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肉兔[肉兔,兔类的一种。]的养殖过程中,众多养殖户都在关注着肉兔繁殖[繁殖,是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即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提高肉兔产仔率是养殖肉兔的关键。那么,肉兔怎么繁殖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肉兔繁殖技术及肉兔四季繁殖特点吧。

肉兔繁殖技术

1、加强选种:种公兔应选体重大、发育匀称、性欲强、**大而对称、**品质好、受胎率[母畜配种后实际怀孕的百分比。]高的公兔。种母兔至少有4对*头,窝产仔数多,死胎数少,泌*性能和母性要好。

肉兔繁殖技术,肉兔四季繁殖特点

2、合理地饲养管理:首先,要改善种兔赖以生存、交配、产仔、哺*仔兔的各种要求和条件。满足种兔繁殖所需的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夏季注意防暑降温。平时做好兔舍清洁卫生,预防疾病传播,尤其是与生殖直接有关的疾病,如螺旋体病、外***炎症等。注意公母比例和公兔的配种[配种,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pèi zhǒng ,指的是使雌雄两性动物的生殖细胞结合以繁殖后代,以达到扩大种群的目的。]频率亦很重要。

3、改进繁殖技术和方法:有条件的规模场可选择采用人工授精技术,特别是冷冻**输精,可大大提高优良公兔的繁殖效率。

4、减少胎儿死亡和母兔食仔现象:应选择产活仔数多、母性好的母兔作种母兔。在繁殖过程的各阶段,保持适宜的营养和合理的管理,减少应激,对减少胚胎死亡有一定的效果。为减少母兔食仔现象,应淘汰食仔的母兔,防止产仔母兔受惊,供给充足的饮水;母仔分开,定期哺*等措施。

5、提高受胎率:影响母兔受胎率的原因很多,大体可从营养、疾病、管理及配种技术等几个方面入手来提高母兔的受胎率。

6、提高产仔数:影响母兔产仔数的因素很多,应从遗传、营养、环境和配种技术等多个方面入手。

7、提高泌*力:母兔泌*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仔兔的成活率[成活率在医学上指病人医治成活的概率,故称“成活率”。]和生长速度,是母兔繁殖率的一个重要指标。母兔的泌*力受众多因素的制约,应从遗传、营养、环境和管理技术等多方面入手。

8、提高仔兔成活率:仔兔成活率的高低,反映了兔场的饲养管理水平和兔群的质量状况,是养兔效益好坏的重要标志。由于家兔的妊娠期短(1个月左右),初生体重小(50~65克),*体**,皮薄肉嫩,闭眼合耳,不能行走,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可以说是先天发育不足,对于环境的适应性很差。但生后的发育特别快:4天长出绒毛,7天开耳,12天睁眼。7天体重增加1倍以上,4周龄体重可为初生体重的10倍。开眼前,仔兔除了吃奶就是睡觉,母*是惟一营养来源。以上因素表明,仔兔难养。提高仔兔成活率,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吃好初*、调整体重、保温防冻、预防疾病、预防兽害、及早补料以及适时断奶。

肉兔四季繁殖特点

肉兔一年四季都可繁殖,但每个季节的繁殖效果且有较大差异。为此,饲养户要根据自己生产经营情况,选择不同的繁殖季节。现将肉兔四季繁殖特点介绍如下:

春季繁殖特点

春季气候温和,饲草丰富,公兔性欲旺盛,母兔配种受胎率高,是肉兔配种繁殖的好季节。公兔在春季的**量和**密度高,母兔**率高达80%以上,情期配种受胎率高达90%左右,平均窝产仔7-8只。所以饲养户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搞好繁殖工作。但是,我国南方由于春季正值雨季,湿度过大,仔兔易患病,故繁殖时一定要做好防湿和防病工作。

夏季繁殖特点

夏季气候炎热,高温多湿,肉兔食欲减退,体质较弱,性机能不强,配种受胎率低,产仔少。夏季公兔**活力下降,密度降低,畸形**数量增加。母兔的**率只有20-40%,受胎率为30-40%,平均每窝产仔数为3-5只,而且成活率也很低。若母兔在夏季体况较好又有遮荫防暑条件,温度低于32℃的地区,仍可适当安排配种繁殖。

秋季繁殖特点

秋季气候温和,饲料充足并且营养丰富,公母兔体质开始恢复,性欲渐趋旺盛,母兔受胎率高,产仔数多,是肉兔繁殖的好季节。9-11月时公兔性欲旺盛,**活力增加密度增大。母兔**率为80%左右,配种受胎率为65%左右,平均窝产仔6-7只。秋季是肉兔换毛季节,营养消耗大,对配种繁殖有影响,但要加强饲养管理就可避免。公兔因夏季休闲后可能会出现暂时性不育,所以首次配种必须进行复配。

冬季繁殖特点

冬季气温较低,青绿饲料缺乏,营养水平下降,种兔体质瘦弱,母兔**不正常,配种受胎率较低,所以仔兔如无保温设备极易冻死。公兔一般在12月至第二年的2月,性欲不强,**活力、密度正常。母兔**率为60-70%,配种受胎率为50-60%,平均窝产仔6-7只。但是冬季如有丰富的饲料,又有良好的保暖条件,仍可获得较好的繁殖效果。

以上介绍的是肉兔繁殖技术及肉兔四季繁殖特点,由于影响肉兔繁殖力的因素很多,以上的经验希望能帮助到养殖户。想要了解更多关注肉兔繁殖的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火爆兽药饲料招商网。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