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什么是标准的工时制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合同写着标准工作制是什么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合同写着标准工作制是什么

法律分析:标准工时制度,也称为标准工作制度,是由立法确定一昼夜中工作时间长度,一周中工作日天数,并要求各用人单位和一般职工普遍实行的基本工时制度。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七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合同写着标准工作制是什么

第八条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什么叫标准工时?

标准工时是在标准工作环境下,进行一道加工工序所需的人工时间。

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有多种,通常使用的方法有:

1、标准工时=标准作业时间+辅助时间;

2、标准工时=正常工时 X (1+宽放率);

宽放率=(标准工时-实测工时)/实测工时*100%=管理宽放率+生理宽放率+疲劳宽放率。

正常工时是人工操作单元工时(经过速度评比)+机器自动作业工时(不可作速度评比)的总和

标准作业时间由工艺过程决定,主要为直接增加产品价值的人工/机器时间消耗。对标准工时的降低只能通过工艺改善和辅助时间降低。

扩展资料:

其他工时制度:

1、综合工时制:

综合工时制是指分别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但其平均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应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标准工时制度,且符合条件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综合工时制度。

2、不定时工作制:

也叫无定时工时制,它没有固定工作时间的限制,是针对因生产特点、工作性质特殊需要或职责范围的关系,需要连续上班或难以按时上下班,无法适用标准工作时间或需要机动作业的职工而采用的一种工作时间制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标准工时

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制加班费怎么算

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制的企业职工,工作日正好是标准工时制周休息日的,属于正常工作;其综合计算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的部分,应当视为延长工作时间,并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工作日正好是法定节假日的,应依照规定支付不低于工资300%的报酬。
计算分类
按劳部发[1994]503号文件规定,可以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职工也有三种:
(一)交通、铁路、邮电、水运、航空、渔业等行业中因工作性质特殊,需连续作业的职工;
(二)地质及资源勘探、建筑、制盐、旅游等受季节和自然条件限制的行业的部分职工;
(三)其他适合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职工。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标准工时制的,可以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即分别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实行这一工时形式的企业,无论选用周、月为周期,还是以季、年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但职工的平均周工作时间、月工作时间、季度工作时间、年工作时间应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相同,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部分,应视为延长工作时间,应按规定支付职工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即用人单位按不低于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加班工资。
法定节假日
如果用人单位是在法定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300%支付加班工资。
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制的劳动者,工作日正好是休息日的,属于正常工作;工作日正好是法定节假日的,则应按本人日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加班工资。综合计算周期内的实际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的部分,应视为加班加点的时间,均按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加班加点工资。
综合计算工时也有加班费。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企业,在综合计算周期内,如果劳动者的实际工作时间总数,超过该周期的法定标准工作时间总数,超过部分应视为延长工作时间,单位要按规定支付职工加班工资。
扩展资料:
现行的工时制度主要有三种。
标准工时制:是指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每周确保有一天休息;
综合计算工作制:是指企业因工作情况特殊或受季节和自然条件限制,需要安排职工连续作业,无法实行标准工时制度,采用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的工时制度;
不定时工作制:是指企业因工作情况特殊,需要安排职工机动作业,无法实行标准工时制度,采用不确定工作时间的工时制度。
因工作性质或生产特点的限制,不能实行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标准工时制度的,可以实行不定时工作制或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但须按照规定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报审批。没有经过审批或过了批准周期的,一律按标准工时对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综合计算工时制

请问劳动合同上的工作时间是标准工时制,不知这标准工时怎么理解?

标准工时制是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的工时制度。

若公司想要延长工作时间,则需要与工会和员工进行协商。一般每天延长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特殊原因延长工作时间不得超过3小时,每月累计延长工作时间不得超过36小时。

同时,公司必须保证员工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仅在一些法定情形下,延长工作时间按可不受上述时间限制:

如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标准工时制是最常见的一种工时状态,除了我们平时常见的朝九晚五以外,两班倒、三班倒等也属于标准工时制。

扩展资料

一、标准工时制下的加班费。

1、若员工每日的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则公司无需支付加班费。

2、若员工在工作日的工作时间超过了8小时,则加班费按不低于工资150%的标准计算。

3、若周末安排员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补休,一周工作日的工作时间已经达到40小时的,周末工作的加班费按不低于工资200%的标准计算。

4、法定节假日工作的工资按不低于工资300%的标准计算。

二、综合计算工时制是指,对因工作性质特殊,对需连续作业或受季节及自然条件限制的公司部分员工,采用的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的综合计算工作时间的一种工时制度。

三、不定时工作制是指,每一工作日没有固定上下班时间限制的工作时间制度。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员工不受工作时间每日不超过8小时、每周不超过40小时的限制,以及日延长工作时间标准和月延长工作时间标准的限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

标准工时是多少小时

标准工时是40小时。标准工时制度,也称为标准工作制度,是由立法确定一昼夜中工作时间长度,一周中工作日天数,并要求各用人单位和一般职工普遍实行的基本工时制度。标准工时制是标准和基础,是其它特殊工时制度的计算依据和参照标准。因此标准工时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也是各国劳动立法中的重要内容。标准工时制中的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标准也在不断发展和提高。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我国目前实行的是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的标准工时制。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擅自延长职工的工作时间。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