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标准化小鼠有哪些应用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小鼠和大鼠在生物学中的主要应用价值有哪些(小鼠和大鼠在生物学中的主要应用价值有哪些)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小鼠和大鼠在生物学中的主要应用价值有哪些

鼠类中主要常用实验品种介绍——小鼠----------

小鼠(mouse),学名:mus musculus,在生物分类学上属脊椎动物门、哺*动物纲、啮齿目、鼠科、鼷鼠属、小家鼠种。

小鼠品种之一:ICR小鼠
生活习性
生长发育:小鼠在哺*动物中体型最小,新生仔鼠1.5g左右,45天体重达18g以上。小鼠体重的增长与品系的来源、饲养营养水平、健康状况、环境条件等有密切关系。几个不同品系小鼠的正常生长发育曲线见图

活动规律:小鼠性情温顺,易于捕捉,胆小怕惊,对外来**敏感,喜居光线暗淡的环境。习惯于昼伏夜动,其进食、交配、分娩多发生在夜间。一昼夜活动高峰有两次,一次在傍晚后1~2小时内,另一次为黎明前。

采食特性:小鼠门齿生长较快,需常啃咬坚硬食物,有随时采食习惯。

繁殖特性:小鼠成熟早,繁殖力强,寿命1~3年。新生仔鼠周身**,通体肉红,两眼不睁,两耳粘贴在皮肤上。一周开始爬行,12天睁眼,雌鼠35~50日龄性成熟,配种一般适宜在65~90日龄,妊娠期19~21天,每胎产仔8~12只。可根据*道栓的有无来判断小鼠是否发生了交配。

群居特性:小鼠为群居动物,群养时雌雄要分开,雄鼠群体间好斗,群体处于优势者保留胡须,而处于劣势者则掉毛,胡须被拔光。这一现象与因寄生虫性或真菌性皮炎所致的掉**区分。

温湿度要求:小鼠对温湿很敏感,一般温度以18~22℃,相对湿度以50%~60%最佳。

常用品系
近交系(inbred strain):

BALB/c小鼠形成了许多亚系,如BALB/cAnN, BALB/cJ,BALB/cCd。BALB/c小鼠基因型为Aabbcc。毛色为白色。其*腺癌发病率低,但对致癌因子敏感。*腺肿瘤发生率约为10%~20%。有一定数量的卵巢、肾上腺和肺部肿瘤、白血病的发生。肺癌发病率雌性26%,雄性29%。白血病发病率雌性12%,雄性10%。血压与其他近交系小鼠相比为最高,有自发高血压症。老年小鼠心脏有某些病变,雌雄小鼠常有动脉硬化。几乎全部20月龄的雄性小鼠均有淀粉样变。对鼠伤寒沙门氏菌C`5敏感,对麻疹**中度敏感,易患慢性肺炎,对放射线极度敏感。富于网状内皮细胞的**(如肝、脾)与体重相比,所占比值很大。常用于单**抗体和免疫学研究。 BALB/c小鼠生产性能好,繁殖期长,一般无相互侵袭习性,比较容易群养。平均寿命:有的记载雄鼠为509天,雌鼠为561天;有的记载雄鼠为648天,雌鼠为816天。平均体重252日龄雄鼠为30 g,雌鼠为28g。

C57BL小鼠基因型为aaBBCC。毛色为黑色。C57BL小鼠对Graffi 白血病因子较敏感。对麻疹**敏感。*腺肿瘤发生率低。网状组织肿瘤自发率,雌鼠少于10%,雄鼠为4%。较老的动物中有垂体腺瘤发生。老年性肾硬化症常见。有些亚系有遗传性的脑积水。C57BL小鼠对化学致癌物诱导作用敏感性低,但全身经放射线照射后,淋巴瘤发生率达90%~100%。腰椎六个,有许多骨骼方面的变异。亚系C57BL/He和C57BL/An,与其他的C57BL和C58不同,它们有元素Ce的高效肝分解酶。C57BL小鼠适于*居,非地面生活的小鼠,对逃避侵袭的反应性不敏感。于无特殊病原体(SPF)环境中,在用代*鼠喂养条件下的平均寿命,雌鼠为580天,雄鼠为645天。

C3H/He小鼠:C3H小鼠是Strong于1920年用Bagg白化雌鼠与DBA雄鼠杂交后经连续全同胞近交而育成。C、CBA、CH1和C121等品系亦出于本杂交组合。1930年自Strong处转到Andervont(An)处。经近交繁殖至35代时,于1941年到Heston(He)处,成为C3H/He。到1975年时,繁殖达135+代。目前 C3H/He小鼠已在各地大量使用,形成了许多亚系,如C3H/HeN,C3H/HeJ等。C3H/He小鼠基因型为AABBcc。毛色为白色。其14月龄小鼠自发肝癌发病率达85%。自发*腺肿瘤发病率:繁殖雌鼠平均达90%(318日龄雌鼠为100%,234日龄繁殖雌鼠为67%),272日龄繁殖雄鼠为84%。补体活性高。168日龄平均体重:雌鼠为32 g,雄鼠为34g。

封闭群(closed colony),又称远交群(outbred stock):

KM小鼠:即昆明小鼠,一直是我国生产量、使用量最大的远交群小鼠,被广泛应用药理学、毒理学等领域的研究,以及药品、生物制品的生产与检定。1926年美国Rockfeller研究所从瑞士引入白化小鼠培育成Swiss小鼠。1944年3月17日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汤飞凡从印度Hoffkine研究所引进Swiss小鼠,饲养在中国昆明**防疫处。由于该小鼠起初引入地是昆明,故称之为昆明小鼠,这就是昆明小鼠品系名称的由来。KM小鼠基因库大,基因杂合率高,目前国内已从KM小鼠远交群中先后培育出不少近交系小鼠。KM小鼠被毛白色,54日龄性成熟,雄鼠体重31g,平均日增重0.55g,雌鼠平均日增重0.37g。平均窝仔数7.25只。断*存活率82.15%,胎间隔30.9天。肿瘤自发率较高,占淘汰鼠的22%,且从生产第一胎就开始出现。经50多年的选育,现在KM小鼠肿瘤自发率极低。不同地饲养的昆明小鼠封闭群的生长发育与繁殖性能存在一定差异。但其共同特点是抗病力和适应力很强,繁殖率和成活率高。

ICR小鼠 : Hauschka用Swiss小鼠群以多产为目标,进行选育,以后美国癌症研究所(Institute of Cancer Researcch)分送各国饲养实验,各国称为ICR.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在1973年从日本国立肿瘤研究所引进,1979中国医学科学院分院动物中心(现本所)引进,1978年北京检定所引进,1983年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在1973年从日本国立肿瘤研究所引进,1979中国医学科学院分院动物中心(现本所)引进,1978年北京检定所引进,1983年上海计划生育研究所从瑞士苏黎世毒理学研究所引进。品种特征:毛色白化。适应性强,体格健壮,繁殖力强,生长速度快,实验重复性较好,,雌鼠自发性畸胎瘤和管状腺瘤发病率为0%~1%,用氨基甲酸乙酯诱发时,11~16天胚胎期畸胎瘤和管状腺瘤发病率为5.9%,离*个体管状腺瘤和囊瘤发生率为30%,孕鼠为3%。是国际通用的封闭群小鼠, 我国从美国、日本、英国、瑞士等国引进的ICR,各群体之间在遗传特性方面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差异,在应用时应注意。ICR/JCL小鼠是进行免疫药物筛选,复制病理模型较常用的实验动物。外周血象和骨髓细胞,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是良好的血液学实验用动物。已广泛用于药理、毒理、肿瘤、放射性、食品、生物制品等的科研、生产和教学。

NIH小鼠:NIH小鼠是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培育而成。被毛白色。该小鼠的特点是繁殖力强,产仔成活率高,雄性好斗。

CFW小鼠:CFW小鼠最早也是1973年由日本国立肿瘤研究所引入我国的。被毛白色。该小鼠起源于Webster小鼠,1935年英国Carwarth从Rockeffler研究所引进,经过20代近亲兄妹交配后,采用随机交配而成。

LACA小鼠:LACA小鼠最早也是1973年由英国实验动物中心引入我国的。被毛白色。LACA小鼠其实是LACA小鼠引进英国实验动物中心后改名而成的。

NIH小鼠:NIH小鼠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培育而成的。被毛白色。该小鼠的特点是繁殖力强,产仔成活率高,雄性好斗。

突变系(mutant strain)

nude小鼠:即*小鼠。1962年,英国在非近交系小鼠中偶然发现个别**小鼠。两年后,Flanagan证实是不同与一般**小鼠的突变种,取名为nude小鼠。该小鼠先天性无胸腺,其T淋巴细胞功能**,是由于一个隐性突变基因所致。该基因位于第11对染色体上,常用“nu”表示*基因符号。将*基因“nu”导入其他品系小鼠中可获得不同的突变系。常用的*小鼠突变系有BALB/c–nu、NC-nu、C3H-nu、Swiss-nu等。*小鼠纯合子(nu/nu)的主要特征:**,*体和无胸腺。新生*小鼠已无鼻毛为特征,足尖经常收缩呈螺旋样畸形。成年雌性**期不规则,卵巢小,用绒毛膜*****不能诱发排卵,雄性**为不成盘卷状,新生*小鼠3周后省长明显迟缓。罗小树纯合子全身几乎**,偶见背部有稀疏的带状毛,皮薄有皱褶。皮肤色素BALB\c-nu为浅红色白眼;C3H-nu为灰白色黑眼;C57BL-nu 黑灰色至黑色,运动功能正常。*小鼠胸腺仅有残迹或异常上皮,这种上皮不能使T细胞正常分化,缺乏成熟T细胞的辅助、抑制和**功能。因而细胞免疫力低下,失去正常T细胞功能。但其B淋巴细胞功能基本正常。成年*小鼠(6-8周龄)较普通鼠有较高水平的NK细胞活性,而有术(3-4周龄)的NK细胞活性低下,*小鼠粒细胞比普通小鼠低。罗小鼠的发现为肿瘤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难得的模型材料,目前,该小鼠已成医学研究领域中不可缺少的实验动物之一。

Scid小鼠:即重度联合免疫**小鼠。1983年美国,Bomsa 在近交系C.B-17小鼠中发现该小鼠.Scid小鼠是位于第16对染色体的称之为Scid的单个隐性突变基因所导致。Scid 小鼠外观与普通小鼠差别不大,又毛,被毛白色,体重发育正常。但胸腺、脾、淋巴结的重量不及正常的30%,组织学上表现为淋巴细胞显著**。胸腺多位脂肪组织包围,没有皮质结构,仅残存髓质,主要有类上皮细胞合成纤维细胞构成,边缘偶见灶状淋巴细胞群。脾白髓不明显,红髓正常,脾小体无淋巴细胞**,主要有网状细胞构成。淋巴结无明显皮质区,麸皮质区缺失,有网状细胞占据。小肠粘膜下和支气管淋巴集结较少见,结构内无淋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少数Scid小鼠,在青年期可出现一定程度的免疫功能恢复,此即为Scid小鼠的渗漏现象。其渗漏现象不遗传,但与小鼠的年龄、品系、饲养环境有关。Scid 小鼠极易斯与感染,在高度洁净的SPF环境下可存活一年以上。两性均可生育,窝产仔数为3-5只。Scid小鼠是继*鼠出现之后,人类发现的有一种十分有价值的免疫**动物。在肿瘤学免疫学等研究中,Scid小鼠的使用已越来越广泛。

应用领域

在哺*类实验动物中,由于小鼠体小,饲养管理方便,易于控制,生产繁殖快,研究最深,有明确的质量控制标准,已拥有大量的近交系、突变系和封闭群,近年来遗产工程小鼠的培育迅速增加,因此在各种实验研究中,用量最大,用途最多。

1安全性和毒性试验 常选用小鼠进行食品、化妆品、药物化工产品等的安全新实验,急性、亚急性、慢性、毒性试验,还可做致畸、致癌致突变试验,半数致死量测定等。

2 生物效应测定和药物效价比较 广泛用于血清、**等生物制品的鉴定,进行生物效应实验和各种药物效价测定。

3 药物的筛选 筛选试验多半从小鼠做起,筛选各种药物对疾病有无防止作用,通过筛选获得每个药物的疗效效果后,再用其他动物进一步肯定。

4微生物寄生虫病学研究 小鼠对多种病原体有敏感性,尤其是在**学研究中应用更大。适合于研究血吸虫、疟疾、锥虫、流行感冒脑炎、狂犬病、脊髓灰质炎、淋巴脉络从脑膜炎、支原体、巴氏杆菌和沙门氏菌等。

5 放射学研究 小鼠对放射线的反应与人的反应有可比性,可用来研究照射剂量、辐射效应等。

6 肿瘤白血病研究 小鼠肿瘤发病率高,近交系组织相容性好,肿瘤移植较易生长,因此应用广泛。可用小鼠自发性肿瘤筛选抗肿瘤药物。可诱发各种肿瘤,做成肿瘤模型,进行肿瘤病因学发病学研究。近交系小鼠有些属于高癌系,有些属于低癌系,对研究肿瘤发生,比较方便而有利。

7 计划生育研究 小鼠有规律的**周期、排卵,妊陈有明显指标,易于检测,价格便宜,常用来做抗生育、抗着床、抗早孕、抗排卵实验,很适宜进行避孕药研究。

8 镇咳药研究 小鼠又咳嗽反应,可利用这一特点研究镇咳药物,成为必选实验动物。

9 遗传性疾病研究 小鼠有多种品系,有些有自发性遗传病,如小鼠黑色素病白化病、家族性肥胖、遗传性贫血等。与人发病相似,可被用作人类遗传性疾病的动物模型。

10 免疫学研究 各种免疫**小鼠,如纯系新西兰黑色小鼠(NZB)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KR/N品系小鼠又补体C5缺损,CBA/N小鼠无B细胞的免疫**等,都是研究免疫机理和免疫**病的良好实验动物。

11 老年学研究 小鼠寿命短,传代时间短,使他们在老年学研究中极为有用。很多抗衰老药物的研究可在小鼠上进行。




鼠科常用实验品种介绍——大鼠----------

大鼠(RAT)学名Rattus norvegicus,在生物分类学上属脊椎动物门、哺*动物纲、啮齿目、鼠科、家鼠属、褐家鼠种。

生活习性
生长发育:新生大鼠体重约5-6颗,45天体重可达180克以上,此时可供试验用。成年雄性大鼠体重可达300-800克,此行可达200-400克。

活动规律:大书喜啃咬,白天常挤在一起休息,夜间活动,晚上活动量大,采食量良多,食性广泛,喜肉食。对光照、噪音敏感。

繁殖特性:大鼠2月龄性成熟,性周期4-5天,妊娠期为19-21天,哺*期为21天,每台产仔平均8支。可根据引导涂片观察性周期中引导上皮变化,判断性周期中各个时期中卵巢、子宫与垂体激素变化的状态。

常用品系
SD大鼠:
生长快,繁育性能好,大多用于安全性试验及营养与生长发育有关的研究。该品系对性激素敏感,对呼吸道疾病有较强的抵抗力。广泛用于药理、毒理、药效及GLP实验。
繁殖性能:产仔率:92~95% ;平均窝产仔数:9.96~12.07只 ;胎间隔:28~52天;离*存活率:95~98%。

Wistar大鼠:Wistar大鼠由美国费城Wistar研究所育成。常用的既有近交系,也有远交群。其被毛呈白色,特征为头部较宽、耳朵较长、尾的长度小于身长。Wistar大鼠性情温顺,性周期稳定,早熟多产,平均每窝产自10只左右,生长发育快,*腺癌发病率很低,对传染病抵抗力强。

Fisher 344大鼠:简称F344大鼠,1920年由哥伦比亚大学肿瘤研究所Curtis育成。我国从美国国立卫生院引进。书近交系大鼠,其被毛呈白色。平均寿命2-3年,旋转运动性低,血清胰岛素含量低。原发和继发性脾红细胞免疫反应性低。*腺癌、脑垂体腺瘤、甲状腺瘤、**间质细胞瘤发病率高。广泛用于毒理学、肿瘤学、生理学等领域。

SHR大鼠:又称自发性高血压大鼠,1963年由日本精都大学医学部Okamoto从Wistar大鼠种选育而成。属突变系大鼠,其被毛呈白色。SHR大鼠自发性高血压发病率高,且无明显原发性肾脏或肾上腺损伤,心血管发病率高。但其生育能力,存货寿命无明显下降。

ACL大鼠:ACL大鼠由哥伦比亚大学肿瘤研究所Curtis和Dunning培育。属近交系大鼠。其被毛呈黑色,腹和脚呈白色。平均寿命2-3年,易发生先天性畸形,肿瘤发病率高。其仔鼠矮小,繁殖力差,胚胎死亡率高。

应用领域
1 生理学研究 大鼠在生理学研究中以多用途行为特征。大鼠垂体—肾上腺系统发达,垂体摘除比较容易。可用来进行肾上腺、垂体和卵巢等内分泌研究。利用大鼠对新环境易适应,有探索性,易训练,对惩罚和暗示敏感的特性进行行为学研究和高级神经活动的研究。大鼠无胆囊,但胆总管较大,可用胆总管插管,收集胆汁,研究消化功能。

2 营养学研究 大鼠是第一种用于营养学研究的实验动物,为人类营养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维生素D就是用大鼠研究而发现的。由于大鼠杂食,解剖、生理与人相似,生长代谢快,对大鼠的营养研究广泛而细致,资料极为丰富,常用于维生素、蛋白质缺乏,氨基酸和钙磷代谢的研究

3 代谢性疾病研究 可应用大鼠研究动脉粥样硬化,淀粉样变性、酒精中毒,十二指肠溃疡,营养**等代谢病

4 药物学研究 大鼠血压和血管阻力对药物反应敏感,适合研究心血管药物的药理。研究毒扁豆碱的升压作用。此外,大鼠足趾浮肿法是最常用的筛选方法,大鼠踝关节对炎症反应敏感,用于关节炎药物研究。大鼠还是进行药物评价的主要实验动物。

5 肿瘤研究 很多肿瘤可以移植到大鼠上进行研究,大鼠易患肝癌,可人工复制大鼠肝癌、食管癌动物模型。可皮下接种淋巴肉瘤。

6 遗传学研究 大鼠的毛色变型很多,可用来研究毛色记忆遗传,验证孟德尔遗传定律。由遗传疾病的大鼠,具有与人相似的表现。脑积水、听觉障碍、耳聋、白内障、垂体矮小症、无牙、无胆汁、丘脑下部尿崩症、肥胖与高血压等都是遗传疾病的良好动物模型,还可制成相似于人的实验诱发性遗传**疾病动物模型。

7 传染病研究 用于研究副伤寒、流感、厌氧菌、假结核、霉型体、巴氏杆菌、葡萄球菌、念珠状链杆菌、黄曲霉菌和烟曲霉菌等微生物及其引起的传染病。

8 某些疾病研究 如支气管肺炎、多发性关节炎、化脓性淋巴腺炎、中耳疾病和内耳炎。大鼠肝切除60%至70%,仍有再生能力,可用于肝外科实验。

9 牙科学研究 用变异链球菌接种大鼠口腔,然后喂给含蔗糖食物,大鼠牙齿上的确琅质蛀损在宏观和微观上同人的蛀齿相似,可用来研究龋齿。

10 大鼠还可用于计划生育的畸胎学、避孕药研究和放射学研究。

小鼠生物学特征以及应用有哪些

生物学特性
1.对外界环境反应敏感,适应性差,强光或噪声**时,可能导致哺*母鼠神经紊乱,发生食仔现象。温度过高或多低时,生殖能力下降,严重时会发生死亡;

2.对多种毒素和病原体易感,百万分之一的破伤风毒素能使小鼠死亡;

3.对致癌物敏感,自发性肿瘤多。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小鼠因其自身的特点,是用途最广泛、使用量最大的哺*类实验动物。

药物学研究和毒性试验
小鼠广泛用于药品的毒性试验及三致(致畸、致癌、致突变)试验。

1.药物筛选试验 小鼠常用于药物对疾病疗效筛选试验,如抗肿瘤药物,抗结核药物,抗疟疾药物等的筛选;

2.药物效果及其副作用研究 如:

利用声源性惊厥小鼠来评价抗痉挛药物;利用小鼠角膜和耳廓反射评价镇定药物。

3.毒性试验和安全分析 如:

用于铅、苯、汞、矽、一**碳等职业性中毒的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毒性试验以及半数致死量(LD50)测定。

肿瘤学研究
1.近交系小鼠自发性肿瘤进行研究 如:
AKR小鼠白血病发生率可达90%,C3H
小鼠*腺癌发病率达97%。而C57BL小
鼠*腺癌发病率极低。结果表明C3H体内
有一种*汁因子会传给雌性子代,在该*
汁因子与激素的共同作用下易产生*腺癌。

2. 进行肿瘤模型的复制 小鼠对致癌物质、射线及某些**敏感,可诱发各种肿瘤,如:

二乙基**胺可诱发小鼠肺癌;

甲基胆蒽可诱发小鼠胃癌和宫颈癌等;

感染小鼠白血病**可诱发白血病;

感染人类腺**可诱发小鼠肉瘤及淋巴瘤。

移植性肿瘤模型

将各种实体瘤、腹水瘤、白血病等一定数量的瘤细胞或无细胞的滤液(**性肿瘤)接种于相关品系的小鼠,就可以使该品系的一群小鼠带有相同的肿瘤,其生长速度一致,个体差异小,接种存活率可达100%。

这种肿瘤模型经常用在筛选抗肿瘤新药的研究。
3.免疫**小鼠在肿瘤研究中应用
免疫**小鼠指由于先天性遗传突变或人工方法造成一种或多种免疫系统成分**的小鼠。

1、*小鼠

是一种11号染色体上隐性*基因(nu)发生突变的小鼠。其生理特征为无胸腺、缺少T细胞、B细胞虽存在但功能缺损,属于免疫**小鼠,可进行异体肿瘤移植。目前已移植人体肿瘤达40种以上。

2、SCID小鼠

是一种16号染色体上SCID基因发生突变的小鼠。其生理特征为既缺少T细胞、也缺少B细胞,血清中缺少免疫球蛋白,属于严重联合免疫**小鼠,可进行异体肿瘤移植。

传染性疾病研究

小鼠对多种病原体特别是**极为敏感,常用于研究这些病原体的发病的机理、临床症状及治疗。例如狂犬病、脊髓灰质炎、流感、 脑炎、血吸虫病、疟疾、 破伤风等的研究。
遗传学和遗传性疾病的研究
许多小鼠具有遗传疾病,如小鼠黑色素瘤、糖尿病肥胖、遗传性贫血、尿崩症、肌肉萎缩症、骨骼硬化症、自身免疫**症等。这些疾病与人类发病相似,可用作人类遗传疾病的动物模型。

何谓实验动物的标准化,包括哪些内容?

健康度,清洁度,体型大小,年龄大小等等,总的说就是看这个动物是否符合试验标准,是否能进行试验

实验用的大鼠和小鼠有什么区别?品系及应用,尽量详细一些,谢谢!

小鼠和大鼠在生物学中的主要应用价值有哪些

实验用的大鼠和小鼠有的区别:属性不同、生活习性不同、常用品系不同、应用领域不同

一、属性不同

小鼠在生物分类学上属脊椎动物门、哺*动物纲、啮齿目、鼠科、鼷鼠属、小家鼠种。

大鼠在生物分类学上属脊椎动物门、哺*动物纲、啮齿目、鼠科、家鼠属、褐家鼠种。

二、生活习性不同

小鼠生活习性:小鼠性情温顺,易于捕捉,胆小怕惊,对外来**敏感,成熟早,繁殖力强,寿命1~3年。新生仔鼠周身**,通体肉红,两眼不睁,两耳粘贴在皮肤上。

一周开始爬行,12天睁眼,雌鼠35~50日龄性成熟,配种一般适宜在65~90日龄,妊娠期19~21天,每胎产仔8~12只。可根据*道栓的有无来判断小鼠是否发生了交配。

大鼠生活习性:大鼠喜啃咬,白天常挤在一起休息,夜间活动,晚上活动量大,喜肉食。对光照、噪音敏感。 大鼠2月龄性成熟,性周期4-5天,妊娠期为19-21天,哺*期为21天,每台产仔平均8支。

三、常用品系不同

小鼠常用品系:

(1)近交系:

BALB/c小鼠形成了许多亚系,如BALB/cAnN, BALB/cJ,BALB/cCd。BALB/c小鼠基因型为Aabbcc。C57BL小鼠基因型为aaBBCC。毛色为黑色。C57BL小鼠对Graffi 白血病因子较敏感。对麻疹**敏感。

亚系C57BL/He和C57BL/An,与其他的C57BL和C58不同,它们有元素Ce的高效肝分解酶。C57BL小鼠适于*居,非地面生活的小鼠,对逃避侵袭的反应性不敏感。于无特殊病原体(SPF)环境中,在用代*鼠喂养条件下的平均寿命,雌鼠为580天,雄鼠为645天。

C3H/He小鼠是Strong于1920年用Bagg白化雌鼠与DBA雄鼠杂交后经连续全同胞近交而育成。C、CBA、CH1和C121等品系亦出于本杂交组合。

(2)封闭群,又称远交群:

KM小鼠一直是我国生产量、使用量最大的远交群小鼠,被广泛应用药理学、毒理学等领域的研究,以及药品、生物制品的生产与检定。1ICR小鼠Hauschka用Swiss小鼠群以多产为目标,进行选育,以后美国癌症研究所(Institute of Cancer Researcch)分送各国饲养实验,各国称为ICR.

NIH小鼠是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培育而成。被毛白色。该小鼠的特点是繁殖力强,产仔成活率高,雄性好斗。CFW小鼠最早也是1973年由日本国立肿瘤研究所引入我国的。被毛白色LACA小鼠最早也是1973年由英国实验动物中心引入我国的。

NIH小鼠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培育而成的。被毛白色。该小鼠的特点是繁殖力强,产仔成活率高,雄性好斗。

(3)突变系(mutant strain)

nude小鼠是1962年,英国在非近交系小鼠中偶然发现个别**小鼠。该小鼠先天性无胸腺,其T淋巴细胞功能**,是由于一个隐性突变基因所致。皮肤色素BALB\c-nu为浅红色白眼;C3H-nu为灰白色黑眼;C57BL-nu 黑灰色至黑色,运动功能正常。

*小鼠胸腺仅有残迹或异常上皮,这种上皮不能使T细胞正常分化,缺乏成熟T细胞的辅助、抑制和**功能。因而细胞免疫力低下,失去正常T细胞功能。

但其B淋巴细胞功能基本正常。成年*小鼠(6-8周龄)较普通鼠有较高水平的NK细胞活性,而有术(3-4周龄)的NK细胞活性低下,*小鼠粒细胞比普通小鼠低。罗小鼠的发现为肿瘤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难得的模型材料,目前,该小鼠已成医学研究领域中不可缺少的实验动物之一。

Scid小鼠:即重度联合免疫**小鼠。1983年美国,Bomsa 在近交系C.B-17小鼠中发现该小鼠.Scid小鼠是位于第16对染色体的称之为Scid的单个隐性突变基因所导致。Scid 小鼠外观与普通小鼠差别不大,又毛,被毛白色,体重发育正常。

但胸腺、脾、淋巴结的重量不及正常的30%,组织学上表现为淋巴细胞显著**。胸腺多位脂肪组织包围,没有皮质结构,仅残存髓质,主要有类上皮细胞合成纤维细胞构成,边缘偶见灶状淋巴细胞群。脾白髓不明显,红髓正常,脾小体无淋巴细胞**,主要有网状细胞构成。

淋巴结无明显皮质区,麸皮质区缺失,有网状细胞占据。小肠粘膜下和支气管淋巴集结较少见,结构内无淋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少数Scid小鼠,在青年期可出现一定程度的免疫功能恢复,此即为Scid小鼠的渗漏现象。其渗漏现象不遗传,但与小鼠的年龄、品系、饲养环境有关。

Scid 小鼠极易斯与感染,在高度洁净的SPF环境下可存活一年以上。两性均可生育,窝产仔数为3-5只。Scid小鼠是继*鼠出现之后,人类发现的有一种十分有价值的免疫**动物。在肿瘤学免疫学等研究中,Scid小鼠的使用已越来越广泛。

2、大鼠常用品系

SD大鼠:生长快,繁育性能好,大多用于安全性试验及营养与生长发育有关的研究。 该品系对性激素敏感,对呼吸道疾病有较强的抵抗力。广泛用于药理、毒理、药效及GLP实验。

繁殖性能:产仔率:92~95% ;平均窝产仔数:9.96~12.07只 ;胎间隔:28~52天;离*存活率:95~98%。

Wistar大鼠 :Wistar大鼠由美国费城Wistar研究所育成。常用的既有近交系,也有远交群。其被毛呈白色,特征为头部较宽、耳朵较长、尾的长度小于身长。Wistar大鼠性情温顺,性周期稳定,早熟多产,平均每窝产自10只左右,生长发育快,*腺癌发病率很低,对传染病抵抗力强。

Fisher 344大鼠:简称F344大鼠,1920年由哥伦比亚大学肿瘤研究所Curtis育成。我国从美国国立卫生院引进。书近交系大鼠,其被毛呈白色。

平均寿命2-3年,旋转运动性低,血清胰岛素含量低。原发和继发性脾红细胞免疫反应性低。*腺癌、脑垂体腺瘤、甲状腺瘤、**间质细胞瘤发病率高。广泛用于毒理学、肿瘤学、生理学等领域。

SHR大鼠:又称自发性高血压大鼠,1963年 由日本精都大学医学部Okamoto从Wistar大鼠种选育而成。属突变系大鼠,其被毛呈白色。SHR大鼠自发性高血压发病率高,且无明显原发性肾脏或肾上腺损伤,心血管发病率高。但其生育能力,存货寿命无明显下降。

ACL大鼠:ACL大鼠由哥伦比亚大学肿瘤研究所Curtis和Dunning培育。属近交系大鼠。其被毛呈黑色,腹和脚呈白色。平均寿命2-3年,易发生先天性畸形,肿瘤发病率高。其仔鼠矮小,繁殖力差,胚胎死亡率高。

三、应用领域不同

1、小鼠应用领域:

(1)食品、化妆品、药物化工产品等的安全新实验,急性、亚急性、慢性、毒性试验,还可做致畸、致癌致突变试验,半数致死量测定等。

(2)生物效应测定和药物效价比较 广泛用于血清、**等生物制品的鉴定,进行生物效应实验和各种药物效价测定。

(3)药物的筛选 筛选试验多半从小鼠做起,筛选各种药物对疾病有无防止作用,通过筛选获得每个药物的疗效效果后,再用其他动物进一步肯定。

(4)微生物寄生虫病学研究 小鼠对多种病原体有敏感性,尤其是在**学研究中应用更大。适合于研究血吸虫、疟疾、锥虫、流行感冒脑炎、狂犬病、脊髓灰质炎、淋巴脉络从脑膜炎、支原体、巴氏杆菌和沙门氏菌等。

(5)放射学研究 小鼠对放射线的反应与人的反应有可比性,可用来研究照射剂量、辐射效应等。

(6)肿瘤白血病研究 小鼠肿瘤发病率高,近交系组织相容性好,肿瘤移植较易生长,因此应用广泛。可用小鼠自发性肿瘤筛选抗肿瘤药物。可诱发各种肿瘤,做成肿瘤模型,进行肿瘤病因学发病学研究。近交系小鼠有些属于高癌系,有些属于低癌系,对研究肿瘤发生,比较方便而有利。

(7)计划生育研究 小鼠有规律的**周期、排卵,妊陈有明显指标,易于检测,价格便宜,常用来做抗生育、抗着床、抗早孕、抗排卵实验,很适宜进行避孕药研究。

(8)镇咳药研究 小鼠又咳嗽反应,可利用这一特点研究镇咳药物,成为必选实验动物。

(9)遗传性疾病研究 小鼠有多种品系,有些有自发性遗传病,如小鼠黑色素病白化病、家族性肥胖、遗传性贫血等。与人发病相似,可被用作人类遗传性疾病的动物模型。

(10)免疫学研究 各种免疫**小鼠,如纯系新西兰黑色小鼠(NZB)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KR/N品系小鼠又补体C5缺损,CBA/N小鼠无B细胞的免疫**等,都是研究免疫机理和免疫**病的良好实验动物。

(11)老年学研究 小鼠寿命短,传代时间短,使他们在老年学研究中极为有用。很多抗衰老药物的研究可在小鼠上进行。

2、大鼠应用领域:

(1)生理学研究 大鼠在生理学研究中以多用途行为特征。大鼠垂体—肾上腺系统发达,垂体摘除比较容易。可用来进行肾上腺、垂体和卵巢等内分泌研究。利用大鼠对新环境易适应,有探索性,易训练,对惩罚和暗示敏感的特性进行行为学研究和高级神经活动的研究。

大鼠无胆囊,但胆总管较大,可用胆总管插管,收集胆汁,研究消化功能。

(2)营养学研究 大鼠是第一种用于营养学研究的实验动物,为人类营养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维生素D就是用大鼠研究而发现的。由于大鼠杂食,解剖、生理与人相似,生长代谢快,对大鼠的营养研究广泛而细致,资料极为丰富,常用于维生素、蛋白质缺乏,氨基酸和钙磷代谢的研究。

(3)代谢性疾病研究 可应用大鼠研究动脉粥样硬化,淀粉样变性、酒精中毒,十二指肠溃疡,营养**等代谢病。

(4) 药物学研究 大鼠血压和血管阻力对药物反应敏感,适合研究心血管药物的药理。研究毒扁豆碱的升压作用。此外,大鼠足趾浮肿法是最常用的筛选方法,大鼠踝关节对炎症反应敏感,用于关节炎药物研究。大鼠还是进行药物评价的主要实验动物。

(5) 肿瘤研究 很多肿瘤可以移植到大鼠上进行研究,大鼠易患肝癌,可人工复制大鼠肝癌、食管癌动物模型。可皮下接种淋巴肉瘤。

(6) 遗传学研究 大鼠的毛色变型很多,可用来研究毛色记忆遗传,验证孟德尔遗传定律。由遗传疾病的大鼠,具有与人相似的表现。

脑积水、听觉障碍、耳聋、白内障、垂体矮小症、无牙、无胆汁、丘脑下部尿崩症、肥胖与高血压等都是遗传疾病的良好动物模型,还可制成相似于人的实验诱发性遗传**疾病动物模型。

(7)传染病研究 用于研究副伤寒、流感、厌氧菌、假结核、霉型体、巴氏杆菌、葡萄球菌、念珠状链杆菌、黄曲霉菌和烟曲霉菌等微生物及其引起的传染病。

(8)某些疾病研究 如支气管肺炎、多发性关节炎、化脓性淋巴腺炎、中耳疾病和内耳炎。大鼠肝切除60%至70%,仍有再生能力,可用于肝外科实验。

(9)牙科学研究 用变异链球菌接种大鼠口腔,然后喂给含蔗糖食物,大鼠牙齿上的确琅质蛀损在宏观和微观上同人的蛀齿相似,可用来研究龋齿。

(10)大鼠还可用于计划生育的畸胎学、避孕药研究和放射学研究。

转基因小鼠在比较医学中的应用。详细一点,感激不尽

转基因产物一般是根据某种需要性状而加个特定的基因片段,因为小鼠和人类的基因想相近一般用作实验,在医学上可以测试对某种药物对反应,测试在特定环境下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等等。
不知道能不能帮到你,呵呵 !

为什么神经科学喜欢用黑老鼠做实验?

C57我没用过。但是我估计有以下几个原因导致你提的问题。其一,C57小鼠相较于其他小鼠,对于痛觉和寒冷非常敏感。是不是研究行为学时对于惩罚的反应更强烈?其二,C57小鼠对于酒精有明显偏好,可以主动饮酒。而且可以对**上瘾。是不是对于研究神经有关系?其三,C57小鼠的销量非常大。在美国的供应商,销售给实验室的小鼠中C57黑鼠占50%到65%(wiki),这是因为这种小鼠的用量很大,因此研究的非常透彻。越常用的小鼠越常用。最后在做转基因动物的时候黑鼠非常常用。如果黑鼠和白鼠交叉,那合适的后代应该是黑白花的,直接就能挑出来。不知道上海神经所是为什么用这些C57。但是用惯了B/C nude, Nod sicd这样的小鼠之后,我不得不对那些用C57这么凶暴的小鼠的实验员表示同情。

生物科学和生物学的区别是什么?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理学,偏向研究基础理论。生物学是六大自然科学学科之一,研究生物体各种生理活动规律和奥秘。

生物科学包含了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两个专业方向。偏向利用生物进行生产制造,比如基因改造工程菌进行发酵生产。研究用来指导实践的理论和技术,比如生物分离技术。

首先,考虑到国内高校专业设置灵活度比较高的背景,建议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多了解一下该院校的专业开设了哪些课程,或者是联系学校主要的研究方向。根据我的了解,很多学校的这两个专业都会开设相同的课程例如动物学,植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内容,这些构成了专业基础课的主要内容。除此之外,还会开设一定的更为深入和小方向的专业课,这些专业课的内容构成了今后主要的学习内容。

其次,是专业内容的学习,个人认为本科阶段两个专业没有太大的区别,有机会还是应该度研究生更进一步学习。例如生物科学中的生物技术方向也会招收计算机方向的研究生,很多大牛的team里面也会有一些其他领域的同学一起工作。本科学习更多像是一种通识教育,与其纠结于字面含义不如认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大学期间应该博览群书,在充分研究专业方向基础上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而不是纠结于字面的含义。

最后,希望你可以选择到自己最喜欢的方向。

动物模型的分类

(一)自发性动物模型(Spontaneous Animal Models)是指实验动物未经任何有意识的人工处置,在自然情况下所发生的疾病。包括突变系的遗传疾病和近交系的肿瘤疾病模型。突变系的遗传疾病很多,可分为代谢性疾病、分子疾病和特种蛋白质合成异常性疾病。如无胸腺*鼠、肌肉萎缩症小鼠、肥胖症小鼠、癫痫大鼠、高血压大鼠、无脾小鼠和青光眼兔等。它们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动物模型。近交系的肿瘤模型随实验动物种属、品系的不同,其肿瘤的发生类型和发病率有很大差异。很多自发性动物模型在研究人类疾病时具有重要的价值,如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中国地鼠的自发性真性糖尿病,小鼠的各种自发性肿瘤,山羊的家族性甲状腺肿等;利用这类动物疾病模型来研究人类疾病的最大优点,就是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人类相应的疾病很相似,均是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的疾病,其应用价值就很高,但是这类模型来源较困难,不可能大量应用。由于诱发模型和自然产生的疾病模型是有一定差异的,如诱发的肿瘤和自发的肿瘤对药物的敏感性是不相同的,加之有些人类的疾病至今尚不能用人工的方法在动物身上诱发出来,因此大家十分重视对自发的动物疾病模型的开发,有的学者甚至对狗、猫的疾病进行大规模的普查,以发现自发性疾病的病例,然后通过遗传育种,将这种自发性疾病模型保持下来,并培育成具有特定遗传性状的突变系,以供研究。许多动物遗传病的模型就是通过这样的方法建立的。在这方面小鼠和大鼠的各种自发性疾病模型开发和应用得最多。这类模型在遗传病、代谢病、免疫**病、内分泌疾病和肿瘤等方面的应用正日益增多。(二)诱发性或实验性动物模型(Experimental Animal Models)实验性动物模型是指研究者通过使用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致病因素作用于动物,造成动物组织、**或全身一定的损害,出现某些类似人类疾病时的功能、代谢或毒使动物患相应的传染病,又如用化学致癌剂、放射线、致癌**诱发动物的肿瘤等。诱发性疾病动物模型具有能在短时间内复制出大量疾病模型,并能严格控制各种条件使复制出的疾病模型适合研究目的需要等特点,因而为近代医学研究所常用,特别是药物筛选研究工作所首选。但诱发模型和自然产生的疾病模型在某些方面毕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设计诱发性动物模型要尽量克服其不足,发挥其特点。 (一)疾病的基本病理过程动物模型这类动物疾病模型是指各种疾病共同性的一些病理变化过程的模型。致病因素在一定条件下作用于动物,使动物组织、**或全身造成一定病理损伤,出现各种功能、代谢和形成结构的变化,其中有些变化是各种疾病都可能发生的,不是各种疾病所特有的一些变化,如发热、缺氧、水肿、炎症、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障碍等,我们称之为疾病的基本病理过程。(二)各系统疾病动物模型是指与人类各系统疾病相应的动物型。如心血管、呼吸、消化、造血、泌尿、生殖、内分泌、神经、运动等系统疾病模型,还包括各种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维生素缺乏病、物理损伤性疾病、职业病和化学中毒性疾病的动物模型 在动物身上复制人类疾病模型。目的在于从中找出可以推广(外推)应用于病人的有关规律。外推法(Extra polation)要冒风险,因为动物与人到底不是一种生物。例如在动物身上无效的药物不等于临床无效,反之也然。因此,设计动物疾病模型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所复制的模型应尽可能近似于人类疾病的情况。能够找到与人类疾病相同的动物自发性疾病当然最好。例如日本人找到的大白鼠原发性高血压就是研究人类原发性高血压的理想模型,老母猪自发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研究人类冠心病的理想模型;自发性狗类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与人类幼年型类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十分相似,也是一种理想模型,等等。与人类完全相同的动物自发性疾病模型毕竟不可多得,往往需要人工加以复制。为了尽量做到与人类疾病相似,首先要注意动物的选择。例如,小鸡最适宜做高脂血症的模型,因它它的血浆**三酯、胆固醇以及游离脂肪酸水平与人十分相似,低密度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的脂质构成也与人相似。其次,为了尽可能做到模型与人类相似,还要在实践中对方法不断加以改进。例如结扎兔阑尾血管,固然可能使阑尾坏死穿孔并导致腹膜炎,但这与人类急性梗阻性阑尾炎合并穿孔和腹膜不一样,如果给兔结扎阑尾基部而保留原来的血液供应,由此而引起的阑尾穿孔及腹膜炎就与人的情况相似,因而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如果动物型与临床情况不相似,在动物身上有效的治疗方案就不一定能用于临床,反之也然。例如,动物内毒性性休克(Endotoxin Shock,单纯给动物静脉输入细菌及其毒素所致的休克)与临床感染性(脓毒性)休克(SepticShock)就不完全一样,因此对动物内毒素性休克有效的疗法长期以来不能被临床医生所采用。于是有人向结扎胆囊动脉和胆管的动物胆囊中注入细菌,复制人类感染性休克的模型,认为这样动物既有感染又有内毒素中毒,就与临床感染性休克相似。为了判定所复制的模型是否与人相似,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例如有人检查了动物压、脉率、静脉压、呼吸频率、动脉血pH、动脉氧分压和二**碳分压、静脉血*酸盐浓度以及血容量等指标,发现一次定量放血法造成的休克模型与临床出血性休克十分相似,因此认为些法复制的模型是一种较理想的模型。同理,按中医理论用大黄喂小鼠使其出现类似人的“脾虚症”,如果又按中医理论用四君子汤把它治好,那么就有理由把它看**类“脾虚症”的动物模型。 理想的动物模型应该是可重复的,甚至是可以标准化的。例如用一次定量放血法可百分之百造成出血性休克,百分之百死亡,这就符合可重复性和达到了标准化要求。又如用狗做心肌梗死模型照理很合适,因为它的冠状动脉循环与人相似,而且在实验动物中它最适宜做暴露心脏的剖胸手术,但狗结扎冠状动脉的后果差异太大,不同狗同一动脉同一部位的结扎,其后果很不一致,无法预测,无法标准化。相反,大小白鼠、地鼠和豚鼠结扎冠脉的后果就比较稳定一致,可以预测,因而可以标准化。为了增强动物模型复制时的重复性,必须在动物品种、品系、年龄、性别、体重、健康情况、饲养管理;实验及环境条件,季节、昼夜节律、应激、室温、湿度、气压、消毒灭菌;实验方法步骤;药品生产厂家、批号、纯度规格、给药剂型、剂量、途径、方法;**、镇静、镇痛等用药情况;仪器型号、灵敏度、精确度;实验者操作技术熟练程度等等方面保持一致,因为一致性是重现性的可靠保证。 在复制动物模型时,所采用的方法应尽量做到容易执行和合乎经济原则。灵长类动物与人近似,复制的疾病模型相似性好,但稀少昂贵,即使猕猴也不可多得,更不用说猩猩、长臂猿。幸好很多小动物如大小鼠、地鼠、豚鼠等也可以复制出十分近似的人类疾病模型。它们容易作到遗传背景明确,体内微生物可加控制、模型性显著且稳定,年龄、性别、体重等可任意选择,而且价谦易得、便于饲养管理,因此可尽量采用。除非不得已或一些特殊疾病(如痢疾、脊髓灰白质炎等)研究需要外,尽量不用灵长类动物。除了在动物选择上要考虑易行性和经济性原则外,而且在模型复制的方法上、指标的观察上也都要注意这一原则。

南昌大学走出过哪些名人

南昌大学的名人有很多,翻了楼下的回答我发现少了对南昌大学最重要的一位——南昌大学的第一位校长 潘际銮。

潘校长是南昌大学第一位校长,他为南昌大学的创立付出无人能比的心血,作为老一辈科学家,他没有在家里享受天人之乐,而是继续为家乡的教育事业付出、发光发亮,每次经过2栋的际銮书院我都会想起潘校长为这个学校付出的努力,都会想起老校长说的那句“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者,谓之君子;才胜德者,谓之小人”,像老校长这样的人,应该可以称之为圣人吧

潘际銮,1927年12月24日出生于江西瑞昌,焊接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昌大学名誉校长

1993 年 3 月,为创建一所高水平的 211 工程大学,原江西大学和江西工业大学合并组建南昌大学。时任省长***三顾清华园。已经打算在清华园安度晚年的潘际銮临危受命,来到南昌大学,用十多年时间,突破了无重点大学、无博士点、无院士的“老三无”,及无国家重点学科、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无国家大学科技园“新三无”的大学,建设成了江西唯一一所省部共建的国家“ 211 ”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刚刚成立的南昌大学,办学条件简陋,师资力量不足,学风还有待改进。潘校长首先抓学校办学定位,提出构建文理工渗透,学研产结合的新型办学模式,建设有自身特色的南昌大学。

当年,老校长扶着自行车和青年教师在校园里边走边谈。

与妻子相濡以沫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数十年的勤勤恳恳,潘际銮事业有成,桃李天下,这一切成绩的背后都离不开妻子的支持与陪伴。六十年伉俪情深,夫人李世豫一肩担起他所有的后顾之忧。

弧光熠熠,辉映**家国梦;

明月朗朗,颂献九如桑梓情。

风光月霁,是先生品格之清明开阔;

杏坛弧光,是先生事业之师表通儒。

感谢您,潘老校长!

感谢你们,中国的科学家们!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