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兔[家兔(学名:Oryctolagus cuniculus f. domesticus):是由一种野生的*兔经过驯化饲养而成的。]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有限,一旦发病,轻者影响生长发育[生长是指身体各**、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是量的改变;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和**的分化完善与功能上的成熟,产质的改变。],重则造成死亡。因此,在养殖过程中我们必须了解,兔子容易得什么病,从而有效的预防兔病[《兔病》是2009年8月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谢三星。]的发生。

兔子容易得什么病

  1、兔瘟

  又称兔**性出血症,是由兔瘟**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对3月龄以上的青年和成年家兔危害很大,*兔一般不发病。常在初春暴发流行,一旦发生,迅速波及全群,死亡率[死亡率是指用来衡量一部分种群中,一定规模的种群大小、每单位时间的死亡数目(整体或归因于指定因素),是在种群层面上研究的问题。]在95%以上。最急性型病兔只见突然倒地,尖叫抽筋而死。多数病兔体温升高41℃以上,精神萎靡,食欲减退,呼吸急促,四肢呈游泳状,有的发生惊厥,鼻中流出泡沫性血液,多在12-36小时内抽搐而死。

兔子容易得什么病,兔病鉴别诊断与防治

  该病目前尚无药物治疗。关键在于接种兔瘟**进行预防,1-2月龄兔肌注1毫升,成年兔肌注2毫升兔瘟**,即可有效预防该病发生。一旦有兔发病,立即隔离观察,并对全群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兔瘟**”,也能收到较好效果。

  2、兔巴氏杆菌病

  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2-6月龄家兔,尤以春季多发。发病后如不及时控制,死亡严重。急性型病兔,表现突然发病,体温升高至41℃以上,呼吸急促,打喷嚏,流鼻涕,有时下痢,死亡前体温下降,全身发抖,四肢抽搐,多在12-18小时内死亡。慢性型病兔,表现为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发出如拉风箱似的响声,流浓鼻涕,打喷嚏和用前爪抓鼻,食欲减退,病兔多因消瘦、衰竭死亡,病程1—2周。此病只需预防接种兔巴氏杆菌苗,就能有效防治。发病后,可按每只兔用链霉素0.50克加40万单位青霉素肌注,每天2次,连续5天,效果较好。也可用10%磺胺嘧啶2毫升肌注,还可按每只兔用土霉素O.25克,拌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中喂,每天2次,均有显著效果。

  3、兔大肠杆菌病

  主要侵害1-4月龄兔,尤其是胎仔、幼兔易发病,且死亡率很高。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尤以春季甚。病兔体温正常,精神沉郁,消瘦,磨牙,流涎,不食,喜欢饮水,腹胀,*门附近黏有**水样稀便,粪中含大量似鼻涕样黏液,有的粪便呈透明结晶,有的粪便质地较硬,形如鼠样干粪,病程短的1-2天死亡,长的1周左右死亡。该病的预防,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力求不轻易更换饲料,不喂霉败饲料。一旦发病,应及时施治;按每千克体重用痢特灵15毫克或用黄连素0.20克,内服,每天3次,连服3天。也可肌注庆大霉素或磺胺嘧啶,每兔每次2毫升,每天2次。

  4、兔球虫病

  是感染球虫寄生在肠道上或肝脏胆管内所引起的一种疾病。病兔消瘦、贫血、拉稀、腹胀。可视黏膜黄染,后期出现神经症状,死亡率很高。平时可用20%石灰水消毒兔舍。如发现有兔患上该病,按每千克饲料加入氯苯胍30毫克饲喂[饲喂 拼音: 解释: 1.]1周,以后减半。也可用磺胺甲基嘧啶或磺胺二甲基嘧啶,每天每只兔0.20-0.50克拌料饲喂,均有很好效果。

  5、兔螨病

  是家兔中侵袭性极强的一种寄生虫病,常见于兔的足、爪、鼻和外耳部等处。患兔出现剧烈痒痛、皮肤发炎甚至脱毛,由于奇痒难忍,到处摩擦、搔抓或啃咬,食欲不振,日渐消瘦。对病兔应及时隔离治疗,彻底清洗圈舍及污染的用具,然后用双甲脒喷洒消毒。保持圈舍通风、透光和干燥。对患部用热水清洗后涂以硫磺软膏,3天1次,连续2-3次即可痊愈。

兔病鉴别诊断与防治

  有些疾病暂时无法治疗或很难治疗,有些疾病往往来不及治疗便死亡,有些疾病虽经治疗可以痊愈,但仍会影响兔体健康、生长发育、产品数量及质量,同时增加了兔产品的生产成本。因此,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综合技术措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家兔疾病的发生,以保证养兔业的健康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1、重视兔舍建设,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兔舍是家兔生存的基本环境,也是家兔生产的必要基础。兔舍的小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噪音等),时刻都在影响着兔体,生活在良好小环境中的家兔生长发育良好,发病率低,生产效率高,否则生产性能下降,严重者会患病死亡。为此,修建兔舍时应根据家兔的生活习性和生理特性,结合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和环境条件,同时考虑饲养家兔的类型、品种、数量、饲养方式及投资力度等,选择、设计和建造有利于兔群健康,符合卫生条件,便于饲养管理,有利于控制疾病,能提高劳动生产力的良好生活环境。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换气,夏防暑、冬防寒,春秋防气候突变,四季防潮湿,以获得较高的生产水平,保证兔群健康。

  2、合理配制饲料,注意饲喂方法

  饲喂要定时、定量、定质,更换饲料逐步进行。家兔属草食动物,应以青、粗饲料为主,精料为辅。目前饲养家兔的饲料有颗粒饲料和混合粉料等,配方要求饲料种类多样化,营养成分全面而平衡,符合饲养标准,以保证兔群正常生长发育,防止发生营养缺乏症。

  “定时”就是固定每天饲喂的时间和次数,这样可使家兔养成定时采食、排泄的习惯,从而有规律地分泌消化液,促进消化吸收。

  “定量”就是依据兔的生理状态、季节和饲料特点,确定每天大致饲喂量,不可忽多忽少,这样既可增强家兔的食欲,又可提高饲料利用率,利于促进家兔生长,减少疾病尤其是消化道病的发病率。

  “定质”就是家兔的饲料配方要相对稳定。必须更换饲料时,要逐步过渡,先更换1/3,间隔2~3天再更换1/3,约1星期左右全部更换完,使家兔的采食习惯和消化机能逐渐适应变换的饲料。如突然改变饲料,易引起家兔消化**,腹泻或便秘,甚至诱发大肠杆菌病、魏氏梭菌病等。

  3、按照家兔不同生理阶段实行饲养管理

  仔兔(出生至断奶)。这一阶段要使仔兔早吃初*,吃足奶,防饿死,防黄尿病,防冻死,防兽害,防被母兔残食,防意外伤残。从第18天开始,应及时补给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饲料,同时应添加抗球虫药,适时断奶。断奶采取断奶不离窝为宜。

  幼兔(断奶至3月龄)。幼兔难饲养,应给富含蛋白质又易消化的饲料,饲喂少量多次,定时、定量、定质,预防球虫病,接种各种**,是这一阶段的重要工作内容,同时保持兔舍清洁卫生。

  青年兔(3~6月龄)。此时公、母兔应分开饲养,防止早配。青年兔代谢旺盛、采食量大,日粮中应适当加大粗饲料的比例,这样有利于兔的健康。

  怀孕母兔。怀孕母兔日粮营养以中等水平为宜,怀孕中后期要防止捕捉、拔毛,避免各种****,以防流产。有沙门氏杆菌流产史的兔场,在怀孕初期应接种沙门氏杆菌灭活苗进行预防。产前要对产箱进行清洗、消毒,放人刨花等垫草,预产期要有人值班,以防发生意外事故。

  母兔哺*期一般为28~42天,此期除应保持兔舍、兔笼清洁卫生,环境安静,饲料多样化,营养丰富、适口性好外,还应根据哺*仔兔数、产后天数等决定饲喂量。产后2~3天应减少精料喂量,经常检查母兔*房,防止发生*房炎。

  种公兔要每兔一笼,以防相互咬斗。兔笼地板要光滑,经常清扫消毒,以防发生生殖**疾病。公兔的日粮要注意添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微量元素锌、铁、铜、锰、硒等,以提高配种受胎率。配种前检查公、母兔的***是否有炎症和兔梅毒等疾病。公兔1天可交配1~2次,连续2天,休息1天。

  4、培育健康兔群

  经常注意定期检疫与驱虫,淘汰带菌、带毒、带虫兔,保持相对无病状态,同时加**生防疫工作,严格控制各种传染**原的侵入,保证兔群的安全与健康。培育健康兔群常用的方法有人工哺*法和保姆寄养法,其所用的兔舍、兔笼、饲料、饮水、用具及铺垫物等均需经过消毒处理,防止污染。

  兔子容易得什么病,兔病鉴别诊断与防治就是以上的介绍,一般兔病发生是有规律的,认识和掌握兔病发生的规律,有助于防治工作的开展,特别是能够主动的做好预防工作,兔病的发生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年龄、性别、季节及其他动物疾病的传入等,饲养者应掌握这些规律,做到心中有数。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