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虾[青虾在分类学上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游泳虾亚目,长臂虾科,沼虾属。]因其品质高、价位高、易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和养殖户的青睐。本篇文章从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改造及建设、虾苗[虾苗,亩放虾苗5~10万尾。]放养[把某些已经圈养的野生动物重新放到野外环境中去,使它们在一定范围之内以原有的生存方式生活。]、科学投饲、日常管理及捕捞等方面系统阐述了池塘青虾高产养殖技术。

  1、池塘改造及建设

  青虾耗氧量高,不耐低氧环境,又属底栖动物,游泳能力差,常喜在池底或岸边活动,故池塘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以2000.00~3333.33m2为宜,好靠近大、中、水面,水源充足、清新、无污染,溶解氧[溶解在水中的空气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与空气中氧的分压、水的温度都有密切关系。]≥5mg/L、pH值7.0~7.5。池水不宜过深,一般以1.0~1.5m为宜,以增加光照和溶氧。池坡要有较大的浅水滩脚,便于其摄食,坡比为1∶(2~3),池塘以长方形为好,东西向,池底平坦,略向出水口倾斜,淤泥层不超过10cm,无渗漏。

青虾高产养殖技术

  放苗前15~20d(一般在7月上旬末)用巴豆45~75kg/hm2或菜籽饼600~900kg/hm2全池消毒,以**池中野杂鱼及敌害生物;隔天全池泼洒硫酸铜7.5kg/hm2,以灭绝池塘中有害藻类、青苔及寄生虫病原体,再隔天全池泼洒生石灰1125kg/hm2消毒。虾苗下塘前7d进水50cm,进水时必须用筛绢网过滤,然后在滩脚浅处堆放发酵的有机肥2250kg/hm2左右,以培育幼虾的适口饵料即浮游动物。设置隐蔽物,在虾池[虾池是江苏省东台地区的传统小吃。]离岸1.5m的浅水区移入1圈水花生[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又称空心莲子草、喜旱莲子草、**草。],用尼龙绳和细竹竿固定,其覆盖面占水面30%左右。水花生移入前用漂**10mg/kg或石灰水20mg/kg消毒。水草圈可为青虾提供栖息隐蔽场所,使底栖青虾也能在水表层生活,相当于提高了水体空间的利用率;而且在高温季节可以遮阳、降温,并可控制水质肥度;同时水草嫩叶根须和有机碎屑可供青虾食用;另外,水花生浮在水面,大大方便了捕虾。高产虾池应配备增氧机[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机型以水车式为好,一般2000.00~3333.33m2虾池配备1.5kW水车式增氧机1台。

  2、虾苗放养

  青虾苗种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成虾的品质和养殖产量,虾苗以外荡天然繁殖的仔虾为佳,要求规格整齐、体色鲜艳、弹跳力强。人工繁殖要以外荡大规格抱卵虾为亲本,有条件可采取两地优质雌雄交叉繁殖,以提高子一代的性状。尽量避免为了节约成本而连年不换种、不清塘,养殖虾自繁自育,致使其性状退化、规格小、抗病性差等情况的出现。

  首先注意的是放虾前一定要试水,证明无毒才能放苗。虾苗以春繁虾苗为好,规格1.0~1.5cm。广东省放养时间在6月中旬至7月底均可。放养模式为鱼虾混养,虾的放养量为仔虾15~30万尾/hm2。在虾苗放养后15d套养白鲢、鳊鱼夏花各1500尾/hm2,规格小于10cm。放入同一虾池的虾种要求规格大小一致,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肢体完整,一次放足;放养时间宜选择在*雨天进行,晴天在9∶00以前或傍晚进行,以避免阳光直射,温度过高,影响虾种放养的成活率;虾种放养时,应坚持带水作业,动作要轻,并进行缓苗处理,使装虾容器内外水温差小于2℃;采取措施救活“昏”虾苗。

  3、科学投饲

  青虾是一种杂食性动物,以水生植物的**茎叶及鱼、动物的尸体为食。在进行池塘养殖的情况下,青虾对各种饲养鱼类的人工饵料均喜吞食。植物性饲料较喜豆饼、麸皮、米糠,不喜菜籽饼和棉籽饼;动物性饲料中较喜欢蚯蚓、螺蚬、小杂鱼、鱼粉、血粉、蚕蛹及畜禽下脚料等,在自配饵料中一般动物料占30%~40%,植物料占60%~70%。自配料价格相对便宜,营养全面,配方为豆饼粉30%、鱼粉25%、麦粉25%、菜饼17%、骨粉3%,同时在饲料总量中增加0.1%蜕壳素或黏合剂,平时尽可能搭配一些新鲜野杂鱼等动物性饲料。中后期养殖户也可根据自身经济条件外购部分全价颗料饲料。一般虾池日投饵率控制为8%~15%,干料则为3%~5%,仔虾阶段按日10~30mg/尾,并以粉状拌和为主,具体根据水温和吃食情况掌握。

  4、水质调节

  在青虾养殖前期,应少加水,中期应多加水,通过加注新水以增加水体溶解氧、营养和微量元素,增强青虾食欲,防止池水老化。在注水时,要注意防止青虾的敌害随水进入虾池。养殖中,一般每10d换1次水或加新水,在高温季节时,必须做到每5~7d加水或换水1次,应使池水始终保持在能见度30cm以上。换水时,应先排底层老水,再加15~20cm深的新水。要勤巡塘,当夜间或清晨发现青虾浮头时,必须开增氧机和加注新水,尤其是在闷热或雷阵雨之前的天气里,应采取全天24h加水和换水措施,保持池水呈微流水状态。适时施肥是保持水质肥活的关键,要在虾苗至幼虾阶段和晚秋的2个接点保证池水足够肥,在8-9月份高温阶段,则要求保证水质清新,以防止缺氧。施肥可用氮、磷等化肥,全池均匀泼洒,一般用量在75kg/hm2。此外,还可以每隔15~20d全池泼洒生石灰150kg/hm2,以改良水质,利于青虾蜕壳生长。

  5、清除敌害

  养殖病害应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须从清塘开始,清好塘,选好种,养好水,投好料,层层抓好防病关,使青虾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生长。经过一段时间养殖后,池塘内可能出现少量的野杂鱼,应通过捕杀和利用药物进行杀灭。若不及时清除,野杂鱼不但与青虾争食,还会消耗水体溶解氧。此外,还要想办法消灭水老鼠、驱赶水鸟等青虾天敌。

  6、青虾疾病的防治

  青虾的抗病能力强,通常较少发生疾病。但如投饵管理不善,发生疾病亦是难免,常见的虾病主要有烂鳃病和红体病两种。

  (1)烂鳃病病虾鳃丝发黑,局部霉烂。

  防治方法:按每立方米养殖水体2g漂**的用量配置数量,在水中溶解后全池泼洒。

  (2)红体病发病初期青虾尾柄色泽发红,随着红色范围渐渐扩大至整个腹部,后影响到头**就死亡。此病多发生在投苗、除野、选捕后1~3d,多由操作不善引起。

  防治方法:该病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生,药物无明显疗效。预防方法是在操作时动作要轻,带水作业,不得使虾叠堆、**。要尽量保证虾体的完整,不受损伤。

  7、捕捞

  青虾的寿命不长,一般只有1年2、3个月时间,即5、6月孵出的幼虾到第二年的7-9月份就要死亡。因此批池塘养殖的青虾起捕时间要在第二年的7月份以前进行,好是在4-5月份进行。第二批养殖的青虾待水温低于18℃时起捕,一般在11月中旬之后,发现没有蜕壳的青虾出现时,就应全部起捕。

  选捕青虾应视其生长情况而定,选捕可与拉网除野结合进行。挑出达到商品规格的大虾,也是池塘青虾选捕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之一。一般在10月份,生长快的青虾,部分个体已达商品规格,即有4cm以上。这时可用抄网或地笼捕大留小,将个体达4cm以上的青虾起捕上市,这样既可避免大小相残、争饵、争氧、争空间,又可提高上市商品率。到年底,若青虾个体绝大部分已达商品规格4cm以上,则可排水集中起捕,当水排到0.5~0.8m时,用拖网拖捕,剩下的排干水赶捕结合全部起捕上市。

  以上就是小编总结的青虾高产养殖技术的相关内容,看了本篇文章之后,我想大家对于青虾的养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了吧!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