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在中国夏季从立夏(5月5日至7日之间)开始,到立秋结束;西方人则普遍称夏至至秋分为夏季。]因为天气炎热气温高,会影响到鹌鹑[鹌鹑(学名:Coturnix coturnix),古称鹑鸟、宛鹑、奔鹑,又名鹑、红面鹌鹑、赤喉、红腹鹑,体长18厘米,体小而滚圆,褐色带明显的草**矛状条纹及不规则斑纹,雄雌两性上体均具红褐色及黑色横-anchun]的产蛋率,导致利润下降。夏季鹌鹑怎么养殖,夏季鹌鹑怎么给料,很多养殖户在夏季都会拿捏不准,收益也达不到预期,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准备了夏季养殖方法,希望广大养殖户有所收获。
夏季鹌鹑怎么养殖
目前白羽鹌鹑、黄羽鹌鹑以及朝鲜鹌鹑都是不错的抗应激选择品种。
鹌鹑夏季怕热。降低舍内温度,要加大通风量。因此,在鹑舍设计和建筑时,应考虑到夏季防暑降温[防暑降温,是在夏日高温天气采取的一种用食物,饮料解热的方式。]装置。采用隔热材料作房顶建筑材料,鹑舍涂成白色且做有吊棚,安装风扇,采取纵向通风。
在树木、花草中,搞林下养殖合适。可减少蒸发,散热效果好,树荫在鹑舍屋顶遮阳,可降低舍温3℃-4℃。采用合理的饲养密度,每1平方米的面积一般可养产蛋鹌鹑20只-30只。
鹌鹑生性胆小,喜欢安静。如果受到惊吓,产蛋量会大大降低,甚至可能停止产蛋。因此,在鹌鹑产蛋期间,养殖户不要让人们对它们进行打扰。免得鹌鹑因受惊吓而导致产蛋量下降。影响到养殖户的收益。
夏季鹌鹑粪便较稀,含水量大约80%,一方面使鹑舍内的相对湿度增加,影响散热,另一方面,鹑粪极易发酵产生有害气体,诱发呼吸道疾病。因此,清粪要及时,需一天清理一次,确保环境干净卫生,使鹌鹑在高温下保持较高的产蛋率。
夏季鹌鹑怎么给料
饲喂方法应采用两头饲喂法,即在早晨天亮后的l小时和傍晚两个采食高峰喂饲,有条件的进行半夜加料。在白天热的时候,不要向料槽中添加饲料,要让料槽空着。在傍晚气温下降时,再向料槽添加饲料,让鹌鹑自由采食。
在夜间,可以实施一种间歇光照方案:每隔2小时-3小时,提供1小时低强度光照,夜间可将这一过程重复数次。该方案可**鹌鹑在夜间较为凉爽时采食,补充营养。只有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加强环境管理,配合营养疗法,才有可能使鹌鹑在高温下保持较高的产蛋率,从而取得较好的利润。
高温时,鹌鹑的采食量降低,从而使摄入的营养低于需要,要想保证鹌鹑的营养需求,应降低能量含量,提高蛋白质的含量,好使饲料中蛋氨酸和赖氨酸的含量提高10%,增加饲料钙的含量,在傍晚可选用蛋壳粉、牡蛎粉等及时补饲,一般补饲量是日粮的1%-1.5%。
环境温度升至35℃时,鹌鹑的能量需要量增高。在这样的情况下,增加豆粕能量含量来克服因采食量降低带来的生产下降。同时,适当增加青绿饲料来防暑降温,又可补充维生素[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减少啄癖。
添喂抗应激药。高温时饲料中添加100毫克/千克-150毫克/千克的维生素C和柴胡、石膏、黄连、五味子、朱砂等中草药粉,可明显提高鹌鹑蛋壳厚度,减少破壳蛋、薄壳蛋。若在每升饮水中添加200微克-400微克的维生素C,可使鹌鹑产蛋率提高不少,可有效降低热应激状态[应激状态,生物学上的名词。]下的死亡率[死亡率是指用来衡量一部分种群中,一定规模的种群大小、每单位时间的死亡数目(整体或归因于指定因素),是在种群层面上研究的问题。]。
尤其是中草药富含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等营养物质,能够提高鹌鹑的生产性能、免疫力,可显著提高鹌鹑抗应激能力。
其实,在夏季只要做好了防暑降温,尤其是采用林下养殖,就会获得较好的效益。夏季鹌鹑群处于30℃的环境条件下就会出现热应激,鹌鹑的死亡率就增高,产蛋率也下降且蛋变小。林下养殖可以防暑降温,避免鹌鹑发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