鹌鹑[鹌鹑(学名:Coturnix coturnix),古称鹑鸟、宛鹑、奔鹑,又名鹑、红面鹌鹑、赤喉、红腹鹑,体长18厘米,体小而滚圆,褐色带明显的草**矛状条纹及不规则斑纹,雄雌两性上体均具红褐色及黑色横-anchun]是小的家禽之一,有很多人提高养殖鹌鹑发家致富,而有些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常常发生鹌鹑有啄羽、啄蛋、啄*的现象。其实这是啄癖症现象,是鹌鹑常见的一周病症,那么鹌鹑啄癖症是什么回事呢?该怎么防治[防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g zhì,译为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呢?一起来看看吧。
一、发病原因
鹌鹑啄癖症包括啄鼻、啄羽、啄蛋、啄*、啄趾等,发生的原因有很很多,在日粮[日粮(ration).,满足一头动物一昼夜(一天)所需各种营养物质而采食的各种饲料总量。]不足使鹑处于饥饿状态时,鹌鹑会发生啄羽、啄蛋等行为;饲养条件**,温湿度[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近代测量技术也有了飞速的发展。]不适宜,通风不好,光线太强,饲养密度过大,鹑舍不卫生时也会发生啄癖症;日粮配合不当,某些酸类物质缺乏也会发生啄癖症,另外日粮中缺乏某些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B2、B6等均可引起啄癖症。
二、发病症状
鹌鹑啄癖症包括啄鼻、啄羽、啄蛋、啄*、啄趾等多种现象,所以发病症状也不一,啄鼻时鹌鹑相互啄鼻,致使鼻端破伤出血,鼻道发炎,严重时分泌物阻塞鼻腔,导致呼吸困难、精神和食欲欠佳。啄羽是鹌鹑时而啄自身羽毛,时而啄其他鹑的羽毛,严重时鹌鹑背部、尾部羽毛被啄光,皮肤外露。啄蛋一般发生在母鹌鹑产蛋后,常常会自己啄食或者被其他鹌鹑啄食。啄*和啄鼻类似,鹌鹑相互啄*,致使*门破伤出血,严重者引起泄殖腔及*门发炎,或发生溃烂。啄趾和啄羽相似,时而啄自己的趾,时而啄其他鹑的趾,使趾破伤出血,甚至发炎、溃烂,呈现跛行。
三、防治措施
防治鹌鹑啄癖症的 好方法就是断喙尖,这样能有效的防治啄癖症,一般在鹌鹑1-9日龄时进行。而在发生啄癖症时,要根据不同症状针对性防治,啄鼻应该加强饲料,保持饮食卫生,日粮充足,洗礼增加蛋白质饲料;啄羽应该隔离饲养,调整饲养密度,或者在鹌鹑的身上涂抹煤油或柴油,以防啄羽;啄蛋要保证供给全价饲料,日粮中添加适量蛋白质、骨粉或贝壳粉,或者将鹌鹑笼子底部做成坡式,产下的蛋会自动滚出;啄*要及时调整饲料,适当降低养殖密度,将脱*鹌鹑取出隔离饲养,啄伤处涂上紫药水[紫药水是一种消毒防腐药,有较好的杀菌作用,对组织无**性。]或四环素软膏;啄趾应该在饲料中啊计入必需的氨基酸和维生素,同时及时治疗破趾,防止感染。
以上是鹌鹑啄癖症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希望能帮助到你,想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敬请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