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养殖兔的过程中出现一种兔黏液瘤病,兔黏液瘤病是由黏液瘤**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严重影响兔的健康,那么,兔黏液瘤病有什么症状,如何防治?下面本文详细介绍兔黏液瘤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如下:

  临床症状

  潜伏期[潜伏期是疾病传染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即从病原体侵入体内开始,直到最初症状出现的这段时间。]一般为3~7天,长可达14天。

兔黏液瘤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介绍(图)

  以全身黏液性水肿和皮下胶胨样肿瘤为特征。被带毒昆虫叮咬部位出现原发性肿瘤结节,然后眼睑肿胀、流泪,有黏性或脓性眼垢,严重的上下眼睑互相粘连。肿胀可蔓延整个头部和耳朵皮下组织[皮下组织是皮肤以下的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连接皮肤与肌肉,常称为浅筋膜。],使头部皮肤皱褶呈狮子头外观。*门、***[***:生物体产生生殖细胞用来繁殖后代的**。]、口和鼻孔周围浮肿。浮肿部位出现皮下胶胨样肿瘤,尤以黏膜和皮肤交界处多见。

  防治方法

  采取一般性的综合防疫方法。发生本病时,扑杀病兔和同群兔,并进行无害化[亦称安全化,是将废物内的生物性或者化学性的有害物质,进行无害化或安全化处理·例如,利用焚烧化处理化学法,将微生物杀灭,促进有毒物质**或分解。]处理。彻底消毒被污染的环境、用具等。

  以上内容就是详细整理了兔黏液瘤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希望养兔户在养殖过程中多加注意该病的发生。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