鹌鹑[鹌鹑(学名:Coturnix coturnix),古称鹑鸟、宛鹑、奔鹑,又名鹑、红面鹌鹑、赤喉、红腹鹑,体长18厘米,体小而滚圆,褐色带明显的草**矛状条纹及不规则斑纹,雄雌两性上体均具红褐色及黑色横-anchun]痘病的病原是鹌鹑**,是一种接触传染性疾病,一般通过皮肤的创口和粘膜[粘膜是指脊椎动物体内的消化、呼吸、排泄、生殖等各**内壁由黏液保持其表面湿润的表层。]传染。鹌鹑痘病分皮肤型和粘膜型,粘膜型症状会导致鹌鹑因为呼吸道[呼吸道,respiratorytract,是肺呼吸时气流所经过的通道。]和消化道[消化道是一条起自口腔延续为咽、食管、胃、小肠、大肠、终于*门的很长的肌性管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等部。]受阻而出现死亡。下面为大家介绍鹌鹑痘病的诊断和防治方法。

  鹌鹑痘病的诊断:

  夏秋季节由于蚊、蠓关系是发病旺季,其它季节也有发生。症状分皮肤型和粘膜型。皮肤型;常在口角、眼睑、鼻等**部位形成丘疹,而后成为疱疹后破溃,形成结痂,脱痂后形成小斑痕。一般很少死亡。粘膜型:主要病变在咽喉和口腔,先在粘膜上形成白色小结节,表面逐渐附着黄白色干酪样物,而后结痂脱落,留有溃疡面。由于粘膜高度肿胀,阻塞呼吸道和消化道,常因窒息和饥饿而死亡。

鹌鹑痘病的诊断和防治方法介绍

鹌鹑痘病的诊断和防治方法

  鹌鹑痘病的防治方法:

  (1)为了预防本病,要用鸡痘弱毒冻干**预防接种,每年春、秋各进行1次,用灭菌生理盐水按1:200加倍稀释**,用新钢笔尖蘸取**在翅膀内侧无血管处皮下刺种,20日龄刺种1次,2月龄再刺种1次;成鹑刺种1次即可。同时鹌鹑舍内外定期用消毒药[消毒药,中药名。]喷洒消毒。

  (2)发现病鹑及时隔离,严重和病死鹑淘汰深埋处理。新引进鹌鹑隔离观察1周以上,无病方可合群。夏秋季节安装防蚊纱门窗,定期用5%溴氢菊酯等喷雾灭蚊。

  (3)病轻者先用镊子除去痂皮或假膜,再涂擦2%碘**[碘**,适应症为用于口腔黏膜溃疡、牙龈炎及冠周炎。],用2%氯霉素点眼或红霉素软膏涂眼,1日两次。并适当应用抗菌药物防止感染。

  以上就是关于鹌鹑痘病的诊断和防治方法介绍,仅供参考。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