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其他劳工标准包括哪些方面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国际劳工标准问题(国际劳工标准问题有哪些)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国际劳工标准问题
国际劳工标准的概述
国际劳工标准(International labour standards),又称国际劳动标准,一般是指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公约和建议书,以及其它达成国际协议的具有完备系统的关于处理劳动关系和与之相关的一些关系的原则、规则。这里的"劳工标准"是指有关劳工保护的基本法律规则,它包括了对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劳动条件(工作时间,安全保护等)、劳动福利(休息,医疗保健,教育,生活待遇等)及其他公民权利(如结社,**,**,言论等自由)的相关规定与要求。
中国的态度与应对
中国是国际劳工组织的创造国之一,虽然1949年****窃据了中国在国际劳工组织的席位,但是,自从1983年中国恢复在国际劳工组织的合法席位以来,中国**就认真、积极的批准、实施国际劳工公约的章程,参与国际劳工领域各项重要议题的讨论。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共批准了23个国际劳工公约。同时,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也在日趋完善,但是,也应当看到,国际劳工标准的发展是与全球经济发展速度同步的,我们在肯定我国过去成绩的同时,也要以审慎的态度、发展的眼光来正视我们存在的不足,以期立足于长远的发展。
首先、我国应当摆正自己的立场,正确地看待国际劳工标准问题。劳工标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牵涉到经济、**、法律、社会、历史、道德、文化等等方面。基于上文所分析到的原因,可以预期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短期内是不可能在这个问题上实现完全的融合的。一方面,发达国家仍会利用其在**、经济上的优势地位逼迫发展中国家接受统一的劳工标准,并且,随着其国内劳工对**施加的压力、出口下降的压力,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压力等种种情况的出现,发达国家甚至还会将国际劳工标准多元化、多边化。另一方面,纵使发展中国家意识到了劳工标准的重要性,也必须从其自身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阶段与水平等实际因素考虑,需要时间去跟进步伐,这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换言之,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员,我国反对发达国家将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反对采用贸易制裁的方式来推行劳工标准,但是我们不能盲目地反对合理的劳工条款。摆正了立场,接着就要保证正确而有效地运作。
第二、完善劳动法规和社会保障体系,加大产业的科技投入,切实主动地加强对劳动者的社会保护。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要在原则上与国际劳工标准接轨,就必须将国内相关立法与国际相关法规、原则相协调,就国际劳工标准的问题与发达国家达成谅解,以期在全球经济领域内与发达国家达成长期共赢。在当今社会,任何一个国家发展经济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虽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劳工标准有区别,但是,各国都应当在自己国家实际允许的前提下,提高本国的劳工标准,切实改善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劳动福利,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利,以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因此,我国需要对所有国际劳工公约的内容逐一地加以研究,再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修改现行的1994年7月5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条款,并更全面地与国际劳动立法接轨。
第三、应当依自身的情况批判式地批准、吸收国际劳工标准
国际劳工公约中绝大部分规定都是技术性的,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可以适用,比如工时、社会保障部门给予的保护儿童和未成年人的就业等,但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许多规定未必适用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切不可盲目地拿来就用,以免引致不必要的结果,形成南辕北辙地效果。我国应当借鉴国际劳工公约的规定,吸收国际劳工标准中的可行之处,从我国的需要和现实出发,吸收好的、适合的东西,量力而行,逐渐地与国际接轨。
结语
国际劳工标准之争有着深刻的国际政法、经济背景原因,它的提出是WTO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从国际经济发展的历史分析,整个国际社会发展的趋势必然是朝着文明进步的方向前行,虽然目前发达国家利用国际劳工标准大作文章的动机不纯,但是,全球劳工标准的统一化,照这个趋势看会成为一种必然。不管人们承认与否,近年来国际劳工标准在WTO体系以外对国际贸易正以各种方式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在可预见的将来,其最终必将被纳人WTO的法律框架。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员,要发展,就要注重劳工问题,不能一味的**发达国家掀起的国际劳工标准的风暴,不能被动的接受形势的变化,而是应当未雨绸缪,提前一步主动才能跟上这个新形势的步伐。
国际劳工标准的《国际劳工标准》
本书分为三部分。上篇主要介绍了国际劳工标准相关的一些概念、基本理论等基础知识;中篇主要介绍的是国际劳工标准的实施主体以及其在全球范围的实施状况;下篇则着重介绍了国际劳工标准在中国的实施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本书的内容深入浅出,首先从基本概念的界定人手,细致、全面地介绍了国际劳工标准的概念、地位、作用以及历史沿革,并详尽地介绍了国际劳工标准的具体内容。对于国际劳工标准的实施,本书特别强调了除常见的通过国际劳工组织会员国批准公约的方式以外,通过协议方式、制定生产守则等途径也是有效实施劳工标准的方式。本书不仅适合本科生使用,广大的政策制定者、工会工作者、***代表、专业学者,以及普通的劳动者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启示,参与到对国际劳工标准的研究和实践应用中来。 上篇 国际劳工标准基本概述第一章 国际劳工标准绪论第一节 国际劳工标准的理论界定一、国际劳工标准二、其他概念解析第二节国际劳工标准的历史渊源及沿革发展一、劳工标准和国际贸易——历史的回顾二、国际劳工组织的成立三、国际劳工组织的发展第三节国际劳工标准的作用及地位一、国际劳工标准的作用二、国际劳工标准的地位第四节 学习国际劳工标准的意义一、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二、经济全球化下国际劳工标准的重要性三、国际劳工标准对中国的重要意义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应用案例第二章 国际劳工标准的制定第一节国际劳工组织——制定国际劳工标准的组织一、国际劳工组织的机构二、国际劳工组织的目标和宗旨三、国际劳工组织的主要活动第二节国际劳工标准的性质和特点——制定国际劳工标准的原则一、国际劳工标准的制定体现了三方性原则二、国际劳工标准的普遍适用性特点三、国际劳工标准具有灵活性的特点四、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可以修订五、会员国在批准公约方面享有自主原则第三节国际劳工标准制定的程序一、劳动界分析需求阶段二、细节选择阶段三、理事会筹备阶段四、大会讨论阶段第四节 国际劳工标准的修订一、对公约的修订二、对建议书的修订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阅读材料第三章 国际劳工标准的主要内容第一节 核心劳工标准一、结社自由、保障组织权和集体谈判权二、废除一切形式的强迫或强制劳动三、同工同酬以及消除就业和职业歧视四、关于最低就业年龄和有效废除童工第二节 就业政策与人力资源开发一、就业政策二、失业保护……中篇 国际劳工标准的实施第四章 国际劳工标准实施的途径及行为主体第五章 通过国际劳工组织监督促进国际劳工标准第六章 通过自由贸易协议方式实施国际劳工标准第七章 通过生产守则实施国际劳工标准下篇 中国与国际劳工标准第八章 中国与国际劳工标准第九章 中国在劳工标准方面与其主要贸易伙伴所发生的纠纷附录参考文献
rba劳工准则的七大标准是什么?
劳工的七大标准是自由选择职业:不用童工、工作时间、工资与福利、人道的待遇、不歧视、自由结社。核心劳工标准最早出现在106年经合组织(OECD)的报告《贸易、就业和劳工标准》(Tra de,Employment and LabourStandards)中
国际劳工标准,(ILS,InternaxonalLaborSt andards,)又称国际劳动标准,一般是指国际劳工大会(ILO,InternationalLaborOrganizat通过的公约和建议书以及其他达成国际协议的具有完备系统的关于处理劳工关系和与之相关的各种社会关系的原则、规则。【摘要】
rba劳工准则的七大标准是什么?【提问】
劳工的七大标准是自由选择职业:不用童工、工作时间、工资与福利、人道的待遇、不歧视、自由结社。核心劳工标准最早出现在106年经合组织(OECD)的报告《贸易、就业和劳工标准》(Tra de,Employment and LabourStandards)中
国际劳工标准,(ILS,InternaxonalLaborSt andards,)又称国际劳动标准,一般是指国际劳工大会(ILO,InternationalLaborOrganizat通过的公约和建议书以及其他达成国际协议的具有完备系统的关于处理劳工关系和与之相关的各种社会关系的原则、规则。【回答】
谢谢【提问】
eicc劳工准则七大标准?
为履行社会职责并在市场上获取成功,参与者及其代理商须遵循最高标准的道德要求:
EICC道德规范要求(一) :廉洁经营条款内容:所有商业的互动关系中都应遵循最高的诚信标准。任何及所有形式的**、敲诈勒索和挪用**等行为都必须明令禁止,以免立即被令停业和受到法律制裁。
EICC道德规范要求(二) :无不正当收益条款内容:不得提供或接受贿赂或其他形式的不正当收益。
EICC道德规范要求(三) :信息公开条款内容:依照适用法规和主要的行业惯例公开有关商业活动、组织结构、财务状况和绩效的信息。
EICC道德规范要求(四) :知识产权条款内容:应尊重知识产权;技术和生产经验的转让要妥善保护知识产权。
扩展资料:
具体内容:
《电子行业行为准则》(Electronic Industry Code of Conduct, EICC) 建立了各种标准, 以确保电子行业供应链的工作环境安全,工人受到尊重并富有尊严,以及商业运营对环境负责。
本准则所指的电子行业, 包括原始设备制造商(OEM)、电子制造服务(EMS)公司和原始设计制造商(ODM), 以及为生产电子产品提供设计、销售、制造和/或商品和服务的订约劳工。电子行业的任何一家企业都可以自愿采用本准则, 并应用到其供应链和转包商中。
要采用本准则并成为其中的参与者(下称“参与者”), 企业应当作出支持本准则的声明, 并主动与本准则提出的管理体系保持一致。
为了使本准则能够成功推行, 参与者必须主动将其应用于整个供应链。至少, 参与者应要求其下一级的供应商认同并应用本准则。
采用本准则的基本原则是: 企业的所有活动都必须遵守其经营所在国/地区的法律法规1。本准则鼓励参与者除了遵守法律, 更积极迈向国际公认的标准, 以承担更多的社会和环境责任。
EICC劳工标准含有什么拜托各位了 3Q
EICC条款列出了各种标准,以确保电子行业供应链的工作环境安全,工人受到尊重并富有尊严,以及生产流程对环境负责。下面就EICC条款劳工内容作简要说明: EICC劳工标准(一) :自由选择职业 条款内容: 不使用强迫、抵债或用契约束缚的劳工,或者是非自愿的监狱劳工。所有工作应当是自愿的,并且员工在合理通知的情况下拥有自由离职的权利。不得要求员工上交**颁发的***、护照或工作许可证作为雇用的条件。 EICC劳工标准(二) :不用童工 条款内容: 在制造的任何阶段都不得使用童工。“童工”是指未满15 岁(或在该国/地区法律准许的情况下可为 14岁)、完成强制教育年龄、或该国/地区最低就业年龄而被雇佣的人士。符合所有法律法规的合法工作场所学徒计划则不在此列。然而,所有18岁以下的工人不能执行带有危险性的工作,并且考虑到教育的需要,应限制其进行夜间工作。 EICC劳工标准(三) :工时 条款内容: 有关商业实践的研究显示,生产率降低、离职率以及损伤和疾病的增加与工人疲劳有明显的联系。故此,工作周不应超过当地法律规定的最大限度。另外,除非是紧急或异常情况,一周的工作时间包括加班在内不应超过 60 小时。每周七天应当允许工人至少休息一天。 EICC劳工标准(四) :工资与福利 条款内容: 支付给员工的工资应符合所有适用的工资法律,包括有关最低工资、加班时间和法定福利的法律。依据当地法律的规定,员工的加班工资应高于正常的每小时工资水平。禁止以扣除工资作为纪律处分的手段。应及时通过工资存根或其他类似文件将工资支付依据发给员工。 EICC劳工标准(五) :人道的待遇 条款内容: 不得残暴的和不人道的对待员工,包括任何形式的性*扰、性**、体罚、精神或身体**或口头辱骂;也不得威胁进行任何此类行为。 EICC劳工标准(六) :不歧视 条款内容: 参与者应承诺员工免受*扰以及非法歧视。公司不得因人种、肤色、年龄、性别、性倾向、种族、残疾、怀孕、信仰、**派别、社团成员或婚姻状况等在雇用及实际工作(例如晋升、奖励和受培训等)中歧视员工。另外,不得强迫员工或准员工接受带有歧视性的医学检查。 EICC劳工标准(七) :自由结社 条款内容: 员工与管理层之间公开直接的沟通是解决工作场所问题和赔偿问题的最有效方法。参与者应尊重员工的权利,包括依据当地法律自由结社、参加或不参加工会、寻求代表、参加工人委员会。员工应能够在不用担心报复、威胁或*扰的情况下,公开地就工作条件与管理层沟通。
采纳哦
国际劳工公约和国际劳工建议书的区别?
国际上通常将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国际劳工公约建议书合称《国际劳工公约建议书》。
国际劳工公约:
指国际劳工组织制定的公约,对批准的成员国具有约束力。
国际劳动立法的主要内容:
1、基本权利;
2、就业政策;
3、工作条件;
4、社会保障;
5、女工、童工、未成年工、老年工人以及特殊工人的劳动保护、劳动福利;
6、劳动关系;
7、劳动管理。
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的作用:
1、公约一经会员国批准,就对批准国具有约束力,未批准公约的会员国有义务向劳动局提交为什么尚未批准的报告;
2、建议书供各国在制定本国劳动法律时参考;
3、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提出的劳动立法标准,对成员国制定或修改本国劳动立法产生明显推动作用,成为劳动立法的重要参考依据,这对推动各国劳动立法趋向协调起着积极作用。
建议书是指个人、单位或集体向有关单位或上级机关和领导,就某项工作提出某种建议时使用的一种常用书信。文有的建议书也称“意见书”。
经济全球化与生活 论文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我们的对策
胡代光
<宏观经济研究和我们的对策》2002年第7期
一、 经济全球化正负面双重影响
经济全球化内在地具有正面和负面双重影响,这是客观事实。就经济全球化的正面影响而言,最重要的可概括为:
1、经济全球化由于信息技术使空间距离极大地缩短,几乎在产地之间“天然的”竞争界限的地理距离已失去了意义,于是世界各地彼此都是潜在的竞争者,相互争夺正在变得短缺的资本投资和相应的劳动岗位,后两者通过纳税使民族国家和社会福利国家的政策得以实现。即是,经济全球化使一些国家变得更具有竞争力、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从而使国家能富裕起来。
2、现代信息的通信技术以及复杂的计算机程序,有助于人们消除不同资本市场的时间差。在跨国的生产网络方面,时间的全球化正在形成。“时间竞争”对能否通过卫星通讯可以即时了解全世界正在发生的事件,从因特网上可以获取大量信息和宝贵的知识,因此,商品、服务、资金、思想和信息的流通将比过去更加自由、快捷,这就给各国人民带来很大益处
3、全球化意味着新的经济增长,虽然在这期间存在着增长的风险,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国民财富在日益增长,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
4、全球化为千百万人开辟了出乎意料的生活机遇,包括从前的所谓发展中国家在内。世界各国以前从来没有这么多人拥有像今天这么多的选择机会。由于世界范围的国际分工,这就使每个民族和民族国家都在经济和技术的进步中得到自己应得的一份机会。
然而,尽管全球化意味着竞争两个字写得很大,似乎竞争是能够造福于世界共同体所有国家的惟一价值,但事实胜于雄辩,过度竞争却无法对于以下最重要问题作出回答(这些问题如未解决,那就是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
1、在民族国家内部和民族国家之间的社会--经济不平衡,以及世界广大地区的两极分化。大量资料已揭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差距,1980年为39倍,世界最富有国家和最贫穷国家的人均收入比例,1997年约为727:1。在过去10年中,世界最贫穷的5个国家的收入占全球收入比例从2.3%降至1.4%。世界最富有的3个家族的财富总和比最不发达6亿人口的年收入还要多。现在世界上的485个亿万富翁控制着世界一半的财富。占世界人口总数20%的发达国家,拥有世界财富的80-90%,而占世界总数80%的发展中国家,则只拥有世界财富的10-20%。
2、对于全球生态系统的过 度开发与破坏,例 如,日益 蔓延的荒漠 化、对土地的侵 蚀 、动 植物物种的灭绝、海洋与河流的污染等。其中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把污染产业生产活动和污染技术利用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便压低工资并迫使劳动者在恶劣的条件下工作,这些都是明摆着的事实。
3、权 力 集中在几 乎不受任何监督控制的少数几个经济单位的手里,如跨国以及跨地区的公司企业、全球信息通讯网络等。据联合国**事务高级专员玛丽·鲁滨逊说,现今,500家跨国公司操纵着全球1/3的国民生产总值、占有全世界90%的外国直接投资和3/4的全球贸易,12家公司不久将控制全球食品工业。因此,她担心,权力正从**家手中转 向董事会会议室。而且,国家权力受到全球和地区机构及其规则的限制。跨国经济网络突破了国界、市场,强大的跨国公司以及代表各种信仰和利益的国际和地区非**组织都在入侵本来应属一个国家的领地。国家的权力**缩小,这对于发展中的弱小国家尤其如此。
4、工会权利将受到全球化的损害。2000年5月,国际劳工组织负责人胡安·索马维亚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全球化和在激烈竞争的世界市场的生存原则'将对工会和结社自由以及集体谈判的权利产生消极影响。”全球化正在造成紧张局势和减少劳工的某些权利。由于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资本流动的高度可能性和生产的国际化,这就大大减少了集体谈判的内容和影响。
由是可见,不是任何价值都能从竞争市场上得到;传统的经济逻辑对于人与生态的若干方面是置之不理的;所谓的经济理性并不能指挥个人与集体生活的所有领域。要知道,自由市场的存在是使投资者赚钱并最大限度地获得利润,而不是为了满足国家需要或社会福利需要。
二、我们应采取的对策
1998年3月,江泽 民同志明确指出:必须全面正确地认识和对待经济“全球化”的问题,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谁也回避不了,都得参与进去。问题的关键是要辩证地看待这种“全球化”趋势,既要看到它的有利的一面,又要看到它的不利的一面。这对于我们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尤为重要。那么,我们如何参与到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