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殖中,光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獭兔对光照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养殖要掌握规律和技巧。
养兔户多数只采用自然光照,该缩短的不缩短,该延长的也不延长,对提高獭兔的生产性能、多产优质皮造成相当不利的影响。为提高獭兔各方面的生产性能,必须科学利用光照。该延长的一定要延长(如繁殖母兔),该缩短的一定要缩短(如商品兔)。下面我针对科学利用光照,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繁殖母兔需要较长较强光照
在20~24℃和全暗的环境条件下,每平方米补充1瓦、光照2小时,母兔虽有一定的繁殖力,但受胎率[母畜配种后实际怀孕的百分比。]很低,一次配种的受胎率只有30%左右;若光照增加到每平方米5瓦、光照12小时,则一次配种受胎率可达50%左右。在相同光照强度[光照强度是一种物理术语,指单位面积上所接受可见光的光通量。]下连续照射16小时,母兔的受胎率可达65%~70%,仔兔成活率[成活率在医学上指病人医治成活的概率,故称“成活率”。]也可明显提高。因此,增加光照强度和时间可明显提高母兔的受胎率和仔兔的成活率。法国国家农业科学院的研究表明,兔舍内每天光照14~16小时,光照每平方米不低于4瓦,有利于繁殖母兔正常**、妊娠和分娩。
二、配种公兔需要较短较弱的光照
公兔喜欢较短的光照时间,一般需要12~14小时,持续光照超过16小时,将引起公兔**重量减轻和**数减少,影响配种能力,甚至造成公兔不育。
三、商品兔需要弱光照
持续黑暗抑制青年兔生殖系统发育,延迟性成熟[性成熟(sexual mation) 是个体发育的一个方面。]。这种影响通过松果腺[松果腺(Pineal gland)脊椎动物间脑顶部的一种小的松果样内分泌腺,亦称松果体或脑上腺。]起作用,视网膜感受到光**后,调节支配松果腺神经的活性,这些神经释放一种递质,控制松果腺形成5-羟-吲哚-邻甲基转移酶,此酶控制褪黑色素MLT的合成。MLT主要是在黑暗下进行合成,它可抑制垂体合成和释放*****;延长光照可减少MLT的产生,减少其对*****分泌的抑制作用,从而影响繁殖机能。生产中,春季出生的仔兔,生后处于日照时间[日照时间对于多年生植物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长日照是指每天的日照时间在14小时以上才能开花,若自然光照时间低于14小时,就需要进行人工补光·自然日照是指这种植物的开花不由光照时间左右,没有长日照也能开花,但一些品种,在长日照条件下,会提前1-2周开花...]延长、光照强度提高的环境,其性成熟时间较生长于日照时间短、光照强度弱的环境中的秋后出生的仔兔提前1~2周。由于光照有助于性腺的发育,促进家兔性成熟。性机能的亢进影响采食和生长,所以商品兔就生长而言需要弱光照。
生产实践中发现,室外笼养的獭兔,长期受到强光照射,被毛逐渐变得粗而无光泽。而处于室内饲养的獭兔,被毛细洁而有光泽。这说明强光照射不利于毛纤维的生长。所以就提高皮毛质量而言商品兔也需要弱光照。