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什么是有害的标准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室内装修有害材料多少项国家强制标准(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10项强制性国家标准)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室内装修有害材料多少项国家强制标准

在10向国家标准中,对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中甲醛、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OVC)、本、甲苯和二甲苯、氨、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TDI)、氯乙烯单体、苯乙烯单体、可溶性的铅、铬、镉、汞、砷等有害元素,以及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的限量值,都做了明确的规定。此10项标准如下:
(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GB 18580—2001)
(2)《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溶剂型木器中有害物质限量》 (GB 18581—2001)
(3)《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 18582—2001)
(4)《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 (GB 18583—2001)
(5)《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 (GB 18584—2001)
(6)《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壁纸中有害物质限量》 (GB 18585—2001)
(7)《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聚氯乙烯卷材地板中有害物质限量》(GB 18586—2001)
(8)《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地毯、地毯衬垫及地毯用胶黏剂中有害物质释放限量》(GB18587—2001)
(9)《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限量》(GB 18588——2001)
(10)《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18589——2001)

饲料添加剂现在国家允许毒性标准是多少,超标是多少

有毒物质有很多种,基本上每种物质都有相关的国家标准,每种物质的国家标准都是不同的,所以如果你不指明物质,很难给你明确的答案。

有关有毒有害气体检测的国家标准是什么

气体检测仪设计、测试、认证类国际标准
GB4208-2008/EC60529∶2001《外壳防护等级 (IP代码)》
GB12358-2006《作业场所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通用技术要求》-毒气检测报警仪设计参考
GB16808-2008《可燃气体报警***》-CCCF认证的参考标准
GB15322.1-2003《测量范围为0~100%LEL的点型可燃气体探测器》-CCCF认证的参考标准
GB15631-2008《特种火灾探测器》-火焰探测器CCCF认证参考标准
GB3868.2-2000《**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2部分∶隔爆型"d"》-防爆等级认证
GB3868.4-2000《**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i"》-防爆等级认证气体检测仪安装、选型、应用设计(和用户现场应用相关)
劳人护(87)36《中华人民共和国危险场所电气安全规范》
GB50058-2014《**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493-2009《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AQ036-2010《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灌区现场安全监控装备设计规范》气体检测仪计量(和CMC计丘证、第三方计量相关)
JJG698-2004《可燃气体检测报善器》
JJG551-2003 (二**疏气体检测仪)
JJG915-2008 (《一**碳检测报等器》
JJF1438-2013《氯气检测报誉仪技术规范》
JJG695-2003 (硫化氢气体检测仪》
AQ@T3044-2013 (《氨气检测报警仪技术规范)
JG365-2008(电化学氧测定仪)
参考类标准
GBZ2.1-2007《职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查找毒气的PC-TWA/PC-STELMAC
GB T18664-2002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查找毒气的IDLH和ppm&mg/m³的换算
AQ3022-2008《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可燃气浓度小于20%LEL情况下可以动火

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包括()

毒物分为几个等级

室内装修有害材料多少项国家强制标准

有毒作业劳动时间以及毒物的实际危害人体健康程度,分为甲、乙、丙、丁四等级。生产性毒物的危害程度按“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

程度分级”国家标准(GB5044—85)予以确定。

凡是接触蓄积性毒物,对人体、内脏、血液、神经系统能造成极度危害的作业岗位,列为甲级;

凡是接触蓄积毒物,但劳动条件好些,用量小些或毒性小些,对人体造成高度危害的作业岗位,列为乙级;

凡是接触**性毒物,劳动条件差,对人体造成中度危害的作业岗位,列为丙级;

凡是接触**性毒物,毒性较低,劳动条件差,对人体造成轻度危害的作业岗位列为丁级。

各等级日津贴标准为:

甲等 极度危害 2.0元

乙等 高度危害 1.5元

丙等 中度危害 1.2元

丁等 轻度危害 0.9元

各单位在确定化工有毒有害作业岗位津贴等级时,应结合岗位劳动评价进行。

有害食品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有害食品罪立案标准具有下列行为之一,并且生产、销售的有毒、有害食品被食用后,造成轻伤、重伤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应当立案:

(一)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人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

  (二)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

认定的方法分下面四点:

一、本罪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界限。本罪的犯罪对象也属于伪劣产品的概念范围之内,所以本罪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存在一些相似之处。但本罪由于其客体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而**出来,并与之相排斥,故而在犯罪对象、犯罪客体及认定犯罪的标准上都存在明显的区别。如果行为人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既掺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违法销售金额又在5万元以上的,应依刑法第l49条第2款的规定,以依照处刑较重的规定处罚。

二、本罪与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的界限。两罪的区别在于:一犯罪对象不同。本罪生产、销售的是有毒、有害的食品,即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而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食品罪的犯罪对象只是未达到食品卫生标准的食品,该食品中未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二是客观方面不同。本罪须具有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的行为;而生产、销不符合卫生标准食品罪尽管也掺入有毒、有害物质从而造成食品不符合卫生标准,但加入的物质仍然是食品原料,只不过是变质、**或被污染了。三是本罪是行为犯,只要实施客观方面要求的行为即可构成既遂;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食品罪是危险犯,只有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才能构成既遂。

三、本罪与投放危险物质罪的界限。与投放危险物质罪区别的关键是,犯罪的目的不同:本罪的目的是获取非法利润,虽然行为人对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是明知的,但并不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投放危险物质罪的目的是使不特定多数人死亡或伤害,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本罪与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区别关键在于对在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主观心理态度不同:过失投放危险物质不是故意在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而是由于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造成的,而本罪则故意在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

四、本罪与重大责任事故和玩忽职守罪的界限。区别关键也是在于主观方面不同:本罪是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故意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而重大责任故和玩忽职守罪对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在主观上是过失的。

五、本罪与故意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界限。本罪既侵犯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权利,在客观上往往也造成多数人伤亡的严重后果,所以它与故意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存在一些相似之处,区分二者之间的关键在于把握两罪的主观方面,本罪的故意内容不包括对人体健康严重危害后果的积极追求,而只是放任此危害结果的发生;故意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主观故意中包括对危害结果的发生积极追求的意志内容。所以,如果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目的在于对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造成危害,就应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或故意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刑法有毒食品罪的量刑标准

刑法中对生产有毒食品罪的量刑标准的规定是:构成该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处五至十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第一百四十四条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处罚。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