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苍蝇草有什么用途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捕蝇草的捕虫原理是什么?(捕蝇草的捕虫原理是什么样的)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捕蝇草的捕虫原理是什么?

捕蝇草中文名茅膏菜,茅膏菜科捕蝇草属;别名落地珍珠、捕虫草、食虫草、草立珠、一粒金丹、苍蝇草、山胡椒;英文名VenusFlytrap。是食虫植物中的一种。

捕蝇草生长在北美洲,是多年生草本,叶子排列成莲座状,叶片的构造十分奇特,在叶端有一个肉质的,随意开合的贝壳状夹子,每半个叶片的边缘上还生长有10多根又长又硬的刚毛。平时,“贝壳”向外张开,叶缘蜜腺中还散发出甜蜜的气味。当小虫上了钩来,一旦解动了刚毛,那两片叶片就在极短的时间里闭合,将猎物禁闭在“牢笼”里。那个像贝壳似的捕猎器,又变成了它的“胃”。及时地分泌出消化液,将猎物慢慢地消化。当猎物被完全消化干净了,叶子便再次张开,等待下一个猎物的落网。捕蝇草是一种珍奇有趣的食虫植物,世界著名植物园和植物爱好者都有栽培,可供观赏。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捕蝇草还能区别生物和非生物,如果你用一支铅笔触动它的感觉毛,它没有任何反应,两片“蚌壳”不会闭合起来。

捕蝇草株高10~30厘米。茎直立,纤细。基生叶小,圆形,花开时枯萎;茎生叶互生,具细柄,长约1厘米,弯月形或扇形,基部呈凹形,分为两半,边缘及叶**多数细毛,分泌黏液,呈露珠状,叶缘中间有3根对**反应灵敏。叶片通常向外张开,叶缘蜜腺散发出甜蜜的气味。花葶高30厘米;总状花序;小花白色;萼片5,基部联合,卵形,有不整齐的缘齿,边缘有腺毛;花瓣5,白色,狭长倒卵形,较萼片长,具有色纵纹;雄蕊5,花丝细长;雌蕊1,子房上位,1室;花柱3,指状4裂。蒴果。种子细小,椭圆形,有纵纹。花期5~6月。

捕蝇草的捕虫原理是什么?

猪笼草是蔓生植物,主要分布澳大利亚等地。猪笼草的叶子是互生的,叶片前端的中脉伸出,变成一条卷须,卷须的前端膨大而成为一个捕虫袋。它形如猪笼,因此得名。捕虫袋像拇指大的小瓶子,一只只地悬挂在植株上,随风飘动,表面彩色,还镶着紫色的斑点,色彩很鲜艳。捕虫袋的上面有半开的盖子,在袋口附近还生有蜜腺,能发出芳香的气味,以引诱昆虫。捕虫袋内壁的腺体能分泌一种酶,能分解蛋白质,因此可以分解那些跌进"陷阶"的昆虫或其他小生物。

捕蝇草的形态:

捕蝇草属于维管植物的一种,拥有完整的根、茎、叶、花朵和种子。它的叶片是最主要并且明显的部位,拥有捕食昆虫的功能,外观明显的刺毛和红色的无柄腺部位,样貌好似张德利齿的血盆大口。

-根和茎

捕蝇草的根比较短并且不发达,主要的功能是吸取水份。它的茎也比正常的一般植物小,连接叶柄并不明显,不过在生长过程之中**会发育出鳞茎,鳞茎属于演化过的一种**茎

-叶子

捕蝇草的叶子是由中心部位生长出来,属于轮生的叶子,显连座状以丛生的形态生长。**长出来扁平或者细线状好似翅膀形状的是属于叶病的部分,原生种的叶病是扁平如叶片一般,因为反而像是叶子,所以也称作假叶。叶病的末端带有一个捕虫夹,这才是会捕捉昆虫的叶子的部分,正面分布有许多的无柄腺,一般是红色或则橙色,越接近叶绿的地方的无柄腺就越少,这部分是分泌消化液来分解昆虫或则吸收昆虫的养分的部位。叶绿长有齿状的刺毛,刺毛的基部有分泌腺,会分泌出粘液,作用是防止昆虫挣脱和叶瓣粘合。这种的叶子拥有捕捉昆虫的特殊功能,和特殊的模样,属于**叶中的《捕虫叶》,因为叶子是由**生长出来,所以月外层的叶子就越老。捕虫叶**分开,行似贝壳一样的为两瓣的构造,长约2至3公分。叶片内侧一般的原生种为橙色、红色或则紫色,主要是因为消化腺体的色素(花青素)成份影响(光合作用时光线充足),也有一些因生长环境影响的关系没有色素产生,这是叶子就会比较接近黄绿色。两瓣均等的叶片内侧长有数对细小并且敏感的《感觉毛》,一般拥有三至五对。

-花

捕蝇草的开化时期为初夏到盛夏,初期的时候会生长出花茎,每个花茎拥有大概五至十个的花苞,属于标准的繖房花序,每日依序开出白色的花朵。原则上每株化指挥开出一个花茎,如果生长的环境和养分充足的话,有时候也会生长出两个花茎,一般正常状况下大都为五片花瓣和五花萼,偶尔也会有六片花瓣的变异株,雄芯约有十数根,**会有一根雌芯,拥有分叉状的柱头。

捕蝇草同株受粉的现象比较少,原因是因为当雄芯的花要长出花粉的时候,雌芯的花柱是封闭的状态,等到雄芯开始向外侧斜倾倒的时候,柱头才会开放变成分叉状,这时候才是处于可以授粉的状态。这类的雄心先成熟后雌芯才长成在植物界相当常见,主要就是要避免同株受粉的情况。一般专业术语称这种花为《雄芯先熟花》(Protandrousflower)

除了花茎外,一般不会有向上生长的较高大的部分,正常的茎短小不易发觉,叶柄和叶子又几乎是贴地而生长。这是食虫植物的一种特征。因为除了捕食昆虫吸收其养分外,为了后代的延续也需要借助昆虫协助传粉,这也是属于所谓的虫媒花。所以必须将补充叶和花两个部分有所区分,可以说这是大自然给于他们的天然指挥。

捕虫原理:

昆虫受叶缘蜜腺分泌的蜜汁吸引,爬到或飞到叶片上吃蜜时,如果触及其中一条刺毛2次或2次以上时,甚至是1次触动多条刺毛,那么叶状捕虫器就会在20—40秒钟内闭合,将昆虫困住。

当被困昆虫挣扎时,会再次触动刺毛,每触动1次,两片捕虫叶就会合得更紧。研究表明,捕蝇草的二片捕虫叶,其触发敏感度会随气温的升高而加快。

一般来说,在40E时其闭合可以是一触即发,在短短几秒种内关闭;在35℃时1次触及即可慢慢关闭;而当温度降至15℃以下时,需要2次触及刺毛才会在20~40秒内关闭。受挣扎昆虫的**,叶片上许多紫红色的小腺体就会分泌一种强酸性的消化液,把虫体消化,然后再由这些腺体将其吸收。约经1—2周之后,当昆虫的营养物质被吸收干净,捕虫叶又会重新张开,准备捕捉新的猎物。如果闭合的叶片不再重新打开,就会凋萎脱落。研究表明,虽然捕蝇草并非依赖捕食昆虫而生,但是如果它捕食的昆虫越多,所结出的种子就会越多。

捕蝇草栽培

(1)植料的选择可单用泥炭土或水苔作植料;亦可用泥炭土、水苔、河沙各1份拌成培养土应用。植料保水力强、强酸性,pH在4—5之间)对捕蝇草的生长有利。

(2)温度生长季节的生长适温是2l~38E,冬季休眠期要在1—10℃。在炎热的夏季,最好将其放于水池浅水处,浸于不高于花盆中部的水中,会增加湿度和降低暑热的温度,对捕蝇草的生长极为有利。

(3)浇水和湿度捕蝇草生长期要求较高的湿度,此时浇水应每天进行,以土面有少量积水最好。用水盆种植,土面保持少量水层,利于湿度的提高和降低植料温度。休眠期可减少或暂停浇水,保持植料稍湿最好。

(4)光照捕蝇草是一种喜光的植物。如果栽培环境光照充足,:叶会呈现美丽的红色,相反,若光线不足,植株会徒长瘦弱,叶面失去美丽的红色而变成暗绿色。但要注意的是,在盛夏季节应避开直射的阳光,以免高温灼伤叶片和幼嫩的植株,影响其完美的外观。

(5)施肥捕蝇草是一种喜肥植物,肥料和养分充足,植株粗壮亮绿,肥料和养分不足,植株会变得瘦弱和无光泽。因此,在生长季节可每隔2周施肥1次,或者每隔1个月在土面放1次固体肥料。

有条件者可人工喂饲一些诸如蚊蝇或粉虫之类的小昆虫于捕虫叶内,以补充养分和代替施肥的目的。

捕蝇草的繁殖

繁殖捕蝇草有无性和有性繁殖两大类。无性繁殖包括叶片扦插、珠芽分植、子株分植3种;而有性繁殖只有人工授粉1种。

(1)叶片扦插繁殖法先将叶片由基部整片切下,以叶越老越好。然后将切下的叶片平放或斜插于湿润的水苔或泥炭土上,置于)光线充足处,并盖上玻璃板,维持插床的高湿度,有利于叶基部切口长出株芽。待2个月后长出的小植株有3~4片叶时便可移植上盆栽培。

(2)珠芽分植繁殖法捕蝇草的叶柄基部会长出鳞片状珠芽,这些珠芽为潜伏芽,每当其顶芽自然或人为损伤不能再生长时,这些株芽就会发根长叶,成为新株,此时可将其从母株分离,另盆栽植。繁殖时可将顶芽有意识地掐掉,促进萌发新株。

(3)子株分植繁殖法捕蝇草开花后,其花序顶端花苞片处会自然长出一些小植株。当这些小植株长出根后即可从母株分离,另盆种植。完成子株分植繁殖的花梗此时也要剪去,以免过多消耗养分,影响母株继续正常生长。

(4)有性繁殖法捕蝇草可实施白花授粉和异花授粉法进行繁殖,为了要获得生命力强的种子,人工授粉进行异花受精十分有必要。具体方法将一朵花的花粉抖下于白纸上,再用毛笔蘸上花粉扫于另一朵花的柱头上。授粉后4~6周,种子便会成熟。这些细小的黑色种子以随采随播发芽率最高,亦可收集于密封玻璃瓶中,放于冰箱内保存,至来年再播,但发芽率一般只达到30%。播种可采用撤播法,将细小的种子直接均匀撒播于培养土表面,保持湿润,并盖上玻璃板,置于强光下和25℃的室温,约1个月左右萌发。待小苗长出4~6片叶时,便可移植。

病虫害防治:

捕蝇草是食虫植物,但它也会被其他害虫所食,如一些体形较大的昆虫,如蝗虫、金龟子等,其叶常会被啃食。

此外,一些如蚜虫、介壳虫等刺吸性害虫,也会爬满嫩茎或嫩叶。吸液,直接影响它的生长。防治方法可用滴滴畏或**乐果1000倍液喷杀。

病害方面主要在严热的夏季发生,常见的有叶斑病或茎腐病。叶斑病可用托布津或百菌清500倍液喷撤防治;而茎腐病主要由于*湿和通风**产生,一经发现茎段发黑腐烂应立刻停止浇水,将腐烂茎段剪去,用石硫合剂或高脂膜500倍液喷撒,并要改善生长环境,以达到防治的目的。

利用法:

捕蝇草的栽培由于捕蝇草有一对可开合的捕虫叶片,具有十分明显的捕虫特征,因此十分受欢迎,广泛用作家庭观赏、学校生物课的植物活教材以及珍奇花卉而栽培。

捕蝇草的夹子为什么能快速闭合,其原理是什么

在感觉毛的基部有一个膨大的部分,里面含有一群感觉细胞。感觉毛的作用有如杠杆,昆虫推动了感觉毛,使得感觉毛**感觉细胞,感觉细胞便会发出一股微弱的电流,去通告捕虫器上所有的细胞。

由于电流会四散向整个捕虫夹,所以引发闭合并不需要触碰同一根感觉毛,只要在同一捕虫夹中任两根感觉毛发出电流,便能引发闭合运动。当然,感觉毛所发出的电流仅影响其所在的捕虫夹,不会干扰到同一植株上其他捕虫夹的运作。

在受到**之前,捕虫夹呈60度角张开着,当受到昆虫**时,捕虫夹以其叶脉为轴而闭合。捕虫夹的闭合与捕虫夹上的细胞收缩有关。当捕虫夹上的细胞得到感觉细胞所发出的电流,其内侧的细胞液泡便快速失水收缩,使得捕虫器向内弯,因而闭合。

扩展资料:

捕虫夹的闭合是一个精确的控制过程。此过程最初是在昆虫碰到位于夹子上的感觉毛时开始的。引起闭合的条件为一个捕虫器中,任意一根感觉毛被触碰到两次,或是分别触碰到两根感觉毛。

触碰感觉毛的时间间隔对于闭合有决定性的影响:假如两次的触碰间隔在20~30秒内则能闭合,超过这段时间则需要有第三次成功的**才会闭合。

捕虫器需要两次的**,为的是确认昆虫已经走到适当的位置。当捕虫器受到第一次的**时,此时昆虫只是稍微走入捕虫器;若捕虫器就闭起来,只不过夹住昆虫的一部分,那么昆虫能够逃脱的机会便很大。

当捕虫器受到第二次的**时,此时昆虫差不多也走到捕虫器的里面,这时闭起的捕虫器便能将昆虫确实地抓住,关在捕虫器之中。

闭合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夹子快速关闭,以便捕到昆虫,此时捕虫夹只是夹住昆虫而已;

第二阶段:捕虫夹向内收缩,以便使捕虫夹的内侧能够尽量贴近昆虫,这时,捕虫器已经完全紧闭,不留一点缝隙。

夹子关闭数天到十数天,此时昆虫被分布于捕虫器上的腺体所分泌的消化液消化。昆虫被消化完后,捕虫器会再度打开,等待下一个猎物。剩下无法被消化掉的昆虫外壳,便被风雨所带走。第二阶段需要昆虫的挣扎才能进行,因为这样才代表捕虫器所捉到的确实是昆虫,是活的猎物。

捕蝇草有时会误捉到枯枝、落叶,如果少了这项确认机制,必然会将养分浪费在消化无法消化掉的杂物上。若捕虫器误捉到杂物,只要没有持续的**,在数小时之后便会重新打开捕虫器,等待下一个猎物。

当捕获到昆虫被两瓣叶片给夹住后而无法挣脱,昆虫在挣扎的过程中叶片会越夹越紧直到几乎密闭的状态,这时两片叶瓣内侧密集的内腺体会分泌出消化液,利用这些消化液中含有的蛋白酶,将昆虫的蛋白质分解成以氮、氧、碳、氢为主,还可能包括其他元素构成的氨基酸并进行吸收。

一般大约四天左右能分解完成并吸收较易消化的部份,之后再继续吸收剩余的氮、磷以及其它各种所需的微量元素。这些养份都吸收完毕之后,叶瓣就会再度打开,全部时间大约需花5~10天的程度,这时昆虫只剩下由几丁质组成的空壳残骸。

不过捕蝇草并无法分辨出所捕获之物的大小,有时也可能捕获到与叶片大小差不多的获物,例如小型青蛙或是长脚蜂之类。这时往往会造成来不及分解吸收,而获物自体就先**,所以叶片就会出现像食物中毒一般而枯萎。

另外,每个叶片大约可以捕捉12~18次,消化3~4次,超过这个次数叶子就会失去捕虫能力,为最后的光合作用做出应有的贡献,然后渐渐枯萎。

另外,每个叶片大约可以捕捉12~18次,消化3~4次,超过这个次数叶子就会失去捕虫能力,为最后的光合作用做出应有的贡献,然后渐渐枯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捕蝇草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这些花花草草 不仅赏心悦目 还可防蚊虫

食蝇草是怎么样吃虫子的

食蝇草能分泌出一种类似花蜜的物质,散发出得气味能吸引昆虫来采食。粘液便会粘住昆虫。
满意请采纳

石生蝇子草的生长习性

生于海拔800-2900米灌丛中、疏林下多石质的山坡或**缝中。

谁告诉我一些类似于"猪茏草"的植物?(带上作用)

  食虫植物

  ◆猪笼草
  猪笼草是有名的热带食虫植物,主产地是热带亚洲地区。猪笼草拥有一幅独特的吸取营养的**——捕虫囊,捕虫囊呈圆筒形,下半部稍膨大,因为形状像猪笼,故称猪笼草。在中国的产地海南又被称作雷公壶,意指它像酒壶。这类不从土壤等无机界直接摄取和制造维持生命所需营养物质,而依靠捕捉昆虫等小动物来谋生的植物被称为食虫植物。

  ◆捕蝇草
  捕蝇草,茅膏菜科捕蝇草属;别名落地珍珠、捕虫草、食虫草、草立珠、一粒金丹、苍蝇草、山胡椒;英文名Dionaea。是食虫植物中的一种。捕蝇草是很受欢迎的食虫植物,盆栽可适用于向阳窗台和阳台观赏,也可专做栽植草培养,别有情趣。

  ◆茅膏菜
  茅膏菜,俗称捕草虫。茅膏菜料,多年生草本。著名食虫植物。茅膏菜有明显的茎,高10-30厘米。叶皆茎生,叶片圆形或扇状圆形茎部具有长腺毛,可分泌腺液引诱昆虫前来觅食。昆虫触到腺液时,腺毛立即收缩将昆虫捕住,然后将其消化。茅膏菜花白色或带红色,总状花序。喜欢生长在水边湿地或湿草甸中,在长白山广有分布。茅膏菜亦有治疗疮毒、瘰病的药物功效。多年生柔弱小草本,高6~25厘米。根球形。茎直立,纤细,单一或上部分枝。

  ◆瓶子草
  瓶子草(Sarracenia),属于瓶子草科瓶子草属植物,本属植物原产西欧、北美和墨西哥等地,共有8种,但通过园艺学家的努力,已先后育出了许多杂交种。

什么是食虫植物?

食虫植物是一类具有引诱、捕捉、消化及吸收昆虫的能力的植物。目前已知的食虫植物有10科21属,约600种。依其捕虫方式可分为被动式和主动式两大类。被动式的捕虫器通常只做缓慢的运动,甚至不会运动,如瓶子草、猪笼草等;主动式的捕虫器具有快速运动的能力,如貂藻、捕蝇草等。

有哪些瓶子草??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