大?
亳州市地处皖西北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主要景点有花戏楼、华祖庵、北关历史文化街区、曹操运兵道、曹操宗族墓群、南京巷**、林拥城、陵西湖公园、观音寺、古井酒文化博物馆和药都花海等。
亳州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亳州十大最好玩的地方
1、花戏楼 4A景区文物保护单位

花戏楼,原名大关帝庙,亦称山陕会馆,位于安徽省亳州城北关隅咸宁街。由于戏楼的砖雕、木雕、彩绘多以地方戏曲折子戏为主要内容,所以俗称花戏楼。景区是集歌舞娱乐、宗教祭祀和商贾聚会等活动场所为一体的大庙戏楼,也是安徽省内极具艺术价值且保存较完好的古代建筑群之一。花戏楼建筑群以大关帝庙为主,由戏台和张飞庙、岳飞庙、朱公书院、火神庙等景点组成。
【 详细>>】
地址: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
2、白鹭洲风景区 国家水利风景区3A景区
白鹭洲水利风景区,在利辛县城东南18公里,居西淝河之阳,茨淮新河南畔,是利辛县一处集自然生态、休闲度假、水利文化展示和康体运动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景区总占地面积1800亩,其中陆地面积1200亩,水面600亩。白鹭洲水利风景区指以茨淮新河阚疃枢纽工程为中心范围,包括节制闸、船闸、抽水站、灌溉引水闸、抽水站排涝闸、利阚新河排涝闸以及阜凤公路、阚新河公路桥、永幸河公路桥等区域。
【 详细>>】
地址: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阚疃镇枢纽三角洲
3、亳州市博物馆 4A景区
亳州博物馆位于亳州市芍花路,以收藏、整理地方文物史料为主,兼集地方自然标本,是建立最早的安徽省地方博物馆,是中国地志性博物馆。2010年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博物馆为仿汉城堡式建筑,为综合性博物馆,馆名于1963年由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郭沫若题写。占地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室内基本陈列面积2800平方米,文物库房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馆藏文物2071件套。
【 详细>>】
地址: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芍花大道 209号
4、南京巷** 4A景区文物保护单位
南京巷**位于安徽省亳州市北关南京巷19号,始建于清道光五年(1825年),是以货币为经营对象的民间金融机构旧址,占地1300平方米。南京巷**是国内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1998年5月,安徽省人民**公布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2月,亳州市南京巷**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南京巷**,为面阔3间的三进四合院,存有门厅、正厅、后厅、柜房、账房、掌柜房、灶房等建筑30余间,建筑风格中西合璧,布局严谨,保存完整。
【 详细>>】
地址: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南京巷19号
5、安徽古井酒文化博览园 4A景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古井酒文化博览园坐落在曹操与华佗故里、药材之乡的安徽省亳州市,属于安徽古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被誉为“华夏第一白酒博物馆”。2008年10月,古井酒文化博览园被评为AAAA级国家旅游景区,同时也成为酒文化研究与参观的遗址景观园区。园区具体景观达四十余处,包括有着“华夏白酒第一馆”之称的中国白酒博物馆、“天下名井”北魏古井、1000年前的**宋井、源自明代正德十年的“公兴槽坊”窖池群、每年祭祀曹操的酒神广场、景区圣地“古井园”、古井贡“名人馆”等等。
【 详细>>】
地址: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古井镇
6、蒙城万佛塔景区 文物保护单位
万佛塔又名插花塔、兴化寺塔、慈氏寺塔(因为此处宋代有兴化寺,元代有慈氏寺),俗称“蒙城砖塔”。万佛塔位于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城内东南隅,始建于宋崇宁元年。整座塔为八角十三层楼阁式砖塔,高42.2米,塔底周长24米,直径8米,因塔体内外镶嵌佛像八千余尊而得名。塔东侧有寺,名兴化寺,故最早塔名叫兴化塔。万佛塔体型不很大,但造型秀丽,结构富于变化,保存亦较完整,是中国南北方造塔技术融合的作品。
【 详细>>】
地址: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阜蚌路
7、亳州古地道 文物保护单位
亳州古地道又称曹操运兵道,位于安徽省西北部亳州市老城区。古地道原为三国曹操连通城内外的**运兵道。现存大部分为宋代重修,砖结构,券顶为拱形砖券,有齐口和咬口两种砌筑方法。地道壁为单砖跑砌或丁砌。砖墁大部分为平砖交错横铺,也有少量立砖十字纹铺。已发现的古地道长4000余米,以大隅首为中心,分别向东南西北四城门延伸,并通达城外。地道有单行、平行、上下两层、立体交叉四种形式。还有猫耳洞,可容1-6人。道内转弯处为T字形,道内并设障碍券、障碍墙、陷阱、绊腿板(棍)。
【 详细>>】
地址: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
8、涡阳县老子博物馆
老子博物馆位于安徽省涡阳县闸北镇郑店村天静宫东侧,是展示涡阳老子故里地域文明之精华的系列专题陈列,分三大部分:道之源、德之初、文明之光,基本陈列以时间的先后顺序,集老子文化专题,运用丰硕的老子文化研究成果和大量的馆藏文物,通过200余张历史文献资料、文保遗存图片,主要介绍老子出生地、老子生平事迹、老子思想、老子故事和道家人物等。重要展品有:新石器时期的陶网坠、鬲足、鬶足、石锛、石斧;东汉的陶 罐、陶鸡、陶狗、陶灶、陶磨;宋代天静宫遗址出土的“宫”字碗、水注、建筑构件、带文字记载的石刻等。
【 详细>>】
地址:安徽省毫州市涡阳县闸北镇郑店村天静宫东侧
9、亳州市曹操**运兵道景区 4A景区

曹操运兵道,又称曹操藏兵道,位于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人民路。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中国现存古老、保存较完整的**大型军事设施。运兵道包括谯望楼和古地道两个部分;整个地道经纬交织,纵横交错;布局奥妙,变化多样;立体分布,结构复杂;规模宏伟,工程浩大,已发现八千余米,被誉为“**长城”。
【 详细>>】
地址: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人民路548号
10、涡阳天静宫 4A景区

天静宫,俗称老子庙,又名中太清宫,国家AAAA级风景区,位于亳州市涡阳县闸北镇郑店村,是中国先秦伟大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道教鼻祖老子的诞生地和道教的祖庭。景区占地面积3000亩,分为中、东、西三路,中路为正殿所在,东路有东岳庙、圣母殿、流星园及九龙井;西路有讲经堂及藏经阁,其中老君殿内供奉有国内较大的老子铜像。
【 详细>>】
地址: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闸北镇郑店村
亳州有什么古建筑?
(一)花戏楼 原名大关帝庙,亦称山陕会馆。因戏楼遍布戏文,彩绘鲜丽,俗称花戏楼。坐落于亳城北关西北隅,建筑面积3163平方米,为山西药商王璧、朱孔领等人于清顺治十三年(1656)筹资兴建。1961年、1979年,省县两级**拨款维修。1961年9月,被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花戏楼以大殿为主体建筑,戏楼辅衬。大殿高约10米,前为明轩、暗轩。明轩3间为5架结构。后为正殿,是敬奉主神关羽的地方。大殿对面是戏楼,建于清康熙十五年(1676),坐南朝北,舞台前突,呈“凸”字形。舞台正中书“演古风今”4个金字,前明柱上悬挂木对联一副,右书“一曲阳春唤醒今古梦”,左书“两般面貌做尽忠*情”。戏楼东侧为钟楼,西侧为鼓楼,两楼中间是前门,为仿木结构3层牌坊式水磨砖面建筑,一幅幅精美砖雕镶嵌其间。花戏楼以其砖雕、木雕、彩绘及豪华的建筑风格闻名于世,代表了清初建筑雕刻艺术风格,为清盛世建筑艺术的代表作,对研究清代建筑和戏剧具有重要价值。 木雕 花戏楼木雕分大木透雕和普通木雕两大类,其中以大木透雕艺术价值最高。 大木透雕:镶于戏台大柱外面,共雕三国戏文18出:《长坂坡》、《空城计》、《舌战群儒》、《七擒孟获》、《上方谷》、《三气周瑜》、《曹操刺董卓》、《夜战马超》、《击鼓骂曹》、《割须弃袍》、《曹操濮阳战吕布》、《许褚*体战马超》、《蒋干盗书》、《诸葛用计破羌兵》、《吕布刺丁原》、《诸葛亮智取三城》、《张松反难杨修》、《阚泽密献诈降书》等。人物造型生动逼真,表现了高超的绘画、雕刻技巧。如《长坂坡》,境深3层,镂刻人物23个,战马13匹。赵子龙左手持红缨长*,右手握金虹宝剑,怀抱阿斗,精神抖擞,血染战袍,观之,如闻万人呐喊、战马嘶鸣。《上方谷》静中有动,一幅画面之中,不但描绘出各种人物的神情动态,还表现了风、雷、雨、电、烈火交汇的场景,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其他木雕:戏楼还有其他木雕三国戏文和人物故事、动物、植物、花卉等。三国戏文有:《三英战吕布》、《千里走单骑》、《阳平关》、《华容道》、《连环计》、《凤仪亭》。等。人物故事有:《八仙图》、《朱洪武牧牛》、《葛仙炼丹》、《铁拐李焚身》、《东方朔偷桃》等12出。动物有:鹤、鹿、龙、凤、天马、虎、犀牛、辟邪、开禄、天象、麒麟、狮子、鳌鱼、黄莺、杜鹃等。植物花卉有:菊花、牡丹、莲花等。均雕得形象准确、比例得当。 彩绘 内容有戏文,亦有掌故。如《三盗芭蕉扇》、《走马荐诸葛》、《草船借前》、《苦肉计》、《诸葛祭风》、《大闹长坂坡》、《火烧战船》、《马跃檀溪》、《张僧繇画龙》、《吴道子画虎》、《诸葛亮大破魏兵》、《赵子龙力斩五将》、《刘备拜乔》、《秦琼表功》、《夜观春秋》、《文王拉纤》、《伯牙摔琴谢知音》等,色彩斑谰,形象栩栩如生。戏台顶藻井9幅彩绘,更是雍容大方、富丽堂皇。分别为《龙凤呈祥》、《万象更新》、《麟吐玉书》、《喜上眉梢》、《招财进宝》、《万事如意》、《福寿千秋》、《鹤舞朝阳》、《鹿芝献寿》等。 砖雕 集中分布在前门水磨砖墙上,均为立体透雕。共雕刻人物115个,鸟禽33只,狼、虎、狮、鹿、猿等兽67只,楼、台、殿、阁、亭多处。刀法细腻,维纱维肖,玲珑剔透,巧夺天工;尤其对画面处理,更是构图新颖,别具匠心,充分体现了徽派艺术风格。雕刻者巧妙地利用观察者仰视的角度,在仅几厘米的厚度上,把场景处理得层次丰富,景境深幽,大有咫尺千里、身临其境之感。砖雕内容有戏文6出:《吴越之战》、《郭子仪上寿》、《范睢逃秦》、《白蛇传》、《三顾茅庐》、《李娘娘往寒窑》。人物故事16幅:《鲁隐公爱鱼》、《王羲之爱鹅》、《陶渊明爱菊》、《周敦颐爱莲》、《燕山教子》、《王质烂柯》、《老君炼丹》、《达摩渡江》、《魁星点元》、《文昌帝君》、《蟠桃孝母》、《争梨体妻》、《福禄寿三星》、《甘露寺》、《三酸图》、《衔环之报》等。动物典故24幅,有《九狮图》、《三阳开泰》、《虎入平原》、《犀牛望月》、《万象更新》、《风凰戏牡丹》、《二龙戏珠》、《鹿孩狼顾》、《麟吐玉书》、《怒蟾斗狮》、《心猿意马》、《龙腾致雨》、《鱼龙漫衍》、《一品当朝》、《传胪赐宴》、《鸳鸯戏莲》、《鸡鸣戒旦》、《梅花当魁》、《松鹤延年》、《龙凤呈祥》、《九世**》、《五世其昌》、《寿比南山》、《夔龙一足》等。另外,还有装饰图案如葵花、二方连续、织锦图案、万字图、缠织花卉、福寿子等。 其他装饰 戏楼前门外镇门石狮1对,高2.4米,一雄一雌。狮符外侧竖铁旗杆1对,高16米多,顶端铸丹凤1对,似引颈长鸣,展翘欲翔。凤上高悬日月,光芒四射。旗杆分5节,分铸八卦图、蟠龙、对联等,重2.4万余斤,为山陕众药材商敬献。 大殿前放铁鼎1座,通高245厘米,重3000斤,铸于道光二年(1833)。鼎侧立铁鹤1对,足踏龟座,高3米,重1000余斤,神态超然,铸工精细,铸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 (二)华祖庵 原名华祖庙,位于城里水安街西头,依市背水,是敬奉神医华忙的庙字。因庙内往持世代为厄,乃更“庙”为“庵”。 华祖庵约建于明代。据清道光《亳州志》载:乾隆辛巳(1761)年,亳州同知顾登加以修缮;嘉庆二年(1797)安徽巡抚朱珪命知州李廷仪重修,并亲题联额。额曰:“燮理通微”;联曰:“五戏转灵枢道本皇轩仙位业,四轮消劫运动参帝释佛**”。同治年间又重修。1962年,亳县人民**拨款对华祖庵进行维修,并设华化纪念馆。郭沫若亲题馆名,州人颜天明为华忙撰写了传记。“文化大**”期间,华祖庵大部分为当地居民所占。1980年,亳县人民**又拨款进行了维修,住庙居民陆续迁出。 华祖庵前门为瓦房结构,门前1对狮符,一雄一雌。进门正殿,供奉中忙立像。像高2.8米,腰悬药葫芦,神采奕奕,目光深邃。上殿东为偏殿(经常),有两门可通,南门曰“回春”,北门曰“济世”。两门上中照壁上镶郭沫若手将“华佗纪念馆”刻石。院内有自怡亭,传为华佗休憩之所。亭柱对联云:“自是闲云野鹤,怡然流水瑶琴”。大殿西为一圆门,上额“得神者昌”,入门即为西偏殿。大殿之后为华佗故居,有元化草堂、益寿轩、存珍斋等。元化草堂面南,供华佗像:左手执刀,双目凝视,似正在进行外科手术。有曲廊连东西厢房,东厢曰“益寿轩”、据说是华佗诊病之所;西厢为“存珍斋”,据说是华佗存药之处。再后为一池塘,名洗芝池,相传是华佗淘洗药物的地方。 1981年9月,华祖庵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全国“华佗学术讨论会”在此召开。 (三)道德中宫 位于城里老祖殿街东头路北,前是问礼巷,据说是当年孔子向老子问礼的地方。道德中宫当地又称“老祖殿”。 道德中宫建于何时,已不可考。清光绪《亳州志》云:“明万历中,知州马呈鼎创建著经堂,石刻《道德经》,并建春登台。乾隆十三年(1748)修复后殿、山门。道光十六年(1836),改龙厅为拜殿。”堂内原石刻《道德经》全文并序64块,石刻老子像,高一丈二尺,惜今已无存。道德中宫有山门3间,前殿把人祖,后殿把老子。大殿之东、西又各有1院,东院门题曰:“紫气东来”,入门有殿3间,敬鲁班;西院门题曰:“青牛西渡”,有殿,敬财神。 **时期,道德中宫曾作学校,80年代以前曾长期占用。1986年7月,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拟修复开放。 (四)古**道 相传为曹操之运兵道。发现于**27年。1969年,先后在城内人民路东、西、南、北4条大街两侧挖出近2000米,后又在老衙门院、曹巷口等处,发现一些支道。**道以城内大隅首为中心,向东、西、南、北延伸,有单行道、平行双道、上下两层道三种形式,其中支道纵横交错,互相通联,工程巨大。 **道部分为砖结构,券顶有的地方召有方洞,直通地面,在墙壁1米处距离不等留有小龛,似为放灯之用。部分为砖土结构,修造简单,上为横木,木上铺板,板上封土,可能是为临时应急而抢修。高低、宽窄不等,一般高1.45~2.10米,宽60~120厘米,底面高低起伏。 三国时期,地道战作为攻打城池、防护阵地的战术手段,时有应用、《三国志》云:“绍复进官渡,起土山、地道。公(曹操)亦于内作之,以相应”。但从**道发现文物看,似非曹操所修,为宋元时期的遗存,**道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希夷故里 位于城南宋塘河西岸陈庄,系其后人敬把陈抟的家庙,故又名“陈氏家庙”、“陈抟庙”、“希夷祠”。庙分前殿、后楼。前殿雕5龙环绕的陈抟睡像。相传陈抟成仙后于颜店里讲经,讲得非常精彩,5个龙王变作5个白衣秀才前来听讲。后楼奉陈抟坐像,两童侍立。庙废于“文化大**”期间。道光年间所立碑记存于陈庄陈抟后裔家中,另一古碑1958年被毁。 相传农历十月十五日是陈抟诞辰,民间有“十里荷花出陈抟”之说,故每年这天逢庙会,为当地一重大节日。后随着庙废会也废了。希夷故 里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六)薛阁塔 位于南郊。直锥式,八角形,共7层,高34.15米。底层周围23.36米,座为8块大青石奠基。从第2到第6层内,壁上各有一面南小龛,似为供神之处。现神无存。塔顶八角飞檐,挑角垂脊,铺有筒瓦滴水,形如八角古亭。塔尖为铁铸莲花座,座上用螺旋铁柱支撑一铁葫芦。 该塔建于清乾隆中叶。当时知州郑交泰见亳州文风不盛,乃筑此塔以振文风,故名文峰塔。初为5层,后州绅何天衢捐资续建两层。因塔处明代亳州名士薛蕙家庙薛家阁附近,故后人多称此塔为“薛阁塔”。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为薛阁塔古会。届时众商云集,州人争至,为一方之盛事。近年来,薛阁古会成为本地盛大的物资交流大会,其盛况又非当年可比。薛阁塔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七)白衣律院 在城东南郊1里处,内供奉白衣大士南海观世音菩萨,故又名“白衣庵”。清顺治初僧尽休始建。顺治六年(16的),九华山高僧妙湛与盲僧德升续建。乾隆二十五年(1760),山西富商董继先从亳州路过,捐资修建环殿经阁、藏经楼及厢房等。寺内广植花木,尤以牡丹著名。松篁交翠、晨钟暮鼓,令人有出世之感。律院的主持僧多系著名大和尚。山门上“白衣律院”4字,隶书,为清代著名书法家邓石如手笔。乾隆年间,由缅甸运入金塔、玉佛。另有精刻大佛像。庙中藏有《瑜咖焰口经》、《金刚经》、《观音普门品经》等精刻木制经版,共1100余块。还藏有一本《频伽大疯经》,计40秩,共414册1916部8416卷,为佛门珍宝。还藏有《贝叶经》1部,是亳一医者入缅所得。此经用贝叶及多罗树时书印度文,长约尺余,宽近2对,90余叶,状如草叶。贝叶写经不朽不蛀,为佛宝。乾隆五十年(1786),僧人灵光请梁写《贝叶经跋》,镌碑。 此庙为附近各地僧侣受戒之所。建国前夕,有庙田17顷,沙弥20余人。解放后,被粮食部门占用。现经省宗教事务处批准作重点开放寺院,已拨款重建诵经堂1处,有僧人1名。白衣律院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金蟾琉璃井 位于涡北交通街北端路西,是亳州名井。琉璃井构造奇特:井口为青石所砌,呈方形;水面上端一人高左右分界,界上为砖砌,界下逐渐为琉璃。整个井壁浑然一体,若窑中烧制的瓷器,光滑异常。井中水质甜润,张力很大。并不知何代修。民间传说,古时涡北打井不易,居民白日凿井,夜里即为沙陷,数年打井不成。上仙知道后,午夜派金蟾下凡,命它口吐神火将井壁烧成琉璃。谁知金赡下凡太迟,井刚烧好一半天已黎明,一拾粪老者见井中火光冲天,大呼“井中失火!”凉跑了金蟾。所以,井壁下半截为琉璃,上半截仍是砖。此井为当地名胜,今居民犹喜饮此井之水。
亳州市里那条街最繁华?
亳州 『八步六条街』是百年网红街,
一百年前的这里,堪比现在的南京CBD
银行商号当铺林立,分分钟千万两上下
百年前,这里是亳州最入世的代表
七十二条街,三十六条巷
一街一货、一巷一品
被誉为 “小南京”
百年后, 『八步六条街』 又成为了网红街
每天都会有很多游客到这里来打卡
来测试下自己八步真能走完繁华的六条商业街吗?
亳州城门楼有多少年历史?
截止2021年,至少有586年的历史了
亳州城始建于春秋时期
明朝洪武初筑土城
宣德十年(1435年)以砖石包砌
亳州城墙建立
清代历遭洪水冲击,多次复修
最后一次是知州王鸣重修城楼
上世纪50年代初
北门城楼成为废墟
城墙被当地居民拆去成为菜市场
1986年原址重建了城北门和城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