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蚧是一种非常珍贵的中药材[是指在汉族传统医术指导下应用的原生药材。],它是属于壁虎的一种。壁虎在我国是属于“五毒”之一,虽然是我国的保护动物。但是因为其营养价值非常高,有些地区经过**允许还是可以进行人工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的。那么蛤蚧该怎么养殖呢?蛤蚧的人工养殖技术要点是什么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一、建舍

  蛤蚧的养殖舍要建立在干燥,通透性强并且安静的环境中。根据养殖数量确定养殖舍面积,养殖舍一般是要建成房子的模样,在房子的天花板上30厘米左右要要铺好木板作为蛤蚧的活动场。然后房子周围要做好防逃措施,休息区要与运动场相连,便于蛤蚧进食,在墙壁上铺一层草,便于蛤蚧的隐藏产卵。

蛤蚧养殖的一些要点

  

二、投食[投食是汉语词语,拼音tóu shí,意思是就食,求食。]

  蛤蚧的投食方式一般有诱投、人工饲喂等几种投食方式,养殖蛤蚧可以以黄粉虫[黄粉虫又叫面包虫,在昆虫分类学上隶属于鞘翅目,拟步行虫科,粉甲虫属(拟步行虫属)。]等虫子昆虫为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投食时将饲料放置于食盘中,然后再将其放在场地**,为了节约饲料成本,要适当的投喂玉米等植物性饲料。投喂这些饵料时,不能投放肉食饲料及水,等到蛤蚧极度饥饿时便会进食,投食时间在每天6-7点左右。

  

三、繁殖

  第一次养殖蛤蚧可以到蛤蚧养殖场中购买健壮,生长能力强的种苗,或者也可以捕捉野生品种。蛤蚧的交配时间一般在每年五月左右开始,这时要控制好蛤蚧的雌雄比例。蛤蚧的产卵数量不会超过2个,通常每年会产卵3次左右,蛤蚧孵卵[孵卵(brooding of eggs):鸟产卵后,伏在卵上加温的习性,称为孵卵。]是依靠温度自由孵化的,所以在孵卵的过程中要调整好温度,促进孵卵成功。

  

四、管理

  在养殖过程中要做好蛤蚧的饮食饮水管理,根据进食情况及时投放,防止蛤蚧产生**反应。并且我们还要注意蛤蚧的各种疾病,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定期消毒,消毒的时候要选择效果强但气味**不大的消毒药[消毒药,中药名。],防止蛤蚧因为消毒药产生应激反应[各种紧张性**物(应激源)引起的个体非特异性反应。]。蛤蚧是需要冬眠的,冬季蛤蚧冬眠时要做好保温措施,防止受寒感冒。

  

五、加工

  蛤蚧生长至5-7月时变差不多已经成熟了,这时我们就需要开始进行捕捉加工的工作。从蛤蚧头部入手让其进入昏死的状态,然后将蛤蚧的眼睛,内脏等清除。将血渍擦干后,用消过毒的棍棒将其撑开,固定蛤蚧每一个支撑点,再用小火将其烘干,烘干后便成为了中药材。加工时不能破坏尾部,导致尾部出现伤口,因为尾部的药效是强的,

  以上就是蛤蚧养殖的技术要点简单介绍了,不过大家着手养殖的时候要注意是否可以养殖。因为蛤蚧毕竟是国家保护动物,有些地区还是不能养殖的,也需要办理好流程,拿到养殖许可证才能进行养殖。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了,本文仅供参考,感谢大家的阅读与支持。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