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毛兔[长毛兔:原译安哥拉兔,起源于小亚细亚一带,名字来自安哥拉城,即现在的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的毛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去打理,所以在饲养过程中要格外的用心。长毛兔防病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平时要精心饲养,饲料要多样化,做到营养全面,防止营养偏缺造成疾病。长毛兔疾病的防治内容如下:

长毛兔疾病的防治

一、兔**性出血症(兔瘟)

长毛兔疾病的防治

兔瘟是一种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死亡率高达80-90%以上。易感染的动物是家兔,没有品种的区别,主要是侵害3月龄以上的青年兔或成年兔,未断奶的仔兔一般不发病,但长毛兔的易感性比皮肉用兔高。病死兔是主要传染源,**通过兔毛、分泌物、粪尿等污染物传播,也可通过用具、水源、空气及人、动物接触等途经传播。耐过而存活家兔具有一定的抵抗再感染的能力。

1、兔**性出血症的症状。死前无明显症状,患兔突然狂跳,惨叫而死亡,体温升高。死前常呈*门松弛,而且*门周围的被毛常沾污有少量淡**粘液,粪球外附有淡**胶冻样分泌物的特殊症状。死后部分兔子鼻孔流血。

2、兔**性出血症的病理变化[病理变化是指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病原理和疾病过程中发生的细胞、组织和**的结构、功能和代谢方面的改变及其规律。]。主要是全身实质脏器郁血、出血为特征。病兔的喉头和气管粘膜严重郁血,气管和支气管腔内有泡沫状血液。肺部有郁血和水肿,并有数量不等的鲜红色出血点,这是本病的主要特征。肝脏郁血肿大、质脆,胆囊部分肿大、胆汁稀薄,脾脏部分郁血、肿大、呈蓝紫色,心脏心肌郁血、肠粘膜充血、肠系膜淋巴结出血,**子宫郁血、出血,膀胱积尿等。

3、兔**性出血症的防治

(1)幼兔在断奶后三天内进行第一次免疫(皮下注射兔瘟**2毫升)。60日龄时加强免疫(皮下注射1-2毫升)。成年兔子每年在春、秋两季各免疫一次。

(2)对已发生疫情的养兔户或场,要采取紧急预防接种,**剂量加倍。有条件的用高免血清进行治疗,先少量皮下注射,过5-10分钟后,取4毫升血清与5%的葡萄糖生理盐水进行静脉注射[静脉注射(Intravenousinjection)是一种医疗方法,即把血液、药液、营养液等液体物质直接注射到静脉中。],每天1次,连用2-3天。

二、兔伪结核病[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兔伪结核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传染病,呈地方性散发性流行。一般通过吃了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而感染。本病以早春、秋冬为多发季节。营养**,受惊或寄生虫病等使兔子的抵抗力降低时容易诱发本病。

1、兔伪结核病的症状和病理变化。患病兔子消瘦迅速、行动迟缓、食欲减退、被毛粗乱,粪便小而硬,形状不规则,触诊后腹部可摸到乒乓球大小的圆小囊和小香肠状的蚓突,病程3-7天,后极度瘦弱而死亡。剖解可见蚓突及圆小囊肿大并有灰白色粟米样结节为特征**变。肝、脾肿大,表面和深层组织有弥散性和大小不等的*脂样小结节。

2、兔伪结核病的防治

(1)用链霉素按每千克体重3-4万单位肌肉注射,每日二次,连用5-7天;也可用卡那霉素等进行治疗。

(2)用康尔兔2-3毫升,50%葡萄糖10-15毫升,维生素C3-5毫升混合进行静脉注射,每日1-2次,连用3-5天。

(3)红藤煎汁内服,每次5毫升,连服5日为一个疗程。制法:取红藤(干品)1.25克,加水3.75千克,用慢火煎至1.5千克左右,过滤去渣,所得药液为头汁。药渣再加水2.25千克,煎至1千克时,过滤去渣,所得药液为二汁。将头、二汁混合,再在火上浓缩至1.25千克,即可备用。

三、兔螺旋体[螺旋体(spirochete)是一类细长、柔软、弯曲呈螺旋状、运动活泼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本病又称兔梅毒,是密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生殖**传染病。病的特征主要是繁殖的公母兔外***[外***(genitalia),动物生殖系统的体外部分,是用以交配、授精、产卵**的统称。]皮肤和粘膜发生炎症、结节和溃疡的疾病。

1、兔螺旋体病的症状和病理变化。传染源是带毒的病兔,通过污染的铺草、用具及配种接触感染,病初可见外***和*门周围发红、水肿、形成粟粒大的小结节,以后肿胀部逐渐变成湿润,结成棕色的痂,痂皮下层形成溃疡面,边缘不整齐,易出血。病灶除外***,也可继发感染会*和*门。本病病灶,于皮肤及粘膜。感染本病公兔容易失去配种能力,母兔受胎率下降。病原体对外界抵抗力不强,一般消毒药液均能**。

2、兔螺旋体病的防治。发病初期用新砷凡纳明(即914),每千克体重0.04-0.06克,以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配成10%溶液静脉注射,必要时过半个月再重复一次。青霉素肌注5-10万单位,连用5天,并结合用2%硼酸溶液和0.1%高锰酸钾溶液洗涤外***。次水杨酸铋1毫升肌肉注射,七天后重复注射一次。

四、皮肤癣[皮肤癣属于传染性的皮肤疾病,它跟皮肤炎类似,却不尽相同,后者不会传染。]菌病

兔皮肤癣菌病是由致病性的发癣菌属和小孢子菌属的一些真菌感染而引起的以表皮生成近圆形脱毛斑、渗出液和结痂等为特征的一种皮肤疾病,人畜共患。

1、皮肤癣菌病的症状。兔在出生后周内即能感染此病,第15-20天可出现临床症状,通常起始于头部,继而传播到爪和其他部位,病变部搔痒,通常为圆形,呈现痂皮样外观,并有小块脱毛。因自身的防御屏障,2.5-3.5个月后自愈而长出新的被毛。

2、皮肤癣菌病的防治。患部先剪毛,再用肥皂水或来苏儿洗去痂皮,然后进行药物治疗:用3%灰***[灰***为白色或类白色的微细粉末;无臭,味微苦。]软膏,或10%克霉素唑软膏,涂擦患部,每日或隔日一次。群体治疗可在每千克精料中加0.375克粉状灰***,连喂14日即可。

长毛兔疾病的防治本文就介绍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更多关于长毛兔疾病的问题,还可浏览网站上相关文章进行查看,仅供参考。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