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定日县属于什么地区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西藏有什么好玩的地方(西藏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吗)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西藏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作为印度佛教传入西藏以前的先期文化,古象雄文化的痕迹贯穿于西藏的方方面面。“从生产到生活,从民俗到信仰,处处都有象雄文化的影子。比如祭山神、转山等宗教活动仪式,都源自象雄文化

日喀则有多少个县

日喀则,辖1个市辖区和17个县。

17个县分别是:江孜县、白朗县、拉孜县、萨迦县、岗巴县、定结县、定日县、聂拉木县、康马县、亚东县、仁布县、南木林县、谢通门县、吉隆县、昂仁县、萨嘎县、仲巴县。

西藏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日喀则市下辖1个市辖区(桑珠孜区),市**驻地桑珠孜区。

扩展资料:

日喀则是“一江两河”中部流域综合开发工程的重点区域,也是我区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经济以农牧业为主。经济林木有苹果、桃、核桃等,年木材采伐量335立方米。目前有电力、建筑、民族手工、修理、畜产品加工、食品加工等工业企业。

传统民族手工业品主要有卡垫、藏靴、氆氇、金丝帽等。中尼、日亚两条干线公路可直通拉萨、狮泉河及***王国,并与日喀则地区的17个县相通,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公路交通网。

南木林县,藏语意为“胜利”。作为地名具有“圣地”的含义。吐蕃时期称扎西孜。后被称为湘巴(即后藏6个万户司之一)。清朝初设南木林宗。

江孜县,藏语意为“胜利顶峰,法王府顶”。因年楚河流经这里,历史上人们称江孜地区为“年”。清代为江孜宗,属前藏噶厦地方**管辖。

定日县,藏语意为“定声小山”。传说一位**掷石,“定”的一声,落在该地。后来在该地小山上修建了寺庙,即取名定日寺。

参考资料:日喀则 (西藏自治区地级市) 百度百科

日喀则地区各县(市)概况 人民网

藏北地区油气资源勘查状况概述

1.藏北地区地质工作基本情况

1949年至改革开放以前,在该地区开展了1∶100万石油地质概查和伦坡拉盆地1∶20万地质普查;1958年曾在可可西里、库木库里盆地及藏北高原进行了路线地质调查;1960年在伦坡拉盆地丁青、牛堡一带进行过1∶2.5万石油地质细测;1966年对伦坡拉盆地进行了含油条件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对西藏进行了石油地质路线普查和遥感影像解译,进行了油气资源的初步评价;根据对羌塘地区的考察,在羌塘盆地发现了油页岩。《西藏油气区》和《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含油气条件及前景预测》成为该时间段的成果代表著作,对青藏高原前期的石油地质工作和青藏高原北部的早期工作作了进一步总结。

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了有针对性区域的青藏高原石油地质调查工作,开展了系统性的研究。如青藏高原第一轮油气资源新区调查、21世纪青藏高原油气调查与科技攻关工作、2001-2004年的“青藏高原重点沉积盆地与油气资源潜力分析”,以及2009年的“青藏高原重点盆地油气资源调查与选区”等。而且1993年中国石油天然气总(集团)公司勘探局成立了新区油气勘探事业部青藏油气勘探项目经理部,从1994年开始对青藏高原开展了以羌塘盆地为主的多层次、系统、全面的石油地质调查与生产科研工作。截至1998年,先后在羌塘、措勤、比如、昌都、可可西里、库木库里、岗巴—定日等盆地开展了广泛的石油地质调查。许多单位和地质科学研究者,多次开展对西藏乃至羌塘盆地问题调查研究,对该地区的油气藏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21世纪以来,开展了“青藏高原重点沉积盆地油气资源潜力分析”、“青藏高原羌塘盆地勘探前期油气资源综合评价”等项目,对青藏高原的海相盆地和陆相盆地分别展开了较为系统的调查研究。在前期油气资源勘查工作基础上,对最有潜力的范围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油气藏问题研究。如1∶100万比例尺的重点区域(表8-12)的石油勘查工作。分别从沉积、油气和构造与保存条件等3个方面开展了综合研究和部分地质调查工作,对羌塘盆地油气有利远景区进行了优选(表8-12);对青藏高原主要的海相和陆相盆地开展了油气资源评价,分别对各相关盆地的油气资源量进行了评估。

表8-12 羌塘盆地油气有利区带及区块优选表

(据参考文献[190])

陆相盆地中有利油气资源潜力的盆地是伦坡拉盆地和尼玛盆地,可可西里盆地和羊湖盆地次之。而海相盆地中波林盆地和日喀则盆地只开展过基础地质调查工作,尚未进行石油地质调查[190]。

总之,虽然在该地区已经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但是由于地理范围宽,致使总体工作范围覆盖面不够;虽然已在该地区开展了长时间的地质勘查工作,但是由于自然条件差,导致工作效率比其他地区要低很多,工作程度也不够。因此,在建立中国战略油气勘查储备基地时还有许多工作有待进一步完成。

2.藏北地区石油地质工作成果基本情况

首先,明确了盆地的位置、范围大小和地层厚度。如羌塘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中部、西藏北部。该盆地是中生代盆地,北界为可可西里—金沙江缝合带,南界为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东、西以中生代盆地边缘相地层尖灭为界,大致界限为E82°—96°,总面积约22×104km2。其内广泛发育中生代海相沉积地层,厚达6000~13000m[190]。证实了羌塘盆地存在古老的变质基底和未变质的古生代沉积岩,识别出4个重要的沉积—构造界面及3个构造层。

其次,对该盆地的主要烃源层结构、油气储层物理特性等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羌塘盆地烃源层以中生界为主,少量上古界和新生界,有12套烃源层。其中中上侏罗统所瓦组(J3s)、夏里组(J2x)、布曲组(J2b)和上三叠统肖查卡组(T3x)4套为主要烃源层。包括泥岩、泥灰岩、灰岩、炭质泥岩等[190]。其储层物理特性主要表现为:孔隙类型以小孔—微细喉为主,孔隙度一般小于5%,渗透率小于1×10-3mm;物性以低孔、低渗、特低孔、特低渗为主。其盖层以泥质岩为主,灰岩次之,其余尚有密致砂岩、火山岩岩类。其构造圈闭表现为皱褶呈现上强下弱趋势,在垂向上地面为复式褶皱,向下为较大规模背斜或向斜[191]。

第三,用不同的方法估算出了其油气资源量以及资源分布状态。羌塘盆地具有形成整装大型油气田的潜质,其中生界石油资源量为113.30×108t。据全国第三次油评统计(2005),该地区的远景资源量为87.73×108t,天然气远景资源量为12113.16×108m3(成因法和类比法计算)[191]。

根据类比法和有机碳法计算,得到了该盆地的油气资源量及分布状态,见表8-13。

表8-13 羌塘盆地油气资源储量

(据参考文献[191])

注:有机碳法值是特尔非加权汇总后的值。

第四,在油气地质调查工作基础上圈出了油气勘探有利区带和块。如在海相盆地中优选出9个重点区块,认为羌塘盆地具有形成大中型油气田的潜质,是青藏高原油气勘探的首选目标[190],而这些优选区域就在藏北油气勘查基地范围之内。在陆相盆地中优选伦坡拉盆地开展了详细的地质调查工作,并钻井试采了原油。

第五,对该盆地内的油砂资源状态有了一定认识。该地区除了常规油气资源以外还有油砂存在。

综上所述,在对藏北地区开展了基础地质工作基础上,对其地质构造,尤其是对油藏地质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对羌塘盆地的油气藏潜力状态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这些为在藏北地区建立战略石油储备基地打下了一定的工作基础。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