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稀奶油适用的安全标准有哪些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乳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标准制定(乳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标准制定原则)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标准制定
根据《食品安全法》、《*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等规定,经第一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审查,卫生部于2010年3月26日日公布了《生*》(GB19301-2010)等66项新*品安全国家标准。新的*品安全国家标准包括*品产品标准15项、生产规范2项、检验方法标准49项。卫生部牵头会同农业部、国家标准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等部门和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品工业协会、奶业协会等单位成立*品安全标准协调小组,共同做好*品安全国家标准工作。各部门推荐了近70名专家组成*品安全标准专家组,具有较广泛的代表性。各部门和各领域专家深入研究*品标准中的重大问题,多次听取各界意见并公开征求社会意见,履行了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通报的程序。经过一年多努力工作,*品安全标准协调小组对涉及*品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和有关食品的行业标准中强制执行的标准进行整合完善,由卫生部统一公布为*品安全国家标准。通过清理完善,新的*品安全国家标准基本解决了现行*品标准的矛盾、重复、交叉和指标设置不科学等问题,提高了*品安全国家标准的科学性,形成了统一的*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与以往*品标准比较,新的*品安全国家标准有以下特点:一是体现《食品安全法》立法宗旨,突出安全性要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属于技术性法规,新的*品安全国家标准严格遵循《食品安全法》要求,突出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限量规定。二是以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为基础,兼顾行业现实和发展需要。*品安全国家标准以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数据为依据,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同时注重听取行业主管部门和协会意见,充分考虑我国*品行业实际情况,确保标准的实用性。三是整合现行*品标准,扩大标准的覆盖范围。*品安全国家标准整合了以往*品标准中的强制性规定,在减少标准数量的同时,提高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通用性和覆盖面,避免标准间的重复和交叉。四是与现行法规和产业政策相衔接,确保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品安全国家标准对规范*品产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制定标准过程中,对与食品安全要求非直接相关的有关规定,尽量予以保留并注意其衔接。卫生部将继续加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国际研究进展,加强标准执行情况的**评价,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同时,按照食品安全整顿工作要求,继续组织做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清理完善工作,制(修)订食品中农兽药残留、有毒有害污染物、致病微生物、真菌毒素限量以及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请问有人知道奶油的国家标准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奶 油 GB 54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奶 油
GB 5415-85
Butter 代替 GB n38-77
━━━━━━━━━━━━━━━━━━━━━━━━━━━━━━━━━━━━━━━
本标准适用于从牛*分离出的稀奶油,经杀菌、成熟、搅拌、压炼而成的脂肪制品。
1 技术要求
1.1 供制造奶油原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1.1.1 供制造奶油的牛*,其酸度应低于22°T。
1.1.2 供制造奶油的牛*,其他指标应不低于GB 5408-85《消毒牛*》附录A(补充
件)中等级品的规定。
1.1.3 供制造奶油的稀奶油,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滋味及气味:新鲜、微甜、有浓郁的纯*香味。
b. 组织状态:组织均匀,稠度适中,呈***。
1.1.4 食盐:应符合GB 5461-85《食用盐》中精制盐优级品的规定。
1.1.5 色素:须符合GB 2760-81《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的色素。
1.2 奶油按制造方法可分三类:
鲜制奶油:用杀菌稀奶油制成的淡或咸的奶油。
酸制奶油:用杀菌稀奶油,经过添加发酵剂发酵制成的淡或咸的奶油。
重制奶油:用熔融了的稀奶油或奶油制成。
1.3 制造奶油要符合《*与*制品卫生管理办法》的各项规定。
1.4 奶油根据感官和微生物指标分为特级品、一级品和二级品。
1.5 奶油的感官指标及评分。
1.5.1 感官指标按百分制评定,其各项的分数如表 1。
表 1
—————┬—————————————————————————————
│ 分 数
项 目├—————————┬——————————┬————————
│ 加盐奶油 │ 不加盐奶油 │重制奶油
—————┼—————————┼——————————┼————————
滋味及气味│ 65 │ 65 │ 65
—————┼—————————┼——————————┼————————
组织状态 │ 20 │ 25 │ 25
—————┼—————————┼——————————┼————————
色 泽 │ 5 │ 5 │ 5
—————┼—————————┼——————————┼————————
加 盐 │ 5 │ — │ —
—————┼—————————┼——————————┼————————
铸型与包装│ 5 │ 5 │ 5
—————┴—————————┴——————————┴————————
1.5.2 各级产品应得感官评分见表 2。
表 2
————————┬———————————┬—————————————-
级 别 │ 总 评 分 │ 滋味和气味最低得分
————————┼———————————┼—————————————-
特 级 │ ≥88 │ 60
————————┼———————————┼—————————————-
一 级 │ ≥80 │ 50
————————┼———————————┼—————————————-
二 级 │ ≥75 │ 45
————————┴———————————┴—————————————-
1.5.3 奶油感官评分表见表 3。
表 3
————┬—————————————————┬———————┬———————┬———————
│ │ 不加盐奶油 │ 加盐奶油 │ 重制奶油
项 目│ 特 征 ├———┬———┼———┬———┼———┬———
│ │扣 分│得 分│扣 分│得 分│扣 分│ 得分
————┼—————————————————┼———┼———┼———┼———┼———┼———
│具有奶油的纯香味,无其他异味者 │ 0 │ 65 │ 0 │ 65 │ 0 │ 65
滋味和 │纯味,但香味较弱者 │ 2~4 │63~61│ 2~4 │63~61│ 2~4 │63~61
气 味 │平淡而无滋味,加盐奶油咸味不正常者│10~15│55~50│10~15│55~50│10~15│55~50
(65分) │有微弱的饲料味者 │15~20│50~45│15~20│50~45│15~20│50~45
│有明显的其他不愉快味者 │20~25│45~40│20~25│45~40│20~25│45~40
————┼—————————————————┼———┼———┼———┼———┼———┼———
组织状态│组织状态正常者 │ 0 │ 25 │ 0 │ 20 │ 0 │ 25
(25分) │较柔弱、发腻、粘刀或脆弱、疏松者 │ 6~10│19~15│ 5~8 │15~12│ 6~10│19~15
(20分) │有大小孔隙或水珠 │ 6~10│19~15│ 5~8 │15~12│ 6~10│19~15
(25分) │外表面浸水 │ 6~10│19~15│ 5~8 │15~12│ 6~10│19~15
————┼—————————————————┼———┼———┼———┼———┼———┼———
色 泽 │正常、均匀一致 │ 0 │ 5 │ 0 │ 5 │ 0 │ 5
(5分) │过白或着色过度 │ 2~3 │ 3~2 │ 2~3 │ 3~2 │ 2~3 │ 3~2
│色泽不一致 │ 3~4 │ 2~1 │ 3~4 │ 2~1 │ 3~4 │ 2~1
————┼—————————————————┼———┼———┼———┼———┼———┼———
加 盐 │正常、均匀一致 │ — │ — │ 0 │ 5 │ — │ —
(5分) │分布不均匀 │ — │ — │ 2~3 │ 3~2 │ — │ —
│发现食盐结晶 │ — │ — │ 3~4 │ 2~1 │ — │ —
————┼—————————————————┼———┼———┼———┼———┼———┼———
铸 型 与│良好 │ 0 │ 5 │ 0 │ 5 │ 0 │ 5
包 装 │包装不紧密、切开断 │ │ │ │ │ │
(5分) │面有空隙,边沿不整齐,或使用不合理│ │ │ │ │ │
│的包装纸者 │2~3 │ 3~2 │ 2~3 │ 3~2 │ 2~3 │ 3~2
————┴—————————————————┴———┴———┴———┴———┴———┴———
注:奶油的感官评分应在室温15~20℃的环境中进行。
1.6 对**、生霉而有苦味、鱼腥味、金属味、化学药品味和石油产品等气味者作为废
品处理。
1.7 奶油的理化指标应符合表 4要求。
表 4
————————————┬——————┬—————┬—————————
项 目 │ 无盐奶油 │ 加盐奶油 │ 重制奶油
————————————┼——————┼—————┼—————————
水分,% ≤│ 16.00 │ 16.00 │ 1.00
————————————┼——————┼—————┼—————————
*脂肪,% ≥│ 82.00 │ 80.00 │ 98.00
————————————┼——————┼—————┼—————————
食盐,% ≤│ — │ 2.00 │ —
————————————┼——————┼—————┼—————————
酸度,°T ≤│ 20.00 │ 2.00 │ —
————————————┼——————┴—————┴—————————
汞(以Hg计),ppm │ 按鲜*折算 ≤0.01
————————————┴——————————————————————
注:酸性奶油的酸度和细菌总数不作规定。
1.8 奶油的微生物指标应符合表 5要求。
表 5
————————————————┬——————┬——————┬——————
项 目 │ 特级品 │ 一级品 │ 二级品
————————————————┼——————┼——————┼——————
细菌总数,个/g ≤│ 20000 │ 30000 │ 50000
————————————————┼——————┼——————┼——————
大肠菌群(近似数),个/100g ≤│ 40 │ 90 │ 90
————————————————┼——————┴——————┴——————
致病菌 │ 不得检出
————————————————┴————————————————————
注:奶油内不得发现霉斑。
1.9 奶油微生物指标(不包括致病菌)不合格者,经高温杀菌后允许作食品加工原料用。
2 取样和检验
2.1 产品按奶油搅拌器分批,按批编号取样检验。每批产品取两件。对大包装作微生物
检验者,用无菌采样器在箱内不同部位取样。
所取样品应贴上标签,标明下列各项:
a.产品名称;
b.工厂日期;
c.采样日期;
d.产品数量及批号。
2.2 检验程序
2.2.1 小包装样品(500g以下者),要进行净重测定,其重量与标签上重量差不应大于
±2%。
2.2.2 每批样品一件做微生物检验,另一件做理化和感官检验。
2.2.3 产品成分、酸度、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和感官鉴定为工厂化验室必检项目,致病
菌、霉菌应由工厂化验室卫生防疫部门定期抽检。
2.2.4 成品出厂须有工厂化验室或检验科的质量合格证明单。单上标明品名、数量、生
产日期、化验结果和质量等级。
2.3 复检:检验结果不符合技术要求时,可取样复验,复验以一次为限。复验时单独
取样检验不符合标准的项目,复验取样数量应为原取样数的一倍。但产品的卫生指标不得
复验。
复验符合技术要求时,作合格论。
3 包装与标志
3.1 奶油包装规格,分大包装和小包装两类。
3.1.1 大包装为散装奶油,普通用木箱或纸箱包装,内衬硫酸纸和牛皮纸各一层,每
箱25kg。
3.1.2 小包装应以硫酸纸或特制铝箔纸包装,外面套纸盒。包装规格有15g、125g、
250g和500g四种。
3.1.3 其他包装规格和形式可按合同办理。
3.2 奶油外包装材料规格同GB 5410-85《全脂*粉》3.3条。
3.3 奶油包装盒和箱上应注明:
a.产品名称和等级;
b.商标;
c.生产日期及批号;
d.生产厂名;
e.主要成分。
外包装箱还应注明件数、容积、净重和毛重。
4 保管和运输
4.1 成品应放在温度不高于-15℃的冷藏库中保存,其保证期为6个月。成品如放在温
度4~6℃的冷库内,存放时间不得超过7天。
4.2 成品转运时,应注意保持低温、清洁的条件,成品送往用货部门时的贮存温度不
得超过12℃。
4.3 成品贮运时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的物品混放。
━━━━━━━━━
鲜奶油的质量标准是什么?
奶油按*脂肪含量分为稀奶油、奶油(黄油)、无水奶油(无水黄油)三种。
1、理化指标
水分不超过16%,*脂肪含量不低于80%,食盐含量不超过2.5%,酸度不超过20°T。
2、微生物指标
杂菌数规定:特级品不超过2万个/克,一级品不超过3万个/克,二级品不超过5万个/克。大肠杆菌群不超过30个/100克,霉菌不超过10个/克,致病菌不得检出。
稀的奶油怎么增加硬度
1.将半退冰状的鲜奶油倒入搅拌缸内,其鲜奶油温度以0℃~5℃之间为最佳。 〔鲜奶油最佳打发状态为半退冰状态,能从罐中轻易的倒出来,*液中还含有碎冰而能流动状态为最佳打发时机。〕
2.用网状搅拌器以快速打发,如鲜奶油乃有碎冰存在时,可先用中速打发至完全退冰再改用快速打发。
3.鲜奶油在打发时会由稀泽状态,逐渐形成浓稠态而体积也逐渐膨大。
4.继续搅拌至近完成阶段时,可看出打发状态的鲜奶油有明显的呈现可塑性花纹,此时即可停止打发。
5.打发完成的鲜奶油,即称为『泡沫鲜奶油』,应具备光泽而有良好的弹性和可塑性。
6.打发完成的鲜奶油,可换装容器或连搅拌缸一起存放冷藏库中备用。其最佳使用状态是打发完成后40分钟以内用完为佳,因此以少量多次打发为宜。
7.打发完成时如发现鲜奶油状态太稀太软,可立即再次打发至可塑性为止,或者存放冰箱内时间过久而缺乏可塑性时,也同样可以重新打发或者再参与新的鲜奶油一起打发均可。
8.打发过度的鲜奶油,体积缩少而体质粗糙, 颗粒大有分行状态而不具弹性和光泽,此时可再加入新的鲜奶油再重新打发,可得应有的可塑性状态。
奶油的知识
奶油(Cream)或称淇淋、激凌、克林姆,是从牛奶、羊奶中提取的**或白色脂肪性半固体食品。它是由未均质化之前的生牛*顶层的牛奶脂肪含量较高的一层制得的*制品。
因为生牛*静置一段时间之后,密度较低的脂肪便会浮升到顶层。在工业化制作程序中,这一步骤通常通被分离器离心机完成。在许多国家,奶油都是根据其脂肪含量的不同分为不同的等级。而国内市场上常见的淡奶油、鲜奶油其实是指动物性奶油,即从天然牛奶中提炼的奶油。
饲养于天然牧场的奶牛所食用的牧草通常含有一些类胡萝卜素类色素,这使得产自它们的奶油由一些淡淡的**,味道和质感都比较浓,而用途主要是作为蛋糕的装饰、或成为面包的馅料(见奶油包)。另有一种主要饲喂谷物的圈养奶牛所产的奶油通常是白色的,味道较淡而且质地较松软,通常用来加在饮品中,亦有用作蛋糕的装饰。在香港,奶油通常用来称呼前一种,而后者习惯称作忌廉(Cream),虽然两者在英文中都是Cream。奶油也是制造冰激凌的主要原料。
鲜奶油的质量标准是什么?
奶油按*脂肪含量分为稀奶油、奶油(黄油)、无水奶油(无水黄油)三种。
1、理化指标
水分不超过16%,*脂肪含量不低于80%,食盐含量不超过2.5%,酸度不超过20°T。
2、微生物指标
杂菌数规定:特级品不超过2万个/克,一级品不超过3万个/克,二级品不超过5万个/克。大肠杆菌群不超过30个/100克,霉菌不超过10个/克,致病菌不得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