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幼兔成活率有妙招

动物养殖,幼儿时期是难养的一个时期,这个时候一定要多多的注意护理。
幼兔[幼兔通俗而言指还未成年的兔子,一般为6个月一下。]的适应能力和抵抗力都较差,必须加强饲养管理,确保幼兔的成活率,从而提高养兔的经济效益。
吃足初*
母兔初*的营养价值很高,并含有丰富的免疫抗体[血型抗体一般分为二类:天然抗体和免疫抗体,一般天然抗体是IgM,免疫抗体是IgG。],还能帮助排泄胎粪。若发现母兔产子[产子是一个词语,拼音为chǎn zǐ,释义为生孩子和所生之子。]后4小时~5小时内不去喂奶时,要进行人工强迫喂奶。即把母兔仰面固定,露出*头[*头也称奶头,是哺*动物*房**突起的圆柱状部分,比*晕和*房要硬。],防止踏伤子兔,再把幼兔对好*头,这样即可哺*[哺*指动物产下幼仔以后,用自己*腺分泌*汁哺育幼仔的生物现象。],1天辅助哺*1次~2次,训练几天后母兔就可以自动喂奶了。人工辅助哺*的方法,还可以把母兔伏在巢箱上,用手轻捉母兔的背部,使幼兔能在腹下吃奶即可,亦可防止母兔踩踏幼兔。据实践观察,两种方法均可奏效。可保幼兔生长发育快,体质健壮。
寄养[寄养有三种解释,第一是说不在自己家里抚养;第二,多指把子女托付给别人抚养;第三,暂安置某处供养;四,是指将牲畜、家禽等分派或托付别人代养。]幼兔
母兔一般一胎平均产子5只~6只,多者10只以上。为了让幼兔多成活,可把产子多的寄养给产子少的母兔带养。寄养的幼兔和其他幼兔的出生日期,以不超过2天~3天为宜,以免幼兔大小相差悬殊,弱者吃不到奶汁。母兔嗅觉灵敏,能识别幼兔是否自己所生。所以,寄养时先把要寄养的幼兔放在巢箱内,与其他幼兔混在一起,大约经过1小时~2小时,或者把母兔的尿液或尿液污染的脏物涂在被寄养的幼兔身上,这样在母兔哺*时,使两窝幼兔气味相同,母兔就一视同仁照常哺*,寄养即可成功。寄养的数量要依母兔的*头数和泌*量而定,不宜过多。如没有可寄养的母兔,则要淘汰体形小的和部分雄性的幼兔。必要的时候,也可进行人工哺*。
防寒保暖
幼兔出生后体表**,体温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冬季和春季气温偏低,兔舍内要进行取暖保温。巢箱内放置干燥松软的垫草,或铺盖保暖的兔毛,保持箱内干燥温暖。若有条件,好设立幼兔哺育室,使**分开,按时放入母兔哺*;**之间有小洞相通;洞口设有插板,能自动关闭,这样幼兔在哺育室内安全、保温。室外安装笼门,检查方便。
人工帮助开眼
对15日龄仍不能睁眼的幼兔,应用2%的硼酸水或眼药水滴在其眼缝上,浸润片刻,用两手指在眼缝两侧轻轻向外拉,即可使幼兔开眼。
适时开食和补料
在20日龄~21日龄时给幼兔开食,可用嫩青草、青菜叶等,少给勤添。经过引导后,可逐渐补喂些麸皮等易于消化的饲料。至28日龄时,可正式喂颗粒饲料[颗粒饲料是具有营养全面,稳定性强的饲料,在水中不易溃散,不易污染水体,易消化吸收,农户省工又省力等优点,深受广大水产养殖户的青睐。]。饲料的更换应逐渐进行。在幼兔断奶后一个月之内,腹泻发病率较高。因此,在断奶后周仍供给断奶前的子兔补充料,从第二周开始逐渐更换,可每2天更换1/3,1周内更换完毕。
合理断*[亦即断奶。]
根据繁殖密度来确定断*时间,迟不应超过42天。断*方法可采取一次性断*法,也可根据幼兔强弱情况,分批断*。
防潮
幼兔在开眼前总是相互挤靠在一起,呼出的水汽使小环境很潮湿,幼兔皮薄肉嫩,就很容易造成皮肤的斑疹或溃烂。应勤检查,换掉湿垫料,并每天拨弄幼兔2次,以蒸发皮肤与皮肤之间的水汽。
预防疾病
对幼兔危害较重的疫病有球虫病、巴氏杆菌病、兔瘟等,一旦病发往往造成大批死亡。所以,要及早进行免疫注射,饲料中加氯苯胍、地克珠利等抗球虫药进行预防。每日做好兔舍、兔笼卫生及定期进行消毒工作。还应做好*房炎的预防工作,引起*房炎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产箱、笼内的钉子或其他锋利物对*房的损伤;*汁不足,子兔咬破*头;奶水足,子兔吃不了,*房膨胀发炎;缺水、缺青绿多汁饲料、奶汁过稠等。应视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