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武威到乌鲁木齐多少公里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奎屯到武威途经哪些站?(奎屯到武威经过的地方)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奎屯到武威途经哪些站?
开车从新疆奎屯到甘肃武威经过乌鲁木齐,哈密,酒泉,张掖,到达武威市,全程1887公里,约28小时到达。
北京到新疆多远?
北京到新疆的直线距离超过2400公里。自驾车距离约3500.6公里。火车里程3113公里。铁路距离:3768公里。公路距离:3360.8公里铁路——北京西站-郑州-兰州-乌鲁木齐:3768公里铁路——北京站-呼和浩特-中卫-武威-乌鲁木齐:3343公里
武威到乌鲁木齐的K175途经哪些站?
商丘始发,途径2 宁陵3 民权 4 兰考 5 开封 6 郑州 7 巩义8 偃师 9 洛阳10 三门峡11 灵宝12 西安13 宝鸡 14 天水 15 陇西 16 定西 17 兰州18 武威19 金昌 20 张掖 21 临泽 22 酒泉 23 嘉峪关 24 玉门 25 疏勒河 26 柳园 27 哈密 28 鄯善 29 吐鲁番 30 乌鲁木齐
武威的海拔最高的地方?
乌鞘岭,相比国内连绵起伏的群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但是从地理意义、交通意义和战略意义来讲,乌鞘岭却是中原大地通向西北边疆路途中怎么也绕不过去的坎。
今天的文章,将带你一起了解乌鞘岭这座熟悉而又陌生的山脉。
在西部的连绵大山中,有一座乌鞘岭
季风尽头的地理分界
乌鞘岭,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境内,是祁连山东延冷龙岭的分支。山上的年均气温在零下2.2摄氏度左右,气候变化无常、环境极为恶劣。
乌鞘岭与甘肃
由于山上光秃秃不长草,时常白茫茫一片雪,故被当地的藏族群众称为哈香聂阿,意译过来即“和尚岭”,相传这一叫法最早则来自于突厥语。
冰冷的山顶
但是有只小狐狸
从太空俯瞰这一地区,我们便能逐渐发现这座看似不起眼的山脉,为何有十分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意义:乌鞘岭的山麓青草幽幽、植被丰富,加上*露的灰黑色山体,在南北两面萧索的植被衬托下,青黑色的轮廓自然而然将所在地域分隔开来——乌鞘岭的南面是黄土丘陵广布的陇中高原,北面则是祁连山与腾格里沙漠、龙首山、合黎山、马鬃山等相扼而成的河西走廊。
从大漠绿洲到高原河谷中间横亘着乌鞘岭
广义上的乌鞘岭包括代乾山、雷公山和毛毛山。雷公山、代乾山同祁连山东部的主干山脉相接,其中代乾山的最高海拔达4326米。乌鞘岭向东经毛毛山、老虎山延伸数十公里后,则进入了黄土高原,这就是地理测绘和人文社科领域常涉及的乌鞘岭的概念。
虽然乌鞘岭没有青藏高原上动辄4500米以上的群山高大,但是相比南北2000米左右的海拔来说,乌鞘岭的相对高度还是较大的。
乌鞘岭地势的骤然抬升,将跋涉**,已经被南方丘陵、秦岭等诸多山脉几乎消磨殆尽的暖湿气流挡在了自己门前。岭南和岭北因此而呈现了较大的降水差异:乌鞘岭以南和以东的广大地区,是年降水量超过400毫米的温带季风气候区,而乌鞘岭以北的广大地区,则是年降水两低于400毫米的温带**性气候区。
乌鞘岭以北干旱的样子
这就是为什么乌鞘岭是我国气候上划分季风区和非季风的自然地理界线之一。
乌鞘岭阻拦了最后一丝太平洋水汽,也断绝了广大西北地区获得大规模降水的可能,所以身处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上的乌鞘岭,也是我国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的地理分界线的一部分。
降水量和地表植被对河流径流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乌鞘岭以北属于干旱**性气候区域,又有周边高原的影响,难以发育成径流量较大能够流向海洋的外流河,因此乌鞘岭也是我国内流区与外流区地理分界线的一部分。
通向边疆的要冲险阻
乌鞘岭东临黄土高原,北通河西走廊,南靠青藏高原,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一直都是古代陆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隘,素有“河西走廊门户”之称。
乌鞘岭-河西走廊的门户
在魏晋十六国时期,河西地区先后出现了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和西凉这五个地方割据政权。而以姑臧城(今甘肃武威)为都城的前凉、后凉和北凉统治河西时,时称“洪池岭”的乌鞘岭的防卫地位和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若要格局河西走廊先守好乌鞘岭
376年,前秦苻坚派军西征前凉时,一度被阻截在洪池岭。但前凉军最终失利,则使前凉都城门户大开,进而速亡。398年,南凉乘后凉衰弱,攻占洪池岭南五郡(广武、西平、乐都、浇河、湟河)之地,也为之后南凉进据姑臧打下了基础。
乌鞘岭如此险要的天然关隘自然也在汉、明两代修筑长城防御工事时被充分利用。
始筑于汉元狩三年(前120年)的汉长城为夯土板筑,因长期自然风化基本被毁,沿线烽燧墩绝大部分成为馒头状。此处的明长城则大部分保存较好,筑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墙体也均系夯土板筑。
乌鞘岭的古长城
在文人的笔下,乌鞘岭的险要也被一再记述。
林则徐在**战争时被道光帝革职发配戍疆,他在《荷戈纪程》中记载了自己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路经乌鞘岭时的情况:“八月十二日,又五里乌梢岭,岭不甚峻,惟其地气甚寒。西面山外之山,即雪山也。是日度岭,虽穿皮衣,却不甚寒。”
乌鞘岭甚至还被金庸先生写进了他的武侠小说当中。《书剑恩仇录》“乌鞘岭口拼鬼侠,赤套渡口扼官军”一回就夸张地描写了乌鞘岭“一边高山,一边尽是峭壁,山谷深不见底”的险要情况。
书剑恩仇录(还挺好看的)
突破瓶颈的惊世工程
对古人来说,乌鞘岭自然是险峻无比的高山,对现代人来说,翻越乌鞘岭也并不容易。乌鞘岭地区相对高差大,地层岩性复杂,无论对铁路和公路的修筑者来说都是个难题。
1952年兰新铁路开工兴建,这条由甘肃省会兰州出发西去新疆首府乌鲁木齐的铁路必然得穿过乌鞘岭。此时恰逢中苏友好合作的“蜜月期”,苏联**给予了兰新铁路建设全面技术**,提出了使用展线设计来降低坡度以提高列车爬坡能力。
展线利用延长线路来降低行驶坡度
乌鞘岭展线工程起自原兰新铁路打柴沟站,向北在乌鞘岭岭西迂回曲折,在原天祝县城所在的安远盆地再度迂回后,终于古浪县境内的龙沟站结束。
但是这条由苏联帮助设计的铁路,初期设计运量仅仅只有500万吨,在改革开放后其运能远远不能满足运量增加的要求。尽管1992年至1994年期间兰新铁路在武威南至乌鲁木齐间增建了复线,但是由于乌鞘岭地质的复杂性,兰州西至武威南段的复线工程一直没能同时跟进,乌鞘岭成为制约兰新铁路运能提升的“瓶颈”。
2003年兰新铁路兰州西至武威南段增建复线工程动工,其中最举世瞩目的便是乌鞘岭特长隧道。
乌鞘岭隧道处于“山腰”,海拔3000米,地质条件极其复杂,是兰武复线的“生命线”。当时,中铁工程五局、一局等单位承担了开凿隧道的艰巨任务。在乌鞘岭施工过的每一个工人都知道,在这里睡帐篷的滋味是什么样的——褥子下是一层冰,夜晚由于呼吸,被面上又是一层冰,人夹在两层冰之间睡觉。
乌鞘岭的隧道作业面临四条大区域性断层,其中F7断层最为复杂,主要由碎裂岩及断层泥砾组成,**水比较丰富,是控制整个乌鞘岭隧道工期的关键性工程,施工难度相当大。
施工中的工人
尽管建设者们利用世界上目前最先进的“打洞”技术和迂回导坑策略,以量测结果来指导施工生产,不料施工过程中还是出现了变形。建设者又不得不对变形段进行回填抢险。经过反复的测量和技术攻坚,F7断层才得以顺利贯通。
施工过程中,他们还遇到了千枚岩地层施工坍塌等难题,但是在建设者的不断探索下,终于还是战胜了艰苦的自然条件,打通了隧道。
2006年3月30日被称为“亚洲第一长隧”的乌鞘岭隧道正式通车,长达20.05公里的隧道铁路投入运营,这一长度是当时我国和亚洲隧道建设的新纪录。
乌鞘岭隧道
到了2013年,有了经验的建设者们又打通了公路隧道。由乌鞘岭、安远、福尔湾、高岭和古浪5座隧道构成的总长度达43.84公里的乌鞘岭公路隧道群也正式建成通车,把乌鞘岭这个“拦路虎”赶跑,大大增强了连霍高速的通车能力。
乌鞘岭的公路隧道
当人们回望那些尘封于历史记忆中的骡马商队、征战将士,免不了也会感慨今朝从紧握方向盘的小心翼翼,到一路驰骋的风驰电掣……乌鞘岭早已不是那个不可逾越的关隘。
easy
感念这个时代的探索与不屈,感恩这些英勇的灵魂和斗志。万分艰难都将会被一米一米的掘进所征服,而过去的天堑也势将变成今日的通途。
去新疆火车都要经过兰州ma?
这要看出发地在哪,比如出发地是西宁,武威,张掖,嘉峪关等等就不经过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