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殖长毛兔[长毛兔:原译安哥拉兔,起源于小亚细亚一带,名字来自安哥拉城,即现在的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的过程中,养殖户要如何去做才能提高产毛量,从而提高养殖的效益呢?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看一下提高长毛兔产毛量的方法。
1.选择优良品种
目前优良长毛兔品种有德系安哥拉长毛兔、日本长毛兔和德系公兔与本地母兔杂交所产的长毛兔等。对良种兔的要求是绒毛密、柔软、弯曲数多、韧性大、产毛量高、针毛少。毛密的兔用手抓有坚实感,用嘴吹背毛,露出的面积越小,毛越密,选兔以3—5月龄的青年兔为好,对失去饲养价值的老齿兔和患有严重疾病的长毛兔应淘汰。
2.多养育母兔
在同等饲养条件下,母兔产毛量比公兔要高15%左右,并且毛质比公兔好。在繁育仔兔时,10日龄内应把公兔隔开或除掉,让小母兔吃饱,利其生长,若留公仔兔产毛,应在70—90日龄去势,公兔去势后可提高产毛量10%左右。
3.精心管理
饲养管理对提高产毛量也很重要,兔笼应每日打扫一次,保持兔舍清洁卫生,冬季注意保暖,夏季注意防暑,舍内温度以15—25℃为宜。长毛兔喜欢夜间活动和吃食,夜间应供给足够的饮水和适量的饲草。
4.适时剪毛[解释一把动物多余的或者长长的毛剪掉,就是剪毛。]
仔兔50—60日龄应剪掉胎毛。90天剪毛,虽毛长价高,但70天后兔毛生长极为缓慢。夏季为防暑可提前到50天剪毛,其它季节70天剪毛,这样就利用了剪毛后毛生长快的优点,并且每年可增加一次剪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