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驴作为一种经济型草食动物,具有耐粗饲、抗逆性强、易于饲养且饲料来源广、繁殖快、食量小等优点。驴产品包括驴皮、驴肉、下货等都具有很高的医药价值和营养价值。随着肉驴饲养业的发展,一些寄生虫病的危害也越来越明显,尤其是驴尖尾线虫[线虫动物门是动物界中最大的门之一,为假体腔动物,有超过28,000个已被记录的物种,尚有大量种尚未命名。]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本文分析,肉驴尖尾线虫病是什么?肉驴尖尾线虫病怎么治疗。

肉驴尖尾线虫病是什么?

  肉驴尖尾线虫病概述

  驴尖尾线虫病是由尖尾科、尖尾属的马尖尾线虫寄生于马属动物的大肠内引起的疾病。马尖尾线虫又称马蛲虫,所以本病又称蛲虫病。本病的特殊症状是尾部[ ...]发痒和脱毛。本病普发于马、驴、骡、斑马等马属动物。

肉驴尖尾线虫病是什么?肉驴尖尾线虫病怎么

  马尖尾线虫的形态学特征

  马尖尾线虫属于较大型虫体,虫体呈灰白色,外观似“豆芽菜”。头端有6个*突,口囊短而浅。食道前部宽,中部窄,后部膨大形成圆形的食道球。有雌雄虫之分,雄虫体长9~12ram。有一根针状的交合刺,尾端外观呈四角形的伪囊。雌虫长40~150mm,尾部尖细而长。雌虫*门位于虫体前1/4处。

  马尖尾线虫的生活史特点

  成虫寄生在大肠内,雌雄交配后,雄虫死亡。雌虫下行到*门[中医称*门为“魄门”。]周围的会*部[会*部即指*门与*部之间的部分。]产卵,虫卵[由卵巢内大型特化的生殖细胞发育而成。]互相粘着呈黄白色团块状。雌虫产完全部虫卵后死亡。由于*门周围具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虫卵在3~5d内就可以发育为感染性虫卵。虫卵***门部发生奇痒,驴在摩擦时,将虫卵散布到外界。污染饲料、饮水、饲养用具等。驴吞食后而受感染。幼虫在小肠内逸出,到结肠和盲肠内寄生。从感染到发育为成虫,一般需5个月时问。

  流行病学特点

  驴尖尾线虫病流行极其广泛。特别是卫生条件较差。饲养管理粗放的情况下,容易感染。各种日龄的肉驴都可以感染,但本病多发于一岁以下的幼驴和老龄驴。

肉驴尖尾线虫病怎么治疗

  致病作用和主要临床症状

  马尖尾线虫寄生在结肠黏膜腺窝中,使结肠黏膜受到损伤,有时发生溃疡,或引起大肠发炎。雌虫在*门处产卵时。引起肉驴尾部剧痒,导致肉驴兴奋不安,并不断摩擦尾臀部,使尾臀部发生皮炎和脱毛,遇到尖锐物体时会造成外伤。主要症状是尾部剧痒而引起不停磨擦。造成尾部、坐骨部脱毛和发生皮炎,继发细菌感染时,则引起化脓。发痒可使患病肉驴不安,影响采食,导致消瘦、生长缓慢,有的发生腹泻。

  致病作用和主要临床症状

  马尖尾线虫寄生在结肠黏膜腺窝中,使结肠黏膜受到损伤,有时发生溃疡,或引起大肠发炎。雌虫在*门处产卵时。引起肉驴尾部剧痒,导致肉驴兴奋不安,并不断摩擦尾臀部,使尾臀部发生皮炎和脱毛,遇到尖锐物体时会造成外伤。主要症状是尾部剧痒而引起不停磨擦。造成尾部、坐骨部脱毛和发生皮炎,继发细菌感染时,则引起化脓。发痒可使患病肉驴不安,影响采食,导致消瘦、生长缓慢,有的发生腹泻。

  肉驴尖尾线虫病如何诊断

  根据尾部奇痒脱毛这一典型症状,用蘸有50%**水溶液的药勺刮取*门周围及会*部的灰**污物,镜检发现虫卵即可确诊。由于雌虫不在肠道内产卵,所以用漂浮法检查粪便很难检出虫卵。但严重感染时,也可在粪便中发现虫体。

  肉驴尖尾线虫病防治

  1、治疗

  敌百虫:每千克体重80mg。配成2%溶液经胃一次投服。也可用灌肠方法驱虫;

  左旋咪唑:每千克体重8mg,用温水稀释后经胃投服;应用**软膏或石炭酸软膏。对*门周围及会*部皮肤涂擦,能杀灭虫卵,并可起到局部止痒的作用。

  2、预防

  要保持驴舍的清洁卫生,经常清扫,粪便用生物热处理。对饲养用具等要定期用沸水消毒;要经常对驴体进行刷洗,尤其是对驴尾臀部、*门等处要经常刷洗;发现病驴要马上隔离治疗,并对其用过的饲养用具等进行彻底刷洗和消毒:对驴要定期驱虫。

  近几年,驴产品的需求**了肉驴饲养业的快速发展,全国的肉驴饲养量在逐年增多。寄生虫病,尤其是驴尖尾线虫病给肉驴饲养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一定影响,本文“肉驴尖尾线虫病是什么?肉驴尖尾线虫病怎么治疗”仅供参考!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