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其余尺寸公差按什么标准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机械图纸中没标注的尺寸公差默认比标注的严格吗?(没有标注公差默认是多少)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机械图纸中没标注的尺寸公差默认比标注的严格吗?
机械图纸中没标注的尺寸公差一般比标注尺寸的精度等级要低。
机械图纸上的未标注的尺寸公差按(IT13)级公差检验。
机械图纸上的未注尺寸公差并不等于没有公差,机械图纸上的未标注的尺寸公差按(IT13)级公差检验。根据GB/T 1804-92的规定,线性尺寸未注公差的极限偏差采用对称偏差,比如公差值是150um,则检验标准就是在原尺寸上±0.075mm。对于未注尺寸公差的孔和轴,孔取H13, 轴取 h13。
公差是指机器设计和制造中,对机械或机器零件实际参数值的允许变动量。对于机械制造来说,制定公差的目的就是为了确定产品的几何参数,使其变动量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以便达到互换或配合的要求。重要和关键尺寸在机械图纸上会标注尺寸公差,其他尺寸一般在“技术要求”这一栏里注明,如果“技术要求”中也没有标明规定,取(IT13)级公差。
关于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计算方法
10(+0.2/0)是封闭环;28(+0.05/0)是增环;A是减环。基本尺寸28-10=18;A的上偏差0-0=0;A的下偏差0.05-0.2=-0.15;铣缺口的尺寸及上下偏差 18(0/-0.15)。
6±0.1是封闭环;L是增环;36(0/-0.05)是减环;26±0.05是增环。
扩展资料:
整个生产过程中各工段加工产品的次序,亦指各工段的加工。材料经过各道工序,加工为成品。
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机床设备)上,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称为工序。
至于同一工序的操作者、工作地和劳动对象是固定不变的,如果有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就构成另一道新工序。例如在同一台车床上,由一工人完成某零件的粗车和精车加工,称为一道工序;如果这个零件在一台车床上完成粗车而在另一台车床上精车,就构成两道工序。
工作地是否改变,对一个工件不同表面的加工是否连续(顺序或平行)完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工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封闭环
尺寸公差的标准公差
国标GB1800.1-2009将确定尺寸精度的标准公差等级分为18级,分别用IT1、IT2、……IT18表示。从IT1到IT18相应的公差数值依次加大、精度依次降低。切削加工所获得的尺寸精度一般与使用的设备、**和切削条件等密切相关。尺寸精度愈高,零件的工艺过程愈复杂,加工成本也愈高。因此在设计零件时,应在保证零件的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尽量选用较低的尺寸精度。基本尺寸0至500mm标准公差数值表(摘自GB/T1800.1-2009) 基本尺寸 公差值 微米 毫米 > = IT1 IT2 IT3 IT4 IT5 IT6 IT7 IT8 IT9 IT10 IT11 IT12 IT13 IT14 IT15 IT16 IT17 IT18 3 0.8 1.2 2 3 4 6 10 14 25 40 60 0.1 0.14 0.25 0.4 0.6 1 1.4 3 6 1 1.5 2.5 4 5 8 12 18 30 48 75 0.12 0.18 0.3 0.48 0.75 1.2 1.8 6 10 1 1.5 2.5 4 6 9 15 22 36 58 90 0.15 0.22 0.36 0.58 0.9 1.5 2.2 10 18 1.2 2 3 5 8 11 18 27 43 70 110 0.18 0.27 0.43 0.7 1.1 1.8 2.7 18 30 1.5 2.5 4 6 9 13 21 33 52 84 130 0.21 0.33 0.52 0.84 1.3 2.1 3.3 30 50 1.5 2.5 4 7 11 16 25 39 62 100 160 0.25 0.39 0.62 1 1.6 2.5 3.9 50 80 2 3 5 8 13 19 30 46 74 120 190 0.3 0.46 0.74 1.2 1.9 3 4.6 80 120 2.5 4 6 10 15 22 35 54 87 140 220 0.35 0.54 0.87 1.4 2.2 3.5 5.4 120 180 3.5 5 8 12 18 25 40 63 100 160 250 0.4 0.63 1 1.6 2.5 4 6.3 180 250 4.5 7 10 14 20 29 46 72 115 185 290 0.46 0.72 1.15 1.85 2.9 4.6 7.2 250 315 6 8 12 16 23 32 52 81 130 210 320 0.52 0.81 1.3 2.1 3.2 5.2 8.1 315 400 7 9 14 18 25 36 57 89 40 230 360 0.57 0.89 1.4 2.3 3.6 5.7 8.9 400 500 8 10 16 20 27 40 63 97 155 250 400 0.63 0.97 1.55 2.5 4 6.3 9.7
手绘机械制图中如何标注公差
形
状
公形
状
公
差
直线度
直线度是表示零件上的直线要素实际形状保持理想直线的状况。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平直程度。 直线度公差是实际线对理想直线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也就是在图样上所给定的,用以限制实际线加工误差所允许的变动范围。
平面度
平面度是表示零件的平面要素实际形状,保持理想平面的状况。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平整程度。 平面度公差是实际表面对平面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也就是在图样上给定的,用以限制实际表面加工误差所允许的变动范围。
圆度
圆度是表示零件上圆的要素实际形状,与其中心保持等距的情况。即通常所说的圆整程度。 圆度公差是在同一截面上,实际圆对理想圆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也就是图样上给定的,用以限制实际圆的加工误差所允许的变动范围。
圆柱度
圆柱度是表示零件上圆柱面外形轮廓上的各点,对其轴线保持等距状况。 圆柱度公差是实际圆柱面对理想圆柱面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也就是图样上给定的,用以限制实际圆柱面加工误差所允许的变动范围。
线轮廓度
线轮廓度是表示在零件的给定平面上,任意形状的曲线,保持其理想形状的状况。 线轮廓度公差是指非圆曲线的实际轮廓线的允许变动量。也就是图样上给定的,用以限制实际曲线加工误差所允许的变动范围。
面轮廓度
面轮廓度是表示零件上的任意形状的曲面,保持其理想形状的状况。 面轮廓度公差是指非圆曲面的实际轮廓线,对理想轮廓面的允许变动量。也就是图样上给定的,用以限制实际曲面加工误差的变动范围。
位置公差
定向
平行度
平行度是表示零件上被测实际要素相对于基准保持等距离的状况。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保持平行的程度。 平行度公差是:被测要素的实际方向,与基准相平行的理想方向之间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也就是图样上所给出的,用以限制被测实际要素偏离平行方向所允许的变动范围。
垂直度
垂直度是表示零件上被测要素相对于基准要素,保持正确的90°夹角状况。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两要素之间保持正交的程度。 垂直度公差是:被测要素的实际方向,对于基准相垂直的理想方向之间,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也就是图样上给出的,用以限制被测实际要素偏离垂直方向,所允许的最大变动范围。
倾斜度
倾斜度是表示零件上两要素相对方向保持任意给定角度的正确状况。 倾斜度公差是:被测要素的实际方向,对于基准成任意给定角度的理想方向之间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
定位
对称度
对称度是表示零件上两对称中心要素保持在同一中心平面内的状态。 对称度公差是:实际要素的对称中心面(或中心线、轴线)对理想对称平面所允许的变动量。该理想对称平面是指与基准对称平面(或中心线、轴线)共同的理想平面。
同轴度
同轴度是表示零件上被测轴线相对于基准轴线,保持在同一直线上的状况。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共轴程度。 同轴度公差是:被测实际轴线相对于基准轴线所允许的变动量。也就是图样上给出的,用以限制被测实际轴线偏离由基准轴线所确定的理想位置所允许的变动范围。
位置度
位置度是表示零件上的点、线、面等要素,相对其理想位置的准确状况。 位置度公差是:被测要素的实际位置相对于理想位置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
差
直线度
平面度
圆度
圆柱度
线轮廓度
面轮廓度
标准公差 配合公差 尺寸公差 之间是什么关系?
这个问题是公差与配合的最基本问题,按倒着的顺序来讲。
1.尺寸公差,一个零件的其中一个尺寸,一般我们都标出一个数值,称为基本尺寸。但是实际加工过程中,最后的结果不可能是那么准确的达到这一数值。而且,量具本身也是有个精度等级的。到底结果与这个值偏离多少,或者说这个尺寸的最终结果是多少才算是合格的,那么就得规定(或者约定)一个允许的数值范围,即,结果比这个数值多出多少或者少于多少都认为是合格的。那么,所允许的多出与少于的这个两个数值即为这个尺寸的上偏差和下偏差。用上偏差减去下偏差得到一个数值范围,就是公差带。
2.配合公差,这是指两个零件之间有相互关系的情形,譬如轴与轴套。我们所希望的轴与轴套配对(亦即配合)形式不外乎有三种结果,a.轴的最终尺寸总是能与套内孔之间有间隙,即轴的上偏差永远小于套孔的下偏差,称为间隙配合;b.轴与套孔有可能有间隙,也可能没有间隙,即轴的上偏差介于套孔的上下偏差之间,而套孔的下偏差介于轴的上下偏差之间,称为过渡配合;c.轴的下偏差永远大于套孔的上偏差,装配时一定需要施加一定的力才能装入,称为过盈配合。
为了得到所需的配合形式,我们需要对轴与轴套的内孔综合考虑并分别对各自的直径尺寸规定上下偏差值,形成各自的尺寸公差带。这样,对于两个配合零件来讲,产生出轴外径与套孔内径的两个公差带,分别是各自的尺寸公差带;为了说明配合的松紧程度,我们用轴的下偏差减去孔的上偏差,若为正值(过渡或过盈配合时)称作最小过盈量;而用孔的下偏差减去轴的上偏差,若为正值(间隙配合或过渡配合时)称为最小间隙;同样可以得到最大间隙和最大过盈量。后面的四个参数可以理解为配合的“公差带”,但其实是由轴与孔的尺寸公差所决定的。
3.标准公差,随着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以及标准化、系列化的需要,各国和国际标准化组织都制定了关于公差与配合的标准,我国的代号为GB1800~1804.标准规定了轴与孔配合的代号,公差等级的数值,如果有了基本尺寸,并根据选定的配合性质进而找到配合代号,就能查出轴或者孔的上、下偏差数值,也即标准公差。同时,标准还包含有未注公差的极限偏差,并分有不同的等级和偏差数值。
这里要说明的是,轴与孔并不是仅指圆形的。可以这样通俗的来理解,凡是由游标卡尺内爪测量的尺寸均为“轴”,外爪测量的均为“孔”。
公差与配合涉及到很多名词术语,定义也很严密,以上只是为了帮助理解而进行的阐述。若准确的理解还是要参考标准或机械手册。
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