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我国哪些地区土壤污染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中国污染最严重的哪几个城市(中国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中国污染最严重的哪几个城市
而空气污染最重的10个城市是临汾、阳泉、大同、石嘴山、三门峡、金昌、石家庄、咸阳、株洲、洛阳。
1、大气污染:2000年我国二**硫排放量为1995万吨,居世界第一位。据专家测算,要满足全国天气的环境容量要求,二**硫排放量要在现有基础上至少削减40%。此外,2000年中国烟尘排放量为1165万吨,工业粉尘的排放量为1092万吨。大气污染是中国目前第一大环境问题。
2、水环境污染: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紧缺的国家,目前的人均拥有量只有2154立方米,是世界人均的1/4,接近于国际公认的人均2000立方米以下的严重缺水线。治理水系污染比其他国家更为迫切。
扩展资料:
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噪(音)声污染、农药污染、辐射污染、热污染。
按属性分:显性污染,隐性污染。
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
按造成环境污染的性质来源分: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电磁波污染等)固体废物污染、液体废物污染、能源污染。
陆地污染:垃圾的清理成了各大城市的重要问题,每天千万吨的垃圾中,很多是不能焚化或腐化的,如塑料、橡胶、玻璃等人类的第一号敌人。
造成我国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迅猛发展,固体废物不断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倾倒,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及飘尘也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导致了土壤污染。
凡是妨碍土壤正常功能,降低作物产量和质量,还通过粮食、蔬菜,水果等间接影响人体健康的物质,都叫做土壤污染物。
土壤污染物大致可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无机污染物主要包括酸、碱、重金属,盐类、放射性元素铯、锶的化合物、含砷、硒、氟的化合物等。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机农药、酚类、氰化物、石油、合成洗涤剂、3, 4-苯并芘以及由城市污水、污泥及厩肥带来的有害微生物等。
扩展资料:
我国土壤污染问题的防治措施土壤污染的防治包括二个方面:一是“防”,就是采取对策防止土壤污染;一是“治”,就是对已经污染的土壤进行改良、治理。
预防措施:
1、科学地利用污水灌溉农田。废水种类繁多,成分复杂,有些工业废水可能是无毒的,但与其他废水混合后,即变成了有毒废水。因此,利用污水灌溉农田时,必须符合《不同灌溉水质标准》,否则,必须进行处理后,符合标准要求后方可用于灌溉农田。
2、合理使用农药,积极发展高效低残留农药。科学地使用农药能够有效地消灭农作物病虫害,发挥农药的积极作用。
合理使用农药包括:严格按《农药管理条例》的各项规定进行保存、运输和使用。使用农药的工作人员必须了解农药的有关知识,以合理选择不同农药的使用范围、喷施次数、施药时间以及用量等,使之尽可能减轻农药对土壤的污染。
禁止使用残留时间长的农药,如六六六、滴滴涕等有机氯农药。发展高效低残留农药,如拟除虫菊酯类农药,这将有利于减轻农药对土壤的污染。
3、积极推广生物防治病虫害。为了既能有效地防治农业病虫害又能减轻化学农药对的污染,需要积极推广生物防治方法,利用益鸟、益虫和某些病原微生物来防治农林病虫害。
例如,保护各种以虫为食的益鸟;利用赤眼蜂、七星瓢虫、蜘蛛等益虫来防治各种粮食、棉花、蔬菜、油料作物以及林业病虫害;利用杀螟杆菌、青虫菌等微生物来防治玉米螟、松毛虫等。利用生物方法防止农林病虫害具有经济、安全、有效和不污染的特点。
4、提高公众的土壤保护意识。土壤保护意识是指特定主体对土壤保护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包括特定主体对土壤本质、作用、价值的看法,对土壤的评价和理解,对利用土壤的理解和衡量,对自己土壤保护权利和义务的认识,以及特定主体的观念。
在开发和利用土壤的时候,应进一步加强**宣传工作,使广大干部群众都知道,土壤问题是关系到国泰民安的大事。让农民和基层干部充分了解当前严峻的土壤形势,唤起他们的忧患感、紧迫感和历史使命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土壤污染
[环境保护]我国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表明:我国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镉、汞、 铅3种重金属污染物含
[环境保护](10分)(1)东南地区经济活动强度大于西北地区,产生的土壤污染物多;西南地区有色冶金工业分布较多(2)矿冶区和居民区污染最严重;开发区和风景区污染较轻(3)铅 镉 矿冶区工业污染严重(4)降低土地生产力;破坏土壤资源;影响农产品质量和数量 建全并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污染源的治理;开展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加快修复已污染的土壤;加强宣传教育,提升环保意识 试题分析:(1)我国东南地区经济活动强度大,西北地区经济活动强度小,所以东南地区产生的镉、汞、 铅等重金属土壤污染物比西北地区多,所以土壤污染物含量呈现从西北到东南增长的态势,东北与西南相比, 西南地区有色冶金工业分布较多,产生的镉、汞、 铅等重金属土壤污染物比东北地区多,出现了有东北向西南方向逐渐升高的态势。(2)读图中综合污染指数折线可以得出矿冶区污染最严重,其次是居民区和商业区,开发区污染最轻,城市绿地和风景区污染较轻。(3)读图可以看出甲城市矿冶区明显高于其它功能区的两种重金属元素是铅和镉,主要是因为矿冶区在金属冶炼过程中产生污染物多,工业污染严重造成的。(4)土壤污染可以降低土地生产力,破坏土壤资源,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呀严重影响,继而影响农产品质量和数量;为防止我国土壤污染加剧,应建全并严格执行土壤污染法律法规,加强对污染源的治理,并开展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加快修复已污染的土壤,另外还要加强宣传教育,提升环保意识,呼吁每一位公众都参与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中去,切实保护土地资源。
目前,中国农业最主要的土壤问题是什么
目前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土壤管理和施肥问题
一、目前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土壤管理问题
土壤资源只有在合理开发利用和管理的基础上,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果在农业生产中只注重当前利益,忽视了土壤的科学利用和管理,就会出现一系列农业生产问题。例如:土壤对化肥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农产品出现了粮食不香、瓜果不甜、菜炖不烂的问题。
目前我省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土壤管理问题比较严重,而且比较普遍,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这些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土壤中有机物质含量出现了两个极端:土壤中的有机物质是指土壤中一切有机物质的总称,包括各种有机化合物和各种有机生物残体,它来源于土壤上各种动植物残体的归还和人为对有机肥料的使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其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土壤的肥沃度,影响着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目前在农业生产中,一方面大部分的农田土壤由于有机肥料的补充不足或干脆得不到应有的补充,使有机物质含量出现了逐年下降的趋势,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变坏,土壤的基础肥力趋于下降,土壤对外界**环境的抵抗能力下降;另一方面少部分的保护地土壤,由于有机肥料补充过量,使土壤有机物质含量已经严重超出了其适宜范围,造成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土壤中植物病源菌数量大大增加,植物病虫害加重,并由此造成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逐年增加,农作物果实的农药残留量增加,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必将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
2、土壤中植物营养物质严重不平衡:由于常年施肥和土壤利用的不合理,土壤中某些营养物质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失衡现象,大面积的农田土壤出现了“贫血症”、“富积症”。由此既影响了农产品的产量也造成了农产品质量的严重下降,使农产品中养分不平衡,最终将危及人类的健康。所谓贫血症是指土壤中某些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出现明显的缺乏,富积症是指土壤中某些植物营养元素含量出现明显的增加,超出了适宜水平。例如:由于铝在人体中的积累,将造**体中某些神经系统的损害,发生老年痴呆症;由于食物中硒元素的缺乏,可能造**类患癌症的机率大大增加。
3、土壤板结和老化现象日趋严重:由于土壤中有机物质含量的下降和老化,土壤耕作和管理的不合理,施肥种类的单一,目前农田土壤的板结现象和“越种越搀”现象普遍出现,致使土壤的生产力和施肥管理成本逐年加大。
4、土壤污染现象明显加重:由于土壤在利用管理中的不注意,特别是施肥和植保上的盲目性,目前的农田土壤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污染现象。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质含量明显积累,致使植物出现污染,农产品果实中某些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标。原来农村中普遍存在的虱子,目前已经很少看见了,说明了一种什么现象呢?恐怕不单单是由于农村的卫生环境得到改善所决定的,与人类经常食用的不安全食品肯定有一定的关系。
上述问题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为对土壤的施肥管理和对土壤利用上的不合理和盲目。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有机肥料的计量施用,一般来说,农田土壤中的有机物质主要来源于有机肥料,所以必须要根据土壤有机物质含量的“适宜值”和土壤中有机物质的消耗转化规律,通过使用有机肥料来合理补充土壤中的有机物质,使土壤有机物质的含量保持在一个相对适宜的水平。例如,地形部位比较高的露天旱地土壤,耕层土壤有机物质含量的适宜值为1.8-2.3%,低平地上的露天旱地土壤有机物质含量的适宜值应为2%—2.5%,水田土壤有机物质含量的适宜值为2—3%,保护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适宜值为3—5%。目前我省露天农田土壤有机物质含量能够达到适宜值要求的只占全部农田土壤的25%,而保护地土壤已经有50%以上超过了适宜值要求,需要合理分配有机肥料。
2、注重科学施肥,要根据各种农作物对各种养分的需求,根据土壤的实际供肥能力,根据养分归还理论,合理确定肥料种类、肥料施用方法,真正做到在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的原则下的“平衡施肥”。以改善土壤的养分状况,并通过合理耕作等有效途径,防止土壤板结和土壤理化性质的恶化。
3、严格控制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尽量切断污染源(污水、固体废弃物、化肥、农药及空气降尘等)。并通过农艺和生物措施减轻土壤的污染(施用土壤调理剂、生物制剂等),净化已经污染的土壤,减轻土壤中污染物的毒性。
4、做到土地的用养结合,在利用土地的过程中,注意合理地保护耕地,使我们现有的土壤资源能够永久地为我们人类服务。
在农业生产中,施肥是影响土壤质量和农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合理施肥将对改善土壤质量,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分割线、分割线、分割线----------------------------------
二、 目前农业生产中存在的施肥问题
1、有机肥料
请你联系实际说一下我国土壤面临的现实情况
目前,我国土壤污染的总体形势严峻,部分地区土壤污染严重,在重污染企业或工业密集区、工矿开采区及周边地区、城市和城郊地区出现了土壤重污染区和高风险区。土壤污染类型多样,呈现出新老污染物并存、无机有机复合污染的局面。土壤污染途径多,原因复杂,控制难度大。土壤环境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土壤污染防治投入不足,全社会防治意识不强。由土壤污染引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和群体性事件逐年增多,成为影响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什么行业对土地污染最重
主要是废水和固废排放对土壤污染严重,废水包括电镀、石油化工、有色冶炼、造纸、农药化肥等污染行业,固废包括矿山尾矿矿渣、各类石膏、铬渣等。这些年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主要是以上污染物排放造成的。请采纳。
污染状况-我国土壤污染现状
我国主要的环境污染有哪些?
1、大气污染问题:
2000年我国二**硫排放量为1995万吨,居世界第一位。据专家测算,要满足全国天气的环境容量要求,二**硫排放量要在现有基础上至少削减40%。此外,2000年中国烟尘排放量为1165万吨,工业粉尘的排放量为1092万吨。大气污染是中国目前第一大环境问题。
2、水环境污染问题:
中国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依次是: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其中42%的水质超过3类标准(不能做饮用水源),全国有36%的城市河段为劣5类水质,丧失使用功能。大型淡水湖泊(水库)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主要由氮、磷污染引起。
3、垃圾处理问题:
中国全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达8.2亿吨,综合利用率约46%。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1.4亿吨,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10%。塑料包装物和农膜导致的白色污染已蔓延全国各地。
4、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
目前,中国国土上的荒漠化土地已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27.3%,而且,荒漠化面积还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长。中国每年遭受的强沙尘暴天气由50年代的5次增加到了90年代的23次。土地沙化造成了***一些地区的居民**迁移他乡。
5、水土流失问题:
中国全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多亿吨,每年流失的土壤养分为4000万吨标准化肥(相当于全国一年的化肥使用量)。自1949年以来,中国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总量达4000万亩,这对中国的农业是极大损失。
6、旱灾和水灾问题:
20世纪50年代中国年均受旱灾的农田为1.2亿亩,90年代上升为3.8亿亩。1972年黄河发生第一次断流,1985年后年年断流,1997年断流天数达227天。有关专家经调查推测:未来15年内中国将持续干旱。而长江流域的水灾发生频率却明显增加,500多年来,长江流域共发生的大洪水为53次,但近50年来,每三年就出现一次大涝,1998年的大洪水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7、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
中国是生物多样性破坏较严重的国家,高等植物中濒危或接近濒危的物种达4000-5000种,约占中国拥有的物种总数的15%-20%,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在联合国40种世界濒危物种中,中国有156种,约占总数的1/4。中国滥捕乱杀野生动物和大量捕食野生动物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屡禁不止。
8, WTO与环境问题:
中国加入WTO将面临两方面新的环境问题。一方面是国际上的"绿色贸易壁垒"。由于中国目前的环境标准普遍低于发达国家的标准,中国的食品、机电、纺织、皮革、陶瓷、烟草、玩具、鞋业等行业的产品将在出口贸易中受到限制。另一方面,由于国际市场对中国的矿产、石材、药用植物、农产品、畜牧产品的大量需求,可能会加重中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破坏。同时,中国可能成为国外污染密集型企业转移的地点和大量的国外工业废物"来料加工"的地点,这将极大地加重中国的环境问题。
9、三峡库区的环境问题:
三峡工程是中国目前正在实施的巨大的水利工程。该工程定于2003年开始发电。三峡建成后对地质环境、水资源环境、生态环境(涉及库区两岸和整个上游地区)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效防治库区污染是目前摆在三峡建设者面前的大课题。三峡工程已成为世界瞩目的环境问题。
10、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难降解的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开始显现。国际上今年签署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其中确定的首批禁止使用的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中国的环境介质中多有检出,中国是公约的签字国。这类有机污染物具有转移到下一代体内,并在多年后显现其危害的特点,也被称为"环境激素"或"环境荷尔蒙",危害严重。目前这类有机污染物广泛存在于工农业和城市建设等使用的化学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