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毕节地区有什么风景树木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毕节旅游景点有哪些?(毕节旅游景点有哪些地方免费)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毕节旅游景点有哪些?

一、织金洞世界地质公园

溶洞中遍布石笋,石芽,石柱,千奇百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会有更精彩的体验,**塔林,银杏树,大画卷,小场景,美不胜收,令人流连忘返,洞内非常宽敞,建议穿长袖,防止洞内有点*冷,里面有百家姓,还可以看看仙境般的景观,同样属于喀斯特地貌,但是这个洞应该是比较长。

二、慕俄格古城

毕节旅游景点有哪些?

拍摄电视剧《奢香夫人》的取景地,主要景点在宣慰府和奢香墓,环境优美,历史文化气息浓厚,奢香墓甬道前的松林非常清幽,雪松树龄都在五六十年,枝粗叶茂。园子里还有成片的花丛,感觉相当不错。

三、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珍稀的鸟类有黑颈鹤、灰鹤、丹顶鹤等,还有大量的大雁和野鸭,是十大候鸟活动场地之一,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 ,水浅, 慢悠悠地坐船 ,吹风, 听浪声, 惬意。

四、阿西里西韭菜坪

地域开阔,风势强大,满山遍野都是风电叶片颇为壮观。乘坐观光车一路游览,满山遍野韭菜花竞相开放,值得推荐,景区占地面积非常大 云层、山峰、风车层叠起伏,怡人又秀美 。

五、中国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

天然原始林区的国家级森林公园。百里杜鹃以天然的杜鹃花海而得名。百里杜鹃花海在一年中,仅有两个多月的绽放时间。

毕节旅游景点有哪些地方

毕节旅游景点有: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织金洞风景名胜区、威宁草海自然保护区、慕俄格古城(毕节大方古彝文化产业园)、赫章阿西里西韭菜坪旅游景区等。

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

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位于大方、黔西两县交界处,距省会贵阳155公里,是迄今为止中国已查明的面积最大的原生杜鹃林,总面积达125.8平方公里,百里杜鹃以此得名。

在长约50公里,宽1.2至5.3公里的狭长丘陵上,分布着马樱、鹅黄、百合、青莲、紫玉等4属,23个品种,占世界杜鹃花5个亚属中的4个亚属,最为难得的是“一树不同花”,即一棵树上开出若干不同品种的花朵,最壮观的可达7种之多。

织金洞风景名胜区

织金洞风景名胜区以织金洞为主体,包括织金洞景区、织金古城区、洪家渡高原平湖景区、*结河景区,总面积307平方公里,是1988年国务院审定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织金洞原名打鸡洞,位于织金县城东北23公里处的官寨乡,距省城贵阳120公里。它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溶洞,洞长6.6公里,最宽处175米,相对高差150多米,全洞容积达500万立方米,空间宽阔,有上、中、下三层,洞内有40多种岩溶堆积物,显示了溶洞的一些主要形态类别。

威宁草海自然保护区

威宁草海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威宁彝族苗族回族自治县境内,面积1.2万公顷,1985年经贵州省人民**批准建立,1992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黑颈鹤及高原湿地生态系统。草海是贵州高原上最大的淡水湖泊,水面面积达3000公顷。本区属**带季风气候区,湖区水质良好,水草茂密、鱼虾众多,生物资源比较丰富。

区内有高等水生植物37种,其中海菜花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鱼类10余种,鸟类178种或亚种,其中27种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8种属中日候鸟协定保护鸟类,并为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的主要越冬地之一。此外,区内还发现大量古生物化石和人类文化遗迹。该保护区的建立对黑颈鹤及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慕俄格古城(毕节大方古彝文化产业园)

毕节大方古彝文化产业园——慕俄格古城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地处大方县城东北郊,总占地4.5平方公里。区域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奢香墓,及奢香墓保护管理机构奢香博物馆(现属国家**博物馆);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慕俄格城堡遗址;有30集电视连续剧《奢香夫人》影视拍摄基地古代彝族九重衙院规模和风格恢复重建的“贵州宣慰府”。

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庆云楼、斗姥阁古建筑群;有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点猪大坡古驿道,三官桥井、杨家关井、官水井等古井;有千年水塘罗氏塘、洗马塘;及其独具特色的彝族风情街。奢香墓整个建筑规模参照《明史》所记载的正三品规模,结合彝族古代上层人物墓的特点、风格营建而成。

赫章阿西里西韭菜坪旅游景区

赫章阿西里西韭菜坪旅游景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赫章县境内,由贵州屋脊小韭菜坪(天上石林)、大韭菜坪(天上花海)、夜郎国家森林公园平山景区、可乐遗址、阿西里西大草原、古达天坑等景区组成,面积约162平方公里。每到秋天,大韭菜坪满山的野韭菜花开放得格外美丽动人。

韭菜坪位于贵州境内,是两座山峰,分别是“大韭菜坪”和“小韭菜坪”,属于赫章县阿西里西风景名胜区。景区主峰海拔2900.6米,为贵州最高峰,素有“贵州屋脊”之称。由于远离现代文明的缘故,彝家的许多面临消失的传统文化在这里活化石般地保留下来,成为珍品。像彝族酒礼歌、敬酒歌、铃铛舞以及顺风耳等在其他彝族聚居区看不到的传统。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