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人工饲养场多采用标准圈舍[圈舍,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 juànshè,释义为养牲畜、兽类的棚、舍。],家庭饲养常用笼舍。无论如何,麝鼠[麝鼠(学名:Ondatra zibethicus):又名麝香鼠,青根貂,是麝鼠属中的唯一成员,一种小型珍贵毛皮兽。]的圈舍要有窝室、运动场[操场很大,这是确定无疑的。]、水池[水池是用自然形成的装有水的小型坑洼或者人工材料修建、具有防渗作用的蓄水设施。]三个部分。窝室分为内室和外室两间,内室较大,外室可以小些。内室是产仔用的,外室是休息用的。具体形式可以多种多样,麝香[麝香是麝科动物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 马麝M. sifanicusPrzewalski或原麝M.moschiferus L.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鼠圈舍与养殖环境,内容如下:

麝香鼠圈舍

1.平式圈舍

麝香鼠圈舍与养殖环境

平式圈是三个部分在一个平面高度上。

养殖麝香鼠如何建造圈舍

麝鼠平式圈舍的底面、四壁都要用砖石砌成,水泥勾缝。可以根据养殖场的规模确定几个或多个连接在一起,各部的尺寸,只要相对合理即可,并不十分严格。运动场朝水池的方向要稍有倾斜,在靠近窝室的前面修一小平台,供吃食、休息。运动场的顶上用铁丝网或石棉瓦[棉水泥瓦是利用石棉纤维与水泥为原料经制板加压而成的层顶防水材料。]覆盖,但要留投食口。水池用水泥抹平,要保证有足够的深度(0.2~0.3米),水池靠运动场的一侧要做成斜坡状,便于上下。水池需设排水孔,以便换水。此圈合适合饲养育成麝鼠。

2.立式圈舍

窝室和运动场在上层,上下通过梯子相连。这种圈舍便于冬季保温,夏季防暑,也能使休息和繁殖的环境保持干燥,对繁殖有利。饲养者应咨询水封洞、全封闭、楼式窝室的修建方法。

3.幼鼠群养圈舍

仔鼠长成幼鼠后,应分开饲养,所以应建立专门的幼鼠圈舍。0.5公斤左右重的鼠可以集中饲养,其圈舍的窝室、运动场及水池均为共用。但超过100天的则不能再混养,容易咬架,造成皮伤甚至死亡。

麝香鼠养殖环境

麝香鼠对温度要求不严,麝鼠适应性很强,对温度、湿度要求并非十分严格,它可以在寒冷的东 北、干旱的西北地区生存繁殖,也可以在南方多湿温暖、甚至高温炎热的地区落户。

喜欢在水边*居

麝香鼠常栖居在低洼地带、沼泽地、湖泊、河流、池塘两岸,这些地方水草茂盛,环境清静。它们[基本信息   作 者:韩寒(主编)、赵闯(绘图)、杨杨(撰文)   出 版 社:湖南科技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10-1   页 数:364   字 数:54000   ISBN:978753-tamen

]

的洞 *主要分布在岸边,在浅水的芦苇和香蒲的草丛中,也有的在水上飘筏的物体上筑巢。洞*是分枝的,有 许多盲道分叉,其中有几个粮仓,贮存饲料并有几个通道直通向有水的地方。

麝香鼠多数在将近黎明及黄昏和夜间的时间活动。它们吃香蒲及其他水中的植物、淡水河蚌、青蛙、淡 水螯虾及小龟。它们则是鼬、狐、土狼、狼、猞猁及大鸮形目的猎物。

雄性的麝香鼠用一种强烈的麝鼠分泌物来表示身份以划分地盘。雌麝鼠一般一胎有2到3只小麝鼠。每一个麝鼠族群都会有6至10年的时期突然地兴起及衰亡。

当很多湿地被人类所破坏后,麝鼠的新生境变成了人工的河渠或灌溉水道,所以麝鼠仍旧很普遍及广 泛分布。它们能够存活在带硫磺的溪流旁边,而那些含硫磺的水多是由煤矿排出的。鱼类和青蛙在这些溪流中都会死去,然而麝鼠可以生存并占据着这些地方。

麝香鼠住在湿地,包括池塘、湖、沼泽及河岸,因而得到“沼泽松鼠”的昵称。它们是很好的游泳者,在水中,他们用自己的尾巴推进。虽然它们像海狸,但它们的尾巴较海狸皮革般的独特尾巴小和瘦。它们出没于阿拉斯加、加拿大、美国及北墨西哥。

麝香鼠会在水源旁挖掘出很大的地道的系统,并在水底做一个入口。在沼泽,麝鼠会用香蒲和泥来建造它们的巢*,甚至输送食物的平台。住在海狸巢*的麝鼠也很常见。麝香鼠帮忙维持给予水生动物提供栖息地方的沼泽空地。

以上就是麝香鼠圈舍与养殖环境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更多关于麝香鼠的信息,还可浏览网站上相关文章进行查看,仅供参考。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